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斌教授在國務院疫情防控首場英文發布會上分享中國抗疫經驗

2020-12-16 澎湃新聞

杜斌教授在國務院疫情防控首場英文發布會上分享中國抗疫經驗

2020-03-06 1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3月4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首次通過北京和武漢遠程連線方式,舉辦英文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北京協和醫院內科ICU主任杜斌教授作為參與一線救治的醫學專家代表之一,向中外記者介紹新冠肺炎疫情情況和中國抗疫經驗。

▲記者見面會現場(焦非 攝)

杜斌教授介紹,他於1月18日抵達武漢,參與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調研指導新冠肺炎重症病例救治,為國家提供治療策略和其他方面應對措施的諮詢和建議。在新聞發布會中,杜斌教授先後回答了路透社、中國國際電視臺、日本TBS電視臺、華爾街日報、英國獨立電視臺(ITV)和中國日報記者的提問。

▲記者見面會主席臺(湖北日報蔡俊 攝)

▲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北京協和醫院內科ICU主任(湖北日報蔡俊 攝)

重症病例需要集中、積極、規範的救治

在回答能從抗疫工作中取得哪些經驗教訓的問題時,杜斌主任直言不諱地表示:「如果可以回到過去,我會對所有出現臨床情況惡化的呼吸衰竭或低氧血症患者,更積極地嘗試有創機械通氣。我還會更積極地建議,召集所有重症醫學的醫護同仁在定點醫院建立重症監護病房,應對激增的危重症病例。我堅信這些舉措可以幫助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更快地康復。」

針對年輕患者死亡的問題,杜斌教授表示,儘管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大多見於老年人,但仍有一些年輕的患者去世。這些病例雖不具備高齡這個眾所周知的危險因素,但可具備其他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合併症。杜斌教授認為,無謂地延長無創機械通氣時間以及長期大劑量糖皮質激素造成的傷害(如院內感染、呼吸肌疲勞、氣壓傷和高血糖等)大於獲益。

新增病例明顯減少致很多醫院

出現空床位

在回答記者提出的中國新冠肺炎的疫情是否已經到達拐點,還會不會大規模暴發時,杜斌教授表示,根據所了解到的情況,無論是在武漢以及湖北其他地區,還是在中國其他省份,新增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數均在持續下降。康復出院的患者越來越多,很多醫院都出現了空床位。

尚不能證明出院後復檢核酸

陽性患者具備傳染性

杜斌教授表示,新冠肺炎潛伏期一般為3~7天,最長不超過14天。目前在中國和其他國家都沒有發現超過14天的長潛伏期患者,沒有數據表明存在更長的潛伏期。

針對記者提出的出院患者核酸檢測復陽的疑問,杜斌教授表示,在湖北確實有幾例患者在治癒出院或多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後複查呈陽性。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還沒有證據表明這些患者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復陽後具備傳染性。

預防醫院內傳播的關鍵是做好計劃

針對記者提出的如何預防醫院內傳播的問題,杜斌教授表示,關鍵在於未雨綢繆,做好計劃。要針對發熱門診患者、普通門診患者、住院患者制定相應計劃;要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篩選疑似病例,建立確診能力;要在確診或排除診斷前對疑似病例進行隔離;要對所有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幫助他們做好應對疫情的準備;要為所有醫護人員以及疑似病例者接觸者提供隔離與治療的場所和包括防護設備在內的充足物資。

戰勝疫情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杜斌教授表示,戰勝疫情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這一點在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是相同的。現在有多少確診病例,對他們有什麼處理預案,有多少密切接觸者,如何對他們實施隔離,如何從密切接觸者中發現潛在病例,這些工作任務雖然艱巨,但都必須完成。不僅需要醫護人員和衛生部門的努力,還需要政府其他部門,包括公安部門、交通部門等的密切參與。

全社會都應該堅守自己的職責。政府的職責是及時公布新發病例、疑似病例的詳細資料;對公眾進行疾病科普和預防教育;協調所有防疫資源,包括人力資源、防護物資、醫療設備等。醫生的職責是盡最大努力作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決策,儘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公眾的職責是遵從政府以及衛生健康專家提出的疫情防控規則,密切接觸者自覺進行居家隔離。

