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友人向青島市檔案館捐贈珍貴老地圖(圖)

2020-12-13 半島網官網



  早報訊 昨天上午,我市榮譽市民、德國曼海姆市前第一副市長諾伯特·艾格博士(Dr.Norbert Egger)向市檔案館捐贈《山東及其門戶膠州》德文原版書籍及所附三幅珍貴地圖。市檔案館向艾格博士頒發了捐贈證書,並回贈由市檔案館組織翻譯出版的《山東及其門戶膠州》中文版本。

  據悉,《山東及其門戶膠州》一書出版於1898年,由19世紀德國著名地理學家、地質學家李希霍芬所著。1868-1872年,李希霍芬以上海為基地,對中國18個行省中的14個進行了地質地理考察,是「在中國版圖上走得最遠的外國人」。李希霍芬對膠州灣的研究與論斷對德國侵佔膠州灣產生了重大影響,他將關於山東的旅行筆記加以整理,增加自己的總結和思考寫成了這本書,主要目的是為佔領青島的德國統治者提供有關山東的信息,並概要設想了青島城市的建設選址和基本框架,使青島的建設和發展更加符合德國的國家利益。

  記者了解到,《山東及其門戶膠州》包括了有關山東的文獻、山東的自然風貌、居民和經濟、膠州作為山東和華北海上門戶等內容。捐贈此書的諾伯特·艾格博士在就任曼海姆市常務副市長的20多年裡,積極推動並強化中德兩國城市間的交流與合作。在他的努力下,曼海姆與青島締結友好城市關係,他也因此獲得青島榮譽市民稱謂。(記者 於順 通訊員 趙曉逢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老工程師憶首次引進德國冰箱生產線過程(圖)
    (市檔案館供圖)劉羨塘老人    1984年青島成為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後,增加了外匯使用額度,為島城企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提供了條件,讓青島迅速成長為擁有「五朵金花」的品牌之都,其中海爾集團的前身——青島電冰箱總廠1984年虧空147萬元,同年引進德國利勃海爾電冰箱生產線,第二年設備安裝並投產從此走上騰飛之路。
  • 閩南師大向漳州市檔案館捐贈一批閩臺文史資料含族譜、檔案文獻等
    本報訊(記者 周楊寧 文/圖)9月8日下午,閩南師範大學將《臺灣族譜彙編》《閩南涉臺族譜彙編》《臺海文獻彙刊》三套圖書共240冊捐贈給漳州市檔案館,並舉行捐贈儀式(如圖)。據了解,本次捐贈是市檔案館近年來接收的單次捐贈量最大、研究價值較高、學術成果豐碩的文獻資料。
  • 追尋百年記憶 李滄政協向市檔案館捐贈《李村大集》
    青島新聞網3月1日訊(記者 劉倩倩 攝影 馮顯泉)今天上午,在市檔案館副館長韓曉麟等人的見證下,青島城市文化符號的叢書《李村大集》(上下卷)捐贈儀式在市檔案館會議室舉行,李滄區政協科教文衛體與文史資料辦公室主任、《李村大集》副主編宋麗華,青島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村大集》責任編輯張樹楓等現場分享《李村大集》調研與編纂工作。
  • 德國科隆檔案館倒塌 內藏大量珍貴文物(組圖)
    這是3月3日在德國西部城市科隆拍攝的科隆城市歷史檔案館倒塌後的現場。當天,科隆城市歷史檔案館及其鄰近的兩棟建築物倒,造成9人失蹤,停在建築物旁的多輛汽車被埋在瓦礫下。新華社/路透  這是3月3日在德國科隆市區航拍的建築物倒塌現場(視頻截圖)。新華社/路透  3月3日,在德國科隆,救援人員在房屋倒塌現場救援。
  • 袁帆校友捐贈國立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等珍貴史料
    清華新聞網11月9日電 11月6日上午,清華大學1975級建工系校友袁帆將收藏的一套上世紀30年代國立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等7份入學資料捐贈給清華大學檔案館,為母校迎接110周年校慶獻上一份具有珍貴歷史價值的特殊禮物。
