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1·文化篇】秦安:文化惠民為幸福加碼

2020-12-19 秦安縣人民政府門戶網

    編者按:歲月如梭,轉眼接近年末歲首,讓我們用鏡頭和筆回放2011年秦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迅速發展的精彩片斷和靚麗剪影,展示重點工作、特色亮點,回眸取得的可喜成績。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實施的重要一年,秦安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項目和科技為支撐,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為目的,深入實施「11132」發展戰略,繼續做大做強特色農業、縣域工業、文化旅遊、商貿流通四大產業,加強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小城鎮建設,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設富裕、民主、文明、和諧、幸福新秦安。 

秦安:文化惠民為幸福加碼 

    文化廣場上歌舞翩躚,生態公園裡人流如織,農家書屋內書香四溢……隨著文化惠民工程的大力實施,秦安縣城鄉居民越來越多地感受到了改革發展帶來的諸多變化,而在文化大旗飄揚的獵獵聲中,幸福生活也在一點一滴地累積、凸顯……

    如今的秦安縣,隨處可見的文化設施成了一大亮點。

    近日,在秦安縣葫蘆河生態園記者看到,儘管已到冬天,來這裡休閒的人們仍然是絡繹不絕,健身的、讀書的、散步的……「原來沒地方去鍛鍊,現在這裡修好了,環境優雅,讀書、看報、下棋、聊天、健身,感覺挺好的,我每天來這裡。」老幹部劉保全笑呵呵地說。

    近年來,秦安先後建成安家園子和鳳山公園休閒廣場等文體活動場所;總投資2431萬元的葫蘆河生態治理二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先後爭取到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資金360萬元,建成了千戶、王窯等17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築面積達4650平方米,實現了「鄉鄉都有文化站」的目標;建成農家書屋428個,使農家書屋覆蓋了全縣所有行政村;在432個自然村實施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使15586戶8萬多農民群眾能夠收聽收看到中央和各省的47套廣播節目和48套電視節目;配合院線公司組建了25支農村電影放映隊,每年放映各類電影5388場(次),確保每村每月放映一場電影,普及率達100%。

    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是文化惠民工程建設的又一亮點。

    隨著秦安縣對文化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眾多群眾在物質生活得到不斷提升的同時,精神生活也得到不斷充實,春節聯歡晚會、秦腔名家演唱會、小曲演唱會、農民運動會、新年音樂會、愛國歌曲大家唱和「紅歌唱響秦安」等群眾性文化活動如雨後春筍,相繼走進群眾生活;「千臺大戲送農村」和文化、衛生、科技「三下鄉」活動更是你方唱罷我登臺,僅秦安縣劇團年均演出就達410多場(次)。

    受越來越濃厚的文化氛圍影響,秦安縣蓮花鎮馮溝村、隴城鎮鳳尾村等秦腔業餘演出隊相繼成立,郭嘉鎮暖泉村、安伏鄉安伏村等農村的秦安小曲自樂班等業餘演出團體隱然已成為當地的民間文化品牌。暖泉村村支書王大娃對農村出現的這種變化高興地說,「文化活動多了,村裡風氣正了。可以說,文化惠民不僅僅是豐富了群眾的業餘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農村建設發展的精神源泉。」

    在秦安縣王尹鄉王新村的農家書屋裡,記者看到村民張保恆正在拿著一本果樹栽培技術的書翻看,頗為感慨地告訴記者,「咱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連樹都種不好。好在現在想看書,農家書屋裡關於農業方面的基本都有。你別說,還真有用。」


  

