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動物鱟血液是藍色對研發疫苗有特效 新冠疫苗會不會用到它

2021-01-07 小康雜誌社

中國小康網7月10日訊 老馬 鱟(hòu,英文:horseshoe crab)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它們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3億年以上,是真正的「活化石」。

跟其他生物不同,鱟有著神奇的藍色血液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你或許從未聽說過鱟這種生物,但你很可能打過針或是接種過疫苗,那你應該感恩鱟血。

跟其他生物不同,鱟有著神奇的藍色血液,正是它與眾不同的血液讓它具有獨一無二的醫用價值。

當然,鱟血的神奇並不在於其顏色,而是它的抗菌能力。

人類利用鱟血的這種抗菌能力開發出了細菌檢測劑——鱟試劑。

幾十年以來,人類採集鱟血並用其提取物來研製疫苗或新藥試劑等。

目前,科學家又在用它幫助開發新冠病毒疫苗。

鱟試劑不但反應迅速且靈敏度極高,例如,在鱟試劑中滴入注射液,若試劑立即凝固或變色,就說明注射液內含有有害細菌。

因此,科學家用它來測試新藥和試劑的安全性,因為即使藥物中有一丁點危險細菌都能致人於死地。

而鱟血是當今地球上能滿足人類這一方面需求的唯一一種生物。

為此,每年僅在美國就有大約50萬隻鱟被捕抓並帶到實驗室中去「獻血」。

雖然被活體取血的鱟之後被放回野生環境,但沒有人知道這會對它們到底產生什麼影響。

最初,專家們覺得「獻血」後的鱟幾乎可以全部存活,但近年的研究發現,估計高達30%的鱟會因此而死亡。

還有另外一些研究顯示,獻完血的雌鱟之後可能就不太容易繁衍後代了。

野生動物活動人士對此表示關注和擔憂。

美國新澤西州自然保護工作小組的布魯默博士告訴BBC,無人知道抽血後對鱟會有多大影響。

美國鱟的數量現在已經接近瀕臨滅絕的危險境地。

一些環保人士希望能停止這種抽鱟血行為。

但一些大製藥公司稱統計數字顯示,這幾年來鱟的數量基本沒變。

那人們是否可以不用鱟血這一自然資源,找到其他可替代產品,比如,人工合成的檢測試劑呢?

