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通快遞再獲阿里資本加持 股價竟然閃崩 發生了什麼?快遞江湖硝煙...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東方財富網

在快遞行業的江湖裡,背靠大樹好乘涼同樣是顛撲不破的真理。然而,市場資金可能有其他看法。

9月22日開盤,申通快遞股價即出現放量下挫,一路逼近跌停,令投資者頗為懸心。截止當日收盤,申通快遞以15.78元/股報收,當日跌幅達到8.10%。

令人詫異的是,就在9月21日晚間,申通快遞剛剛公布了重大利好消息:控股股東德殷投資及實控人與阿里巴巴籤署股權協議,阿里巴巴投資32.95億元,將間接獲得申通快遞10.35%的股份。在2022年12月27日之前,阿里還有資格向申通購買約20%的股權。

從半年報公布後的連番下跌,到前幾日的觸底反彈,申通快遞短期內的V型反轉令市場頗為疑慮,更有投資者認為有釋放利好消息配合「出貨」的嫌疑。除了半年業績不利外,上月京東與申通之間的「唇槍舌戰」,也令快遞江湖風波再起。

利好消息帶來一日閃崩

資本加持向來是A股市場最為標準的利好消息,然而資金的態度總是飄忽不定。利好消息是否都能帶來股價大漲?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9月22日開盤,申通快遞股價即出現放量下挫,一路逼近跌停,令投資者頗為懸心。午後雖有反彈,但未能拯救下挫態勢。截止當日收盤,申通快遞以15.78元/股報收,當日跌幅達到8.20%。

全天股價大幅下挫,這與申通前一日釋放的重大利好消息之間頗為違和。9月21日晚間,申通快遞發布回購報告書、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籤署購股權協議等多份公告,「官宣」阿里入股的最新進展。

根據公告,申通快遞的控股股東德殷投資及實控人與阿里巴巴籤署股權協議,阿里巴巴投資32.95億元,將間接獲得申通快遞10.35%的股份。在2022年12月27日之前,阿里還有資格向申通購買約20%的股權。

在此次權益變動完成後,申通實控人陳德軍、陳小英仍擁有申通的控制權。如阿里按照約定選擇進一步行使購股權並完成相應股權/股份轉讓,則申通快遞的實際控制人有望變更為阿里。

在權益變動報告中,申通快遞表示,此次權益變動是為了進一步強化上市公司與阿里巴巴體系的資本合作,推動雙方利用各自的資源和優勢,圍繞快遞信息系統深化和對接、全鏈路數位化升級、國內、國際供應鏈業務、末端網絡優化等多方面開展業務合作,進一步加快快遞行業的發展,提高快遞行業的服務水平。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透視9月22日申通快遞的股價表現來看,這一利好消息並未引起市場的追捧,更多資金選擇出逃。對此,大量投資者也表達了相當不滿,更有投資者認為有釋放利好消息配合「出貨」的嫌疑。

上半年淨利下滑96%

疫情之下,被阿里青眼有加的申通快遞,業績水平如何?就半年報透露信息來看,恐怕並不樂觀。

申通快遞2020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完成業務量約35.17億件,同比增長16.48%;實現營業收入92.6億元,同比降低6.2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067.78萬元,同比下降91.51%。

就業績下滑的原因來看,一方面是營業收入的下滑,申通解釋為「加大市場政策扶持力度所致」;另一方面是營業成本的上升(同比增長4.11%)和銷售費用的增長(同比增長9.52%)。2020年上半年,申通快遞的毛利率為4.29%,同比下滑11.69%。

對此,申通快遞表示,快遞服務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是申通為維持網絡穩定、提升市場份額,加大了市場政策扶持力度;同時,受疫情影響,為最大化爭取市場業務,申通推行航海政策,加大了航海補貼力度;其他收入毛利率下降的原因為雲倉項目作為報告期內重點新業務,申通加大了雲倉項目的基礎設施、設備及人員的投入,導致短期內毛利率有所下降。

在業績水平大舉下滑之際,科技賦能成了申通的救命稻草,來自阿里系的資本和技術支持尤為重要。在半年報中申通表示,其持續貫徹科技引領戰略,將科技創新作為提升服務質量和市場份額的重要支撐,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促進公司進一步實現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其中,申通也提及,將「充分藉助與阿里、菜鳥業務體系的合作」、「藉助阿里系產品來實現更多的業務創新」,加速申通快遞復興。

