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起股權確認之訴

2020-09-19 法智法律諮詢

 

 股權確認之訴一般是指股東之間股權確認糾紛引起的訴訟,最常見的類型是顯名股東不承擔隱名股東的出資事實,隱名股東為了取得股東的資格向法院提起訴訟。那麼如何提起股權確認之訴?

下文資明群律師為您詳細介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一、什麼是股權確認之訴?

  確認之訴,是指當事人要求人民法院確認某種法律關係存在或不存在的訴訟。確認之訴即要求確認法律關係、權利關係之訴,確認判決即承認這種請求的判決。確認之訴有兩個主要特點:

  (1)一方當事人提出確認之訴的目的,是要求法院明確某一爭議的民事法律關係是否存在或其存在的具體狀態,而並非要求法院判令對方當事人履行一定的給付義務;

  (2)法院對確認之訴進行審理後而作出的判決,不具有執行性,沒有給付內容。

  二、如何提起股權確認之訴?

  1、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起訴書正文應寫明請求事項和起訴事實、理由,尾部須署名或蓋公章。

  2、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複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複印件。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借條、欠條等)、收發貨憑證、往來信函等。

  3、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院承辦人核對後,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

  4、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和交齊有關證據材料之後,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5、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如確有困難,可在預交期內向本院提出減、緩、免交的書面申請,逾期不交或者書面申請緩、減、免交未獲批准而仍不預交的,本院將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6、立案手續後,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當事人應服從法院的各項工作安排,並於結案後到財務室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

資明群律師小結:

  以上就是資明群律師為您整理的有關如何提起股權確認之訴的相關內容。在股權糾紛中,確認股權需要考慮有關的意思和意思表示方式。股權取得的內心意思外化和表現為一些客觀標誌。公司法涉及的表意標誌有:協議,章程,出資行為,出資證明書,股東名冊,工商登記,承擔其股東權利和義務的行為事實。

