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訓練日記—脫離假性集體活動,我們要幫助孩子真正融入幼兒園

2020-10-11 大賽爸爸說

家庭訓練日記

到了上幼兒園的時間,我只能叫醒他,他又哭又鬧,我沒給他吃早飯,就送他到幼兒園。其他小朋友和老師在做互動小遊戲,他坐在凳子上,面帶笑容的看著。突然他大哭,想要去幼兒園的操場上玩,因為外面下雨了,操場上的運動器材,娃娃機,蹺蹺板,沒有辦法去做,我不想因為孩子鬧情緒影響到其他小朋友和老師。我把手機打開,讓他看了一會兒歌,總算情緒穩定下來。



中午快放學的時候,孩子看著老師給其他小朋友把書包水壺都背好,他明白要離開幼兒園了,所以就過來拽我的手,讓我帶她離開教室裡面,我就引導孩子對孩子說,還沒到放學的時間,還要等會兒。他開始發脾氣了,我只能對老師說,帶她先離開,出了幼兒園的大門,孩子就很開心。


大賽爸爸說

如果寶寶被叫醒,他不會有好心情;寶寶沒吃飯,也很影響孩子的心情。這兩點同時在寶寶身上發生了,他情緒失控很正常。

寶寶在幼兒園實際上是孤立的,沒有融入小朋友的這個集體裡,只是旁觀者,無刺激,沒提供孩子社交、語言等的機會,這種假集體活動對寶寶的成長沒有什麼效果,又因為規則的制約,導致寶寶急切想逃離幼兒園。



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在寶寶在幼兒園出現鬧情緒時,媽媽用音樂成功地安撫了寶寶的情緒。

撤離也是處理寶寶不良情緒的一種方式。在特定環境中,寶寶會出現情緒波動,暫時脫離環境可以讓他心情平靜。在將要放學時,他開始發脾氣,媽媽帶他離開幼兒園,他心情就轉好了。


我們建議:

  • 1.調整好寶寶的作息時間

為了讓寶寶睡足覺,第二天精神狀態好,在前一天晚上讓他早點睡,無特殊情況下,最晚8:30睡覺。

根據上幼兒園時間,安排好起床時間,保證寶寶能吃好早飯。

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寶寶的精力很充沛;營養早餐的攝入,寶寶情緒會穩定。

  • 2.鼓勵寶寶加入群體中

自閉兒的核心症狀是社交障礙,所以媽媽要鼓勵寶寶加入玩耍的隊伍裡,在這期間,可以提供必要的幫助,使他能夠和其他孩子進行配合,建立社交的基礎能力,隨著運動技巧的提升,讓他們學會「玩」。



  • 3.處理不良情緒

寶寶的語言發展相對落後,與人交流不暢,脾氣相對不太好,除了音樂和抽離,我們還可以選擇一些繪本來改善孩子的脾氣。比如《生氣王子》《菲菲生氣了》《愛哭公主》等等,讓他認識到壞情緒,並學習克制避免情況的發生。


