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街參考 · 出品
作者 | 林默
1
我第一次在網際網路上種菜,是上研二的時候,同學介紹了一個叫開心網的存在給我。(重點是種菜,別去算我的年齡,我少年班的信不信,不信就對了)
自從有了開心網,我的校園生活就開啟了一種新的模式——人在校園,心在草原。
家裡面有一片草原的時候,其實你是不會認真去愛哪匹野馬的,因為野馬也可能會偷你的菜。
半夜三更,宿舍裡「叮鈴鈴」的響動仿佛是一個身體開關,隨之而來是一氣呵成的操作——一激靈醒過來,一咕嚕爬起來,躥到電腦旁。
我不關心野馬的動態,只在乎野馬的菜能不能偷來。
這個世界上如果真的有人教我做時間的朋友,那個人一定不是羅振宇,而是開心農場。
開心農場是沒有人民幣玩家的,每個開始種菜的人,都要從番茄土豆起步,攢到點兒錢之後可以種玫瑰花,錢攢的夠後面還有七彩玫瑰等著你。
我記得有一個十分迷人的終極存在,是一種叫曼陀羅的花,網頁上寫著那是一種能讓人產生幻覺的花,我每次種下曼陀羅的時候,點滑鼠的手都比平時用力而慎重。
我也記不清是哪一天,忽然就覺得開心網不好玩了。但能記清楚的是,沉迷於開心網的那段時間,我正在找工作。生活裡到處都是簡歷石沉大海的無奈,和別人鯉魚躍龍門的傳奇。
念了那麼多年的書,仿佛種下的種子,卻看不到收穫的那一刻。
那時,只有開心農場,遵循著我一直被告訴的那些規律:撒下玫瑰種子,按時澆水,72小時後,能收穫一院子的玫瑰。
是開心網的平靜,陪伴我度過了那段分外彷徨的時光。
許多年後我才明白,我曾經被告訴的那些規律並不是失靈了,只是要等的更久一些。
2
再次產生上網種點兒啥的時候,菜園子已經不能滿足我這個有故事的女同學了,吸引我的,是一片大森林。
我想種樹,更想能成就一片大森林,我要在祖國的大西北風沙防護林裡寫下我的名字!
於是,鬧鐘叫不醒的清晨,螞蟻森林可以。不管幾點睡,準能早起自然醒收能量。即便不搶別人的,也得護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那棵在遠方的樹不會知道,為了它,我都付出過什麼,我儘量選擇走路和坐公交地鐵,積極繳水電煤氣費,線下買東西告別了現金,斷舍離的東西也會二手回收了,電影演出啥的都不是看熱鬧,網上買票那都是為我的森林攢肥料。
螞蟻森林帶來的最意外的收穫,是那時我在雜誌社的編輯,一個熟練掌握奪命連環call催稿的摩羯座男人,在我們互相偷能量後,我們終於有了一些「稿子醞釀如何了?架構布局咋樣啦?……寫完了嗎?」之外的交流。
3
網際網路種植潮發展到3.0時代的時候,我認為這個遊戲已經被玩壞了。
3.0時代是由電商平臺們主導的種植遊戲,主打你在網上種樹,現實中就能收到果子。
我觀摩了一下大家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來的,虛擬轉現實的果子,就決定不要玩了。
我寧願那棵樹永遠在網上櫛風沐雨,也不想讓那些醜陋酸澀的果實滾到我身邊。
這份決心,一直堅持到我的一位朋友出現,她帶來了一個叫芭芭農場的存在。
人世間,就是有那種老久不聯繫依然不知深淺的朋友,他們會在某天忽然跳出來,拋過來一個連結,讓我幫她澆水施肥,然後在一天後再跳出來,提醒我去收陽光。沒有多一句廢話,就好像我們從未失去過彼此。
我本來以為,這就是一種為了塑料姐妹花重見天日的社交行為,沒想到,塑料姐妹花上還能結出其它果實。
在觀察了幾天遊戲規則後,我忽然對從芭芭農場收到的果子,有了一些期待。