  • 青島市檔案館工商分館、黃島區檔案館正式開館
    煙固墩山下,丁家河畔,一座典雅莊重的建築迎來了它第一批「讀者」,來自各個行業近百餘人共同揭開全國首座檔案館工商分館神秘面紗——山東省青島市檔案館工商分館、黃島區檔案館正式開館。    走進新檔案館大廳,與外部取自嶗山石「四方周正、凝練簡潔」硬朗外觀不同,檔案館的內在卻分外「柔美」。其內裝設計提取海洋生態元素,地面、牆面嵌條類材料的選擇、表面肌理的處理、寬度厚度的拿捏都與大海波浪高度神似。
  • 青島市檔案館工商館開館 可存放檔案120萬卷
    青島新聞網12月17日訊(記者 陳志偉)今天上午,位於青島市西海岸新區長白山路的青島市檔案館工商館和西海岸新區檔案館正式開館。據介紹,青島市檔案館工商館和西海岸新區檔案館項目於2018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今年10月完成了相關驗收工作,總建築面積6萬餘平方米,市檔案館工商館與西海岸新區檔案館同體辦公。
  • 德國科隆檔案館坍塌 千年歷史瞬間"失憶"
    由於檔案館坍塌所引起的巨大震動還導致附近一個地鐵建築工地的頂棚坍塌,目前還沒有建築工地人員傷亡的消息。  珍貴史料安然度過二戰  除了數人還被埋在廢墟中之外,科隆檔案館內的大量珍貴歷史資料也急需得到救援——不少歷史超過千年的珍貴史料,包括中世紀漢莎同盟時期的重要文書都處於危險之中。  科隆市民對於在市中心發生這樣的事件,都感到非常震驚。
  • 山東魏橋創業集團向義大利、德國捐贈緊缺抗疫物資
    向義大利捐贈防疫物資近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後致電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和總理孔特,表示中國政府和人民堅定支持意方抗擊疫情的努力,願開展合作,提供幫助。為響應習總書記號召,山東魏橋創業集團通過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向義大利捐贈8萬個醫用口罩。
  • 德國科隆歷史檔案館坍塌 65000宗檔案葬身廢墟
    德國科隆歷史檔案館突然整體坍塌  65000宗檔案葬身廢墟  宗檔案葬身廢墟  德國西部科隆市歷史檔案館3日突然坍塌,同時引發周邊建築出現不同程度坍塌和下沉。  德國NTV電視臺記者在現場援引一名女性目擊者的話報導,她起初發現檔案館大樓正面牆體底部出現裂紋,隨後裂紋向頂部不斷延伸,越來越高,最終整座樓體坍塌,消失在揚起的塵土中。  「就像災難片一樣。」這名目擊者說。  弗洛裡安·哈克居住在與科隆歷史檔案館相鄰兩棟建築的一棟公寓樓內。
  • 都江堰市檔案館向西華大學捐贈一批地方志圖書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23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王蜀蘇)6月18日,都江堰市檔案館(地方志辦、黨史辦)館長鍾理、信息服務中心主任王克明、地方志科科長賀澤勇到訪西華大學圖書館參觀交流、捐贈圖書。圖書館館長潘殊閒、副館長彭國莉、鄭邦坤、母希清及圖書館辦公室、文獻資源建設部、流通部、閱覽部等相關負責人參加了座談交流和捐贈儀式。 鍾理一行首先參觀了西華大學圖書館地方志文庫。在隨後的座談交流中,潘殊閒館長首先對都江堰市檔案館來校捐贈圖書表示感謝,他簡要介紹了地方志文庫建設的背景,以及圍繞地方文化傳播所做的工作和成果。
  • 傅偉華向河南省檔案館捐贈「甲骨文鈞瓷龜甲片」
    央廣網鄭州7月21日消息(記者 彭華 李世康)7月20日下午,著名書法篆刻家傅偉華攜手創作團隊將創作出的一片「甲骨文鈞瓷龜甲片」和甲骨文書法長卷《蘭亭序》捐贈給了河南省檔案館,捐贈儀式在河南四通實業有限公司舉行。
