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分析框架:
01外部環境:
①宏觀環境分析(PEST分析):P代表「政治(politic)」、E代表「經濟(economic)」,S代表「社會(socility)」、T代表「科技(technology)」。
②產品環境分析:
a,產品生命周期:一個產品從誕生到成熟,會經歷的階段稱為產品生命周期。
b.產業五種競爭力:任何一個產業都會受到五種力量的影響,也成為「五力模型」
c.成功關鍵因素分析:一個人的成功可能因為個人的努力、勤奮,也可能因為運氣,或者因為背景,對於企業同樣如此,可能因為管理到位等。
③競爭環境分析:
a.競爭對手分析: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b.戰略群組:找到相似行業可以聯合打敗對手。
④國家競爭優勢:也稱為「鑽石模型」。
02內部環境:
①企業資源與能力分析:關於資源、能力、核心能力分析。
②價值鏈分析
a.價值鏈兩類活動:主體活動及輔助活動
b.價值鏈的確定(如何確定)
c.企業資源能力的價值鏈分析。
③業務組合分析
a.波士頓矩陣,包括四種業務(明星、問題、現金牛、瘦狗)、運用(發展、保持、收割、放棄)、波士頓矩陣的啟示和局限性
b.通用矩陣(對波士頓矩陣的改良。)
03企業外部環境具體分析
企業外面的環境是什麼狀態,需要了解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採用相對應的措施。主要採用pest分析,主要關注「政治和法律(法律英文為lawl,部分也成為「pestel」分析,其中的「l」指法律)」經濟因素、技術因素、社會和文化因素。
(1)政治和法律因素:
①政府行為:如政府徵稅、減稅影響企業;
②法律法規:是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條件,主要為了保護企業(比如對方欠款,可以通過打官司維護自己的權益;再如反對不正當競爭)、保護消費者(如餐館必須有食品許可證;再如廣告不能虛假宣傳)、保護員工(比如合同約定雙方的業務和權利,保證其健康與安全)、保護公眾權益免受不合理企業行為的損害(如三鹿奶粉造成了很多小孩子喝了後變成大頭娃娃,對企業重罰)
③政局穩定狀況:企業不會去敘利亞開展業務,戰火不斷。
④路線方針政策:比如十三五規劃對於部分企業帶來的福利。
⑤執政黨所持的態度和推行的基本政策:如反傾銷,若進口的產品低於本國同類產品的價格,必然會影響本土產品的零售,會制定反傾銷政策。
⑥各政治利益集團對企業活動的影響:如美國的聯邦制,《公司法》在某些州稅高,某些地方稅地,因此企業決定設立的地點尤為重要。
(2)經濟因素:社會經濟結構、經濟發展水平(我國處於什麼樣的發展水平,GDP是多少,帶來不同的消費觀念影響企業)、經濟體制、經濟政策(銀保監會制定一些政策、貨幣政策、財政政策)
(3)社會和文化因素:人口因素、社會流動性、各階層對企業的期望、消費者心理
(4)技術因素:技術水平、技術力量、新技術的發展(企業採用新技術,會自身革命,改變產品、服務等)
以上內容就是《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關於戰略分析的方法以及核心考點,你都掌握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