不過,即便是業績大幅下滑,各家券商研報仍紛紛給出增持評級。例如,國信證券即在對申通快遞的半年報點評中指出,考慮到阿里巴巴未來有望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從而進一步賦能申通,給予「增持」評級。

天風證券研報則指出,2020年一季度快遞行業競爭激烈,單價上申通快遞同比下降0.65元/票至2.63元/票,剔除派費單價1.20元/票,同比下降0.47元/票,導致收入增長慢於業務量增長近23個百分點。新冠疫情對申通業績衝擊較大,因此下調申通2020-2022年盈利預測,但維持增持評級。

曾遭遇京東「封殺」

除了半年業績不利外,上月京東與申通之間的「唇槍舌戰」,也令快遞江湖風波再起。

回顧來看,今年7月下旬,京東在商家論壇上發布《關於合作快遞服務調整的通知》,稱在2020年8月31日之後,申通快遞等物流服務承運商將無法在系統發貨列表上被商家勾選,建議商家更換物流承運商。

此後,市場上一片質疑之聲。申通方面表示,在接到商家和網點的反饋後,其業務負責人一直與京東的相關負責人保持溝通,但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解決。對方在溝通中表示,此次終止與服務質量無關。「對於這種濫用平臺霸權的行為,我們深感震驚。當下經濟形勢複雜,商家不易,快遞員不易,我們呼籲對方能多一些擔當和責任,莫為一己私利剝奪商家的選擇權。」

對此,京東在8月18日回應稱,雙方合同已於2019年6月30日到期,此後京東沒有直接停止與申通的合作,但因並未就續約問題達成一致,暫停與其合作。「這只是一個正常的商業行為,提前告知平臺商家,是讓商家有所準備。」

申通方面則二度回應稱,申通是一家已經創立27年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我們的努力就是更好服務商家和消費者,無關其他。京東做這個事不是第一次,申通不是第一家被停用的快遞公司,更不會是最後一家。「霸權文化京東一直就有,只有自己,沒有共生」。

雙方唇槍舌戰之際,明眼人一望即知,這是一次在物流快遞領域爆發的「貓狗大戰」。

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商平臺,阿里巴巴並未自建物流配送體系,但卻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將快遞公司一一納入囊中。目前,在六大民營快遞公司中,除了順豐外,已有五家編入阿里系。

而作為競爭對手,京東選擇了「自力更生」的方式開拓物流領域,京東物流儼然已經成為了京東的金字招牌。今年8月,正值雙方「口水戰」之際,京東物流將進行使命願景、組織架構和品牌形象的三大升級,令人浮想聯翩。

在興業證券發布的快遞行業深度報告中,其將京東列為重要新進入者之一。京東採取物流自營+承包的方式,眾郵快遞加盟。回顧2019年,京東物流的外部訂單比例快速提升;2020年京東加盟制的眾郵快遞起網,持續擴大外部訂單比例。

興業證券指出,貿易電商化、物流快遞化的趨勢愈發明顯,帶來最大的變化是物流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小批量碎片的、個性化,即快遞越來越強調服務。雖然電商快遞競爭正酣,但是優秀公司脫穎而出一定是在價格和服務中找到好的平衡點。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責任編輯:DF380)

