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好產品:未來將打造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

2020-12-20 環球網

在2020年,線上線下的融合式教學已成趨勢,作為線上教學平臺的ClassIn成為了其中重要的參與者。我們對來自翼鷗教育副總裁高寒進行了專訪。

以下是文字實錄:

一、ClassIn為教育帶來了什麼?

高寒介紹道,我們的產品主要為機構或學校提供技術支持,讓機構或學校能夠在線上完成課程教學。

國家一直對教育信息化非常重視,出臺了多個政策鼓勵教育系統的信息化發展。在這一兩年的時間更多的是從在線教育、在線融合,包括在線直播技術的這個角度,給了更多的支持和引導。信息化與融合式教學是教育的行業趨勢。

另一方面,為什麼在線直播的這個技術可能會更多的被市場所接納?主要原因在於好的老師、優質的教育資源相對來說比較稀缺,但整個教育領域對優質教育資源有極強的訴求。以前我們通過學習資料、電子閱讀材料以及錄播課,也能把一些好的老師或者課程普及到有需求的學生和家庭,但是技術和用戶體驗上效果還不夠好。因為學生和老師相對來說缺乏互動,沒辦法持續下去,學習又需要持續一段時間才能產生效果,所以會遇到很多問題。

ClassIn產品出來之後,從在線直播的角度,讓學生和老師的互動性和體驗感有了明顯增強。我們從2017年開始和校外機構合作,包括和高校、中小學的合作,整個體驗反饋回來告訴我們,課堂的互動性、持續性、趣味性非常好,才能讓學生持續學習下去。ClassIn這個產品的特點就是持續性和趣味性,能把課程上完,學習效果也會比較好。

這是市場迸發的一個最核心的原因。在北京、上海,我們有一批知名學校在使用,包括人大附中、101學校、首師大附中等。選擇ClassIn的核心原因還是在互動性上,因為只有這種比較強的互動,學生才能把知識點給吸收了。優質教育資源通過線上方式,會實現良好傳播效果的。不管是在校內還是校外,整個教育行業其實都有互動需求。

二、我們是如何拓展市場的?

高寒表示, ClassIn在開始拓展市場前就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產品在2017年6月份正式開始銷售之前,找到包括好未來在內的一批業內頭部公司進行了試用,得到了非常積極的反饋。所以在起步初期,就起到了比較強的標杆效果,後面通過頭部效應,和其他教育機構的合作非常順利。懂教育,了解學校、教師和學生的需求,產品力一直是我們發展的核心。

三、國內外的教育市場有何差別?

我們一開始由校外培訓市場做起,是服務相當成熟的市場。但在歐美地區,校外培訓市場的體量非常小,整個教育行業集中在學校領域。歐美的校外教育更多在運動和體育領域,放學後可以有各類體育活動,很少有學生會特意報班補習。

國內在低齡階段有各類素質課程,音樂、美術、輪滑等等多種多樣,從小學高年級開始文化課程就佔到主流。中國的校外培訓參培率應該有40%左右,無論對我們還是其他教育企業,這都是非常重要的市場差異。

四、未來教育將如何融合發展?

目前,國內的教育發展存在兩個模式,一種是純在線的方式,這能夠解決教育資源不平等的問題,找一個或一批好的老師,可以給成千上萬的學生上課。

這一模式是成立的,但不是唯一的方式。作為技術提供方,我們在做的是幫助更多學校和培訓機構打造一個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整個市場格局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還會是較為分散的狀態,大型教育機構所佔的市場份額還相對有限。在這個市場上,仍然還會有大批的中小型的教育培訓機構和個體老師。但是不管機構規模的大小,可能都會用到線上教育,通過線上教育去解決機構、學校發展的問題。

在這個趨勢之下,既會有線下教學的部分,也同時有線上教學的需求。通過過硬的技術和符合教育需求的產品,幫助學校、培訓機構等合作夥伴提供更好的教育,是我們現在以及未來持續努力的目標與使命。

