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羅全市最強名師資源,搭建答疑解惑平臺,讓名師隨時在線,成為你的指尖智囊團!
【名師團】欄目又和大家見面了,本期要介紹的是昆明市李曉青名師工作室~
李曉青和學員們挖掘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繫,將小學科學與語文、數學、地理、化學、物理、生物等各個學科知識相互融合,既培養孩子的探究和創新能力,拓寬知識面,又增強了學生對於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如果您需要了解和諮詢小學科學方面的問題,可以在本條微信後留言,李曉青名師工作室的老師們會為你解答,機會難得,快把你的問題發來吧~
昆明市李曉青名師工作室~
【成立】
2016年3月由昆明市教育局命名並授牌成立工作室。目前,工作室共有學員10名,分別來自石林縣、尋甸縣、宜良縣、經開區、盤龍區、西山區和師專附小七個縣區的十所小學,平均年齡34歲,平均教齡11.3年。
【定位】
立足課堂,搭建平臺,促進成長。
【特色】
工作室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教學研討為主要方式,以網絡為交流平臺,關注教育熱點,依託小學科學課堂,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提升教師綜合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成績】
成立的2年時間中,工作室每位學員取得的成績突出。1人獲市級骨幹教師稱號,1人獲市級教壇新秀稱號,兩人獲區級教壇新秀稱號。
工作室2個課例榮獲教育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優課獎」,2個課例《認識磁鐵》和《磁鐵的磁極》被收錄人教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下冊教師用書教學光碟(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個課例榮獲全國小學科學(錄像課)教學競賽一等獎,1個課例在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傳統文化與教育教學》中期結題大會中榮獲一等獎。
在全體成員參與的課題研究中,有3項課題獲昆明市教育科研規劃辦立項;2篇論文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工作室教師自編校本教材2本。
目前,工作室六名學員分別被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學院、昆明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聘為國培計劃小學科學授課專家,為參訓教師提供講座或示範課等服務,併到多地送教送培,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的示範引領作用。
同學們,瓦楞紙很神奇哦~
科研與教學同步發力,李曉青名師工作室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接下來,和教育君一起上一節生動好玩的科學課吧~
一張普通的紙,橫向摺疊多次後,在上面放上很多鏍帽而不會變形,似乎變成了一座小橋。「可是,沒有經過摺疊的紙卻不行,這是為什麼呢?」課堂上李曉青笑盈盈地向同學們發問。
同學們,一起來結識一位新朋友~
瓦楞紙我會疊~
在李曉青的帶領下,同學們紛紛測試這種摺疊多次後,承重力越來越大的紙張。「太神奇了,相比普通紙,這種紙能支撐很重的重量。」「哇,紙張還有彈力,像變魔術一樣。」……邊驚嘆邊動手,同學們通過實踐發現了不少瓦楞紙的神奇之處。
放個螺帽在瓦楞紙上試試~
隨後,李曉青帶領學生將擺放在桌下的玻璃杯拿出,放在桌上,並挨個在大家的玻璃杯中倒滿開水。「你能不能端起這個裝滿熱水的玻璃杯?」李曉青向同學們拋出問題,不少同學絞盡腦汁,嘗試著用各種方法,可因為杯身燙手,始終沒法用手把杯子拿起來。「同學們,拿起手邊的瓦楞紙,它可能會有大用處哦。」經過指點後,不少孩子將瓦楞紙往玻璃杯外層一圍,杯子便不那麼燙手了。
往杯子外加一層瓦楞紙試試?
