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對於今年要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可是建立獨立生活的第一步了。家庭與幼兒園在教學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寶寶上幼兒園,許多爸爸媽媽其實比寶寶還要焦慮,還要緊張。
奇葩媽媽要告訴爸爸媽媽們,寶貝們可都是小精靈,你的這些情緒寶寶都會感受到,並且情緒會傳染。今天,奇葩媽媽就來談一談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焦慮,順利進入幼兒園的問題。
許多媽媽在吃飯、睡覺、如廁等方面都對孩子進行了細緻的照料,但是對於一些細節問題卻沒有考慮到。
要知道,對於細節的忽略會使入園準備功虧一簣。那麼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焦慮,順利進入幼兒園呢?讓奇葩媽媽從幾個細節入手,告訴你幾個實戰寶典。
細節一:把幼兒園描述成一個「可怕」的地方
在寶寶上幼兒園前,需要讓寶寶對幼兒園生活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這時家長切忌不能把幼兒園描述成一個「可怕」的地方。
例如,有些孩子不愛吃飯,家長就告訴孩子:「不吃飯就把你送到幼兒園去。」這種語言方式顯然會增加了孩子焦慮、害怕的情緒。
家長在日常中也不要把幼兒園描述成一個「遊樂場」,為了讓孩子上幼兒園,一些家長會告訴孩子:「幼兒園裡面有很多好玩的玩具。」其實,幼兒園除了玩,還有很多的教學。一旦孩子進入幼兒園,發現幼兒園同遊樂場不一樣,會產生心理落差,不利於孩子更好適應幼兒園。
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幼兒園參觀,或者邀請大一些的哥哥姐姐為孩子描述幼兒園的生活。
細節二:關於誰接送的問題
奇葩媽媽建議在入園最開始的一段時間,先不要由同孩子最親密的人接送。
一般來說,孩子最親密的人就是媽媽了。如果孩子剛上幼兒園時由媽媽接送,會增加孩子的依戀情緒。孩子來到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原本就需要逐漸適應,這樣無形中給寶寶留好了退路,容易增加他不舍的情緒。
而當寶寶在幼兒園逐漸適應後,可以開始由媽媽接送,這樣可以讓寶寶對於早上上幼兒園和晚上回家充滿期待。
在家長送好孩子後,奇葩媽媽建議家長不要在教室裡長時間的停留,更不要一去三回頭。這樣的擔心會讓寶寶更難面對新的環境和新的老師。家長們要相信孩子,相信老師。
細節三:關於回家後的第一句話
在寶寶回家後,許多爸爸媽媽擔心了一天,看到孩子第一句話就會問:「寶寶今天哭了沒有?」其實這樣的提問容易讓寶寶又回想起自己再幼兒園裡難過的情緒或者是不愉快的經歷。
家長應儘量多地給孩子正面、積極的引導。比如:「寶寶,今天在幼兒園裡面玩了什麼遊戲啊?」。
以上幾個錦囊看似都是小問題,但是都能表明家長對於孩子上幼兒園的態度。同時,家長也應給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和細心,畢竟孩子是第一次離開家長過集體生活。更多的支持和幫助能幫助孩子更快、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