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生育率上熱搜:女性為何不願生娃,這些原因解決了生再多都不怕

2020-12-12 陳美媽談育兒

在我剛剛生娃的時候,二胎政策開放了。我屬於晚婚晚育,因此身邊有不少朋友開始響應國家號召,她們的二寶和我家娃一同長大。

每當看到別人家兩個孩子有個陪伴的時候,有時我也非常羨慕,我家米寶又特別愛照顧小朋友,特別想要有個玩伴,有那麼一瞬間我也會幻想著,如果有個弟弟或妹妹我家米寶會有多開心。然而理智告訴我:堅決不能要二胎。

理由當然要從我的一胎說起:

首先,生了沒人帶。我和孩子爹雙獨,按理說我們壓力很小,四個老人可以幫我們帶孩子,可是,隨著退休的延遲,我們家四個老人只有我婆婆退休。然而,她說自己不會做飯,身體不好(具體哪不好我也沒看出來,天天廣場舞跳的蠻好的)。孩子只能自己帶,等到孩子上幼兒園了,找了份工作還必須要早退自己接孩子。

我相信有很多寶媽跟我一樣,要麼全職在家帶娃,要麼找個時間自由邊賺錢還能接孩子的工作。

感覺孩子就是給自己生的,自己上班自己掙錢不香嗎?所以把終於快把孩子帶出來了,堅決不能再來一次。

其次,養孩子的經濟壓力。都說孩子窮有窮的養法,富有富的養法。但是誰都希望孩子過上好日子。現在的孩子開銷太大了,奶粉尿不溼真的不算什麼,等到孩子大一些的補習班才是孩子最大的開銷。優質的去養一個孩子,總比硬扛著累著去養兩個孩子要好的多。

好不容易將娃拉扯大兩口子可以一起掙錢去養他,若是再來一個,壓力會更大,同時也會也一定會因為「錢」而產生更多摩擦。

再次,婆媳關係是硬傷。沒生娃之前覺得婆媳關係有什麼難處,我把她當親媽,她把我當閨女,這就夠了。然而這是最大的錯誤,婆婆永遠不是你媽,你沒法把她當親媽,她也沒法把你當親閨女。

有時想想婆婆真的也挺難的。帶娃吧,生活習慣和扶養方式不同,容易產生摩擦;不帶吧,又會被責怪不幫忙。

但是真的很矛盾,除非你有足夠的錢,或是有足夠強大的娘家做後盾。不然要二胎真的需要婆婆來幫忙,而現實中很多人不想要二胎的原因就是不想和婆家多來往。

最後,良好的夫妻關係才是生娃的基礎和關鍵。一個體貼的老公,和一個持家的老婆,夫妻一心,互相體諒,家庭和睦,一切問題都可以解決。

以上四點總結來說就是如果想要孩子:一是要有錢,二是要有人帶,三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婆媳關係,四是夫妻恩愛。 看似很簡單,做到的真的是太難太難,如果這四個問題解決了,相信生再多的娃都不怕,你們覺得呢?

我是【陳美媽談育兒】,關注我,每天持續更新育兒「乾貨」哦!