雨傘上也有神奇的紙張哦~
隔熱,這是瓦楞紙的又一個特性。「瓦楞紙杯,喝熱飲可以避免杯身燙手;瓦楞紙塗上桐油後防水,就可以做成雨傘。」同學們腦洞大開,積極解鎖著瓦楞紙的更多功能。
通過專家解讀課標、經典課例觀摩、同課異構、主題活動、專題研討、與幼兒園聯動相互切磋交流等方式,結合小學科學課的特點,李曉青工作室對一二年級開設的科學課教材教法進行重點研究,探索出適合一二年級孩子的教法,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探究欲。
為充分發揮工作室協同配合、示範輻射、引領發展的作用,李曉青名師工作室在引領學員專業成長的同時,還積極促進與周邊地區的科學教學研究與探索的交流活動。工作室曾到德宏州、麗江市、騰衝市、瀘水市、硯山縣、瀘西縣、富寧縣、石林縣、宜良縣、富民縣、尋甸縣、祿勸縣、經開區、盤龍區等10餘個地區開展送教送培活動。
李曉青到每個小組答疑解惑
工作室學員隨堂指導
在每次教研活動結束後,工作室執教教師會從課堂設計思路、材料改進和教學效果等方面與送課學校進行交流。不少工作室學員認為,開展定期的送教送培活動,能夠為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科學教師搭建鍛鍊平臺,也為今後各縣、市開展科學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了有益的借鑑。「在分享、學習和切磋中,促進科學教師的共同進步和成長,也為促進本地小學科學教育的均衡發展盡了一份薄力。」李曉青說。
雲南省特級教師,首屆雲嶺教學名師,市、區兩級學科帶頭人,雲南省鄉村教師工作坊研修項目小學科學「李曉青名師工作坊」坊主,昆明市第四屆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曾主持研究的課題《提高小學科學課堂實驗記錄實效性研究》獲第四屆全國基礎教育質量論壇優質成果一等獎,雲南省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昆明市第十一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參與研究的多個課題分別獲雲南省課題評比一等獎,昆明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五華區科技進步一等獎,五華區科技進步三等獎等。2016年在全國中小學第四屆特級教師論壇中作主題發言。
參與了義務教育雲南省六年制小學《自然教師教學用書》的編寫工作,並在《雲南教育》、《課程教材教學研究》等刊物上發表三十餘篇教育教學文章,撰寫的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多次獲國家級、省級一二等獎。
【教育理念】
做一個熱愛學生並且讓學生熱愛的老師。
一級教師,昆明市骨幹教師,盤龍區學科帶頭人,雲南省優秀大隊輔導員,昆明市優秀德育教師。現任盤龍區園博小學科學教師。
曾榮獲全國小學科學優質課評選活動二等獎、雲南省小學科學三項基本功教學競賽一等獎、昆明市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競賽榮獲一等獎、雲南省實驗教學優秀案例作品評選活二等獎、雲南省優秀自製教具二等獎。
2018年獲全國小學科學(錄像課)教學競賽一等獎、昆明市和盤龍區「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優課獎」。
教學實錄《認識磁鐵》和《磁鐵的磁極》被收錄人教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下冊教師用書教學光碟(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育理念】
認真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中,讓自己輕鬆快樂地與同仁們共事。
五華區教壇新秀,校級學科帶頭人,校級優秀教師,校級優秀黨員。現任昆明師專附小專職科學老師。
曾獲五華區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多次獲學校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二等獎。
主持的小課題《小學科學課中低年級學生觀察和記錄習慣養的實踐研究》獲昆明市教育科學規劃辦立項。
【教育理念】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西山區科學學科帶頭人,科學學科任教22年。曾獲昆明市優秀園丁、西山區科普十佳等榮譽稱號。現任西山區馬街中心學校專職科學老師。
2016年,承擔昆明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第一批課題「利用數字圖書館開展小學科技創新活動的行動研究」結題;
2018年,組織開展的「知識創權進校園」活動,獲第三十三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技實踐活動一等獎。指導學生的科技論文《關於昆明市不同地域的小學生「當科學家」理想的調查研究》,獲第三十三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學生創新成果競賽項目三等獎。
