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飢和寒」為啥能保小兒安

2020-12-23 銅陵新聞網

天氣變冷,我們經常可以見到渾身被裹得嚴嚴實實的小孩,包得像個小粽子一樣,這不禁讓我想起一句俗語:「三分飢和寒,能保小兒安。」

這裡所說的「三分飢」並不是不讓孩子吃飽,而是不要讓孩子吃得過飽,每餐七分飽就足夠了,因為小兒脾胃功能尚在發育之中,比較稚嫩,不能承受過多的食物,雖然需要水谷精微的營養,卻不能多吃,吃多後反而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等疾病。

中醫認為小兒飲食不節,過食肥甘生冷,傷及脾胃,脾胃失司,受納運化失職,升降不調,乃成積滯。積滯日久,脾胃更傷,轉化為疳。脾胃虛寒薄弱,則乳食難以腐熟,而使乳食停積,壅聚中州,阻礙氣機,時日漸久,致使營養失調,患兒羸瘦,氣液虛衰,發育障礙。

嬰幼兒的胃不像成人那樣呈垂直位,而是處於橫位或半橫位,平時正常餵養之後,為了避免寶寶嘔吐,也需要把寶寶豎抱著拍拍背,使胃內空氣排出來。如果寶寶吃得太飽,胃內食物過多,空氣難以排出,就很容易出現嘔吐的症狀。吃得太飽容易加重小兒胃腸道的負荷,無論是胃腸道的蠕動還是分泌的消化液,都不能滿足過多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從而容易出現腹脹、腹痛、便秘、腹瀉等問題。吃得過飽會刺激胃腸道血運加強,從而增加心臟的負擔。而人在飢餓狀態下,會促進腦垂體更多地分泌生長激素,可刺激兒童骨骼生長。因此,每次給寶寶餵奶不要太飽,否則會阻止生長激素分泌,讓孩子長不高。

「三分寒」指的是孩子不應該穿得過多、過暖。中醫認為小兒是純陽之體,天性活潑、好動,新陳代謝相對較快,而且活動量較大,孩子的產熱速度快於成年人。穿得過多、過暖,會使孩子散熱困難而出汗過多,並浸溼孩子的貼身衣服。這種情況下,被寒風吹過更易感冒,還容易誘發溼疹、汗斑等一些皮膚病。

對於孩子,不光要少穿衣,晚上也不能蓋太厚的被子。厚厚的被子會壓迫孩子的肺部,使胸廓的擴張程度受限,導致肺的通氣量和供氧量相應減少,使其不同程度地出現呼吸急促等缺氧的現象。厚被子透氣能力差,導致被子裡的溫度非常高,會大大增加1歲以內小孩得「捂熱綜合症」的機率,如果沒有及時處理,有可能還會有生命危險。

另外,被子裡的高溫還會使小孩體表毛孔擴張,起床時稍不注意,冷空氣就會很容易地通過毛孔侵入肌膚而使其致病。另一方面還會延長甚至加重小孩睡後機體的代謝,影響睡眠質量。

家長們要讓孩子的皮膚、呼吸道等「第一道防禦門戶」儘早接觸到外界的寒冷環境,儘快適應外界環境的氣候變化及寒冷刺激,逐漸提高其禦寒能力,進而提高體溫調節中樞的調節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寶寶抵抗力、減少患病機率的目的。

