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以登:企業不是有錢投資就能走出去

2020-12-16 東方財富網

  2014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四屆年會2月11日至14日在黑龍江亞布力召開,本屆年會主題為「市場的決定作用--理念與行動」,東方財富網全程直播。

  以下為翁以登發言實錄:

  翁以登:今天是亞布力第14年的年會,我已經來過大概10次了,第一次來是第三屆的時候,以前都是講中文的,因為今天我看有很多的外賓在這兒,我今天就用英語來發言了。我現在是在大學裡面,可是我的工作是跟企業合作,所以我也是來自於企業的背景,所以我也想講講有關國際化方面的情況。朱先生剛才講的非常好,在中國公司的國際化,這個話題非常地重要,就是怎麼樣使得那些在中國市場的中國公司更加國際化,在管理方面和技術方面、戰略方面更加國際化,也沒有什麼走進來、走出去的問題,在本土取得國際公司的水平。現在我想講講五大因素你需要關注的。

  比如說復星是一個投資公司,尤其是相對那些想走出去的有核心業務的在國外擴張的,這兩個公司是不一樣的。其實世界上有很多這樣的公司,在過去的幾百年中來自不同國家的公司,他們一直在走出去到別的國家,所以不是說中國剛發現這樣的公司。現在有一點不一樣的是,中國公司需要適應這樣的現象,他們出去碰到這樣的問題的時候,他們好像覺得碰到了新問題了,其實如果他們研究一下那些美國的公司四五十年前如何進軍法國市場,就會發現他們碰到的問題是一樣的。他們可能跟美國的公司有一種不太一樣的劣勢,總的來說中國公司做得是不錯的,所以我覺得中國公司有必要總結一下經驗,借鑑別的公司是如何走出去的,這方面的經驗和教訓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資金,是否有足夠的實力走出去。昨天丁先生所屬的主權財富基金願意幫助中國的民營企業走出去,我完全同意,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尤其是對中國的民企來說,坦率地講我不想一概而論,但一般來說對中國企業錢不是問題,他們有很多的錢可以走出去,錢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有一點非常重要的是,有錢以後需要一個戰略,那麼一個核心業務的公司,你不想遍地開花,那麼這方面有很多的例子。即使在自己本土跨越了核心企業做一些別的事情,但是失敗了,無論是在併購的時候或者是整合方面做得不好,所以失敗了。所以我覺得戰略非常地重要。不是有錢投資就能夠投資。

  第二,要了解當地的法律,如果你想到一個法制社會進行投資,比如說美國,必須要了解它的勞工法律,美國的勞工法非常地嚴格,會限制在美國運作的公司,還要遵從環境法律,以及會計方面的立法。這些應該是在你籤合同之間就完成這個工作,但是籤合同之後每天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所以中國的公司當進行投資的時候應該做好準備。

  第三,要了解社會的情況以及這個國家的市場是如何運作的。所以田源的辦公室設在美國,David的公司也可以幫助中國的公司到外面投資。

  第四,人才和管理的問題。有些人對國外的投資是比較理解的,而中國在其他國家的經理人員並不是很多的,中國有海外經驗的經理人並不是很多。而有很多的歐洲人都在其他國家工作過,可能不是在中國工作過,但是在世界上其他的國家比如說歐盟或者是在中東、亞洲工作過,有海外經驗的經歷就比較多了。這個情況正在轉變,因為有有很多中國學生在海外學習,每個有20萬中國留學生。他們了解其他國家現在發生的事情,他們也了解中國的社會,了解中國的公司,所以他們將來能提供幫助。另外的經驗是來自於在西方工作過的人,他們將是非常珍貴的人才,如果你把他們派到美國去工作,他們在西方工作過可以幫助中國的公司來取得成功。海歸不僅在外面學習過也要在外面工作過,將來會成為中國海外投資公司的很大的經理的來源。比如說Jeffrey美國非常成功,然後來到了中國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他就是很好的人選啊,他是上海紐約大學美方的校長,能引領這個學校取得成功。紐約大學可能對中國並不是特別地了解,但Jeff是很好的人選,我們需要像他這樣的人員,對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對西方的了解也包括對中國的了解。

  第五,文化社會以及價值體系。所有這些無形的東西任何想要在中東、美國、歐洲生存的中國企業都必須要了解當地的文化,必須承擔企業社會責任,而且必須做公民、僱主,如果想做到這些必須要有很好的公關手段。中國的資金、戰略都沒有問題, 淨值率也不錯,人員也有很大的改善,有更多的海歸回來了。但了解美國社會和企業社會責任,了解美國政府、西方政治以及議會是如何工作的,議員的想法是怎樣的,議員的想法和普通人的想法就完全不一樣,要了解這些就非常關鍵。但這方面的了解是非常薄弱的。現在是索契冬奧會,這五個部分像奧運的五環,我不了解文化和社會就像索契冬奧會的五環只打開了四環一樣。

