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美麗鄉村再添新風景,現代農業朝著高質量奔跑,民生造福工程快馬揚鞭,農民收入實現較快增長,銀城大地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鄉村振興新景象……2018年,鄉村振興戰略在同安開始生根開花。
2019年,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今年以來,同安區繼續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聚焦「五大振興」工作,壓緊壓實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突出首批「領頭雁」的示範帶動,加快產業振興推進步伐,夯實基層黨建機制,全面動員推進鄉村振興,奮力開創富美同安鄉村振興新局面。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一幅描繪著同安鄉村振興的生動畫卷已然展開。
今起,同安區委宣傳部聯合廈門日報社共同推出同安「工作落實年」專題報導之「鄉村振興·同安譜新篇」系列,聚焦同安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特色亮點及建設成果,講述基層農村農民激情參與鄉村振興的故事,展示同安區村莊發展新面貌、新變化。
國家電投美埔農、光、旅三產融合項目落戶同安區蓮花鎮美埔村。
智能溫室農業大棚除了生產綠色無公害蔬菜,其頂部還分布著光伏發電板。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朱道衡 通訊員餘雪燕)棚內種菜、棚頂發電,兼顧生態休閒觀光。在同安區蓮花鎮美埔村,有這樣一片新奇的農業大棚,實現兼具農、光、旅的一二三產完美融合。作為我市鄉村振興戰略示範項目之一,該項目已於日前建成投產。
近年來,同安區大力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同時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引導農民積極參與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等特色產業,就地增加勞動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確保農民轉產增收持續開展,以產業振興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動力。
創新
調優產業布侷促進產業融合
「種菜、發電兩不誤。」坐落於同安區蓮花鎮美埔村的國家電投美埔農、光、旅三產融合項目與一般設施農業不同。這裡的智能溫室農業大棚除了生產綠色無公害蔬菜,其頂部還錯落分布著光伏發電板,在陽光的照射下,這裡產生的電能正源源不斷匯入電網。
該項目負責人廈門中電光伏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建偉介紹,下一步,這個光伏農業項目的休閒觀光配套設施也將逐步完善,真正實現農、光、旅的一二三產高效融合。
記者了解到,國家電投美埔農、光、旅三產融合項目只是同安區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百利現代農業科技園區(一期)等項目已經建成投產,禾灃現代農業產業園、閩南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二期等項目也正在加緊推進中。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核心載體。」同安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發揮產業融合龍頭項目引領作用的同時,同安區還引導支持30個「一村一品」專業村培育特色品牌,打造一批品質高、口碑好的同安「金字招牌」。
據悉,在不斷調優農業產業布局背景下,同安區2019年新增設施大棚面積210多畝,實現都市農業產業集群總產值210億元。同時,今年同安區引入現代農業招商項目(含在談)共21個,總投資額34億元,其中,已落地5個項目投資額約14.1億元,已籤約5個項目投資額8億元,農業產業招商成果居全市前列。
致富
打造「一村一品」發展鄉村旅遊
花團錦簇,嬌豔似火,花期長達200多天,這就是同安區汀溪鎮古坑村有名的「同安紅」三角梅。作為廈門鄉村振興試點村和同安區轉產專業示範村,古坑村圍繞村裡的「一村一品」,與廈門千日紅園藝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集產、銷、研、旅為一體的三角梅產業園。
同時,村民們在房前屋後及道路兩旁擺上各色三角梅,打造出兩三條三角梅主題街,吸引眾多市民遊客前來休閒遊玩。汀溪鎮黨委書記蔡志宏信心滿滿地說,今年古坑的村集體收入保守估計也有百萬元。
近年來,同安區以產業振興為基礎,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連片鄉村景區,例如主打現代農業和南洋風情的竹壩五顯片區等。目前同安區有中國最美(美麗)休閒鄉村4個,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4個,省級鄉村旅遊休閒集鎮3個,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20個。
依託休閒觀光農業,同安區還大力引導村民發展民宿,出臺《同安區鄉村民宿管理實施細則》,打造一批高質量的精品民宿品牌。目前,頂村村5棟鄉村民宿已通過聯合檢查,成為同安區首批掛牌民宿。
「產業發展的成效,激勵著同安鄉村振興加快探索創新的步伐。」同安區振興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發展鄉村旅遊,同安區還大膽探索不同村落的鄉村振興發展模式。攜手國企打造鄉村樣本的竹壩五顯片區、積極探索「公司+股份合作社+農民」合作模式的頂村村、深挖紅色資源的軍營白交祠村等是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