芭芭農場是阿里從雲南、甘肅、新疆、四川、山西等省份嚴選出的40多個基地直採來的。水果供給的標準、服務標準和考核機制,竟然都有統一的標準:
比如雲南眾多種植冰糖橙的基地中,因為以天然山泉水澆灌的玉溪冰糖橙,才可以被我種出來。而河南陝州的蘋果,果徑要在80毫米以上,糖度要達到15以上,才有資格被線上的我種出來。
雖然一起種地的塑料姐妹花未必有品質保證,但收到的果子,都是有嚴格品質把關的。
網上的果園套路太多。芭芭農場至少我看出她的人設:「有門檻、有操守、有防禦的遊戲」。
據說此前風靡網端的種植遊戲,收果子的環節,許多就是純玩競價排名,低價收果子是唯一王道。這就是為什麼,你細心呵護在網上種地,收到的卻是一箱花式歪瓜裂棗。
有農戶說他們對芭芭農場別的印象沒有,就是選果標準比較高,先要保證底線之上、品質之上,最後考量的才是競價排名。
這就是傳說中的家教森嚴的乖乖女麼?
4
能一起開出別樣果子的,不僅是塑料姐妹花們。
芭芭農場裡有一種獨有的玩法叫「合種」,2-5人進行組隊,每增加1人,「催熟」水果的速度便會提升5%,最快的話,兩周就可以看到滿樹的碩果。
於是你就在農場上看見了,「在農村的父母+在城裡的子女」合種組合、「大學畢業天各一方的寢室四姐妹」合種組合、「隔離區內外的家人」合種組合。
往另外一個方向想,一起種種地,少說幾句話,也是一種保全親情友情的方式。
這還不僅是熟人之間的社交,在這片農場上,還連接起了更遠處的人。
據說每天有超過5000萬人跟我一樣在芭芭農場裡耕耘,每天超50萬份水果從各個產地發出,這兩年共有近3億個「我」玩過這個遊戲。
種水果玩家隊伍壯大,催生了越來越多的芭芭農場原產地基地,讓助農、扶貧、紓困、防止返貧進入了一線作戰。
從新聞報導中看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曾是聞名的貧困村,借勢芭芭農場的銷售能力,十八洞的獼猴桃打開了線上銷路,此前果農的年均收入每人不到200元,2019年實現3000多元的增收。自疫情以來,芭芭農場已累計幫助全國40多個縣市銷售水果3715萬單,大概1億多斤!我一開始覺得這個遊戲的廣告詞有些土味:有陽光的地方就有芭芭農場。現在想來,對於憂心忡忡的果農來說,陽光真是可以救命的。
在網際網路上種地,曾經給十年前的我,種出過一片窄窄的安寧;十年後,我們還在網上種地,一起抵消掉的,還可以有遠方的人對生活的不安。
在網上種樹,曾經為五年前的我,緩解過最緊張的人際關係;五年後,我們還在網上種樹,那些看不見的根系,連起了人們之間看得見的善意。
現在的消費者們心智在進階,對於玩不僅要形式的創新,也要意義的升級。而淘寶,從推出風靡全網的淘寶人生,到覆蓋用戶超5億的金幣小鎮,到日活5000萬的芭芭農場,寸土寸金的手淘場景下,好玩的事情一直沒閒下來過。
2018年起,每年秋分日被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年9月22日,是第三個農民的豐收節日。
看了不少豐收節的預熱,科學家和大牛們現在都呼籲「廣大的知識青年投身農業研究」。
我想了半天,我這個智商水平的知識青年,投身農業研究的路徑,也只剩下深耕芭芭農場了。
貪財好色的花兒街致力於為大家帶來更有價值的閱讀。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花兒街參考(zaraghost)、作者,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