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培養班幹部,我在專欄前面的內容裡,從怎麼選、到怎麼用,其實都有比較詳細的講解。但也有老師和我反饋,說前面這些內容還是太理論了,距離他們拿去實踐還是有點兒遠。
那好吧,今天,我就避開這些理論,講點兒地道的土方法,便於大家理解和吸收吧。
進入正題:
要想收穫一隻有戰鬥力,能幫你管班的班幹部隊伍,必須經過3個階段——選班幹部、培訓班幹部、提升班幹部的戰鬥力。
接下來,我將一一進行講解。
01、怎麼選班幹部?
1、自由申報;
在班級剛成立的時候,誰也不認識誰,這個時候,班幹部崗位可以讓學生自主申報。
一方面,會來自主申報的學生,大部分都會有過一定的班幹部經歷,讓他們直接上崗,會更便於班級進入正軌;另一方面,會踴躍申報當班幹部的學生,個性上往往比較開朗,用土話講,叫「撈得起來」,以後他們大概率也會是班級裡的活躍份子,現在先把他們拉到班幹部隊伍裡觀察觀察,這不會是什麼壞事情。
2、定期調整;
在班幹部自主申報階段,你一定要提前強調,這是臨時班委,一段時間後我們是要進行調整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臨時班委的戰鬥力是有限的。
一來,它不是「民選」的,學生支持率不高,在班裡難免會有不服氣者;二來,班委隊伍,應該是活水,也就是剛剛講的,那些民間的領袖人物,我們要不斷地吸收進班委的隊伍中來,千萬不能任由他們流落民間給你搞反面工作;只有如此,班級的根基才穩。
所以,我是建議班主任,要把班委崗位的民選制度化、定期化,讓學生儘早適應「適應幹得好就上、幹不好就下」的班級選人制度。
千萬記住:這是你作為班主任,班幹部隊伍建設裡最根本的東西。也是萬一前期玩兒得不好,你推倒重來的資本。
各位班主任對於以上我的這句話,可以好好去消化一下。
02、怎麼培訓班幹部?
班幹部選好了,第二步是培訓。
這一步其實沒有什麼特別可說的,你想要班幹部幹什麼,就先把班幹部的職責表設計好,然後專門抽出時間給學生開會、學習就行了。
這裡考慮到不是每個班主任,尤其是新班主任都有能力去寫一份職責表的,所以,在這上面也不用考慮什麼原創,網上下載一份,然後根據班級的需要進行修改,直到感覺貼合班級的實際就行。
在學生培訓的過程中,你也可以和學生討論,「這份職責分工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有沒有可以進行調整、修改的地方?」學生的智慧,有時真的是非常給力的。你要充分利用起來。
在給學生第一次培訓之後,你就可以按照這個職責方案先試行起來。好的地方,繼續下去;不好的地方,則進行調整。
這個過程中,必定會問題不斷、小調整不斷,但沒有關係的,這是培養學生管理能力必須要經歷的過程,等經過3到4周的調整了,學生幹部們慢慢進入狀態了,一切就會好起來。
這裡,為了大家更好地了解培訓的過程,我給大家舉一個紀律委員的培訓例子:
1、告訴學生,什麼是紀律委員,他應該幹什麼;不明白?反覆告訴,到他明白為止;2、管一次紀律給他看;他看不懂?再管一次給他看;太笨了,說明不適合;換!3、在前兩步的基礎上,遇到班級紀律問題了,把他推到前臺,逼他處理;4、處理不了?屢屢處理不了?還給你哭鼻子?前期安慰,實在不行,找能者取代之;直到班級出現能夠勝任的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