(責任編輯:DF083)

相關焦點

  • 北美華富山工業園區吳廣雲:產品「走出去」要邁向企業「走出去」
    有些專家學者已經指出來,這次疫情加深了各國的不信任,加劇了各國的脫鉤,對大的經濟體來說,疫情會加劇本地化,把一些產業鏈移到自己國家或者移到自己周邊國家去,但是小的國家不可能都建立小而全的產業鏈,不可能都建立獨立完善的產業鏈,成本太高,效率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下面產業鏈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 中國企業走出去,律師也應該走出去 ——國際工程專家崔軍專訪
    中國企業走出去,律師也應該走出去 ——國際工程專家崔軍專訪 發表時間:2017-06-21 11:12:32 作者:馬麗 來源:
  • 中國企業「走出去」困難與解決建議
    特別是當我國企業頒布一些可能引發海外工會反彈的措施時,更容易得到當地政府管理層與本土民眾的協調支持,為應對突發事件做好準備工作。  其次,應協助「走出去」企業積極開展公共外交。政府應加強對「走出去」公共外交的規劃和指導,把企業公共外交納入國家公共外交戰略,努力為「走出去」企業開展公共外交創造有利的政策環境,同時加強企業公共外交人才隊伍建設。
  • 「走出去」的河南企業都在忙什麼?
    放眼全國範圍,「走出去」企業設立的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通過認定的也只有13家。    作為揚帆出海的先鋒,河南農業企業「走出去」成績不菲,除河南貴友外,經研銀海種業有限公司等在中亞地區農業產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除了農業,在製造、物流、勘探、石化等領域,河南「走出去」企業同樣創造出多個「第一」。
  • 珠海國地稅「量身定製套餐」助力企業「走出去」
    原標題:「量身定製套餐」助力珠海企業「走出去」 珠海港控股集團參與開發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合作項目已上報國家發改委、珠海華發集團在瓜達爾自貿區投資建設中國南方產品展示交易中心、九洲控股集團旗下珠海控股集團與中交集團旗下中交海南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海上絲綢之路」南海旅遊交通網絡……2015年,珠海企業加速掘金「一帶一路」。
  • 成為銀行的「香餑餑」 晶片企業:有錢時也要借錢
    但是誰又曾想到,銷售額增長如此迅速的一家企業,在2005年11月成立的時候卻是沒有收入的企業。直到2008年底,企業才有一年32萬元的銷售額。羅總說:「當時這樣的情況,銀行也不敢放貸給我們,投資公司也不敢投錢。真的很困難。」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當不少中小企業都面臨著資金鍊緊張,融資困難的時候。晟元晶片卻逆市而上,成為了許多銀行和投資公司眼中的「香餑餑」。
  • 中國企業走出去成功例子少 創新是取勝關鍵
    和訊網訊 4月8日,深圳2016走出去戰略合作高峰論壇舉行,深圳市走出去聯盟也正是掛牌成立。與會多位專家在論壇上表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成功例子不多,這既有價值觀問題,也有方式方法等問題,如何讓中國企業更好走出去,仍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而深圳市走出去戰略合作聯盟首任會長、比亞迪(002594,股吧)董事長王傳福表示,企業走出去能否成功,關鍵在創新。
  • 境內企業境外放款上限提高 滿足企業「走出去」資金需求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5日訊(記者姚進)根據企業業務需求,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0.3上調至0.5。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該係數調升意味著國內企業或機構對境外企業人民幣貸款的空間增大,有助於滿足國內企業「走出去」的資金需求,也有助於滿足海外機構對人民幣的需求。
  • 拓寬企業境外融資渠道 支持境內上市公司「走出去」
    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支持優質企業上市,需要拓寬企業境外融資渠道,支持境內上市公司「走出去」,同時也要引入外國戰略投資者,提升公司質量,支持上市公司「引進來」。近年來,中國證監會認真貫徹「放管服」改革要求,積極推進境外上市制度改革,拓寬企業境外融資渠道,支持企業結合自身發展需要藉助境外資本市場開展跨境併購。
  • 企業「走出去」水土不服怎麼辦?聽聽這個國際論壇的建議
    目前,長沙先後與224個國家和地區實現貿易往來,165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長沙投資興業;同時長沙企業加快「走出去」,境外投資額超100億美元。近三年,長沙進出口總額持續保持40%以上高速增長。但是,在「走出去」的路上,企業也遭遇了不少「水土不服」的問題。
  • 外交學院院長:中國企業走出去是必須的事
