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滿街都是中文,廢除漢字之後咋樣了?網友:話都說不清

2021-01-11 懶楊羊看世界

中國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歷史文化悠久,不僅對我國社會的發展,也影響著世界文明的進步,中國古代人的智慧對整個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國也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非常注重與周邊國家的交流與溝通!

韓國和日本是我們的鄰國,這兩個國家深受我國文化的影響,眾所周知,儒學發源於我國,並且對世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這一點在日韓兩國的歷史文化中都能夠找到證據,更有甚者,還出現了韓國人把中國名人當成自己國家的人的糗事,雖然這件事情做得並不地道,但也從另一個方面印證了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力!

從我們國家造字以來,並開始了有記載歷史的文字,像是周邊的日本、韓國、越南在當時也爭著學習中國的漢字,哪怕到現在,其實很多音調都是跟漢語非常的相似的。

如今他們都創立了自己的文字,不過都還能夠看到很多中國漢字的縮影,像是日文也會出現很多漢字的標誌,其實我們不熟識日語、韓語,但也能依照字形,大膽的猜測一番,往往結果會出乎意料。

我們都知道,韓國曾經是我國的附屬國,但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承認這樣的事實,韓國的種種行為中表示,他們想激勵與中國撇清關係,但這樣反而有一種欲蓋彌彰的感覺,韓國滿街都是中文在,實施廢除漢字之後,韓國當地變成什麼樣子的呢?很多網友調侃說:連話都說不清了!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韓國正式廢除漢字,漢字徹底從韓國小學課本中消失,不過兩年之後,韓國又因為順應民意,在中學以上的學校設立了漢字課程,不過這個時候只是作為選修課出現,如今,隨著時間的沉澱,大多數韓國人已經不會手寫漢字了!

在韓國國內,對於是否堅持漢字文化產生很大的分歧,有些韓國人認為不能夠丟掉漢字的傳統,因為韓國的古文化都是用漢字手寫的,如果國內沒有人認識漢字,就意味著古代的文化沒辦法傳承下去,畢竟沒有人能夠看得懂這種「天書」文字!

而另外一種原因,那就是韓文是表音文字,缺乏了漢字的語意界定,在日常交流中容易出現歧義,產生很大的煩擾!不過韓國如今已經廢除了漢字,但去了韓國旅遊的朋友都能看到,在韓國的大街小巷的招牌都是漢字,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懂不懂是什麼意思?或者能不能認得招牌上的字?

可是不管怎樣,中國的文化依舊具有很旺盛的生命力,不止我們國人在堅持傳承,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也在學習中國的文化,甚至有些外國人來到中國學習手藝,反而中國人沒有人願意傳承老祖宗留下來的手藝。

雖然不知道未來中國文化和手藝會走向何地,但依舊希望能夠不斷地傳承下去!

