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訓練日記
去火車站買票的路上,他說:「爸爸要停下來。」我說:「還沒到呢,」他:「那個是紅燈,要停下來,」我:「直走就要停,我們剛才是右轉,所以不用停,」到達下個路口,正好是紅燈,我:「你看,我們現在想直走,紅燈,需要停下來。」
買回來在樓下玩,他看見一個認識的小朋友,趕緊跑過去打招呼,兩個小朋友一起聊天,他能根據別人的聊天說幾個來回。
因為他在樓下表現不錯,所以我去超市買了一包糖作為獎勵,回來後給他打開說,先吃一半,吃完飯再吃另一半。他趕緊跑去洗手池。他只吃了一顆,就跑去找爸爸拿飯了,沒有讓人催促,自己快速吃完飯,他:「媽媽,我吃完了,可以吃糖嗎?」我:「當然可以,」開心跑去吃了。
大賽爸爸說
1.紅燈不一定停
寶寶在紅燈亮時,提醒爸爸停車,這種錯誤是知識本身偏差導致的。但我們可以肯定:寶寶已經把學到的知識與實際聯繫起來,表明他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了提高。
媽媽發現這個問題後,及時引導孩子重新認識「什麼情況下,紅燈停/不停」,以事實為依託,讓寶寶的認識更清晰化,能對具體情況進行正確的分析。
媽媽能及時抓捕到寶寶的興趣點,擴展寶寶的認知範圍,能做到這些,媽媽真的非常棒。
2.和小朋友自由聊天
在樓下,寶寶遇見認識的小朋友,跑過去打招呼,可以看出寶寶有交流意願,不再抗拒,這可以寶寶有社交需求,是社交中的一大進步。
和小朋友進行互動式的聊天,表明寶寶能理解對方的話,並能找到合適的話進行應對,說明寶寶的語言能力也有了進步。
這些進步和媽媽經常帶寶寶在樓下玩有關,熟悉的環境和朋友會讓寶寶有安全感。
3.表揚不可少
寶寶在樓下表現將很好,讓寶寶的良好行為得以持續發展,媽媽及時給寶寶獎勵——買了一包寶寶喜歡吃的糖。這是對寶寶的肯定,也是寶寶堅持下去的動力。
4.獎品怎樣處理?
獎品,屬於寶寶,擁有它的支配權。媽媽對獎品的處理提出了要求,那麼寶寶得到獎品的快樂至少減半;如果處理不好,還會發生衝突,獎品就失去了正強化的作用。
我們建議:
在寶寶進行戶外運動時,適當加入一些集體活動,更有利於社交能力的正常化。
當寶寶獲得獎品時,讓寶寶擁有自由處理的權利,使它成為寶寶做好某事的快樂延續。除了獎品,我們還可以給的獎勵:溫暖的擁抱、一個心願等等。
關注「大賽爸爸說」,
專注探討兒童發育遲緩、
孤獨症譜系障礙和家庭康復訓練,
傾聽您的困與惑,解除您的育兒焦慮,
私信「大賽爸爸說」,
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