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臺灣電影很窮,大陸片子不如市場好

2020-12-18 Mtime時光網


第五十屆金馬獎評委會主席李安接受採訪,點評臺灣和大陸電影

 

  時光網訊 因擔任第五十屆金馬獎評委會主席,李安近期接受了不少媒體採訪。在談到臺灣和內地電影時,他說,「臺灣電影現在幾乎只有兩個類型,一種是蔡明亮、侯孝賢這種很悶的文藝片,一種就是那種我形容不出來的片。像《賽德克·巴萊》這種電影太少了。」而大陸電影,「片子不如市場好,這幾年都沒有太好的電影,甚至可以說很多都很爛。」

 

  不過,進步是有的。「大陸的電影現在不再是閉關拍攝了,我看見很多大陸的投資商和海外投資商合作,邀請一些海外的技術人員來幫忙,從這些合作裡學習人家的工業流程,慢慢完善自己。但是臺灣電影卻一直都是單打獨鬥,鎖在自己的世界裡流血、流汗,活得很苦。臺灣電影大部分都很窮,沒有錢去請好萊塢的人,所以我常常都勸臺灣的電影人,應該多和大陸合作,學習大陸在電影工業尤其是商業電影工業方面的經驗。」

 

  臺灣電影·很窮

  「大部分臺灣電影都讓人想睡覺,不要為了錢降低電影的質量」

 

  「臺灣電影內在結構不健全,很難讓人感覺「非你莫屬」。所以這次沒有拿到最佳劇情片也是好事,讓臺灣電影知道自己還需要很多努力。一部電影無論你要給予觀眾什麼樣的內涵,首先它得精彩。《爸媽不在家》(本屆金馬獎最佳影片)是一部內涵很豐富的電影,講的東西是很枯燥而且煩悶的金融風暴,但是電影卻很有趣味性,格局也比較大。對比起來,《郊遊》的後半部分很精彩,但前半部分讓人想睡覺。其實,大部分臺灣電影都讓人想睡覺。

 

  臺灣電影大部分都很窮。像蔡明亮他們拍電影,都是東湊湊西弄弄,自己再掏出來一點,反正也沒什麼票房,但是可以拿獎。而剩下的那些所謂的商業片因為有老闆在投資,雖然只投了少少的錢,但是卻不允許他們有任何失敗,所以導演承受了很大的票房壓力,就不去求質量了。

 

  不要為了過度追求藝術去拍那些沒有劇情讓人很想睡的電影,也不要為了錢去降低電影的質量,拍一些莫名其妙的片子。電影本身是一件需要時間去沉澱的工作,你認真地、坦然地對待它,它就會「反哺」你,反之,它就會「反噬」你。總的來說,我希望臺灣電影越來越好。」

 

  大陸電影·虛浮

  「片子不如市場好,這幾年都沒有太好的電影,甚至可以說很多都很爛」

 

  「大陸的市場非常好,現在好萊塢最熱門的話題就是討論大陸的市場,而前幾年大家都在想怎麼把片子送去日本。我這麼說可能不是很好,但是坦白講,大陸的片子不如市場好,這幾年都沒有太好的電影,甚至可以說很多都很爛。當年日本的市場很好,但是日本也有一批很好的國際級導演,現在在國際上還屬於TOP級,大陸基本上沒有這種導演。

 

  可能是因為市場太好了,很多電影投放到市場裡就會有很好的回報,所以大家都變得比較虛浮。大陸的導演很有意思,有的人喜歡孤芳自賞,有的人特別喜歡吵架。但我覺得電影這種東西是渾然天成的藝術,導演只不過是這種藝術和觀眾之間的媒介,如果你自己都沉澱不下來,那你媒介給觀眾的這份藝術肯定也無法讓人感動。」