    對於中國企業走出去遇到的非議,趙院長表示,這是一件很難但必須要做的事情,中國的企業家就是要在國際舞臺上與競爭者一較高下。 人民網:目前,中國企業走出去似乎遇到了一些問題。我們在非洲投資,有人說我們搞「新殖民主義」;我們要進一步進入歐美市場,有人說我們違反了「遊戲規則」,引發了貿易戰。您怎麼看中國企業走出去遇到的困難?
  • 中國式走出去|投資海外,NGO是敵人還是利益相關方?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在其出版的《中國企業國際化報告(2014)》中分析了中國海外投資「失敗樣本」後指出,中國部分對外直接投資企業在平衡投資目標國各種關係上存在較嚴重的誤區之一就是「不重視反對派、NGO以及媒體的聲音,尤其是NGO的聲音。」       隨著中國發起倡議並逐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勢必會有更多中國企業邁開走出去的步伐。
  • 想「走出去」的企業看過來!一卡在手直通亞太
    未來,我市將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不斷提高「引進來」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競爭力,積極探索服務企業「走出去」的新路徑,加大對持卡企業的後續服務,用好外事資源,助力成都企業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逆勢增長1—10月成都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922.6億元據介紹,近年來,成都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搭建對外經貿合作平臺,為成都企業「走出去」提供精準的政策支持和堅強的發展後盾,取得了積極成效。2019年,成都外貿進出口為5822.7億元,同比增長16.9%,外貿進出口總值位居我國西部第一。
  • MBA是不是有錢就能上,花錢就能買?
    首先,MBA是有門檻限制的,並不是有錢就能上。1、工作年限報考MBA/MPA/MEM需滿足碩士畢業滿2年、本科畢業滿3年或專科畢業滿5年。其次,MBA有正規且系統的培養方案,並不是花錢就能買。通俗的說,課程得上、作業得做、考試得去、學分要夠、論文要寫、答辯要過,並不是花了錢就直接坐等拿畢業證和學位證了。
  • 新形勢下,企業如何防範「走出去」風險?涉外律師來教你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國家紛紛出臺應對疫情的管控措施,使跨境投資活動受到限制,我省企業「走出去」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為貫徹落實上級做好「六穩」工作、實現「六保」任務的部署要求,引導和幫助我省「走出去」企業做好風險防範,省商務廳和省司法廳聯合開展涉外法律服務系列專題培訓,此次邀請入選我省涉外律師領軍人才庫的廣州金鵬律師事務所主任李綱律師專題授課,通過線上培訓方式,幫助我省「走出去」企業及時了解對外投資的新形勢和新問題,並提供對策建議。敬請關注。
  • 阿布達比牽手中關村,助力科創企業走出去!
    據悉,通過雙方共建的國際合作平臺,推動全球國際創新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的領先科創機構投資布局中關村科學城,支持中關村科學城科創企業借力阿布達比開拓中東、北非金融服務和資本市場。
  • 遼寧大連臺資企業中的「不倒翁」
    中國臺灣網1月29日大連消息 臺資企業遼寧大連聯盈食品有限公司創建於1990年10月,初期投資額為350萬美元,佔地僅1萬多平方米,屬於小企業。 但25年來,該公司以誠信為本,紮實經營,堅持「不斷創新,持續改善,最佳品質,服務客戶」的經營理念,不斷謀求更好的經濟效益,成為大連臺資企業中的「不倒翁」。
  • 百位官產學精英集聚 解析大變局下的企業 「引進來」與「走出去」
    全球經濟大變局,國內首個「引進來」與「走出去」論壇2019年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中國企業全球化取得不凡成績的同時,美國單邊主義戰略導致全球貿易與投資壁壘增多,中美經貿摩擦前景不明,中國企業外部環境丕變。
  • 笨鳥社交COO李文慧:僱傭關係正在變化,企業走出去只是時間問題
    「過去是中國人給老外打工,現在我們現在很多企業走出去,很多企業開始在招很多老外。在這個過程中,感覺到整個僱傭關係的變化,也能看到其實很多中國企業的確在這方面逐漸更強大。」李文慧說道。在他看來,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多,隨著企業走出去,對於當地文化的理解會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深。
  • 中國家電企業如何才能「走出去」 ?
    報告顯示,中國科研發展進入創新時代,不僅中國科研機構、高校及企業表現比較突出,家用電器、製藥和半導體材料領域進入論文數排行榜全球前十;而且,中國家電企業創新引發世界關注,美的集團更是在家用電器領域榮居專利數排行榜首。業內認為,在中國企業整體加快走出去大潮中,尋求全球市場的中國企業在謀求規避競爭風險的同時,正在加快創新的步伐,而創新正是決定廠商能否成功「出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