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教寶寶學會說「我」很重要?建立自我意識期,家長要這樣教

2020-08-10 樹屋的時光

歡迎關注樹屋的時光,樹屋的時光可以幫助你了解與孩子的溝通以及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的實際問題。本文篇約1200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

作為一個大人,甚至是一個大一些的孩子來說,說「我」實在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對於一兩歲的來說,可沒我們想的那麼容易,因為寶寶在一兩歲自我萌芽時期才開始慢慢意識到「我」代表的意義。因此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寶寶,通過正確說「我」的方式來建立自我意識。那麼在這個期間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寶寶呢?

為什麼自我意識很重要?

了解寶寶自我意識發展的裡程碑

提到自我意識這個概念,大家都很熟悉,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寶寶有了自我意識之後,就知道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能夠將自己和周圍的環境中其他的人事物進行區別。一般來說,寶寶在1至2歲的階段會開始逐漸形成初步的自我認知,2歲左右自我意識處於萌芽階段,那麼到3歲時會基本形成自我。

家長可別不在意,自我意識可是影響寶寶一輩子幸福的重要能力。因為擁有了自我意識,寶寶才能逐漸地形成自我、走出自我,塑造出家長所期望的創造力、意志力與獨立性等。

如何引導寶寶更好地認識自己

處於一兩歲間的寶寶開始熱衷於建立自我,當寶寶開始會說「我」的時候,其實就是寶寶意識到了自己的存在,並且知道要從自己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那麼,作為家長怎麼做才能才能更好地培養寶寶的自我意識呢?根據專家意見,父母們不妨可以從教寶寶說「我」開始。

我的身體

爸爸媽媽在向寶寶介紹自己的身體時,可以通過一些動作來加深部位的含義,比如家長可以搖搖頭說「這是我的頭」,伸出手來說「這是我的手」之類的,然後可以問寶寶:「寶寶的頭在哪裡呢?」在這些親子溝通中,家長就把「我」這個概念無意識地植入寶寶的腦海中了,讓寶寶對我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

我餓了

讓寶寶學會表達自己的生理需求也十分重要。比如當爸爸媽媽在吃飯的時候,可以用比較直觀的方式來告訴寶寶——我餓了,我要吃飯了。在家長感覺渴要喝水時,也可以告訴寶寶——我渴了,我要喝水了。把「爸爸/媽媽」換成「我」,就可以引導寶寶更好地認識自己的生理需求。

我的家人

爸爸媽媽也可以通過給寶寶指認家裡人的方式,來告訴寶寶這些都是自己家裡人,比如爸爸可以指著奶奶說「這是我的媽媽」,指著爺爺說「這是我的爸爸」。然後再通過引導寶寶,指著爺爺問寶寶「你叫他什麼呀?」通過這種溝通,讓寶寶把每個家人區分開來。

我的情緒

寶寶的所有情緒也並不是天生就有的,也需要時間逐漸從主情緒中分化出來,所以家長可以先自己做一些相關表情來告訴寶寶,每種表情對應的是什麼樣的情緒。比如,媽媽或爸爸可以做出生氣的表情來告訴「我現在很生氣」;做出微笑、高興的表情來告訴寶寶「我很開心」;做出難過的表情說「我難過了」……家長通過這些表情引導寶寶認識自己的情緒。