相關焦點

  • 李安:電影的僕人
    他一開始就結合了東西方的文化元素,這使他在同學中很不同,使得這部片子得以鶴立雞群,脫穎而出。」柯林曼教授是這部當年學生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見證人。「沒有人看完我的畢業作品還會說,這小子不會拍電影。」李安自己過的。在拜會導演之前,我聽了從《推手》(1991)開始的12 部電影的主要音樂,記下了他上過手的樂器。李安喜歡吹簫,也喜歡胡琴,嗯,他還跳過一個多月的芭蕾。
  • 臺灣比李安還有名的導演是誰?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說起侯孝賢,只要你是文藝青年或影迷,一定知道他是誰。他成名比李安還早,1984年的《風櫃來的人》就已經拿到國際影展獎項,而那時的李安還在紐約做他的失業中的家庭主夫呢。侯孝賢也是外省人,1947年出生於廣東省梅縣(就是現在的梅州市梅縣區),父親原本為當地的教育科長,後來在1948年全家遷到臺灣高雄縣鳳山市。他的童年及青春期在臺灣高雄縣鳳山市度過,他這段時期的往事,全部被他拍成了1985年的電影《童年往事》。
  • 奇蹟因他而存在李安,十年一覺電影夢
    李安是相遇世界的華人大導演,能夠成為李安電影裡的演員是無數演藝人員的榮幸。在他的電影事業中,他從一開始的作品就十分值得評究。在那些他拍過的電影中,沒有一個有過馬失前蹄的情況,每一部作品都堪稱優秀。他出生於臺灣,求學期間他有過拍片的夢想,那個時期,臺灣的影視業並不發達,也沒有好的條件和機遇,他出國求學,在世界上最著名的電影學院之一學習。由於溫和的開放的性格,他廣交朋友,也遇到了很多同道中人和知音。這期間,最重要的是他的老婆的出現,這個女人在他最艱難的時期給他陪伴、支持和希望。
  • 李安解讀《少年派》兩種結局:我在裡面藏了很多東西
    >  不久前,李安憑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5月10日,李安在臺北接受馬英九頒發「一等景星勳章」,當晚跟龍應臺出席「我的時代和我」座談會,在將近兩個小時的談話中,李安妙語連珠,以「恕老臣直言」坦誠地跟現場聽眾分享自己多年的拍片經驗,其中除了談到大陸和臺灣電影的現狀外,還首次談到了對《少年派》兩種不同結局的理解,明確表示,自己對兩個版本都只信一半,但現實中,兩個版本都不可或缺
  • 大陸對臺灣電影實行新政 院線:多來點商業片
    業內人士對這個新政表示看好,認為它既能加強兩岸的文化交流,又能幫助臺灣的電影業。院線:大陸觀眾更愛商業片中影星美院線副總經理燕羽說,臺灣片在東南亞都不怎麼賣得動,大陸的市場又很大,這個政策對臺灣電影業的促進作用是很大的。不過她同時也表示,此前,《海角七號》、《翻滾吧,阿信!》
  • 李安:十年河東_三聯生活周刊
    這次李安來大陸是為宣傳他的自傳《十年一覺電影夢》,他每得一次獎,這本書在臺灣地區就會加印一次,但銷量也和他的性格一樣——微溫。這本書基本可以概括為「堅持就是勝利」,李安用等待、隱忍、與世無爭換來了最需要與人拼爭的一項事業的大成。李安整整修改了一年,把所有得罪人的話都去掉:「銳氣是惹麻煩的事,不是嗎?」他從不覺得演藝圈複雜,因為他依舊活在自己單純的小天地。
  • 宋家泰:李安的中場戰事
    李升在臺灣聽到父親被槍斃的消息,傷心欲絕,一度想出家,好在後來碰到了楊思莊,結婚生下了兩個女兒後,終於生了一個兒子李安,這讓李升百感交集,說李家終於有後了,這一支脈,終於在海外另起爐灶。李升對李安這個長子,寄予了很大期望,在家裡,他最鍾愛的、最重視的是李安,打的最多的也是李安,因為這個兒子,一直不讓他省心。
  • 李安說國內外電影,我們的電影為什麼與文化及生活比較搭不上邊?
    《梁祝》 與西方人從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藝術片裡所認知的中國電影及文化很不一樣,也與香 港武打片不同。西方最初大量接觸中國電影及文化,是透過武打片及八九十年代的 藝術片(臺灣新電影、大陸第五代及香港新浪潮),這些形成了西方人對華語片的參 考架構,並將之視為中國傳統電影,以此來評價華語片,因而造成不少誤解及扭曲。 它是一個參考架構,但不是中國傳統電影的參考架構。
  • 專訪李安:你們的解讀比奧斯卡獎還窩心
    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月有餘,李安正在海外一站一站繼續為《少年派》做宣傳,我們又撥通了李安導演的電話。雖然這次看不到李安的表情,但他的聲音依然溫柔謙和。談到《少年派》票房一路上揚,他笑著說,超出期待太多了。「這個片在大陸引起這麼大的反響,非常的窩心,謝謝大家。」
  • 李安:別抱有成見,讓藝術更純粹是對電影人最好的尊重!
    第54屆金馬獎的後臺,李安接下金馬執委會主席一職。在距金馬獎開幕半個月之際,李安回到中國臺灣,籌備金馬獎事宜。李安表示希望能延續金馬獎的平順狀態,保持公正與開放,給所有華語電影工作者機會和鼓勵。為了將金馬獎更盡善盡美,李安動了不少腦筋,也廢了不少心思。甚至邀請到「不可能」的鞏俐,許多人都知道鞏俐在多年前曾明言不會再出席金馬獎。
  • 一旦進入電影世界,他就變成「殘忍」的、執拗的、激進的李安