在發布會的最後,當被問及中國可向世界分享的抗疫經驗時,杜斌教授引用了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的小說《鼠疫》中的一句話:「這一切與英雄主義無關,唯一的法寶是正直。」在他看來,正直就是所有人都盡心盡力而為。杜斌教授強調,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全世界,舉全社會之力才是戰勝疫情的關鍵。

視頻/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直播

文字/施文 黎婧怡 傅譚娉

圖片/焦非 蔡俊

監製/張抒揚 主編/陳明雁

原標題:《杜斌教授在國務院疫情防控首場英文發布會上分享中國抗疫經驗》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協和人的驕傲|熱烈祝賀我院杜斌教授榮膺北京市先進工作者
    杜斌教授在國務院疫情防控首場英文發布會上分享中國抗疫經驗3月4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首次通過北京和武漢遠程連線方式,舉辦英文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北京協和醫院內科ICU主任杜斌教授作為參與一線救治的醫學專家代表之一,向中外記者介紹新冠肺炎疫情情況和中國抗疫經驗。被問及中國可向世界分享的抗疫經驗時,杜斌教授引用的名言「這一切與英雄主義無關,唯一的法寶是正直」成為本次會議的經典語錄。
  • 疫情新聞發布43天觀察:開首場英文發布會,網絡連線成新常態
    疫情新聞發布再創新。3月4日下午,國新辦首次通過北京和武漢連線舉辦全英文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疫情情況。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國新辦新聞發言人襲豔春用英文主持,邀請四名參與一線救治的醫學專家分享中國治療經驗,與會專家也全程用英文發言。
  • 側記|國新辦發布形式再刷新:兩地同步,視頻連線,全程英文
    臺前的大屏幕中,是身在國務院新聞辦武漢前方發布現場的見面會主持人與嘉賓;屏幕之前,是身處北京國務院新聞辦發布廳等待爭取提問的中外記者。雙方以遠程視頻連線的方式進行問答互動,全程英文無翻譯……3月16日下午4點,北京西長安街11號的國務院新聞辦發布廳裡,一場記者見面會在北京武漢兩地同時舉行,形式的特殊,也使其備受關注。這場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京漢兩地同步舉辦的記者見面會,主題是由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專家介紹新冠肺炎重症的科學救治情況。
  • 20場國際遠程連線 北京協和醫院分享了哪些「抗疫」中國經驗?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5月5日就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援鄂抗疫等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學系副主任、援鄂醫療隊隊長嚴曉偉圖片來源:中國網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學系副主任、援鄂醫療隊隊長嚴曉偉在發布會上介紹,在武漢,協和醫院的團隊通過大量臨床實踐以及對病例的總結和不斷創新,得到了比較豐富的臨床經驗。
  • 中國發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紀事
    新華社記者根據媒體報導和從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研機構等有關方面了解到的信息,對中國在同世界攜手抗疫過程中,在及時發布疫情信息、分享防控經驗、推進疫情防控國際交流合作方面的主要事實,以時間順序進行梳理,現公布如下。
  • 國新辦發布會:中醫藥是疫情防控的亮點,願與世界分享中國經驗
    3 月 23 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藥物。中央指導組成員、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局黨組書記餘豔紅表示,此次新冠肺炎防控,中醫藥彰顯了特色優勢,貢獻了重要力量。
  • 分享中國經驗 北大推出阿拉伯文版抗疫文獻
    分享中國經驗 北大推出阿拉伯文版抗疫文獻 2020-04-06 1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訪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杜斌:這一切與英雄主義無關
    杜斌是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國家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這是一個醫生能在此次疫情中擔任的一種最重要的角色。他自認已經盡了全力,但應對烈性傳染病的核心在於防控,不在於治療。「最重要的決策不是去決定某一個人的生死,而是決定某一群人的生死。」3月11日中午,杜斌接受了我們的獨家專訪。
  • 萬國郵聯向世界分享中國郵政疫情防控經驗,發布中國郵政新冠病毒...
    萬國郵聯向世界分享中國郵政疫情防控經驗,發布中國郵政新冠病毒防護指導手冊英文版 2020-04-09 2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和新加坡軍隊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分享視頻會議