相關焦點

  • 阿里牽手韻達,一統快遞江湖?
    自從阿里進軍快遞業之後,阿里系的陣容便越來越大。如今韻達再傳被阿里系收購的新聞,一旦消息屬實,那麼未來,順豐必將是獨自為營。緋聞能否成真?近日,一則阿里收購韻達股份的消息,讓沉寂已久的快遞江湖再起波瀾。據路透社引述兩名知情人士稱,3月31日,阿里巴巴將收購韻達至少10%的股份。
  • 什麼情況?快遞巨頭意外閃崩跌停!剛與阿里籤百億購股權 券商:接著買!
    摘要 【什麼情況?快遞巨頭意外閃崩跌停!剛與阿里籤百億購股權 券商:接著買!】8月1日,申通快遞開盤漲0.88%,開盤後股價跳水,跌幅迅速擴大至逾8%,開盤後20分鐘,股價直躺跌停。截至收盤,仍有少量賣單壓在跌停板,成交額超6億元,換手率超7%。
  • 申通再獲阿里資本加持,持股比例達25%
    【今日焦點】 申通快遞:獲阿里網絡舉牌持股比例,持有公司總股本25% >阿里網絡與德殷投資、德殷德潤於2020年9月21日籤署了《分立協議》,阿里網絡將持有新設公司之一的58.60%的股權,阿里網絡將持有新設公司之二的100%的股權,新設公司持有申通快遞3.83億股無限售流通股股份,佔申通快遞總股本的25%。
  • 三通一達股價崩盤,申通淨利潤暴跌99%!阿里成「背鍋俠」?
    答案可能在背後的大資本——阿里巴巴。在2017年的一段採訪中,劉強東就曾經說過,依附於阿里巴巴的快遞企業將逐步沒落,只有不肯低頭的順豐才能越來越壯大。三年後再看,劉強東說的話確實沒有錯,順豐已經從快遞行業中脫穎而出,而依賴於阿里菜鳥物流的「三通一達」,則逐步走向沒落。
  • 阿里入股申通快遞股票有什麼影響 申通快遞的收費標準怎麼算?
    此前,阿里巴巴剛投資46.65億元間接入股申通快遞。現在申通快遞公告稱與阿里巴巴籤署了《購股權協議》,阿里巴巴正式完全收購申通快遞。其實從前幾年,馬雲就提出了建立淘寶的菜鳥網絡,相比於京東的自營策略,阿里走了一條收購整合的道路。申通快遞在2019年6月快遞滿意度調查報告當中位列前茅。
  • 快遞江湖風雲再變 申通韻達加速布局自有快遞櫃
    快遞江湖風雲再變 申通韻達加速布局自有快遞櫃來源:聯商網2020-06-30 10:25近日,申通旗下自有快遞櫃品牌喵櫃悄然浮出水面。韻達的蜜罐、中通的兔喜這些智能快遞櫃也出現在大眾視線中。過去「通達系」只是第三方快遞櫃公司的合作方,如今開始打造自己的快遞櫃品牌,變成了快遞櫃領域的參與者。它們的加入讓快遞櫃江湖愈發熱鬧起來。
  • 以前還值兩個漲停的「馬爸爸」,怎麼就成了申通快遞的股價毒藥?
    小幅高開後迅速下墜,不到上午十點,申通快遞股價已經躺在跌停板上了,直至收盤也沒爬起來。可為什麼股價卻一點面子都不給,直接砸到跌停了呢?市場人士認為,原因有二。一是低於預期。今年3月,德殷投資就對所持申通快遞的股權做了調整,把53.76%的股權一拆三,分成29.9%、16.1%及7.76%三部分,其中29.9%的部分引入阿里巴巴,後者獲得該股權包的49%的股份。
  • 豪擲100億拿下申通,資本市場用腳投票,難道大家都不看好老馬?
    近日,一則阿里巴巴未來可能會成為申通快遞的控股股東的消息,讓申通快遞的股價高空墜落,砸在了跌停板上。按理說,阿里巴巴加持申通應該是一個利好才對,但從砸下來的跌停板來看,資本市場對此並不買帳,究竟市場為什麼不看好這次股權變更呢?   其實很簡單,快遞業雖然對流量有一定的依賴性,但並不是有流量就可以做的,快遞業的運營錯綜複雜,相關加盟店的管理更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 中金公司:阿里控股申通快遞 但不導流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通過投資46.65億元持有德殷德潤49%的股權(對應上市公司14.65%的股權)的交易在今年7月初剛剛完成,如果阿里在購股權生效之日行使上述兩部分權利,交易完成,其將合計持有申通快遞約46%的股份,屆時阿里也將會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 極兔快遞被圍剿背後:阿里對線拼多多,殘酷的物流江湖和野蠻入侵
    另據多家通達系加盟商透露,此前,申通、圓通已發布類似通知:對此,網友紛紛評論:」實際上就是阿里對拼多多的打壓「「直接說阿里巴巴利用菜鳥裹裹,控制韻達申通圓通聯手封鎖極兔快遞唄。」不難看出,在廣大吃瓜群眾眼中,極兔快遞已經和被默認是「拼多多系快遞」,和拼多多捆綁在了一起。
