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幼兒園開學有一段時間了,之前一直哭鬧的孩子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回想當初剛送孩子去的時候大哭的畫面,家長還有深刻的印象。
其實寶寶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脆弱,有的孩子到幼兒園之後就像在家裡一樣。
最近一位寶媽發了條視頻,是她送孩子時發生的故事,大家看到後都感嘆:大佬!如果自己的寶寶也這樣就好了。
寶寶在幼兒園「抖腳」
廣東的這位寶媽在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很擔心他會哭,於是送到之後沒有立即離開。
剛跟媽媽分開沒出寶寶有什麼不適應,不僅沒有哭反而跟老師打成一片,接下來的舉動讓在場的老師出笑了來。
寶寶進入教室後坐在一個小座位上,淡定看著周圍的同學,胳膊放在扶手上翹起一隻腳,還像模像樣地抖了幾下,仿佛在看管班級紀律一樣。
不時還露出無奈和嫌棄的表情,確實有「大佬」風範,與其他哇哇大哭的孩子形成明顯對比,好像在質疑:這些孩子為啥哭?
老師把這好玩的一幕拍下視頻發給寶媽,寶媽分享到網上後迅速火了起來,好多家長都表示想要同款娃。
你的寶寶上幼兒園時是什麼表現?
每年的開學季,幼兒園和小學是「重災區」,寶寶們帶著悲傷的情緒走入校門,擁有新身份。
有些寶寶可以忍住不哭,也可能是真的開心開心,但這時身邊總會有一兩個哭泣的寶寶帶動全班的氣氛。用幼兒園老師的話說就是聽取哇聲一片,不敢哄,越哄哭得越厲害。
同時班級裡也會有幾個淡定的孩子,不受任何人影響。就像上面這個寶寶一樣,不哭不鬧跟媽媽說再見,讓其他家長羨慕不已。
老師也總結過,上幼兒園時不哭鬧的孩子,多數有幾個特點。
上幼兒園不哭鬧的孩子,多半有這幾個特點
1)有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上幼兒園之所以哭鬧,主要是因為跟父母分開時的分離焦慮。他會擔心自己在幼兒園生活一天之後,爸爸媽媽不要他了,長時間見不到父母,會覺得很沒有安全感。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一般是家裡父母陪伴的時間少,因此,家長陪伴時間久,親子關係良好的孩子有安全感不容易哭鬧。
2)「見多識廣」
孩子小時候家長以為他什麼都不懂,只帶他在家裡玩一玩或者小區裡逛逛,最多是去遊樂場玩耍。
害怕孩子生病或者出去時受傷,導致孩子上學之前一直悶在家裡,什麼都沒接觸過。所以在換了一個環境的時候,特別焦慮、緊張、害怕。
觀察那些上幼兒園不哭鬧的孩子,他們會跟家長去過很多地方。見過許多陌生人,所以對於幼兒園的環境見怪不怪了。
3)獨立性強
上幼兒園要意味著脫離媽媽的貼心照顧,孩子開始自己換鞋子、穿衣服、吃飯,去衛生間,如果這些他自己都不會做,就會很抗拒幼兒園的生活。
那些到了幼兒園之後依然淡定的孩子,多數是自己會做這些小事,獨立性強,沒有父母的幫助也沒什麼問題。
4)性格外向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外向和內向性格不分好壞,只不過外向的孩子更能很好的適應幼兒園環境。
因為他們喜歡交朋友,喜歡跟別人在一起,喜歡熱鬧的地方。幼兒園裡有玩具,有朋友,可以唱歌跳舞寫字,是他們很喜歡的環境,而內向的孩子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適應。
糰子媽心裡話:
孩子上幼兒園哭不代表他膽小懦弱,反而是他心裡邊特別愛爸爸和媽媽的表現。
【今日話題】你的寶寶剛上幼兒園時,表現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