相關焦點

  • 低生育率堪憂 女性為什麼不願生娃?
    遠在四川瀘州鄉下的王蓉生完兩個女兒之後,雖然婆家還想讓她繼續生個男娃,但她下定決心不生了。「即使國家放開三胎也不生了。現在農村養孩子也得吃幾百塊一罐的奶粉,不吃奶粉就是長得慢,孩子多了養不起。」她說。如今,無論在一線城市,還是廣大農村地區,育齡婦女普遍出現了生育意願下降的現象,導致我國正在從「政策性低生育」進入「內生性低生育」。
  • 2020生育率再創新低,女性為啥不願生娃
    說明新結婚的女性或者家庭生孩子的意願不高。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的全國死亡人口是998萬。我們假設一下,如果沒放開二胎或者是嚴格執行以前的計劃生育政策,只讓生一個孩子。減少這麼多人要是放在國外,可能就是一些小國家的總人口數,一個小一點的國家就沒了,你說可怕不。大家特別是年輕人為啥不願要孩子了。我覺著這個問題肯定是很複雜的,有各種原因造成的。但是簡單的說無非是兩個原因。一個是個人觀念和意願,一個是外部的各種壓力。我們先說說個人的主觀原因。
  • 韓國出生率0.98%,生育率破警戒線的背後,為何生娃成了女性難題
    其實生育率偏低的現象不僅是「個別現象」,而是具有普遍性,韓國就是其中之一,韓國相關數據表明,他們2018年的生育率已經跌到了0.98%,換個說法就是,一個女性平均生不了一個孩子。為何生娃成了女性的難題呢?
  • 我國生育率出現「3連跌」,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娃?國家出手催生
    我國生育率出現「3連跌」,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娃?國家出手催生推薦語: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物質方面也有了極大地改善。按理來說,大家生活越來越好,在生育方面應該是「能生則多生」,但是沒想到現實卻恰恰相反。
  • 德國生育福利很好,生個孩子獎勵幾十萬,為何還是很多人不願生?
    在每一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生娃是為了養兒防老,有的人只是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的完整,有的人又是為了維護家庭關係等等。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不喜歡生娃的趨勢也在逐步上漲。其中最大的原因還是壓力太大,寶寶出生之後你肩上的負擔就更重了,從小開始要負責吃喝拉撒,還要將他教育好,操心他的學業,防止他不被坑蒙拐騙,總之生了娃之後都得圍繞著娃轉,這些都不只是錢的問題,還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 夫妻不願生,女性成突破口?再不生,生娃人都沒了
    其實,參照日本的發展就知道了,這些年中,日本的經濟發展一直是停滯不前,而日本人口的老齡化和少子化嚴重到什麼地步呢?就連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都直呼「這是國難!」。所以,我國當然「急了」,放開二胎就是改變生育政策的第一步。可是,如今的現狀卻是,沒多少國人願意生。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了娃的你後悔了嗎?
    文 | 團媽 部分圖片自視覺中國「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活壓力大、教育成本高、時間被擠壓……往往成為首當其衝的理由,甚至有的年輕人發出靈魂反問:為什麼要生娃? 每當婚姻與生娃的話題上熱搜,評論區幾乎儘是否定的態度。當年年輕人為什麼恐婚恐育?
  • 低生育率問題引發擔憂,為啥現在的中國女性都不願意生娃了?
    遠在四川瀘州鄉下的王蓉生完兩個女兒之後,雖然婆家還想讓她繼續生個男娃,但她下定決心不生了。「即使國家放開三胎也不生了。現在農村養孩子也得吃幾百塊一罐的奶粉,不吃奶粉就是長得慢,孩子多了養不起。」她說。如今,無論在一線城市,還是廣大農村地區,育齡婦女普遍出現了生育意願下降的現象,導致我國正在從「政策性低生育」進入「內生性低生育」。
  • 為何越來越多的女性不願生二胎?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經濟相對寬裕的當下,國家也相繼實行了「二娃政策」,本以為人們會積極踴躍地響應國家號召,卻不料越來越多的女性根本不願意生二胎了。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第一個重要原因:生大娃的苦才剛剛品嘗過。
  • 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孩子?韓國每月30萬韓元重獎生孩子,你生不生?
    韓聯社報導稱,韓國政府15日敲定「第4次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社會基本計劃」。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韓國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有0歲-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的育兒補助,並在2025年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此外,韓國政府還將一次性發放200萬韓元的生育補貼。
