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訊網訊 4月8日,深圳2016走出去戰略合作高峰論壇舉行,深圳市走出去聯盟也正是掛牌成立。與會多位專家在論壇上表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成功例子不多,這既有價值觀問題,也有方式方法等問題,如何讓中國企業更好走出去,仍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而深圳市走出去戰略合作聯盟首任會長、比亞迪(002594,股吧)董事長王傳福表示,企業走出去能否成功,關鍵在創新。
王傳福:企業走出去要依靠創新
中國商務部駐深圳特派員李國良表示,2015年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創下1180.2億美元的超額同比增長14.7%,實現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連續13年增長,年均增幅高達33.6%。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有利於開展對外投資合作,企業「走出去」時機正合適。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走出去不能僅僅是提供一個低成本的產品解決方案,而應該用創新,「拼價格,利潤很微薄」,要做別人沒有的產品,或者同樣的產品,但質量要更好。
他以汽車行業為例說,用傳統的燃油汽車去美國,是無法打開市場的,日本也一樣,但比亞迪用電動雙層巴士,打開了英國的公共運輸市場,在日本也已經運行了5臺電動大巴,而用這種創新產品,比亞迪還得到了丹麥、巴西的認可。
肖武男:中國走出去應發揮中介和商會作用
亞太交流與合作基金會執行副主席肖武男表示,當前全球都在關注「一帶一路」,不僅僅是國內在研究,其它很多國家也在研究。他們的對策是什麼?這個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說,「走出去」戰略不僅僅是單純的經濟「走出去」,也不單單是產能的輸出,而是中國的一個大戰略,打造新的世界格局,這必然對原有的格局造成挑戰,而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就推出了TPP,這會對中國的「走出去」戰略帶來牽制,對手怎麼想,要有思考。
肖武男還提到,嚴格來說,中國現在走出去的成功案例不多,而究其原因,在價值觀。在走出去的時候,是經濟走出去還是價值走出去,過去發生過,未來這種價值衝突還是展現出來,應該引起注意。
肖武男最後指出,在走出去的方法上,也應有所改變。他舉例泰國高鐵的例子說,在同日本競爭最激烈的時候,中國派出了很多政府代表團,但日本則是利用當地的商會等組織,效果反而比中國的要好。避免政府走在前頭,利用中介機構、利用商會組織,發揮這些機構的作用非常重要。
王煒楓:中國資本在外不如日本受歡迎
麥肯錫公司全球副董事合伙人王煒楓則表示,他曾與東南亞多個國家政府部門交流過哪國資本比較受歡迎,得到的答案是日本,原因是日本不僅輸出資本,還會輸出技術,能給當地帶來就業機會。但反觀中國的對外投資,往往是封閉式的,基本是把中國的工人移到國外去,沒有給當地帶來就業。
他認為,「一帶一路」戰略下,不同資本之間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根據麥肯錫的統計數據,「一帶一路」戰略下,兩年內總投資高達1.1萬億美元的投資,每年資金缺口在3000-4000億美元左右,這就需要不同資本之間進行合作。
這種合作,包括金融資本與金融資本之間的合作,通過國家主權基金的帶動,吸引民營資本、境外資本的參與。此外,還包括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的合作。
(責任編輯:羅浩 HN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