【教育理念】
愛是教學成功的基礎,創新是教育的希望。
一級教師,盤龍區科學學科帶頭人。曾指導學生作品「亞克力管排簫」參加第十三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科技創意作品二等獎。
2016年,榮獲盤龍區「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稱號,獲盤龍區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競賽二等獎;
2017年,榮獲盤龍區「優秀專科輔導員」稱號,教學課例《在星空中(一)》被評為教育部2016-2017年度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優課」;
2018年,榮獲雲南省「優課名師」稱號,並獲盤龍區小學科學「實驗與改進」微課競賽活動二等獎。
【教育理念】
讓學生在探索中尋找真理,合作中鑄就品質。
小學一級教師,昆明市教壇新秀,現任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科學教師。
2017年,曾獲經開區優秀園丁、昆明市教壇新秀、省級優課名師稱號。
撰寫的論文《淺談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獲國家級刊物教育科學優秀教研成果一等獎,《科學精神》獲雲南省教育教學改革研討三等獎,《淺談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的有效性》獲雲南省教育教學改革研討二等獎等。
【教育理念】
教育的藝術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西山區科學骨幹教師。曾獲西山區優秀教師、西山區優秀科技工作者。
2016年,獲昆明市科技教師技能競賽一等獎;
2015、2016、2017、2018年獲全國地理學會「優秀科技輔導員」稱號。2016年,獨立申請成功並創建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實驗室一觀葉和觀莖植物的研究。2018年,所製作微課獲昆明市微課競賽二等獎。
【教育理念】
選擇我所愛的,愛我所選擇的。
一級教師,石林縣小學骨幹教師,現任石林縣鹿阜中學小學部教科室副主任。曾多次榮獲鹿阜中學「十佳教師」「十佳師德標兵」「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2017年,榮獲第三十二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競賽指導教師獎;在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傳統文化與教育教學》中期結題大會中,執教的課例榮獲國家教科研成果一等獎;在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結題大會上,指導的優質課《歡樂的潑水節》榮獲國家教科研成果一等獎。
自編教材《航模基礎知識》列為鹿阜中學選修課教程推廣使用。所拍攝的《神奇的水火箭》微課視頻獲「雲南教育雜誌」發表。
【教育理念】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讓孩子在合作中學習,合作中體驗,合作中成長。
二級教師,宜良縣骨幹教師。曾多次被評為六哨鄉優秀教師。
執教的《土壤中有什麼》獲尋甸縣小學科學精品課競賽一等獎,《電磁鐵》一課榮獲二等獎。執教的《誰流的更快一些》、《我們的小纜車》、《傳熱比賽》等課例榮獲校級一等獎。在宜良縣課賽中,執教的課例榮獲縣級一等獎。
【教育理念】
只有讓學生喜歡你,學生才會喜歡你上的課。
石林縣科學學科帶頭人,現任石林縣紫玉小學數學教師。
2016年,《關於紫玉小學小學生牙齒健康狀況的調查》獲第三十一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三等獎;《四年級下冊觀察描述礦物(一)》一課在中國基礎教育研究會主辦的「第12屆全國中青年教師(基教)優質課大賽」活動中榮獲二等獎;
2016年、2017年,參加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傳統文化與教育教學》課題的研究與實驗,論文《傳統文化在小學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經專家評委評審,成績優秀。
撰寫的論文《如何提高科學課的探究質量》在雲南省小學科學教師優秀論文評比活動中榮獲二等獎。
【教育理念】
用心教書,用愛育人。
一級教師,現任尋甸縣柯渡鎮可郎寄宿制完小黨支部組織委員和宣傳委員。
2014年、2015年、2016年,被評為柯渡鎮優秀教師;
2017年被評為柯渡鎮優秀班主任。
【教育理念】
成長需要激勵。
你是否想要了解小學科學課?
你是否想培養孩子的探索能力?
你在孩子的科學教育方面是否存在疑問?
你想不想請名師們為你支招?
不妨在本條微信後留言,
李曉青名師工作室的老師們會為你解答,
機會難得,不要錯過哦!
記者:蔡曉磊
攝影:蔡曉磊、秦寧
編輯:冉光雯(實習)
審核:楊定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