相關焦點

  • 生態惠民 文化賦能 南昌紅谷灘為百姓幸福「加碼」
    在紅谷灘區,城市生態文明有多種「打開方式」,這些繽紛多彩的生態也在「各美其美」中實現「美美與共」,深刻融入城市場景,為百姓幸福「加碼」。 如果說優良的生態環境給百姓帶來觸手可及的幸福感,那麼文化的賦能則給紅谷灘區帶來發展新活力。
  • 【回眸2016】秦安縣宣傳文化工作亮點紛呈
    春節等節慶日期間,舉辦了慶元旦惠民文藝演出、「大秦腔」2015年度頒獎晚會、迎新春文藝晚會、春節文化活動秦腔演唱會、秦腔自樂班惠民演出、「賀新春 猜燈謎」、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書畫攝影展、書畫進校園、「慶五一·迎五四」幹部職工運動會等活動,豐富了全縣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靈臺縣:文化惠民 內有馨香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靈臺縣:文化惠民 內有馨香 2020-12-11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宣城文化惠民進萬家活動豐富多彩 為群眾幸福「加碼」
    文化宣傳只有深入一線,才能創作出更多富有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宣城文化惠民工程的開展,通過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舉辦文化旅遊節日活動、文化藝術進鄉村、以及重點文化惠民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務,為市民朋友送去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文化惠民工程的實施,滿足了人們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越來越多的民眾享受著公共文化服務的煦暖陽光。
  • 南山文化惠民東風勁吹,打造幸福城區潤澤民心
    如今已發展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的深圳又創造出文化發展奇蹟,享有「設計之都」、「鋼琴之城」等美譽。文化為深圳發展「加持」,市民感受到文化發展帶來的幸福。民生是城市發展最根本的價值,讓人「留得住真情」,煥發一座城市的幸福本色。
  • 【回眸十三五】文化強市號角響徹恩州大地!
    【回眸十三五】文化強市號角響徹恩州大地!市文廣旅體局副局長 莫麗嬋:「『十三五』期間,我市的文化惠民工程突出群眾性特點,以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
  • 幸福南海人:從「文化惠民」走向「文化悅民」
    除了南海圖書館,家住平洲的她還是平洲文化中心讀書驛站的常客。「有時候不必去圖書館,想看書、借書,去讀書驛站也很方便。」陳曉敏所說的讀書驛站,是近年來南海區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創舉。為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閱讀需求,南海先後建有186家讀書驛站,公共圖書館總數達到199間,平均每1.75萬人就享有一間圖書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市民打造最便捷的閱讀服務體系。
  • 「文化秦安」《媧皇頌》:全市唯一一首入選卡拉OK樂庫的經典歌曲
    《媧皇頌》,是秦安縣委、縣政府為中國·秦安2017(丁酉)年祭祀中華人文始祖女媧典禮精心創作打造的主題歌曲,旨在頌揚媧皇功德,弘揚女媧文化,倡導人文精神,激發兒女情懷,宣傳推介秦安。無論在大型活動、重要集會現場,還是在賓館飯店、廣場公園、車站商場等人口密集區域輪番播放《媧皇頌》,並廣泛開展了歌曲進村鎮、進社區、進校園活動,將歌曲傳唱融入幹部群眾的工作生活,融入各類群眾文化活動,融入道德建設主題活動,形成了人人學唱、人人會唱的良好氛圍。
  • 洱源:美麗縣城建設為幸福加碼
    2019年以來,為進一步優化縣城環境,提升縣城形象和品位,建設生態良好、文明開放、整潔優美、特色鮮明的美麗縣城,洱源縣加快構建以綠為韻、以水為脈、以文為魂的美麗縣城建設,為廣大居民營造更加舒適的人居環境,不斷為居民的幸福生活加碼。
  • 「文化惠民」看湖口
    湖口,地處鄱陽湖入長江之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這片土地文化積澱厚重。經濟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湖口速度」,邁步建設小康的湖口,把「文化惠民」當做構建「幸福湖口」的重要元素,以教開智,以文「化」人,既富「口袋」,又富「腦袋」。
  • 【聚焦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為了秦安小曲的傳承與發展
    小曲在秦安已經走過了500多年的滄桑歲月,500多年來,它記載和傳唱著成紀人的情懷和心聲,見證著秦安人的喜怒哀樂和秦安縣的今昔變遷。   為了加強對秦安小曲的保護和傳承,加強秦安小曲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全縣文化旅遊產業深入發展,秦安縣結合千名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專門對秦安小曲人才進行培訓,並於12月22日在郭嘉鎮政府開班。