相關焦點

  • 韓國廢除漢字,還嘲諷日本保留漢字,結果被網友懟
    這裡我們就要說道一場對於漢字的複製活動,漢字廢止就是漢字文化圈的這些國家做出的廢除或改革漢字,主張採用本民族的表音文字的運動。這場運動其實要說損失的,也只是他們而已。關於漢字的廢止,我們今天主要講述中日韓對漢字採取的不同的措施。
  • 韓國和越南廢除了漢字,現在後悔了,坦言全世界都在學漢語
    然而,雖然漢字現在看起來很發達,但實際上在一段時間內被視為落後的標籤,甚至最終被廢除。這種情況自然不是發生在我國,而是發生在古代中原王朝的諸侯國。比如,兩國都廢除了漢字。古代中原王朝興盛,建立朝貢制度治理周邊國家,包括今天的越南和韓國。首先說說越南。古代越南北部屬於中國領土。
  • 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為何又後悔了?
    1970年,時任韓國總統的樸正熙下令宣布廢除漢字,韓國由此拉開了去漢化的序幕。 此前韓國國內使用的文字有漢字和諺文(韓文)。諺文是一種表音文字,有21個元音和19個輔音,簡單來說就類似我們國內使用的漢語拼音。
  • 不是徹底廢除漢字了嗎,為何越南、朝鮮、韓國仍舊使用中文名字
    在廢除或改革漢字進而創造出自己的文字這種追求之下,漢字被一步一步的瓦解崩塌。為什麼在棄用漢字的浪潮中漢字依舊在名字上被使用呢?韓國一般都會在正式的身份證件上用漢字標註姓名,大部分人都擁有正式的漢字姓名,在其它檔案材料上像結婚證件也會使用到漢字。
  • 日本人提議廢除漢字,日本網友直言:別跟韓國一樣做蠢事
    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其實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一直都在模仿我國的文化,無論是漢字還是建築,茶道,衣著,習俗等等方面,都是在模仿我們之後又進行了一些自己的改變,於是就形成了現在的日本,所以在現在的日本文字當中,還是不少的漢字!有些日本人就表示疑惑,為什麼不廢除所有的漢字,全部升級成日文呢?
  • 韓國廢除漢字後,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滿滿的心酸
    導語:韓國廢除漢字後,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滿滿的心酸大家還記得在前幾年,韓國搶先中國一步,向聯合國申請「端午祭」為世界上遺產的事情嗎?在我國引起了不同凡響,我國人認為「端午祭」最先起源於中華文化,不應該由韓國來申請!
  • 朝鮮、韓國廢除漢字——自斷後路!
    如果將東亞地圖比作一個鐘錶盤,那麼自東北亞的朝鮮半島,順時針沿著東部一衣帶水的日本群島,再到東南亞,幾乎沿途所有的地方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並不同程度地使用或化用了漢字。隨著近代西方先進生產方式和思想文化的逐步傳入,線形排列的西方拼音文字也開始衝擊東亞文化圈一直堅守的古老的方塊漢字的地位。一時之間,關於漢字存廢的爭論開始在東亞文化圈形成一股熱潮。
  • 為什麼日本和韓國在廢除漢字幾十年後,又都後悔了?
    即使日文出現之後,比如一些官方機構,大型建築物,還是用漢字,我覺得是漢字好看,相對日文大氣正規嚴謹,即使現代在大型建築物什麼,正規,嚴謹的地方也是漢字多-繁體漢字,如東京大學這些標誌牌。然而,二戰之後,民族主義的興起讓韓國人開始排斥在朝鮮半島流行了許久的漢字。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文章稱,1970年,韓國當局下令施行韓文教育,將漢字從教育機構和官方文件中徹底抹去。但要廢漢字並不容易,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韓國還有以漢字為主的教科書。
  • 越南韓國兩國廢除了漢字,漢字都沒法看懂,後續如何寫春聯?
    過春節不只是中國人民特有的節日,在國外也特別暢行,像以前學習過中國文化的日本、越南、韓國等都有過春節的習俗,其中越南和韓國更是以漢字書寫春聯,散發出濃濃的漢韻味。可是後來,越南和韓國相繼廢除了漢字,但貼春聯的習慣還是被延續了下去,可是如何書寫春聯也變成了一個令人疑惑的問題,其實春聯年年都有,只是漢字以這種方式表達了。早知道古代貼春聯可不是從一開始就用紙張的,尤其是紙剛被發明出來,那可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因為原料有限。
  • 韓國人:中國文化影響太深,韓國廢除漢字50年我們卻依舊要學中文
    韓國人:中國文化影響太深,韓國廢除漢字50年我們卻依舊要學中文。我們都知道,韓國以前使用的其實就是漢字,但是後來他們覺得需要擁有自己的特色,不想再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所以就選擇廢除了漢字。所以韓國人其實都有中文名字的,包括在他們的身份證上都是有中文的,而既然名字上有,那麼就想要會認,以及起碼要會寫自己的名字,所以韓國人其實從小還是要學習漢字,只是學習的比較少,只要能認出名字就夠了。
  • 日本專家呼籲廢除「漢字」,日本網友首先不答應了
    日本的一切文化都可以說起源中國都不是很誇張,但它們可不是會感恩的,自古以來就有侵略性,不然不叫倭寇,自己強大了會鄙視中國,忘恩負義完美的代言詞。日本政府有兩次想推動漢字廢除,一次因為戰爭爆發擱淺,另外一次差點成功,但因為一名學者的強烈反對,並揪出推行廢漢字官員的受賄醜聞最後只能作罷。可見漢字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有多麼重要,完全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 韓國廢除漢字44年後,現狀如何?專家為何呼籲應儘快恢復漢字?
