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社會上都關注年輕人的迷茫,特別是大學生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不知如何抉擇的問題,為年輕人出謀劃策、賦能的書籍和文章不計其數。
然後,對於三十而立的人,特別是承擔了大部分社會壓力、家庭壓力的30歲男人,卻鮮少人關注,這類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已經有一定的年頭,大部分也都已經成家,事業上也有一定的起色。
面對自己還剩餘30年的職業生涯,面對整個家庭的重擔,三十而立的男人也會迷茫:事業上碌碌無為如何邁向小有成就,小有成就又如何邁向功成名就,功成名就又如何實現財務自由;生活上身體開始走下坡路,父母在慢慢老去,夫妻感情不一定一帆風順,孩子的培養教育是一個貫穿始終的大難題,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處理讓人焦頭爛額。面對以上種種問題,30歲男人的焦慮又有誰會明白?
那麼,30歲的男人感到迷茫了怎麼辦?
1、為自己制定一個奮鬥的目標。還記得曾經學生時代的你為了考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學而奮鬥的情景嗎?社會在變,不變的是我們30歲男人的那顆初心,我們也曾有過夢想,只是社會和生活讓我們想不起夢想原來的模樣。
所以,請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未來十年後的你是什麼樣的,未來十年後你又想變成什麼樣,為自己制定一個奮鬥的目標,開始自己奮鬥的第一步。
2、為你的目標規劃路徑。光有目標沒行動,一切都是白搭。當我們設定好自己奮鬥的目標後,有幾個問題我們要問問自己,要實現這個目標,我要具備哪些能力?要實現這個目標,我要學習哪些知識?要實現這個目標,我要去結識哪些人?只有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了,我們的目標自然而然就會實現了,所以在未來的日子裡,努力去學習知識、去培養能力、去拓展人脈,每一年都為自己設定一個小目標,五年十年後,你會明顯感覺到你的提升。
3、很多習慣都是靠堅持的。30歲的男人很多都是大腹便便,身體各項指標已經有很多箭頭。生活上也已經沒有什麼好的習慣,大多數除了工作就是家庭,偶爾應酬,在家就是孩子或者手機。然而這樣的工作和生活習慣必然無法支撐我們的奮鬥的目標,我們需要的是強壯的身體,需要的是堅持不懈的精神,需要的是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價值。
所以,一個人起碼需要養成的習慣包括:一是堅持鍛鍊的習慣,不管多累,請每天抽出半小時的時間進行運動鍛鍊,跑步、跳繩、遊泳等等;二是堅持學習的習慣,不管多忙,每天睡前都讀半個小時的書,每天利用碎片時間聽一些有益的內容,讀一些碎片化的知識;三是堅持思考的習慣,大腦就像一臺機器,始終不思考,這臺機器就會生鏽,每日三省吾身,讓大腦始終高效的運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