給大家提供一些供認的做筆記方法,再欣賞一波小可愛的筆記!
大綱筆記法(Outline):
做大綱是有效的表現觀點間的邏輯關係的方式。事項之間可以寫一條簡短的描述。並像這樣一層層做下去。做大鋼是一個做讀書筆記等邏輯性較強的內容的好方法,著者通常都已經把信息按照一個有效的方式組織起來,我們要做的是理清相互關係,方便理解記憶。
思維導圖筆記法(Mind-map):
對於課堂和培訓講座來說, 思維導圖可能是用來記錄觀點間的聯繫的更好的方式:在紙的中心寫下主題,當講到新的分支主題是, 你可以在主題上畫出一個新分枝並且寫下這個分支主題。這樣, 每個分支主題都是主題的一個分枝。而每個分支主題的枝下又將有新的分枝。這樣做的好處是, 你可以輕易的在主題直接跳躍, 並且輕鬆的將每個主題聯繫起來。如果想在課後把你的筆記弄得漂亮些, 你可以使用Freemind這樣的程序。(譯者注: 本段我就是把大概意思說下, 具體的思維導圖用法, 大家不妨google之。)
康奈爾筆記法(The Cornell System):
又叫做5R筆記法,是用產生這種筆記法的大學校名命名的。這一方法幾乎適
用於一切講授或閱讀課,特別是對於聽課筆記,5R筆記法應是最佳首選。這種方法是記與學,思考與運用相結合的有效方法。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記錄(Record)。在聽講或閱讀過程中,在主欄(將筆記本的一頁分為左大右小兩部分,左側為主欄,右側為副欄)內儘量多記有意義的論據、概念等講課內容。
2.簡化(Reduce)。下課以後,儘可能及早將這些論據、概念簡明扼要地概括(簡化)在回憶欄,即副欄。
3.背誦(Recite)。把主欄遮住,只用回憶欄中的摘記提示,儘量完滿地敘述課堂上講過的內容。
4.思考(Reflect)。將自己的聽課隨感、意見、經驗體會之類的內容,與講課內容區分開,寫在卡片或筆記本的某一單獨部分,加上標題和索引,編製成提綱、摘要,分成類目。並隨時歸檔。
5.複習(Review)每周花十分鐘左右時間,快速複習筆記,主要是先看回憶欄,適當看主欄。
符號筆記法(Mark):
符號記錄法就是在課本、參考書原文的旁邊加上各種符號,如直線、雙線、黑點、圓圈、曲線、箭頭、紅線、藍線、三角、方框、著重號、驚嘆號、問號等等,便於找出重點,加深印象,或提出質疑。什麼符號代表什麼意思,你可以自己掌握,但最好形成一套比較穩定的符號系統。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自學筆記和預習筆記。
筆記整理法(Colating):
這種辦法其實是在事後進行整理和複習的方法。由於種種原因,你的筆記往往比較雜亂,為了鞏固學習成果,積累複習資料,你需要對筆記進一步整理,使之成為比較系統、條理的參考資料:
1.憶。事後即抓緊時間,趁熱打鐵,對照書本、筆記,及時回憶有關信息。這是你整理筆記的重要前提。
2.補。所作的筆記,因為是跟著實時學習速度進行的,而比記錄速度快一些,所以你的筆記會出現缺漏、跳躍、省略等情況,在憶的基礎上,及時作修補,使筆記更完整。
3.改。仔細審閱你的筆記,對錯字、錯句及其他不夠確切的地方進行修改。
4.編。用統一的序號,對筆記內容進行提綱式的、邏輯性的排列,註明號碼,梳理好整理筆記的先後順序。
5.分。以文字(最好用色筆)或符號、代號等劃分筆記內容的類別。
6.舍。省略無關緊要的筆記內容,使筆記簡明扼要。
圖畫色彩筆記法(Hand painted):
有意識地將各類信息進行圖像轉化,或是直接將一些圖像類的信息動手畫出來;同時預備彩筆,不僅可以畫重點,關鍵時刻還可以用不同顏色區分種類,省時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