    中華文化對這一區域影響重大,無論是語言還是文字,朝鮮半島的國家都沿用了漢語和中文。韓國所推行的這一場文字改革,見效很快,幾十年過去了,在民族主義的思潮下,如今韓國認識漢字的人已經很少。03韓國廢除漢字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韓國人認為漢字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書寫也比較複雜,不利於掃除文盲。而諺文在書寫上相對簡單,學習和交流比較容易。
  • 想要廢除漢字?日本人就日語中漢字太多問題,吵起來了
    我們都知道,日文和漢字非常的相似。日本文字的早期來源主要是中國古時候的漢字,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後,有的古文字依然保持原有的樣子,但也有部分已經發生了改變。也就是一些完全有別於中文層面所表達的意思的詞語。於是,這些漢字和日文中的自創字一起組成了現在的日文,並融入到日本人的生活中去。我們即使沒有學習過日文,但在面對日本文字的時候,都不會那麼吃力。有的時候僅憑日語中的幾個漢字,我們就能推斷出這句話的意思。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如今韓國人過得咋樣?這點還不如我國高中生
    說到漢字的廢除,其實不只是韓國,就連我國本身也對漢字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廢除。因為我們現在很多人也不太認識「繁體字」了,所以早在近代,在西方文化的入侵下,漢字文化圈裡的中、日、韓、越等國都做出過廢除或者改革漢字的舉措。
  • 漢字越來越流行,為何越南和韓國要廢除?其實中國也曾差點廢除過
    所以保護母語文化是每個國家都在做的事情,即便目前很多國家都在實行英語教育,也同樣對其有一定的改變,富有自己的文化獨特性。而對於我們的文字漢語漢字,我們同樣也是如此。而在古代,其實漢字的影響力更大,原因就是因為當時中國古代王朝的發達,所以很多現代國家的最早語言也同樣盛行漢字,就比如日本,韓國,越南和東南亞部分國家,他們在古代就是使用漢字,目前挖掘出來的史書也都是由漢字書寫,而這也就是形成了我們說的東亞文化圈,就是以漢字作為主體的東亞文化。
  • 漢字逐漸走向國際,為何韓國越南卻要廢除?原因很簡單
    目前,在我國有80多種語言和30多種文字,而其中漢字和普通話是國人的通用文字與語言。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並且國人也非常愛護自己的母語文化,對於中國人,也不例外。近些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都得到了顯著提升,除了英語這門語言,越來越多的國家也開始學習中國漢字。
  • 韓國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無奈啟用!
    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還是把漢字迎了回來。韓國其實一直都沒有真正的文字,所謂韓文,其實只是漢字的一種拼音,或者說是一種基於漢字的地方話。韓國漢字二戰之後的幾十年中,韓國在經濟上取得了一些成就,急於樹立文化上的自信,尤其要是擺脫來自中國的影響。
  • 韓國廢除漢字,春聯是用韓文寫,國人看到成品後都笑了
    因此,漢字在這些國家的史書中都有記載,現在也有很多漢字的歷史遺蹟。但從20世紀中葉開始,這些國家也開始脫離漢字的文化影響,開始廢除漢字,推廣自己的語言。這其中包括韓國。韓國廢除漢字,年輕人不再懂漢字韓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廢除漢字。計劃將「諺語」升級為國民性,開始實施韓國教育政策。因此,當時大量的漢字遺物和書籍被抹去。
  • 韓國當初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在韓國是否有可能恢復?
    一、漢字廢除的起源1945年朝鮮光復後,受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文化影響,韓國知識界開始有意識地切割韓國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聯繫,漢字首當其衝,成為改革的犧牲品。1945年,崔銥培被任命為韓國軍政府文教部編修局長,主持教科書編寫,作為美國文化的擁躉,崔上臺後提出廢除漢字、純潔韓國民族語言的設想,崔的想法得到了「朝鮮語學會」幹事長李克魯的大力支持,當年11月,他們成立了「漢字廢止會」,為廢除漢字營造聲勢。
  • 韓國專家提議恢復漢字,遭大部分民眾反對,日本網友的話亮了
    我國憑藉著強勁的經濟實力和文化渲染能力,將中國文化傳到亞洲各國,很多外國遊客也喜歡來中國學習漢字,甚至有些外國人說的中文都比中國人標準。現如今國際交流日益密切,各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我國的貿易夥伴大多都會認識一些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