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焦慮、強迫症患者如何活用「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精髓?

2020-10-14 順德抑鬱焦慮自救同盟

抑鬱、焦慮、強迫症患者如何活用「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精髓?

案例:

在上心理團體治療課的時候,我發現有許多的同學有手抖的現象,內心裏面感覺很奇怪,為什麼這些人的手會莫名其妙地抖,後來,當我學習完系列的醫學概念,我才弄明白,手抖其實是所有軀體化症狀的一種而已,跟所謂的心悸,心慌等等,只是每個人身上的表現形式一樣。它們都是讓人非常難受和折磨的,但是只是嚇人的「紙老虎」。

後來為了加快康復的進程,我開始大力自學心理學,同時與心理科主任保持密切的溝通,因為有主任的指導,所以我的進步比較快,具體體現在個人藥品減持的方面,這樣就引起了不少同學和家長的關注,有一天,一位高一的同學向我發問:「我現在寫個字都寫不好,手抖,請問怎麼克服?」

我當時的回答:「以前有一段時間,我的屁股老長皮膚病,反覆去看皮膚醫生,看好了又復發,復發又去看,周而復始,一般人的想法會想,我肯定是不講究衛生才這樣,非也!

很難將皮膚病跟抑鬱焦慮扯上關係,但是正是因為焦慮抑鬱有所緩解後,皮膚問題也就不再找上門了;

也就是你我經歷胸悶,呼吸不暢一樣,也是一個表症;

或者還有其它許多各種症狀,在不同部位;

雖然每個人表現可能不一樣,不過總的來說,它所謂的控制也具有局限性,症狀來來去去都是那麼多樣,可以列出來的;

它要是想抖,你就隨它任何抖,不分場所,不論在任何人面前,你給足它面子,讓它隨意玩,等它玩的不想了,你想它給你再抖,它也不會上門找你了,你靜靜觀察它就行了,不需要介意它,也不要因為別人看你抖有怪目光而想有什麼想法,反正老子就是抖,一般人沒這樣的功夫的,愛怎麼看我都沒關係」;

「手抖以前的方法是一抖就想去控制,反而控制不住,而且內心又介意別人看到,引起自己內心又痛苦又衝突~

現在換一個玩法跟它玩,就放心讓它隨意去抖即可」;

「克服,別用這種思路

否則,如果說克服皮膚病,我多洗屁股與用多點medicine搽不行了嗎?結果不是,我好像印度三哥那麼勤快洗屁股,搽了一支支皮膚科老主任的medicine,還打針,看到他老人家都皺眉頭了

問題都不在屁股,老是搗騰屁股有啥用,導致手抖的最根本原因也不是手,是思維信念」。

當時,心理科主任的點評是:「看見梁澄的分享,是真的學會和症狀或者病情共處了。症狀越克服越多,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才是正道」。

要徹底通達「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必須要了解背後支持它的幾個概念,有朋友想了解這些原理,那你可以私信我,我將把解析這些本質的文件發給您,相信您在具體了解後,能好像心中放下大石的感覺!

。。。。。。。。。。。。。。。。。。。。。。。。。。。。。。。。。。。。。。。。。。。。。。。。

備註

(1)因時間關係,沒辦法全部回復留言評論,非常抱歉;

(2)很理解一部分人十分渴望方法的指引,其實,我發的每一篇,都與治療有關係,不會無緣無故弄上來,材料多,不可能全部一下子搬上來,請有興趣的人耐心等候;網上每個人處於不同的進程當中,這個不是單獨為某一個人的特定情況而寫,理解萬歲!我個人的能力和認知也有限,有不足的地方也懇請大家體諒及糾正,謝謝!

(3)另外有急於探討的朋友,也可以私信。

本文「森田正馬思想應對焦慮抑鬱等心理障礙」摘自抑鬱焦慮自救用書《在逆境中的自救和覺醒》。是順德抑鬱焦慮自救同盟的專屬用書之一,有需要的朋友可私信索取。

-------作者:梁澄

簡介:

曾經的帶有多種軀體化症狀的抑鬱焦慮混症患者;

順德抑鬱焦慮自救同盟讀書會發起人/讀書會線下分析方向首席指導;

經歷:

(1)主要憑藉自身努力,在短短10個月內停藥,從重度抑鬱焦慮康復,並應其他家屬要求,使用自身的康復經驗,成功指導輔助其他多名患者(嚴重者曾有多次自殘自殺行為)處理多種軀體化症狀和消除極端自我傷害心境障礙

(2)被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心理科領頭人陳主任讚譽:高度已經超越許多自行在外執業的心理諮詢師,就好像學武術,初學時講究一招一式,到了一定境界後就無招無式了(有點自吹自擂了,不好意思)。

主張與號召對於抑鬱、焦慮、強迫,雙相情感障礙等心理障礙,甚至神經分裂症初期,藉由個人身心靈的成長及生活方面的正面轉變來達到追求自性的引導,開發內在的智慧。

讓人們真正明白心理障礙疾病乃是內在心靈的扭曲及衝突,並借著自我學習及開悟,達到自我的自性化,引導人們走向內在的朝聖道路,併到達成功的自我救贖!