相關焦點

  • 遇見好產品:未來將打造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
    來源:環球網在2020年,線上線下的融合式教學已成趨勢,作為線上教學平臺的ClassIn成為了其中重要的參與者。我們對來自翼鷗教育副總裁高寒進行了專訪。ClassIn產品出來之後,從在線直播的角度,讓學生和老師的互動性和體驗感有了明顯增強。我們從2017年開始和校外機構合作,包括和高校、中小學的合作,整個體驗反饋回來告訴我們,課堂的互動性、持續性、趣味性非常好,才能讓學生持續學習下去。ClassIn這個產品的特點就是持續性和趣味性,能把課程上完,學習效果也會比較好。這是市場迸發的一個最核心的原因。
  • 瑞思英語升級「K12全年齡段產品體系」 同時打造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至此,瑞思完成了3-18歲中國青少年兒童提供全年齡段完整課程體系布局,同時形成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作為行業內深耕美式教育的領導者,瑞思的這一戰略性舉措,再次引領了行業風向標。同時瑞思將採用平臺大數據同步跟蹤管理學生學習情況,與家長緊密互動,全程閉環監督。真正助力孩子進入全美前100大學。瑞思學科英語學術高級副總裁袁雪表示:「本次發布的Rise Up在線美國高中課程,將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滿足學生個性化、多樣化、全面化的學習需求。
  •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將持續優化
    一節課的時間短了至少5分鐘,該講的知識點一個不能少;一學期到校學習的時間已減少兩個多月,該完成的教育教學任務一項不能砍。最近,本市中小學老師正忙著將這兩道「不等式」換算成「等式」,積極備課,迎接下周一開始的線上學科課程教學計劃。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說,未來疫情結束,這種線上線下混合供給的教學模式將持續發展優化下去,給線下課堂減負,激活更多教育能量。
  • 未來疫情結束後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將持續優化
    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說,未來疫情結束,這種線上線下混合供給的教學模式將持續發展優化下去,給線下課堂減負,激活更多教育能量。  課時縮短 「重組」課程  下周一開始的線上學習,市教委明確給出「課時」——學生每天線上學習時間不超半天,小學階段每節課不超過25分鐘,中學階段每節課不超過35分鐘,這比線下課時「縮水」不少。
  • 停課不停學:向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加速演進
    原題 停課不停學:向混合教學加速演進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代表著教育的未來,它將超越單一的線上或線下教學,成為未來教育教學的基本模式  ➤推動線上教育普惠與個性結合,需要在頂層設計上,逐步找到統一建設與百花齊放的界限。
  •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
    蔣建偉,上海交通大學在線教育中心副主任,慕課研究院院長;教育部教學信息化與教學方法創新指導委員會委員。主持「好大學在線」課程平臺的建設與運行。近年來,在精品MOOC建設與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產學合作在線課程資源建設與應用模式、中國式在線開放課程發展模式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開創性的探索與實踐,多次獲得教學成果獎。
  • 福建省高校持續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新學期,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研部的《原理》課程如期開講,與以往不同的是,課程負責人楊小霞老師帶領整個教學團隊全程採用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每周3學時中保障2個學時為課堂授課模式,其餘課時在線上展開。課堂上,教師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與專業特點,採用對話式教學、案例教學等多樣化形式,系統梳理與闡述教材的重難點。課程組不定時使用平臺的籤到、主體討論、問卷小調查、搶答等功能。
  • 有效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實踐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可以把線下班級授課制群體學習優勢與網絡學習個性化融為一體,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有效載體。隨著網際網路、信息技術、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已成為教學研究和實踐的新型教學形態。
  • 佳音英語線上課堂,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如「互」添翼 !
    佳音英語線上課堂助力打造網際網路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新模式
  • 【關注】蘇敏 董小玉︱復學背景下小學語文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探索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整合了二者的優勢,符合未來學校教育發展趨勢。2. 政策背景:國家相關政策基本要求為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2018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等文件要求的基礎上,發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