(作者系北京市朝陽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

相關焦點

  •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對此,河北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耿少怡表示,傳統中醫在兒童保健防病方面積累了很多有益的經驗和方法,比如家長們大多聽說過的「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對於兒童健康的確有著較好的指導作用,因此家長們不妨多了解些中醫防病理念,讓孩子適寒溫,和脾胃,成就良好的體質,茁壯成長。
  • 若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有沒有道理???
    新手媽媽最怕孩子餓著了、吃苦受凍,忘了有句老話「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有懂得這句道理的媽媽,但想做到太難了。該如何從育兒老理中得到好的借鑑呢?一起來討論吧!近一個多月,有10餘名嬰兒均患上這種「捂熱症候群」來到該院治療注意:嬰兒冬季也會「中暑」 「冬季中暑」識別、急救與預防關於「三分寒」 「三分寒」是指衣被不要穿太多、蓋太厚,在天氣晴好時多在戶外活動,做耐寒鍛鍊
  • 欲得小兒安,三分飢和寒?你可知多少國人對這句俗語理解錯了
    有句中醫諺語說道:「若要小兒常安,須帶三分飢與寒。」這也是古代中醫對於小兒健康保健的一個指導原則,說的是要使小兒健康成長,只能穿七分暖,吃七分飽,只有這樣,小兒才能不易患病而保平安。現如今,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家長過度溺愛孩子,不惜花大錢購買高檔食品,千方百計地填鴨似地塞進孩子肚子裡,惟恐供應不足。還有部分孩子由於飲食不當,過食冷飲、甜食,逐漸形成消化功能紊亂。
  •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這句話什麼意思?
    「若要小兒安,留得三分飢和寒」,這是古代勞動人民的育兒經驗總結和智慧。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想讓小孩身體健康少生病,就不能給小孩吃的太飽,也不能穿得太曖。也就是說適地「餓」和適當地「凍」,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
  • 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你做到了嗎?
    「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這是民間流傳下來的諺語,也是養育小孩子的經驗總結。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易懂,就是說要確保孩子的健康平安,就不能給小孩吃得過飽、穿得過厚。,這「三分飢與寒」的道理在哪?中醫認為由於兒童處於生長發育的過程中,人體心、肝、脾、肺、腎五臟中,小孩子有三髒不足,就是脾、肺、腎不足。正是因為小孩子脾胃發育不完善,消化吸收功能比成人弱,所以一旦餵養過量就容易出現食積的情況,會讓小孩子生病的。
  • 奶爸踐行「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的8大原則--上
    我很慶幸仔仔一歲多沒有發過一次燒,倒不是我們倆帶的多好(新手爸媽、全是自己帶,我現在是全職奶爸),而是我們始終踐行一個道理「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這句話我認為絕大部分寶爸寶媽都聽過且相信這句話,但真正能做到了卻寥寥數幾。
  • 從一病案,再說小兒餵養「三分飢與寒」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忍三分寒,吃七分飽,頻揉肚,少洗澡,要肚暖頭涼心胸涼」等小兒養護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這種重視脾胃養護,順應四時寒溫,未病先防的思想是中醫「治未病」思想在小兒日常養護和防病治病中的具體運用。然,臨床中,「奶奶覺得你冷」,「媽媽覺得你餓」仍屢現。
  • 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如何預防秋冬季兒童感冒
    「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入秋後天氣一天天變涼,為了避免孩子受涼感冒,不少家長會有「給孩子多穿點,免得感冒」的想法。中醫認為小兒為純陽之體,兒童活潑好動,活動量要比大人偏多,兒童穿衣應與父母穿得一樣多,但是要比老年人穿的少,否則衣服穿著過厚,當中午氣溫升高,或者稍微活動就容易出汗,衣服潮溼不及時更換,反而容易受涼感冒。判斷兒童衣服穿得是否合適有兩個方法:一摸手二摸背,如果手是溫的,說明衣服穿得合適;如果手心發熱,後背有汗,說明孩子衣服穿得多了,需要及時減衣。
  • 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專家提醒:秋冬已至,寶寶吃穿有講究
    這就要聽專家的話了,俗話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很多年輕家長總也不把老祖宗的話當回事,覺得都是封建糟粕。今天就來為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三分飢與寒?與寶寶秋冬的吃穿有關,一起來看下吧。「三分飢」:不要飲食過度過去生活條件有限,而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家家戶戶到了這個階段,都會拼命讓孩子多吃點東西,畢竟一年四季,也只有秋天存糧比較多。誰想孩子們就因此開始了季節病,經常在秋冬出現積食問題,尤其是小寶寶,吃得越多,腸胃消化能力越弱,反而影響身體健康。
  • 育兒口訣「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父母都應懂得道理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隨老話說的好,「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吃了嗎」。這句國人打招呼時最常說的客套話,足以說明人們對吃的重視,而隨著時代經濟的進步,生活物質條件的變好。
  • 三分飢與寒,何謂三分?
    若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古人簡單的一句話, 蘊含深刻的道理,也是現在育兒的重要原則之一。我深知這個道理,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總會拿捏不好這個度量。就像理論和實踐,中間隔著無數次的磨合和事實證明。然而測量者側體感及身處不同環境會明顯的誤差感,比如觸摸時測量者雙手冰涼,其測量效果絕對和常溫下的雙手測量效果不同。
  • 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秋冬季預防兒童感冒,你準備好了嗎
    但是事實是:「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祖訓非常科學和符合自然規律。12歲以下的兒童及嬰幼兒,活力氣比大人要大的多,中醫認為小兒為純陽之體,加之兒童活潑好動,活動量大,兒童所穿衣物不能比大人厚,只能少不能多。
  • 不生病的智慧 | 重新理解「三分飢與寒」
    而且,老話不是說「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嘛……殊不知,我們經常看到:☑ ,三分飢與寒」,不對嗎?那麼,「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應用到現代,如何辨證使用呢?, 此「三分」不是一個絕對數,不應機械地理解為應減少小兒 3/10 的飲食和衣著,這句話是針對一些過於溺愛孩子的家長而提出的。
  • 奶爸踐行「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的6大原則--下
    昨天跟大家分享作為奶爸的我,是如何踐行「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中三分寒的幾點經驗,還是得到了許多寶爸寶媽的認可,仔爸在此謝過大家的捧場。接上篇繼續分享關於三分飢的幾個原則,僅供大家參考。只要你的孩子能拿得住勺子,就可以讓他自己吃飯了考慮有正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寶爸寶媽,這裡簡單分享一下添加輔食的大原則
  • 小兒積食知多少
    育兒歌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一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一點肉;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少喝飲料多喝水,煎炸燻烤傷脾胃;缺鋅缺鐵兒常見,調理脾胃是優先;有病沒病吃小藥,正當病時失療效。春捂秋凍,穿衣五法:背暖肚暖足要暖,頭和心胸卻須涼。
  • 秋冬季節,寶寶吃穿需謹慎,做到「三分飢和寒」,娃能少生病
    秋冬季節,寶寶吃穿都要謹慎,相信大家都聽過「養娃要三分飢和寒」的說法,意思是想要孩子少生病,就不能吃太多、穿太多。 先來說說「三分飢」的問題我們知道寶寶早期腸胃方面功能還不夠成熟再來說說「三分寒」的問題在人們的認知當中,寶寶是非常怕冷的,不注意保暖就會著涼生病。
  • 小兒養生十養法
    都不是,是因為小兒皮肉筋骨,五臟六腑,都是初長成,他身體各方面的功能還不健全,所以這個時候病情變化跟大人是不太一樣的,就有點不知道如何下手,輕了也不行重了也不行,是吧!還有一個,小兒不善於表達,他的時間感和空間感比較錯亂,他可能會把很早之前發生的事情當成現在發生的說出來,所以他的表達會非常混亂。
  • 小兒積食的預防與保健
    對於消化能力不如大人的孩子們,就容易導致胃內積食,久而久之,還會使機體器官高負荷運轉,並發很多其他疾病,對小兒健康有諸多不利影響。中醫有句古話「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意思就是,如果想要小兒常保安康,就不能吃得太飽,穿得太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