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0 0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邵綺凡、趙風雲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
新華科普
嗓音保健,您該知道這幾招
聲帶的正常運動是通過呼吸系統提供氣流動力,氣流衝擊聲門,帶動聲帶振動。過度使用聲帶,比如說話聲音過大、經常用大嗓門說話、說話時間太長、語速過快等等都會造成聲帶疲勞,長此以往會造成嗓音疾病。尤其像歌手、教師、銷售、電話客服等職業用嗓人,更要注意聲帶的保護,那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放鬆我們的聲帶呢?
我們可以通過發聲放鬆訓練來達到保健的目的。發聲放鬆訓練是通過頸部放鬆訓練或者聲帶放鬆訓練使得患者的發聲器官及其相關肌群得到放鬆。頸部放鬆訓練可以讓頸部肌群,即喉外肌群得到放鬆;聲帶放鬆訓練可以直接放鬆喉內肌群,從而放鬆聲帶。
01頸部放鬆訓練
頸部放鬆訓練包括了5個動作,分別是頸部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和旋轉運動。以頸部向前運動為例,要求保持上身穩定,頭部直立,頸部放鬆,頭部隨重力快速向前落下,下頜靠近胸部,此時感覺頸後部肌群被動拉直,然後再慢慢抬起至直立位。除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頭部要求動作緩慢自然外,4個動作均要求頭部向一側傾倒時隨重力牽引自由落下。每個動作分別重複5次,可以配合舒緩的音樂進行。
02打嘟
練習時,保持上身穩定,自然閉合雙唇,既不能過緊也不能過松。要求使用腹式呼吸進行深吸氣,呼氣時,雙唇振動並帶動聲帶振動,發出連貫持續、平平的「嘟---」的音,重複10次。發聲時要體會聲帶放鬆的感覺。
03吸管發音療法
當無法完成打嘟動作時,也可以藉助吸管來完成聲帶的熱身運動。用嘴唇包住吸管,深吸氣,呼氣的同時發持續連貫的/u/音,從而帶動聲帶振動。有研究表明,只需操作者體會面部震顫感和喉部的輕鬆感就可以達到治療效果。此方法也適用於兒童的嗓音治療,可以將吸管放在盛有水的杯子中,讓寶寶邊吹氣邊發聲,就像用吸管吹泡泡一樣,這樣既能引起寶寶的興趣,又可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除了可以進行發聲放鬆訓練外,用嗓習慣也非常重要。尤其現在霧霾嚴重,喉部的不適感會讓人經常想「清嗓」,事實上這樣做會導致聲帶瞬間產生劇烈的振動和撞擊,造成聲帶損傷,此時使用吞咽動作進行替代更加安全。避免大聲說話,儘可能使用聲音擴大裝置來提高音量;縮短說話時長,避免一口氣講很長的句子;少喝咖啡、濃茶,多飲溫水,這些才是正確的護嗓方法。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在嗓音康複方面有豐富的經驗,若您在用嗓方面有疑問,歡迎前來諮詢與就診。
END
本平臺科普內容獲中國科協科普部
「科普中國共建基地2020年-2021年」項目資助
版權聲明
本平臺旨在為大眾交流學習,歡迎分享,轉載前請於平臺留言,獲轉載後,請註明出處,必須保證帖子內容、作者、二維碼原封不動,未經允許不得二次轉載,未經許可嚴禁用於其他用途,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微文編輯:賈靜
微文圖片編輯:李川
原標題:《嗓音保健,您該知道這幾招—— 新華科普554篇》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嗓音,吸管發音,頸部放鬆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