關注「大賽爸爸說」,

專注探討兒童發育遲緩、

孤獨症譜系障礙和家庭康復訓練,

傾聽您的困與惑,解除您的育兒焦慮,

私信「大賽爸爸說」,

為您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家庭訓練日記——孩子步入幼兒園
    家庭訓練日記中午快放學的時候,孩子看著老師給其他小朋友把書包水壺都背好,他明白要離開幼兒園了,所以就過來拽我的手,讓我帶她離開教室裡面,我就引導孩子對孩子說,還沒到放學的時間,還要等會兒。他開始發脾氣了,我只能對老師說,帶她先離開,出了幼兒園的大門,孩子就很開心。
  • 家庭訓練日記——孩子在幼兒園的一天
    家庭訓練日記孩子睡得晚,所以早上也起的晚,去幼兒園沒想到孩子今天很聽話,沒哭也沒鬧,只是伸手讓我抱,然後我抱著他走進幼兒園的大門後,門衛爺爺給她量了體溫,然後帶他進教室。在幼兒園,我們要幫助孩子建立「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在晚上,我們要在8:30前安排好睡前的一切工作,保證孩子在固定時間進入安靜睡眠的環境,只有睡得好,才能起得早。尤其注意,睡前不能有劇烈的運動或者令孩子異常興奮的活動。
  • 這種集體課,可以幫助特殊兒童快速融入集體
    「我們孩子不需要集體課,幼兒園都有,他只上個訓就可以了。」初次見面,部分家長抱著這樣的想法。 不過,事實真的如此嗎?特殊兒童在幼兒園的集體課真的能幫助到他們嗎? 昕悅飛揚兒童康復訓練中心認為:訓練中心的集體課不僅要上,還要特別認真的上。 因為特殊兒童各方面能力發展水平都要低於同齡兒童,幼兒園的集體活動他們難以理解並參與,基本屬於「混日子」。
  • 家庭訓練日記——小活動、大運動,幫助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家庭訓練日記一中午下班回家和寶寶一起做了幾個遊戲。擰瓶蓋:我拿出一個空純淨水瓶子,把瓶蓋擰松一點,然後讓寶寶擰。我們還玩兒了捏豆子遊戲,並教他說「紅色的豆子」「白色的豆子」。中途我拿豆子玩兒,寶寶還跟我說「媽媽不要拿」。寶寶讓我壓月餅,我壓出一個高的月餅、一個矮的月餅,教他「高」和「矮」。家庭訓練日記二上午跟著外公去鄉裡農作。外公曬菜籽他也跟著學,還跟著外婆剝豆子。不管是大雁鵝,還是雞鴨狗,他都很喜歡。
  • 孩子如何更好融入班集體?
    近日來,不斷有家長抱怨:自己眼中挺好的孩子卻被老師視為「問題學生」。老師為了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班集體,還不斷地請家長到學校商量對策。   可是,自從孩子進入學校以來,童童似乎並不是個「好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老師就找我們反映說童童不合群。」童先生說,「當時我們也沒在意,覺得孩子還處在適應期。可是最近,老師找我們的頻率很高,有時差不多每周都要找一次說,班級搞集體活動都沒人願意跟童童分到一組,嫌他自私自利什麼的。」
  •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儘快融入集體生活
    孩子不愛去幼兒園的因素很多,但是這都不能也應該成為孩子不去幼兒的藉口,父母面對這種情況也應該有所準備,儘快的幫孩子融入集體的生活。其實幼兒園可以說是一些小型的團體,為孩子正式上學打下基礎。   幼兒在家庭中自由散漫慣了,各有各的生活習慣和作息規律,到了幼兒園,要遵守統一的規則紀律,這種習慣上的衝擊使幼兒感到極大的不適應,從而產生不願上幼兒園的牴觸情緒。   3、能力上的壓力感。
  • 家庭訓練日記——從日常點滴觀察孩子,從日常生活訓練孩子
    家庭訓練日記帶寶寶出門寄包裹,她看到外面有幾個小朋友一起玩,就過去湊熱鬧,看上了一個小朋友的筆記本,直接去拿,小朋友不給,兩個就搶了起來,我對她說是別人的。但是,她一直要搶,我把她抱走了。,這樣減少他和其他孩子玩時搶玩具的事件發生;他要玩其他孩子的玩具時,我們可以讓他學著交換;小朋友沒玩具時,我們可以讓他學著分享……玩具幫助孩子建立初步社交的工具。
  • 孩子太自我,不能融入集體?家長試試這幾個方法,讓孩子融入集體
    文/荔枝育兒日記人是社會化的動物,如果一個人長期脫離集體,對身心健康不利,孩子更是如此。孩子正處在身體以及心理發展的關鍵階段。過於自卑,害怕別人嘲笑自己有的孩子其實很想融入集體,但是內心過於自卑。孩子的自卑感其實主要來自於成長環境,家庭環境好的孩子一般很少有過度自卑的現象,而家庭環境不好的孩子內心會有自卑感。
  • 專家教你幫孩子更好融入集體生活
    「以前總想著要讓他讀好書,考取好成績,現在想想培養出好的性格才能真正受益一生」……上周五,第二期「溝通無界」欄目如期和讀者見面,郭燕老師選取了幾個關於孩子性格培養的問題,和家長朋友們作交流。同時,她還通過自身家庭教育的一件事情,向家長們強調孩子性格培養的重要性。    本期欄目,我們將目光從家庭轉向學校,講一講孩子融入集體生活的方面。
  • 家庭訓練日記——你發現了麼?孩子在一點一點進步
    家庭訓練日記最近表現越來越好,很值得表揚!上午我爸騎摩託車從外面回來,他說:「外公,別擔心,我來幫助你。」然後,拿了雙拖鞋給我爸換!中午我媽躺床上睡了,他說:「噓!外婆睡了,別打擾她。」今天去超市,他想吃棒糖,我沒買也沒鬧!出來給他買了薯條,他蘸點番茄醬後放我媽嘴巴裡,不像以前那麼小氣了。