如果您喜歡樹屋的時光,請您關注我。歡迎對文章內容進行評論,一起探討對於家庭教育中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家長為什麼要教寶寶做自我介紹?這些好處要了解,可以這樣教寶寶
    那麼,對於寶寶來說,除了這些之外,教寶寶做自我介紹還有什麼好處呢?作為家長怎麼教會寶寶做一個好的自我介紹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先教寶寶記住自己姓名等簡單內容首先,家長可以教寶寶記一些寶寶的姓名、年齡等簡單的內容。平時家長可以多跟寶寶進行問答對話遊戲,引導寶寶進行重複記憶。比如問寶寶你叫什麼名字呀,今年幾歲啦等簡單的問題。剛開始教寶寶的時候,父母可以對跟寶寶說,如果寶寶不知道怎麼回答,可以告訴寶寶應該怎麼回答。
  • 教寶寶學會自我保護不被欺負
    為了讓孩子不要受到這種傷害,我們作為家長的就要時刻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為什麼要時刻呢?因為孩子的記憶力差,大人說過的話會很快就忘了。所以我就給大寶買了自我保護的繪本故事,通過繪本故事讓大寶加強記憶,學會自我保護。各位家長也可試試這個方法哦!
  • 春季入園準備:入園前教寶寶學會自我介紹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入園準備>入園必讀>正文春季入園準備:入園前教寶寶學會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這些對大人來說看似平淡無奇的話題增強了孩子的語言能力
  • 孩子發脾氣,媽媽要照單全收嗎?教孩子學會自我控制是根本
    所以,父母除了尷尬、沮喪、甚至抓狂之外,還應該幫助孩子學會自我控制,教他們除了衝動之外,還可以有其他的反應。教孩子學會自我控制是父母能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為這些,對孩子將來的學習、生活都有很大的影響。幫助孩子學習自我控制有哪些好處?
  • 教寶寶做自我介紹,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與眾不同
    所以教孩子學會自我介紹,是學習與人交流的重要步驟之一。讓孩子學會自我介紹,可以鍛鍊口頭表達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家長教孩子學習做自我介紹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父母在教孩子進行自我介紹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學習一,首先要訓練站姿做自我介紹時
  • 情緒管理很重要 如何教孩子控制自我的情緒
    原標題:情緒管理很重要 如何教孩子控制自我的情緒   教孩子控制自我的情緒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畢竟自我情緒能不能良好的控制關係著寶寶未來的人際關係以及未來能否立足於社會,那麼家長應如何教孩子控制情緒?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有多重要?
  • 家長該如何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所以作為家長,在看管好孩子的同時,一定要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那麼,家長具體應該怎麼做呢?3、 讓孩子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生活就是最好的課堂,家長可以利用日常生活隨時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比如:早上刷牙時,教孩子正確的刷牙姿勢,提醒孩子一定不能邊跑邊刷牙,要學會保護自己。出門穿鞋時,要教會孩子粘好魔術貼或系好鞋帶,避免摔跤、跌傷。
  • 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教給孩子「自我保護能力」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經常會有幼兒園家長說:「我的孩子被小朋友欺負了。」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父母處驚不亂的態度,是幫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途徑。與其擋在孩子面前,不如教他學會自我保護當孩子被欺負,家長怎麼做才能更好保護他的權益呢?建議先收起你的「玻璃心」,與其擔心不如用心,下面7個方法也許就能幫到我們的孩子:1、認真傾聽,給予正面回應。
  • 寶寶打人or被打怎麼辦?高情商的家長都這樣做
    鼓勵孩子自己道歉道歉可以讓寶寶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等寶寶平靜下來後,可以這樣和ta說:「你打了弟弟,我們可以和他說對不起嗎?」。然後把焦點轉移到ta的行為對對方形成的後果。「你看弟弟很疼,很難過,因為你打他了。」
  • 教孩子學會「自我認同」,才能變得更自信
    聽到媽媽的話,孩子的哭聲更大了,此時爸爸從俱樂部出來,看到這一幕,趕緊蹲下來對孩子說:「寶寶,今天咱們騎車也累了,今天就先練到這兒,好不好!」小男孩接收受來自爸爸的關愛,委屈地點點頭,至此,母子之戰才告一段落。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孩子總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拒絕再次嘗試,結果媽媽大怒,弄得孩子越來越膽怯。