  • 廣東肇慶:打好文化惠民「組合拳」 潤澤百姓幸福生活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近年來,廣東省肇慶市堅持以人為本,大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通過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系列活動、全民閱讀推廣系列活動,深化文旅融合發展,打好文化惠民「組合拳」,為廣大市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 湘西陽戲傳習所開展「文化惠民·與你同行」巡演
    紅網時刻湘西12月3日訊(通訊員 段慧平)11月30日,鳳凰縣湘西陽戲傳習所「文化惠民·與你同行」巡演在鳳凰縣新場鎮茨巖村演出,村民們齊聚一堂觀看了這場精彩紛呈的演出。為讓城鄉百姓共享決勝脫貧攻堅文化成果,推進文化惠民、文化樂民的創新實踐,把文化惠民的陽光灑進千家萬戶,讓貧困群眾真正享受到「文化民生」帶來的幸福生活,在實現物質脫貧的同時實現精神脫貧,從今年11月上旬起,鳳凰縣湘西陽戲傳習所在湘西州各縣市及鳳凰縣各大景區和貧困村開展「文化下鄉惠民工程」文藝巡演。湘西陽戲傳習所在瀘溪縣武溪鎮演出。
  • 秦安二中被甘肅農業大學確定為「優質生源基地」
    ​ 7月23日,甘肅農業大學·秦安縣第二中學「優質生源基地」授牌儀式舉行,甘肅農業大學副校長白江平,秦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文斌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秦安二中200餘名師生參加授牌儀式。、縣政府對甘肅農業大學在秦安建設優質生源基地表示衷心的感謝。
  • 安陽市文化志願者 惠民為民樂民
    隨著群眾對文化多樣化的日益增長需求,今年我市文化志願服務工作圍繞全市文化脫貧攻堅規劃戰略,以「紅色文藝輕騎兵」品牌文化志願活動帶動基層文化發展,組織了一系列惠民、為民、樂民的文化活動。  怎樣讓群眾文化走進田間地頭、讓鄉村文化走進公眾視野?怎樣讓一批文藝能人在喚醒文化礦藏和百姓生活上發揮更大作用?
  • 文化惠民慶元旦——甘肅省百姓文化廣場惠民演出走進武山縣
    12月30日,由甘肅省文化館、中共武山縣委、武山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武山縣委宣傳部、武山縣文體廣電局和旅遊局承辦的「甘肅省百姓文化廣場惠民演出」暨武山縣慶元旦文藝晚會在武山縣群眾文化服務中心禮堂舉行。在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為武山的老百姓奉獻了一道精彩的文化大餐,營造了歡樂祥和、喜慶熱烈、文明進步的濃厚節日文化氛圍。
  • 海安市文化藝術中心(文化館)推動文化惠民工程
    多年來,海安市文化藝術中心(文化館)深入基層、紮根群眾,常態化開展藝術輔導、藝術賽事、文藝演出、文藝培訓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緊緊圍繞「文化強市」的總目標,致力於為海安百姓提供多姿多彩的文化大餐,傾力打造基層群眾的精神家園,不斷提升城市的文化溫度和農民的幸福指數。2020年,文化藝術中心被中宣部表彰為「全國服務基層服務農民先進集體」,全省唯一。
  • ...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重慶秦安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的輔導工作總結...
    現輔導期已滿,特申請貴局對秦安機電進行輔導調查評估,並對輔導工作總結如下:   一、公司概況   秦安機電系由重慶秦安機電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秦安有限」)整體變更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股本總額為
  • 廣場舞進了山,可是秦安小曲呢?
    (作者:李成義)這個春節,甘肅秦安農村老家的山區突然有了廣場舞。我們北面的鄰村就搭起了活動室,晚上燈火通明,掛著「歡度春節」的橫幅,十幾個婦女穿著一襲紅,唱啊,跳啊。對我這個長年在城市生活的人來說,這畫面太熟悉,不就是廣場舞嘛。
  • 回眸十三五丨平潭:民生為本 繪就幸福底色
    一座幸福之城,須有鮮明的民生底色。回眸「十三五」,「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貫穿於平潭發展的每一個瞬間。陸續落成的新校園,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年邁的貧困戶家中有了新變化,在家就能享受專業養老服務;村民有個頭疼腦熱,不出村就能看上病,不用老往城裡的醫院跑了……五年來,實驗區呼應民生需求,加快補齊民生短板,一個個民生工程、一項項惠民舉措,都化作一個又一個笑顏綻放的故事,讓平潭的民生答卷寫滿了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