    李安描述那個世界是這樣的,「如果一場戲要求你不好意思,他需要每一個毛孔都流露出害羞,這是藏不住的」。然而李安本人,並不太希望把這60幀版本的片花拿出來見人——他希望媒體們第一次感受到這部電影是以120幀的方式,而不是60幀。60幀雖好,但120幀更是另外一回事。這部電影的臺灣發行方說,他們花了很久,磨了李安很多次,才說服他做這麼一次播放。
  • 臺灣《旺報》:窮臺不如持續惠臺,大陸不應終止ECFA
    毫無疑問,統一臺灣是大陸的「陽謀」,對臺灣而言,不需要研究大陸對臺政策的「目的」,只需要研究「手段」。隨著兩岸關係惡化,「終止ECFA」、「文統無望,只能武統」已成為大陸熱議的話題,也在臺灣輿論場引起反彈。其實大陸過去談「惠臺」,如今考慮「窮臺」,過去強調「和統」,如今倡議「武統」,都屬於手段範疇,臺灣無需把手段當成目標。
  • 胡淑芬:給我一個李安太太,我也能成為李安?
    胡淑芬 導演李安又獲奧斯卡獎了。聽到這個消息,我有些傷感。我今年42歲,未婚,也算有點電影夢想。出道不早也不順的李安已經拿了三次奧斯卡,多好的一個屌絲勵志故事。一個電影人的成功,跟一部電影的大賣一樣,很難有完全可以複製的規律可循。有人說,李安成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特殊的背景,腳踏東西方,打通了中西文化的任督二脈。這我同意。最讓我感動的一個細節,李安獲獎後深情感謝臺灣;臺北101大廈頂端的大屏幕打上了大大的兩個字:李安。這是李安與臺灣彼此間的「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 李安:人生最脆弱的莫過不能重來
    這一年李安已經不小了,24歲,在大陸連研究生都畢業了,可他當時連個學士學位都沒混到,心理上不失落是不可能的。臺北桃園國際機場這也怪老蔣推行強行兵役制度,臺灣年輕男人只要身體沒毛病,都要服兵役。出國前,李安有一個交往兩年的女朋友,但他當兵耽誤了倆人的感情。
  • 李安評《歸來》:內斂平靜 張藝謀下部片全英文
    李安:託他的福,我的好幾部作品得獎他都是評委,哈哈(李安的標誌性笑容又出現了)。看張導演過去拍的片子,相信很多影迷都有問題。你以前拍了很多在中國電影領軍的大製作電影,然後現在又回頭講一部關於記憶的,有些壓抑的片子,你的心境是什麼?  張藝謀:其實我覺得現在我拍的,很像過去李安拍電影的風格。  李安:我當時拍那種題材的,那是因為沒錢。哈哈哈。
  • 李安欽點,堪比《喜宴》 《上氣》女主這部電影好在哪裡?
    「李安推薦」的標籤,這部電影名字叫做《別告訴她》。 這是李安在美國《綜藝》雜誌特別企劃「Directors on Directors」給出的答案,除李安外,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吉爾莫德爾託羅等25位好萊塢導演都選出了自己2019年最喜歡的電影。 或許對於熟知李安作品的觀眾,對他選擇這部電影的原因,並不會感到意外。
  • 龍應臺:李安的成就受惠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深沉濡染
    第8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當地時間25日閉幕,李安憑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臺灣當局「文化部長」龍應臺這幾天忙著在歐洲訪問,也不忘在演講中、專訪中提到李安。龍應臺26日在劍橋大學演講時指出,剛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李安成長背景如同臺灣文化發展史的縮影,臺灣創造的公民社會是多年來努力塑造而成,但挑戰仍未結束。
  • 李安的《喜宴》,第一次公開放映,贏得好評不斷!
    《推手》根本沒想到在海外上演,直接拿回臺灣放映,拍《喜宴》時,還是照 樣。而且《喜宴》沒有毛片,底片衝出來直接做電腦剪接,我們大概是全世界第一 個用電腦做全部後制的片子,只因為省錢,做人家的實驗品。調光拷貝衝出來後,李安才 知道有些畫面選得不對,焦距有問題。有的表情,如半身的,都看不到了。沒看過 毛片,剪接師蒂姆只知道個劇情大概,也不曉得詳細的對白內容,又是個喜劇,就 這樣跟著我剪。
  • 《飲食男女》幕後:李安酷愛做飯,臺灣廚神做替身,曾在劇組暴怒
    《飲食男女》作為李安早期代表作"家的三部曲"的終章,講述了一個退休大廚和三個性格迥異的女兒之間發生的故事。故事本身聚焦於中國人平淡而瑣碎的家庭生活,但在李安的精心處理之下,顯得十分清新雋永,1994年一經上映就名列臺灣十佳華語片的第一名。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影片之所以優秀,必然有其獨特的深意和反映的社會問題。
  • 亞洲最偉大的十位導演,中國有三位,李安王家衛均上榜
    導讀:亞洲最偉大的十位導演,中國有三位,李安王家衛均上榜在外媒評出的亞洲最偉大的十位導演中,中國佔了三位,分別是排名第八的李安,排名第七的楊德昌,和排名第二的王家衛,在三位導演中,王家衛的成就是最受外媒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