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有兩個孩子的單親爸爸,發了一個小視頻,喊話老師:能不能把作業寫到黑板上?引來了82萬的贊。可見,大家對孩子作業有多大同感!
因為這位單親爸爸賣水果,他說每天早上6:00出門,晚上12點回家,老師把作業發微信群,孩子根本不知道作業是什麼。
父母年齡大了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給孩子配手機吧,孩子玩手機,不配手機孩子不知道作業是什麼,問老師布置的作業寫在黑板上很難嗎?
引發82 萬贊值得大家深思,再次說到家庭作業、家庭教育這個問題。前段時間一家長怒退家長群也是因為孩子作業問題。
一、老師怎樣給孩子留作業才合適
我贊同老師留適量的作業,鞏固一天在校學習的知識。
多數家長呼籲老師不要給孩子留家庭作業,作業應該在學校裡完成。
但是因為現在放學早,比如我們這裡現在是4:10放學。放學後的時間孩子幹什麼?鞏固在學校學的知識,做適量的家庭作業我認為有必要。
還有一大部分孩子放學後上了課後延時班,作業就在延時班寫完了,回家就不用寫作業了。
老師布置作業應該在課堂上,像上面這位家長說的,應該先寫在黑板上,其次才發家長群。
沒有手機之前,我們上學時,老師布置作業都是口頭說說,就知道寫什麼了。
現在很多老師布置作業發家長群,但是我相信老師在課堂上也布置過了,再發一遍家長群是希望家長監督孩子作業。
除了個別一年級孩子記不住作業,一般孩子只要用心就能記住老師布置的作業,所以我們家長有必要告訴孩子自己記作業,特別是父母忙,沒有時間給孩子說作業的家長,比如像上面這位喊話老師的水果攤父親。
我家孩子二年級,回來寫作業從來沒有問過我今天什麼作業,老師在學校已經給孩子布置過作業,每天也給家長群發簡訊通知當天的作業。
老師再把作業發給家長,目的是讓家長監督孩子完成,有時間的家長給孩子檢查作業,沒時間的家長,只要對照手機看孩子是否完成作業即可,第二天老師還要評講,告訴孩子不會做的做記號,老師講時重點聽。
如果連孩子作業是否完成都沒時間看的家長,就要培養孩子獨立作業的好習慣了,孩子自覺自律就不需要家長監督了。
二、孩子教育需要家長的參與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父母教育學齡前的孩子,很多人覺得正常,孩子一上學,許多家長就把孩子交給學校了,覺得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了。
老師總是對家長說,需要家校共育,要警惕5+2等於0的現象,也就是說學校教育的5天,也許好的作息學習習慣都養成了,星期兩天孩子在家一切又回歸原點了。
許多虎爸虎媽的案例證明家長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小覷的,不要把孩子完全推給學校。
孩子的許多好習慣需要家長的配合才能養成,孩子畢竟是孩子,需要家長的監督和管理。比如良好的學習習慣,閱讀習慣等。
很多時候,孩子身上的問題,都可以在家庭氛圍中找到答案。
總之,老師教書育人,可以留適當的家庭作業,父母幫孩子養成自覺完成作業的好習慣,為孩子營造積極樂觀的家庭氛圍,孩子才會更加優秀。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