  • 讓寶寶學會自我介紹的小遊戲
    在這一過程中,讓寶寶學會運用語言做自我介紹,就是與人交往的重要一步。   寶寶學會自我介紹的重要性   自我介紹是向他人展示自己特徵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禮儀。對大人來說簡單無奇的介紹可以增強孩子的語言能力,也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鼓舞他們去學習更多的事物。   1、可以增強寶寶的自信心。
  • 如何教孩子自己學會刷牙?育兒達人實用經驗分享,家長快學起來
    在孩子一歲前,因為吃的食物還比較單一,以奶製品或者母乳為主,此時家長只需要不時用溼紗布輕輕按摩一下寶寶牙齦同時準備一些牙膠工具,基本上也就完事兒了。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吃的食物越來越多,我們就要教他如何保護牙齒了。當寶寶到了兩歲後,家長就要教寶寶學會自己刷牙和清潔口腔了。
  • 致父母:早點教孩子「學會拒絕」,比「學會分享」更重要
    早點教孩子「學會拒絕」,比學會「分享」更重要。他和小朋友說:「你要讓著我,我是老年人」。邊說邊掏出老年卡。孩子懂得對陌生人說「不」,就離安全就進了一步。教孩子學會拒絕,不是讓他自私自利,冷漠,而是讓他有自我意識,能夠保護自己。
  • 為什麼從小教孩子學會賺錢很重要?
    然而,內心裡,她是對自己看不上的:故事的最後,她在路上被喝醉的水兵誤以為是站街女,她自嘲:"本來嘛,我跟她們有什麼分別?"旁邊的男人不讓她用這樣的話糟踐自己,她又說:"好了好了!我承認我說錯了話。怎麼沒有分別呢?她們是不得已的,我是自願的!"她看得非常清楚,卻又對自己的選擇無能為力。
  • 寶寶打人or被打怎麼辦?高情商的家長都這樣做!「直播回顧」
    對於愛打人的寶寶來說,Tom老師提醒家長們首先要思考寶寶攻擊行為發生的背後原因,而不是只想著糾正寶寶的「錯誤」,這樣才能更好滴幫助寶寶進步成長。如何區分寶寶打人行為背後的成因?鼓勵孩子自己道歉道歉可以讓寶寶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等寶寶平靜下來後,可以這樣和ta說:「你打了弟弟,我們可以和他說對不起嗎?」。然後把焦點轉移到ta的行為對對方形成的後果。「你看弟弟很疼,很難過,因為你打他了。」
  • 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5種技巧
    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技巧一、陌生人送上的東西  場景:傍晚,5歲的蒙蒙正在路邊挖沙子玩,這時一個陌生的男人熱情地湊過來要和蒙蒙一起「建城堡」,還送給他一支漂亮的小水槍。幾分鐘後蒙蒙就和「叔叔」混熟了,此時,「叔叔」要帶蒙蒙去吃肯德基……  應對方法:類似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時有發生。
  • 家長學會情緒管理很重要,孩子不是出氣筒,建立有效溝通很重要
    導讀:家長學會情緒管理很重要,孩子不是出氣筒,建立有效溝通很重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學會情緒管理很重要,孩子不是出氣筒,建立有效溝通很重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語言早教方案,家長如何教寶寶說話是關鍵!
    在寶寶的早期教育中,教寶寶說話是非常關鍵的。有些家長甚至是迫不及待的想聽寶寶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因此教寶寶說話也是一個關鍵的環節,寶寶語言早教方案更是值得家長關注。當聽到寶寶第一次叫「爸爸媽媽」那種心情只有做父母的才能體會,據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研究,幼兒期需要急速發展階段,這時期兒童對事物的表達能力大大提高,而說話也是寶寶必須學會的基本能力之一。
  • 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吐槽:我女兒才9歲!網友吵翻了
    ,還不讓學校講,出事了就抨擊教育,家長們是不是也應該自我反思一下? 現在的孩子早熟,我有個妹妹五六年級來例假,被班上的男孩子嘲笑,小朋友不懂又很害怕,都是我給科普的,為什麼不能說呢? 之前我們為大家講過,0~6歲的性發展是孩子一生性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期間孩子會對性產生好奇,比如玩小JJ、蹭私處,這就是他們最初的一個探索方式,因此,家長這個階段要做好性啟蒙教育工作很重要。
  • 寶寶總是發脾氣怎麼辦?家長的回應很重要
    五六歲的孩子還沒學會自我調控,不能平和地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憤怒。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時,他會很自然地發洩出來。但這樣威脅的話語會讓孩子心生恐懼和無助,久而久之,孩子以後遇到困難會本能的逃避尋求家長的幫助,變得自卑和內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