    4月8日下午,中國和新加坡軍隊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分享視頻會議,兩軍衛生部門及臨床、檢測、防控等相關領域專家共17人在北京、武漢、新加坡三地參加。雙方介紹了各自軍隊參與國家疫情防控的總體情況和經驗做法,專家們重點圍繞疫情防控、診斷檢測、臨床救治及疫情趨勢等議題展開交流,並結合案例分析研討危重患者救治、院內感控、心理幹預和境外輸入病例防控等策略。
  • 疫情之下各地新聞發布「大考」成績幾何
    據統計,從1月22日國新辦舉辦首場疫情新聞發布會至3月7日的46天時間裡,中國政府已召開了67場發布會;湖北及北京、廣東、上海、安徽、重慶等地,基本實現新聞發布會「日更」。雖然也有個別發布會答非所問、照本宣科,但總體來看,在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這場「大考」中,各級黨委、政府交上了一份「硬核」答卷。
  • 北京協和醫院專家分享中國抗疫經驗
    &nbsp&nbsp&nbsp&nbsp央視網消息:昨天(16日)下午4點,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國內外媒體雲記者會。利用5G技術,4位北京協和醫院支援湖北的醫療專家在武漢,與在北京的多國記者進行了全英文視頻連線。
  • 鍾南山向全球分享中國疫情防控經驗
    原標題:鍾南山向全球分享中國疫情防控經驗防控有力,診斷得當,治療和研究手段豐富深圳特區報2020年4月17日訊 昨日,在由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主辦,騰訊和GE醫療聯合承辦的「抗疫先鋒,同洲共濟」線上交流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
  • 李蘭娟在福建晉江分享抗疫經驗 對常態化防控疫情提建議
    16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蒞臨福建晉江分享抗疫經驗,並就常態化防控疫情提出意見建議。分享會上,李蘭娟以自己和團隊的經歷,分享了在武漢連續60天的抗疫故事和診治經驗。
  • 北大六院王華麗教授應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之邀分享我國抗疫經驗
    我國《新冠肺炎防控期間認知障礙患者及照護者精神衛生和心理社會支持專家建議》的主要執筆人和通訊作者、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臨床研究室主任、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精神醫學與心理健康分會副會長、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阿爾茨海默病分會(ADC)常務副主任委員王華麗教授積極與國外同行分享疫情下認知障礙患者的管理經驗與心理社會幹預體會。
  • ...中國郵政疫情防控經驗,發布中國郵政新冠病毒防護指導手冊英文版
    萬國郵聯向世界分享中國郵政疫情防控經驗,發布中國郵政新冠病毒防護指導手冊英文版 2020-04-09 2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會抗疫風採錄」中華護理學會:佑護生命,向世界分享疫情防控經驗
    中華護理學會吳欣娟理事長率先垂範,親臨抗疫一線, 帶領全國護理工作者奮勇抗疫。在抗疫中,學會始終心繫全國奮戰在防控一線的護理同人,積極支援一線防護物資,向社會傳播疫情防控知識,組織救治護理學術交流,向世界分享經驗,大力宣傳護理工作者先進事跡,全力支持抗擊疫情。
  • 分享抗疫經驗 傳遞必勝信念
    一個多星期後,名為「全球抗擊新冠疫情一線醫生交流群」的微信群,因為源源不斷地加入新成員,已經擴展為三個微信群、一個企業微信群,群成員超過2000人,包括來自20多個國家的一線醫務工作者。  收集並分享抗疫知識、請專家教授開通直播、發起捐助活動……本職工作為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的葉柏新,成了群主後更忙了。
  • 山西代表中國與泰國新加坡分享抗疫經驗
    生活晨報全媒體記者 葉芝花 太原報導5月20日,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機關2樓視頻會議室,一塊不大的顯示屏上播放著來自3個國家的不同面孔——網際網路把中國(山西)、泰國、新加坡3個國家緊密聯繫在一起,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分享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經驗,取人所長、補己之短,共同學習、交流。
  • 龍華醫院發布「現代冥想輔助國際新冠疫情防控」英文專輯
    近日,由上海市醫學會和上海市醫師協會會長、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擔任總顧問,國家一級作家、甘肅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雪漠擔任人文顧問,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賈立軍研究員領銜製作的「現代冥想輔助國際新冠疫情防控」英文專輯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