  • 申通快遞捲入996羅生門!從通達系老大到墊底 發生了什麼?
    申通快遞遭遇海量投訴近日,加班現象因"拼多多員工回家半路猝死"、"餓了麼騎手送餐時猝死"等事件的連續發生備受關注,包括央視、新華社等在內的多家媒體均對此發表評論,稱畸形加班現象必須遏制,讓勞動者超時工作、透支健康是違法操作。此時申通被曝因不接受加班辭退員工,也引發了廣泛的關注。
  • 申通快遞捲入996羅生門 從通達系老大到墊底 發生了什麼?
    2、申通快遞遭遇海量投訴近日,加班現象因"拼多多員工回家半路猝死"、"餓了麼騎手送餐時猝死"等事件的連續發生備受關注,包括央視、新華社等在內的多家媒體均對此發表評論,稱畸形加班現象必須遏制,讓勞動者超時工作、透支健康是違法操作。此時申通被曝因不接受加班辭退員工,也引發了廣泛的關注。
  • 中通回港再拿98億彈藥!價格戰已成「持久戰」,誰是真正的「快遞之...
    自2016年中國主要民營快遞企業「通達系」申通快遞(002468.SZ)、圓通速遞(600233.SH)、中通快遞、韻達股份(002120.SZ)和順豐控股(002352.SZ)全部登陸資本市場,開啟「二次創業」,四年間,中國快遞江湖風雲迭起。
  • 申通快遞背後的女人,退出申通後,賣起了雨傘
    不僅反映出國內快遞行業發展情況良好,更反映出其市場規模在進一步擴大。在龐大的市場下主要有郵政、順豐、京東和阿里系等,阿里系包括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百世等快遞。其中,申通快遞去年實現營收230.67億元,同比增長35.58%;淨利潤為14.33億元,同比下降30.06%。
  • 雙十二之後,多少深圳人被快遞坑慘
    在中國頭部快遞公司中,百世集團是迄今為止唯一沒有盈利的企業,2017年在美國上市至今,股價一跌再跌,市值蒸發了7成。在知乎上,幾乎找不到一條關於百世快遞的好評。一條「大家有哪些被百世快遞坑的經歷?」儘管京東此前封殺過天天快遞、百世快遞等公司,封殺申通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阿里,然而網友卻一片叫好,有網友評論說:「京東不是什麼好東,但申通肯定不是什麼好通。」
  • 申通快遞謀變:將數位化寫入基因
    當快遞行業走到第十二個雙11,「價格戰」卻未消失。一個關乎快遞企業生存的問題不得不面對:贏得未來靠什麼?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的時間點來到11月16日這天,我國快遞行業的業務量迎來了一個裡程碑式突破——超過700億件。在此背景下,申通快遞的包裹量也迎來歷史新高——今年前十個月的快遞包裹數量接近69億件,超過去年同期。
  • GPLP投融資:申通快遞獲46.6億元 婚禮紀獲7000萬美元
    作者:丹青申通快遞獲46.6億元GPLP犀牛財經3月11日消息:申通快遞日前發布公告,阿里巴巴將投資46.6億元,入股申通快遞控股股東公司申通快遞是一家綜合性的快遞公司,兼具傳統快遞業務以及電子商務物流服務,可為國內大型C2C、B2C企業提供物流配送、第三方物流和倉儲、代收貨款、貴重物品通道等服務。
  • 快遞江湖:桐廬幫
    於是,到2016年底,國內快遞企業掀起上市潮,圓通速遞、中通快遞、申通快遞、韻達股份、順豐控股以及百世集團等頭部企業紛紛上市募集資金強化自身競爭能力,行業逐漸由粗放式的運營管理轉向精細化、規模化的經營和管理模式。
  • 用菜鳥和申通快遞寄快遞我後悔了
    我是做了決定不管遇到什麼後果一般都不會後悔的人,而2020年卻因為用菜鳥APP寄一個快遞,我後悔了。快遞員上門取件後,我突然在菜鳥上看到是申通快遞,於是立馬電話給快遞員企圖追迴轉發順豐。於是打電話給小哥,跟小哥說了這個快遞很緊急,如果第二天不能到就麻煩給我送回來我重新發順豐,快遞員小哥信誓旦旦表示申通省內件24小時時效性,第二天(2020年12月27日)能到。於是我信了,放心地把快件交給了申通。
  • 京東封殺申通一事驚動整個快遞圈 京東和阿里物流系還能共生嗎
    近日,京東封殺申通一事驚動整個快遞圈。事件始於幾天前,京東在賣家論壇中掛出《關於合作快遞服務調整的通知》,要求京東商家停用包括申通在內的幾家快遞公司的服務。京東方面給出的理由是雙方合同已經過期,且未就續約達成一致。就此,申通方面回應稱,京東此舉是「濫用平臺霸權」,並表示京東的「霸權文化」是「只有自己,沒有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