  • 贛州市檔案館名人檔案管理辦法 (試行)
    、筆記等;(三)反映名人成就的材料,如著作、論文、出版物、研究成果、作品等;(四)社會對名人研究、評價的材料,如紀念性、回憶性材料,研究介紹材料;(五)與名人有直接關係的各類證書、獎章、信函、譜牒等; (六)反映名人活動的照片(紙質和電子)、音視頻、實物等載體形式的材料;(七)名人的口述歷史材料等;(八)名人收藏的珍貴圖書
  • 兩館通查、智能存儲 全國最大分館——青島市檔案館工商館開館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文豔12月17日上午,位於青島市西海岸新區長白山路的青島市檔案館工商館和西海岸新區檔案館正式開館!半島全媒體記者現場參加開館儀式並進行了參觀,明亮寬闊的展館,整潔的文檔中心,先進的智慧庫房,安全智能的中控系統,無不顯示著這座檔案分館在檔案系統中的領先地位。
  • 戰疫:觀察與鏡鑑|拉貝後人緊急求援 中國藥企免費捐贈
    《參考消息》特別策劃:「戰疫:觀察與鏡鑑」專題報導之八十八【原標題】拉貝後人緊急求援 中國藥企免費捐贈——中德友人續寫守望相助之情文/本報駐杭州記者 屈凌燕 駐柏林記者 任珂80多年後,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歐洲,約翰·拉貝的後人託馬斯·拉貝向中國緊急求援一種抗疫藥物。幾經周折,這批藥物已經送到託馬斯手上。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不久前分享了一個故事,德國海德堡大學醫學院的託馬斯·拉貝醫生與他取得聯繫,提請中方為他所在的醫院和他本人及家人提供一種中國目前正在生產的藥物。
  • 捐贈老物件,留下舊時光 記者帶您走進楊德勝的「個人博物館」,聽聽...
    幾十年來,楊德勝將自己收藏的部分老物件,陸續捐贈給青島市各大檔案館和小學。本期,記者帶您走進楊德勝的「個人博物館」,傾聽他和老物件的故事。楊德勝參加慈善晚會。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青島歷史,今年6月份,楊德勝向市檔案館捐贈了包括反映青島工商業歷史的票證、幣章、縫紉機、電視機、煙標等珍藏品。市檔案館的工作人員一點點登記、打包、裝箱,分三次、用三輛車將這些珍貴物品拉回檔案館。此外,楊德勝還參與了上百次社會文化活動,主持主槌拍賣近百餘場,並多次參與電視臺文化節目活動,舉辦專題講座,講述青島歷史,弘揚傳統文化。
  • 杭州下沙奧特萊斯向國家圖書館捐贈唐《陀羅尼經》等珍貴文獻
    (原標題:杭州下沙奧特萊斯向國家圖書館捐贈唐《陀羅尼經》等珍貴文獻)
  • 吳邦國校友向母校捐贈大學筆記和個人著作
    陳旭代表學校接收捐贈。校黨委常委、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校友總會副會長王巖,檔案館館長、校史館館長範寶龍參加。在校慶107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第十和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我校1967屆校友吳邦國,將保存了50多年的大學課堂筆記及新近出版的著作等珍貴資料捐贈給母校。
  • 吳邦國向母校清華大學捐贈大學筆記和個人著作
    吳邦國向母校清華大學捐贈大學筆記和個人著作 清華新聞網4月26日消息,在清華大學107周年校慶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第十和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清華大學1967屆校友吳邦國,將保存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