  • 世界首個0生育率國家,人人都不願生娃,女性開始「復仇」了?
    隨著全球的進程,很多人感受到了生孩子的壓力,導致新生兒的出生率越來越低,甚至一些國家以斷崖式的方式降低。有這樣一個國家,出生率低的可怕,甚至已經達到了&34;的地步,完全可以成為全球首個沒有生育率的國家,連政府實行獎勵機制都沒用!
  • 沒人生一胎,生再多二胎也救不了中國的生育率
    當整個朋友圈都在等《旅行青蛙》裡的"蛙兒子"回家時,一則新聞也開始在國內流傳:該遊戲其實是由日本生育部門聯合遊戲公司開發,目的是找到潛在的生育意向強的年輕人,如果連續玩這款遊戲超過一周,後臺會發你一封長信,鼓勵你親自生娃。當然,這是一條假新聞,但也側面反映出日本年輕人有多麼不愛生孩子。
  • 生育率倒數第一,生個娃每月能領30萬,為啥韓國媽媽仍不願懷孕?
    要知道二胎政策開放以後,我國的人口出生率依舊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現在如果再開放三胎,估計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其實不僅僅是我們國家,韓國為了解決自己國家低生育率的問題,也出臺了一定的政策。除了在經濟上對生育進行補貼以外,韓國還推出了3+3育兒假制度。也就是說,年輕的父母雙方如果都有未滿12個月的子女,可以申請三個月的育兒假,每人每個月還可以獲得300萬韓元左右的育兒津貼。韓國政府不斷地推行政策,想要改變韓國社會低生育率的情況。
  • 什麼原因阻礙了我生娃?沒錢?單身?還是高學歷?
    ——《動物世界》Pixabay上周,我國「總生育率破警戒線」話題登上熱搜引起關注。民政部部長撰文表示,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July 14, 2020所以,是什麼原因阻礙了你生娃?是沒錢?單身?還是高學歷?對於一些年輕朋友,提到生娃,這讓我們回想起前不久的另一條微博熱搜數據顯示,中國單身成年人口2018年已達2.4億,且男女比例失衡,獨居人口逐年上升。是什麼阻礙了我生娃?哦,是單身。非單身的朋友們,是什麼阻礙了你們為人類繁衍做出貢獻?
  • 2019年出生人口創新低,90後為何不願生了?
    90後為何不願意生孩子了呢?最大的一個原因當然是經濟因素,畢竟如今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太大了,很多人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那麼,除了這個因素之外呢,是什麼原因導致了90後甚至都不想生了呢?
  • 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年輕人不願生娃了嗎?得知真相扎心
    在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中,輿論認為跟年輕人的「恐婚恐育」心理有關。中央民族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楊菊華告訴記者,2019年生育率下降的首要原因是15到49歲育齡女子減少了500萬人,而20到29歲黃金生育期的育齡女性減少了600萬。育齡女性人口的減少,就造成了出生人口的減少。
  • 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鼓勵大家多生娃
    原標題: 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鼓勵大家多生娃 限制生育俱往矣, 為國生娃看今朝。 剛剛,那個讓無數國人愛恨交加的生育政策,或將迎來大變。 然而,國人的生育意願,卻低的讓你無法想像! 如今就連官媒都看不下去了,更是發出「為國生娃」的呼籲: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 「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鼓勵大家多生娃」。
  • 年薪45萬女碩士拒生二胎,揭開女性不願生娃的真相
    他們有一個兒子正讀幼兒園,生二胎對他們來說理論上不會有什麼壓力,雙方父母也都建議二人把孩子留下來,菲菲老公也想要,但他更尊重菲菲的想法,猶猶豫豫思考了兩個多月,最終菲菲還是選擇流產。當代社會生育率降低,很大程度上在於女性的崛起,能夠拒絕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01.女性生孩子付出的成本太高現在的社會提倡女性自由、經濟獨立、精神獨立、年輕美麗,而這些哪一個不與生孩子相悖!
  • 2017年全國生育率降低 解決低生育率需系統思維
    鍾欣 攝  低生育率的結果,是中國勞動力人口的下降。自2012年始,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逐年下降,2017年更是下降了548萬之多。從2011年到2017年,勞動年齡人口在7年間減少了約4000萬。不改變人口全面下滑的趨勢,勢必影響到中國經濟增長並加重養老難題。面對2017年的生育率陡降,全社會不得不警惕。
  • 生娃上升到國事:政府要下多少血本,才能讓民眾多生?
    如何讓國民舒舒服服生娃,早已成了各國的政客們急需解決的問題。加班多、負擔重,誰想生娃?經濟發展往往伴隨著兩大好處,一是社會福利制度愈發完善,二是國民文化程度逐漸提高。但尷尬的是,這兩個好處往往會讓民眾的生育意願降低。試想,社會福利好,年紀大了有政府幫忙養老,「養兒防老」不再重要,所以為啥還要生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