2016年,科學家找到了一種被認為是沒有問題的可替代產品,於是歐洲和美國的製藥公司都開始紛紛使用。

然而,上個月負責美國製藥安全標準的公司表示,他們無法證明這種替代產品效果良好。

而任何想要向美國出售藥物的公司均被告知,他們需要繼續使用鱟血這種傳統方法進行檢測。

有些製藥公司稱,他們既可以滿足美國的這一新冠疫苗要求,又可以少從鱟身上抽血。

但布魯默博士表示,她希望美國藥物安全公司能對此進行重新考慮,因為畢竟世界其他一些公司正在使用可替代方法。

「這樣也可以讓我們擺脫對這種自然資源的依賴,」她說。

相關焦點

  • 作為地球上唯一擁有藍色血液的生物,鱟的血液為何會如此特別?
    鱟,又稱馬蹄蟹,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蟹,而是跟蠍、蜘蛛以及已滅絕的三葉蟲有形似的結構等關係,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生物。為什麼鱟的血液是藍色的?在大自然的進化中,動物的血液大部分都是紅色的,但是鱟的顏色卻與眾不同。
  • 詭異藍色血液,保護了鱟種群四億年,卻引人類覬覦,讓鱟陷入絕境
    在地球生物進化史中,有些史前生物滅絕了,有些生物進化了改變了樣子,也有新的物種誕生,也有些古老的生物經過了幾億年的演化,卻從沒有改變,被稱為「地球的活化石」,見證著地球的變化,其中就有一種藍色血液的生物——鱟,鱟的化石顯示,它們出現在距今4.45億年,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
  • 新冠疫苗研發到底有多難?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所以,世界各地的科研機構都在全力以赴研發新冠病毒疫苗,為了加快研發速度,連FDA也放寬了一些傳統的倫理要求。目前有近五十種新冠疫苗項目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各種疫苗研發技術,包括最尖端的病毒載體技術和基因注射技術都有機構在嘗試,有些已經進入臨床一期實驗。
  • 狙擊新冠!疫苗、抗體、特效藥哪個快?復星醫藥疫苗進口運輸準備就緒
    除了疫苗外,抗體路線亦樂觀:美國時間11月9日,禮來(LLY.US)的新冠中和抗體組合療法獲FD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緊急使用授權。其中一款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由君實生物(1877.HK,688180.SH)參與研發生產,君實生物兩市股價11月10日應聲上漲。近期關於新冠特效藥的一則消息來自10月22日,瑞德西韋當日正式獲FDA批准,成為首個新冠治療藥物。
  • 與新冠病毒賽跑 美英澳加速研發疫苗
    目前,世衛組織正努力匯聚科學界力量,以加強各國合作共同研究針對新冠病毒防治的疫苗、療法和診斷技術。尋找爆發源頭在新冠疫情爆發後,全球的科學家們開始對病毒基因組進行深入研究,試圖了解其起源,以及它在蝙蝠及其他物種中發現的相關病毒系譜上的位置。
  • 行研|新冠疫苗研發進度如何?為什麼比爾蓋茨投資疫苗會遭到抵制?
    目前,全球都處於疫情爆發的緊要時期,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牽動著全球人民的心。然而,投資數十億美元支持新冠病毒疫苗研製的比爾蓋茨卻遭到了公開抵制。什麼是疫苗?目前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進度如何?為什麼比爾蓋茨投資支持疫苗會遭到抵制?這篇文章將一一告訴你。
  • 俄羅斯研發「酸奶新冠疫苗」 鼻滴式疫苗也將人體試驗
    俄羅斯在研製新冠疫苗的道路上不走尋常路!令吃貨期待的酸奶疫苗俄羅斯科學家正在研發一種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這種疫苗可以以發酵乳製品(即酸奶)的形式服用。其原理是甄選出數種分子,設法使其隨氣體被新冠感染者吸入肺部後保持活性,並在肺部放射出一定劑量的紫外線,從而對感染新冠病毒的肺部消毒。不用打針的鼻滴疫苗俄羅斯通訊社報導,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的國家病毒學與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馬克修託夫稱,該中心已於5月21日研發出一款鼻內滴入式新冠病毒疫苗。
  • 新冠疫苗十問,為你解疑釋惑|新冠疫苗|疫苗|滅活疫苗|新冠病毒
    境外新冠疫情加速蔓延,新冠疫苗研發正在與病毒賽跑。近日,個別國家已經批准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在我國,也有令人振奮的消息傳出:至今已有6個國產新冠疫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研究。有專家表示,「疫苗推廣之時,就是世界重啟之日」。
  • 新冠疫苗動物實驗出爐 需再測試ADE效應
    作者:時代財經 趙鵬宇日前,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數據出爐。該研究是新冠病毒(SARS-CoV-2)滅活病毒疫苗(PiCoVacc)的臨床前動物模型的中試(pilot-scale)研究,也是目前為止公開報導的第一個SARS-CoV-2疫苗動物實驗結果。
  • 防疫新科普|新冠疫苗研發的最大不確定性是ADE副作用