  • 腳鬥娃:孩子性格內向、慢熱、怕生,無法融入集體怎麼辦?
    要上幼兒園,大部分家長比較擔心孩子內向怕生,怕孩子融入不了集體。在這個階段,孩子的人際交往還很缺乏,不適應與人交際,這也能夠導致孩子融不進集體。首先不管是有沒有入讀幼兒園的孩子,家長都要注意要多帶孩子到外面玩耍,讓孩子多認識新的朋友,培養集體意識。如果孩子有1、教會孩子與人交往的技巧有時候,孩子不是不願意去融入集體,只是不懂得如何去與同學們交往。
  • 家庭訓練日記——我們的好情緒,讓孩子的情緒激流變平復
    家庭訓練日記離開寶寶已經一個多月了,因為我的離開,寶寶的訓練也停止了一個多月!回來看到孩子,和訓練時期相比,孩子顯得有些退步,各項表現都讓人著急,這種狀況很讓我傷心,甚至讓我失去了信心......這種情況下,首先要排除孩子的生理不適,然後使用可以吸引孩子注意的方法,使孩子的情緒逐漸轉移。生理原因我們無法從根上改變,但外界誘發因素我們可以控制。比如說我們要接收眼前的事實,調整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情緒,控制我們的語言、聲音、表情和行為,等等,幫助孩子建設積極的情緒。改變我們的情緒。家長的情緒是孩子情緒的誘發因素之一。
  • 孩子上幼兒園就真正融入了集體嗎?別不信,還要看這三個遊戲階段
    很多家長覺得,把孩子送進了幼兒園,就開始了集體生活,這話不假,可是孩子真的開始融入這個集體了嗎?很多家長卻在內心畫了一個問號,在監控中看到孩子玩的也不錯,老師說孩子表現也不錯,應該已經融入了吧?其實,孩子有沒有融入集體生活,主要觀察這三個遊戲階段的狀態就可以判斷。
  • 孩子很難融入集體?家長正確引導,才能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文/小熊育兒日記對帶孩子交朋友這件事,有一些家長會感到非常的為難,雖然現在很多家長都鼓勵孩子交朋友,但是奈何一些小朋友的性格膽小,永遠沒有辦法融入集體,這也讓一些家長為孩子感到擔憂。袁女士最近總是能接到老師打來的電話,而每一次老師和自己溝通的問題都是孩子在學校當中無法融入集體。
  • 幫助這些「不一般的寶貝」自信融入社會,閔行區的這所幼兒園真不一般
    對很多聽障兒童家庭而言,這所面向全市招收聽障兒童且學費全免的幼兒園更是擇園的首先目標。「這些年我們也慢慢成了『熱門』,但其實剛開始都招不到普通兒童,因為很多家長聽說這裡有聽障兒童,就不願意來。第一年我們甚至還從其他幼兒園『借』來一個班。」1991年,剛在莘莊幼兒園工作一年的韓秀華,被調到當時的上海縣聾啞學校當老師,由此開啟她30年的特殊教育探索。
  • 5類孩子在幼兒園很難融入集體,即便老師喜歡,也容易被同學孤立
    資深幼師:五類孩子,很難融入集體兒子的幼兒園老師,是一位有著20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她說,小朋友很難在一個集體裡保持太長的時間,在幼兒園裡,今天和他做朋友,明天和另一個孩子做朋友,都是很正常的現象。一旦到了幼兒園裡,也非得事事爭第一,不拿第一就不高興,不肯輕易讓著其他小朋友。這樣的性格,在集體中很不討喜。第四類:不愛分享的孩子別人的東西想佔為己有,自己的東西連碰都不讓別人碰,表現出來就是「有些小氣」。要知道,孩子的社交都是從「以物換物」開始的,所以這樣的孩子,自然也不受歡迎。
  • 孩子不融入集體,可能是太自我,良好的方式可引導孩子融入集體
    文/小熊育兒日記人本身就是群居生物,他們必然會融入到一個集體當中。但是有很多孩子不願意融入到集體當中,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好奇,是不是這些孩子比較孤僻呢?趙先生就發現孩子的身上有一個較大的隱患,那就是孩子不容易融入集體當中。因為趙先生住在學區樓裡,這片小區裡面的孩子有很多。
  • 孩子為什麼不合群?教父母這5個方法,讓孩子輕鬆融入集體生活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三歲半了,是個乖巧可愛的小女孩,性子安穩沉靜,話不多,卻很討人喜歡。然而在孩子上了兩個月幼兒園後,突然聽到老師反應說這孩子不太合群,總是喜歡一個人呆著,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也不願意參與到幼兒園組織的活動中。
  • 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在幼兒園中「不合群」,很難融入集體
    文 | 青青的育兒秘笈(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合群,能融入某個集體中。但對於有些孩子來說,一些不以為意的表現就成了他融入集體的阻礙,影響他在幼兒園中交朋友。
  • 如何幫孩子快速融入集體、交到好朋友?這4個活動超讚
    important}孩子進入幼兒園學習和生活,是他們離開家庭、走入社會的第一步。如何讓初入園的孩子主動交朋友、快速適應幼兒園呢?老師可通過開展以下集體活動,幫助孩子學習交友時表達友好的方式,感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嗨,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