  • 電影電視系舉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
    為展示與總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效果,7月16日晚,電影電視系教學匯報展演在學術報告廳舉行。學院執行院長羅琴、黨委書記謝桂蘭、副院長張倩、副院長黃正文等院領導出席活動並作為評審考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項目。學院執行院長羅琴宣布電影電視系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正式開始。
  • 騰訊教育攜手教育專家共議未來學校:擁抱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新模式
    對於後疫情時代的學校治理,焦建利認為需要突出五個方面:以學生為中心、做好教育與科技的結合、開放教育資源、讓學習真正發生、加強線上與線下混合學習。智慧校園作為未來學校的組成部分,承擔著未來學校信息化、數位化管理的重任。會上,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教育副總裁王帥結合騰訊智慧校園上半年的抗「疫」歷程,分享了他對升級教育服務,助力未來學校治理的思考。
  • 【全國兩會|建言】黃震: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促進高等教育教學變革
    【全國兩會|建言】黃震: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促進高等教育教學變革 2020-05-21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姚閩娜: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三部曲——以《營養與健康講座》為例
    為進一步推進高校信息化建設,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工具的應用能力,高教國培邀請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副教授姚閩娜,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三部曲》為主題,圍繞《營養與健康講座》分享自己藉助信息化教學工具進行混合式教學設計的經驗。
  • 推出六個樣板間 寧波諾丁漢大學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改造後的教室將通過柔性家具、互動與共享技術、桌椅布局的改變,適應並大力支持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開展。比如對於之後無法返校或不在校園的同學,有了這幾間教室,他們就能實時看到教師們的課堂引導,並參與同學的課堂發言和討論。
  • 多種形式線上線下混合模式建設實踐分享
    多種形式線上線下混合模式建設實踐分享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彭宗政首先,祝賀本屆年會順利召開我介紹一下我們學院疫情期間在信息化方面做的一些工作,內容是「多種形式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踐分享」。實際上,很多內容與鐵軍和吳瓊雷講的很相似,大家可能做的都是同一件事。建設背景,疫情催生,教育部要求停課不停學。當初接到這個任務是在3月份,不能耽誤上課。
  • 我校聯合主辦「新形勢下工科專業線上線下混合式實踐教學經驗交流...
    我校聯合主辦「新形勢下工科專業線上線下混合式實踐教學經驗交流會」 來源:本科生院   時間:2020-11-30  瀏覽:
  • 【一流課程建設】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我們在開展一流課程建設中也需要大力推進優質在線課程(國家級精品在線課程、線上一流課程、省級精品在線課程)在高校課堂中的應用。優質在線課程的優質資源與校內課堂教學的融合也將成為新常態、新模式。目前很多老師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理解還停留在線上輔助教學或課堂工具教學階段,混合的方式簡單且機械。
  • 疫情倒逼教育網絡化,且看這所學院如何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改之路
    7月21日,鄭州航院人事處處長、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姜運倉說,疫情發生以來,學校把線上課程建設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契機,在積極探索信息化教學之路的同時,科學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我們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師生將傳統課堂的『以教為主』轉化為在線課堂的『以學為主』。」《土木工程測量》是省級精品在線課程之一,孫慶珍組織教學課程團隊從在線教學理念、在線教學方法、在線教學手段等方面對「網際網路+」模式下的教與學問題進行研討和創新,通過「三個堅持」打造「金課」,確保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 線上線下混合式作業 如何為教與學提質增效
    不同學段、學科如何平衡線上線下作業比例?如何利用網際網路優勢豐富線上作業形式?  近日,首個研究混合式作業的十三五重點課題開題,其探索成果或許為探索未來個性化教育模式提供思路。針對一系列的疑問,李亦菲表示:對學生而言,線上線下混合作業形式不是在傳統作業上做加法。他舉例,在英語口語學習時,傳統的做法是學生錄好語音,老師要逐個檢查糾正。如果將這部分內容放到線上進行,是否可以直接通過app錄入、識別等功能對學生的發音及時做出評價?既減少了老師的重複勞動,學生也能更快得到反饋,並提高了學習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