相關焦點

  • 債務人能否直接提起 異議債權確認之訴
    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後,債務人對債權表記載的債權提出異議,經與管理人多次溝通仍未解決,債務人隨即提起異議債權確認之訴。  【評析】  本案的爭議在於,企業破產法雖將提起債權異議之訴的權利賦予債務人,但債務人能否直接提起異議債權確認之訴。筆者認為,債務人可以直接起訴。
  • 當事人對其提起的確認之訴不具有確認利益的,人民法院應駁回起訴
    裁判要旨對於確認之訴,除應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19條規定的起訴的一般條件之外,還應符合確認之訴的特別訴訟要件,即提起確認之訴需要具有確認利益,需為原告的權利或權利狀況面臨現存的不確定風險,具有提起確認之訴消除風險的必要,當事人之間對於權利及法律關係的爭議可以通過提起確認之訴得以解決
  • 妻子是否可以就亡夫孩子的撫養權提起確認之訴
    2014年3月,周某訴至法院,要求法院確認其對於兩個女兒的撫養權。  【分歧】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存在兩種爭議  第一種意見認為,周某可以請求法院確認其對於孩子的撫養權。因為,李某死後,兩個孩子一直由爺爺奶奶撫養,只有經過法院確認,李某才能實現其撫養權。  第二種意見認為,周某不可以請求法院確認其對於孩子的撫養權。
  • 民事消極確認之訴初探
    【關鍵詞】:消極確認之訴 實體權利 訴訟權利 訴權平等  近年來,我國大量新類型的民事糾紛案件湧人法院系統,這給法院案件審理帶來了較大困難,對於一些新類型案件,法院是否應當受理、受理後如何進一步審查暫時還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 確認之訴的限縮及其路徑|《法學研究》2018年第1期
    第二,確認之訴分為積極的確認之訴(確認法律關係存在)和消極的確認之訴(確認法律關係不存在)。第三,確認之訴的判決不具有給付內容,勝訴判決不產生執行力。  上述理論通說卻無法解決司法實務中的部分困惑,甚至可能遭遇質疑。首先,是否所有的法律關係都可以作為確認之訴的對象?實務中發生過確認鑑定結論無效、確認債權已過訴訟時效等訴請,如何從理論上剖析此種訴訟的合法性?
  • 確認公司決議有效之訴的可行性分析
    、龔昌忠與黃一鳴、李桂銓股權轉讓糾紛 (2013)金婺商初字第1588號】。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最高法民申1481號判決書中指出,對於確認之訴,除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的起訴的一般條件之外,還應符合確認之訴的特別訴訟要件,即提起確認之訴需要具有確認利益,需為原告的權利或權利狀況面臨現存的不確定風險,具有提起確認之訴消除風險的必要,當事人之間對於權利及法律關係的爭議可以通過提起確認之訴得以解決。
  • 淺談合同糾紛中的確認之訴及將來給付之訴
    訴訟標的之性質和內容反映或決定了原告請求法院給予保護的具體形式,具體來說,原告提起給付之訴旨在獲得給付判決,提起確認之訴旨在獲得確認判決,提起形成之訴旨在獲得形成判決。不管原告提起何種之訴,訴的利益則是一個必要的訴訟要件,若不具備之法院將駁回起訴。
  • 【基層動態】房屋買賣未辦過戶 能否提起確權之訴
    【基層動態】房屋買賣未辦過戶 能否提起確權之訴 2019-12-10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隱名股東在執行異議之訴中可否同時請求確認股東資格呢?不同的法律...
    三、2019年1月24日,郭建生的債權人盧新生、施民服、鄧士珍申請強制執行郭建生持有的中盛公司24.5%的股權。謝優春提起訴訟,請求停止對案涉股權的強制執行,並確認其持有中盛公司4.5%的股權。
  • 股東會決議無效之訴、撤銷之訴與不存在之訴有什麼區別?
    從司法實務來看,很多公司做出的會議決議往往會存在實體或程序的問題,因此股東或利害關係人可以對會議決議提出確認無效、不存在或者申請撤銷的訴訟。但是,對於公司做出的決議,哪些可以提起確認無效或不存在之訴,哪些可以提起撤銷之訴呢?
  • 淺析確認之訴判決的可執行性
    在執行中發現是確認之訴的判決,並沒有給付或要求被執行人搬出該屋的明確判決的內容,法院遂以該案沒有明確的給付標的為由駁回了申請執行人的申請。原告便以確認判決書為依據,再次提起訴訟,要求被告搬出該房,法院判決支持了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不服,提出上訴,二審以法院已對該案進行過處理,同一事件不能兩次處理為由,駁回原告的起訴。該案再次以第一次確認判決進入了執行程序。
  • 股東對認定越權擔保有效的判決是否有權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
    依據公司法對公司為股東對外擔保的法律規定,股東合法權益應當給予必要的法律救濟途徑,應認定股東具備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訴訟主體資格。但若公司越權為股東提供連帶擔保,且其越權擔保行為被法院判決認定為有效,對其他股東權益造成損害,基於公平原則,其他股東是否具備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訴訟主體資格?
  • 最高院:已經其他裁判確認的事實,不得另提相反的確認之訴!
    裁判概述 原告提起確認之訴除應符合起訴的一般條件之外,還應具備確認之訴的特別要件,即原告的權利或權利狀況面臨現存的不確定風險,具有提起確認之訴消除風險的必要性。
  • 法院如何認定普通破產債權確認糾紛中債權異議之訴的訴訟主體?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根據《企業破產法》規定,債務人、債權人對債權表記載的債權有異議的,可以向受理破產申請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司法實踐中是如何認定普通破產債權確認糾紛中債權異議之訴的訴訟主體呢?本期法信乾貨小哥整理了相關裁判規則和權威觀點,供讀者參閱。
  • 該案是普通確認之訴還是執行異議之訴
    A縣法院於2012年4月25日作出裁定,駁回甲的異議申請,但未在執行裁定書上告知甲可在接到裁定之日起15日內提出執行異議之訴。甲接到執行裁定書後於2012年5月3日向A縣法院民一庭提起財產確認之訴,民一庭根據甲的請求和離婚協議的約定,判決登記在乙的名下的一間門面歸甲所有,乙應協助甲辦理過戶登記手續。
  • 案外人提起執行異議之訴條件有什麼,是怎樣的?
    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是指案外人就執行標的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之權利,請求法院不得對該標的執行之訴訟。那麼案外人提起執行異議之訴條件有什麼,是怎樣的?網友諮詢:案外人提起執行異議之訴條件有什麼,是怎樣的?北京市道可特(濟南)律師事務所焦方法律師解答:需要符合下列要求:一、案外人的執行異議申請已經被人民法院裁定駁回;二、有明確的排除對執行標的執行的訴訟請求,且訴訟請求與原判決、裁定無關;三、自執行異議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提起。
  • 提起撤銷行政行為之訴的起訴期限
    適用撤銷判決必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1)被訴行政行為違法。(2)被訴行政行為成立且有約束力。撤銷只能針對已經成立並且具有約束力的行政行為。(3)被訴行政行為屬於「作為」。撤銷只能針對作為行為,而不能針對不作為行為。(4)具有可撤銷內容。如果違法的行政行為不具有可撤銷的內容,則應當作出確認違法的判決。(5)被訴行政行為仍然存在。
  • 每周一案丨確認之訴構成要件的認定
    確認之訴構成要件的認定——(2020)最高法民申1481號吉林吉化華強建設有限責任公司與崔秀荷、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及吉林化學工業公司華強化工建材廠合同糾紛申請再審案裁判要旨原告提起確認之訴除應符合起訴的一般條件之外,還應具備確認之訴的特別要件,即原告的權利或權利狀況面臨現存的不確定風險
  • 確認之訴的十大法律誤區|含10個典型案例要旨
    案件來源:《人民法院報》2012年12月27日刊載甘肅省高級法院楊麗萍、李景輝、林恆春的《股東資格確認糾紛的審查標準如何確立。▌三、合同確認之訴的管轄法院有約定從約定,沒有約定只能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 設立執行主體變更確認之訴初探
    確認之訴,是我國民事訴訟理論研究按訴訟請求內容為標準,對訴的種類的劃分。他是指原告向法院提出確認其與被告之間是否存在某一民事法律關係或者其與被告之間的某一民事法律關係是否有效的請求。他又分為肯定的確認之訴和否定的確認之訴。由於確認之訴不具有給付內容,而僅僅要求法院判明某一實體法律關係是否存或是否有效,加之我國民事訴訟法並未對訴訟種類予以劃分,故實踐中並不為人所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