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訓練日記
自從這幾天跟優優媽媽學習了起床早上好的互動之後,孩子起床不哭鬧了,都是頑皮的笑嘻嘻的。
我們今天進行的家庭訓練有:
大運動練習:騎扭扭車,滑板車,學習平衡腳踏車。玩平衡車,平衡掌握的比前段時間好多了。不會東倒西歪了。
練習口令:蹲下,坐下,趴下,站起來轉個圈,蹦。玩大龍球,滑滑梯。
精細運動:穿珠子,比昨天穿的好多了。數字配對,自己大概能找到相應的數字形狀放進去。看見筆就要寫字,受哥哥寫作業的影響。
今天聽了導師的課,每個年齡段應該掌握的精細動作。對比了一下我家孩子,大概都能掌握,有的掌握的不太好。
我們每天接觸的精細動作有:穿後面帶帶子的拖鞋,脫襪子。握筆亂畫,畫圈。擰蓋子,倒vc出來。翻書。開門把手,擰下邊的鎖門鍵。輔助往杯子裡倒水,自己倒的水愛喝。拉拉鏈,不會對拉鏈。自己端碗喝粥,不怎麼灑。用勺子吃飯偶爾也用筷子。今天貓著腰推著一個快遞箱子往前跑,當時我是有點吃驚的
認知理解每天都有進步。懂得越來越多。就是今天又尿了褲子,不能急躁,慢慢輔助吧。
寶寶階段性發育特徵
誠如該位寶媽所說,每個階段的孩子應該掌握的精細運動與大運動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況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這就需要我們寶媽在帶孩子的時候有意識的鍛鍊孩子某方面的能力。
下面我們先介紹一下小月齡的寶寶應具備的發育特徵。
7個月齡寶寶發育特徵
1. 能獨自坐穩,能連續翻滾,離開自己躺著的地方夠取遠處的玩具。
2. 能將玩具換手,會用一個玩具敲打另一個玩具。
3. 看見父母等熟人主動要求抱,迴避、害怕生人逗抱。
4. 對鏡中的映像有拍打、親吻和微笑等表示。
5. 會發da-da,ma-ma音節無所指。
6. 手中玩具被拿開會發脾氣。
8個月齡寶寶發育特徵
1. 能自己順利爬行(手、膝)。會自己坐起、躺下、扶欄杆站立。
2. 能用拇指和其他指捏住小丸。會把兩塊積木握在手中對擊。喜歡撕紙。
3.喜愛熟悉的人與其逗樂,對生人表現出警惕、退卻、迴避、拒絕。
4.有初步的模仿能力,開始用身體語言交往。用手勢表示再見、謝謝,用搖頭表示不要。
5. 懂得語意,對大人的訓斥或讚揚有委屈或興奮的不同表情。
6.會指認五官或熟悉的物品。能自我取樂。
9個月齡寶寶發育特徵
1. 熟練爬行。能扶物站起。拉雙手向前走3步以上。
2,能用拇指、食指取細小物品。能握響橡皮玩具。會拉抽屜取玩具。
3.依戀媽媽和其他主要照料的人,媽媽離開時表現出反抗和焦慮。
4.會用揮手表示「再見」、用拍手表示「歡迎」。
5. 能指認3~4種日常用品。聽到歌聲或樂曲四肢會亂動或安靜下來,表現出愉快的神情。
6. 聽到讚揚會重複做動作,並樂此不疲。
10個月齡寶寶發育特徵
1.能獨立片刻。扶住欄杆走3步以上,邊走邊移手。
2.能用拇指和食指指端擺住小丸,動作熟練。
3.能模仿大人發1~2個字音,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
4.會用食指摳取、傾倒等方法從大瓶中取物品,並有意識將物品放下。
5.懂得命令,理解「不」。
6.對玩具被拿走會感到傷心。
7.懂得常見人及物的名稱,會用眼睛注視所說的人或物。
11個月齡寶寶發育特徵
1. 能獨站2秒鐘以上,一手扶欄杆蹲下,用另一手撿取玩具,再站起來。
2. 能撿積木入盒,套圈入棍,鉗式推抓。
3. 開始對同伴感興趣,會互相注視,用手試探。
4. 能有意識並正確地發出相應的字音,以表示一個動作(如「拿」)、一個人(如「姨」)、或一件物(如「球」)。
5. 能隨音樂和歌謠搖動身體、拍手等。
6.會捧杯喝水和手拿食物自己吃。
12個月齡寶寶發育特徵
1. 會爬臺階、斜坡,獨立站穩,攙手可走,會蹲下再站起來。
2. 能用蠟筆在紙上截點,會用三指持物、握筆。
3. 喜歡小朋友,會同人打招呼。會主動稱呼「爸爸」「媽媽」。
4. 會將瓶蓋翻正後蓋在瓶上。
5,能有意識說出4個字,理解並執行簡單的命令。
6. 能模仿做笑臉、哭臉和怪臉。
13~15個月齡寶寶發育特徵
1. 獨走自如,不左右搖擺;拉一隻手可以走上樓梯。爬上成人的椅子轉身坐下;能朝著成人擲球而不失平衡。
2. 能用筆在紙上自行亂畫。能將小丸放入瓶內,然後從瓶中取出小丸。
3. 能成功地搭2~4塊積木。
4. 能做出翻書動作,能將圓盒蓋好並蓋嚴。
5. 從咿呀學語到模仿成人語言。與人交往語言表達少,常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
6. 能有意識地說出幾個字、詞。用手指出身體三個以上部位。
7. 情感易受外在環境變化的影響,表現為衝動、易變、外露。
8. 害怕陌生人和陌生環境,對熟悉的家人表現出較強的依戀。
9. 能有意識地脫下襪子,而不是拉下來。
大賽爸爸說
就該寶媽的日常訓練我們分享了一下小月齡寶寶的能力表現,明天我們會繼續分享大月齡寶寶應具備的能力表現。我們在訓練孩子的過程中,不要一發現孩子有哪些行為動作跟不上就特別著急,起勁兒去訓練孩子,這樣會讓孩子有牴觸情緒,不願意嘗試新的活動。我們儘量在家庭訓練中讓大動作、精細動作以及認知等綜合性的練習,能夠讓孩子不覺得乏味,有興趣並能夠及時切換!用充實而飽滿的家庭引導活動引導孩子健康積極進步,我們一起努力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