    最近,我國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發傳來好消息: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各自聯合有關科研機構開發的兩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啟動一二期合併的臨床試驗;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腺病毒載體新冠病毒疫苗,啟動二期臨床試驗。什麼是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
  • 活了4億年的鱟:擁有能「救人」的藍色血液,卻被人類害到快消失
    令人尷尬的是,根據國外動物保護組織公示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至少有超過40萬隻鱟,因體內流淌著具有醫用價值的神奇藍色血液,而付出了"血"的代價。只要你接受過現代科學的醫療,或者在醫院打過針,就必然少不了鱟的犧牲。(在醫藥機構中,正在被抽取血液的鱟)鱟,又被人們叫做"馬蹄蟹"。
  • 新冠疫苗研發,羊駝幫忙了!
    參考消息網8月14日報導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網站8月13日報導,在新冠疫苗研發競賽中,科學家們發現了意想不到的靈感來源——羊駝。在墨爾本的澳大利亞新冠疫情核心,研究人員和科學家正在研究羊駝體內的一種罕見免疫,與其他駱駝科動物一樣,羊駝能夠產生兩種抗體。
  • 全球「競速」新冠疫苗研發:中美兩國領跑,70多個疫苗項目已在路上
    個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項目正在進行中,而已有5個研發項目進入臨床開發階段。NIAID與Moderna的科學家在MERS病毒疫苗的基礎上,把相應序列替換成新冠病毒的序列,然後快速製備出新冠病毒的mRNA疫苗。mRNA核酸疫苗具有免疫活性強、研發周期短等特點,而且mRNA不會整合到人體基因組,因此與DNA疫苗相比安全性更高。2.
  • 新冠疫苗最新進展!中國有項目進入臨床二期 牛津大學試驗動物全部...
    4疫苗研發之路仍然漫長,牛津大學的項目已經宣告失敗,中國的兩個賽道的項目雖然進入不同臨床階段,但正式應用時間依舊待定。 5新冠病毒特效藥的功效整體存疑,中美不同項目的實驗結論甚至大相逕庭。
  • 哈國研發人員自測國產新冠疫苗,效果如何?
    哈薩克斯坦 新冠疫情實時報導 !現在已經超過兩個星期了,我們每天都測量體溫、血壓,採取血液樣本進行免疫力測試。可以說疫苗是安全的,沒有一個人出現生病的情況。根據血液學指標,保護性抗體已經出現在我們體內和血液中。我認為一切都很好。 Q:人在接種疫苗後會再次感染冠狀病毒嗎?
  • 新冠疫苗,還要等待多長時間?|新冠疫苗|多長時間|疫苗|流感|疾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疾病在全球範圍內的肆虐,使得新疫苗的研究和開發(R& D),迫在眉睫。2020年1月11日,我國迅速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測序(看清楚了新冠病毒這個人類共同面臨的病毒的全貌和細節)並將結果與世界各國分享,為疫苗的研發奠定了基礎。這是我國科學家在新冠疫情中對世界的貢獻。
  • 中美英新冠疫苗研發競賽:中國5款疫苗領跑全球 誰是疫苗之王?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崔笑天 北京報導截至6月2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達625萬,死亡人數37萬。而只有有效的疫苗被研發出來,人類才算終於戰勝了新冠病毒。目前,有能力的國家都在加緊進行新冠疫苗的研發。
  • 解讀研發中的新冠疫苗及其生產工藝
    常見的病毒載體有痘苗病毒、腺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甲病毒複製子等[3]。已經上市的載體疫苗有重組伊波拉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16]。由康希諾聯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已經處於臨床階段[17]。另外,楊森生物、武漢博沃等單位也正在研發病毒載體新冠疫苗[11][18]。
  • 新冠疫苗研發,中國為何全球領先
    【聊健康】  近日,我國首個新冠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介紹,從全球第一個新冠疫苗獲批開展一、二期臨床試驗,到全球第一個啟動三期臨床試驗,再到第一個疫苗附條件上市,我國新冠疫苗研發工作始終處於全球第一方陣。  中國新冠疫苗研發為何能處於全球領先位置?
  • 上海研發新冠人源細胞疫苗,科學家已親試第一針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的科研攻關組專門設立了疫苗研發專班,沿著五條技術路線穩步推進疫苗攻關工作。在這五條技術路線之外,上海科學家獨闢蹊徑,嘗試探索安全性更高的人源細胞載體疫苗,並完成了第一針的注射。但業內人士也表示,人源細胞疫苗的免疫效果、以及能否最終取得成功仍然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