信念:對於心理障礙,心靈的創傷,所有人都具備自我療愈的潛力和能力!

相關焦點

  • 走出強迫症的牢籠之順其自然
    強迫症或神經症患者對自己的症狀需要順其自然,之所以患強迫症或神經症也是長期沒有順其自然的結果。 任何事物都由其發展的自然規律,《道德經》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孕育和養育了萬物也要受到自然法則的約束,我們人類也不例外。
  • 抑鬱、焦慮、強迫症,中國人的三大精神障礙
    精神衛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也越發到大眾的關注,抑鬱、焦慮、強迫症等精神類疾病也逐漸從邊緣地帶走入了大眾視線。其實抑鬱、焦慮、強迫等都屬於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經歷過,但是通過自我調節一般很快就能從中走出。但是如果遲遲不能從這種心理狀態中走出,形成心理障礙,就會發展成為精神疾病,影響患者的工作生活,並帶來極大的痛苦。
  • 強迫症患者該如何轉移注意力
    作者:袁運錄某網友問我:強迫思維者如何轉移注意力?為什麼強迫症患者會控制不住去想某些問題,並且一個接一個的想?因為他有強迫症的種子。但這個想法和那樣去做,雖然會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比如你想用什麼轉移注意力的辦法,所有的強迫症患者都用過,而且都在努力的尋找這樣的方法,但結果呢?短暫平靜後,不久,問題還是依然出現。甚至被暫時堵截的強迫情緒(就如黃河),一旦找到突破的機會,就會以更加瘋狂的力量去傷害你。人類的悲哀,就在於總是行螳臂當車、不自量力的愚蠢之舉。
  • 強迫症:本我和超我的衝突,森田療法幫你減輕痛苦
    心理學鼻祖弗洛伊德認為強迫症是由於患者的防禦機制不能處理強迫性人格而形成的焦慮,當本我的情慾和攻擊本能與超我的自我控制和調節發生矛盾時,自我如果不能用理性機制來調節它們的衝突以及由衝突所引起的焦慮時,就會出現強迫症狀。這個有點難理解,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 強迫症治療
    患者明明知道自己反覆在做或想的事毫無意義,卻停不下來,控制不了,而且越要控制,就越會感到焦慮、痛苦。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職場壓力的不斷增加,強迫症的發病率愈來愈高。發病的人群也涉及各類人群,強迫症的影響愈發明顯。強迫症的表現多樣,但按照其症狀的形式,一般分強迫觀念、強迫行為、強迫意向和強迫情緒四類。
  • 強迫症會對患者造成哪些危害?
    因此,只要我們認識到強迫症的危害,就可以擺脫強迫症,避免強迫症。   而我們所說的精神疾病方面的強迫症是比那個嚴重多的,而且也是精神病種裡面患病率較高的常見的一種神經症,強迫症的出現不僅會嚴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並且也會對患者的家庭、朋友造成一定的影響。強迫症的危害是很嚴重的,千萬不可小覷!  首先,強迫症患者可能會:  1、引發併發症。
  • 怎麼應對焦慮與強迫症
    怎麼應對焦慮其實,強迫症給我們最大的痛苦就是那忐忑不安的焦慮情緒了,而倘若強迫症沒有焦慮的情緒,各位可以試想一下,是不是痛苦也就小了一大半了呢?想要戰勝強迫症,克服焦慮這一關是非常關鍵的,森田療法講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意思是說當焦慮來的時候,我們不去管它,做自己該做的事情,那麼這些焦慮自然就會在我們做事情的過程中消失。道理很簡單,但很多患者朋友在實施的過程中,卻常常是舉步為艱的。這裡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的阻礙,一是不明白為什麼不去管焦慮,焦慮就會自然消失。
  • 抑鬱、焦慮、強迫三者有什麼區別?其痊癒的本質其實是一樣的
    有一次被同事問道:怎麼判斷一個人是焦慮了還是抑鬱了呢?今天就這個問題跟大家一起討論一下!首先,有抑鬱症的人,不一定有焦慮症;但有焦慮症的人,大多數都會伴隨一些輕微的抑鬱情緒或者強迫症,並且強迫症嚴重一些的朋友,也會有一些焦慮情緒或抑鬱情緒。一般來說,這些神經症狀稍微嚴重一點的人,基本上都是焦慮、抑鬱、強迫三者互相纏繞。
  •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呢?所有的抑鬱症、強迫症患者都期盼一種能夠讓自己如夢方醒的最佳治療方法,然而,患者的這種心理期望,卻不利於他們的康復治療,也會給他們的信心帶來很大影響。他們缺乏對抑鬱症、強迫症等神經症的正確認識和了解。
  • 六個月走出強迫症的我,強迫症患者應該看看!
    我是強迫症親歷者,16歲開始強迫症發作,一直在硬抗,18歲半實在支撐不住了,尋求心理諮詢,半年痊癒。現在已經過去七年了!我們先來說說看,強迫症真的能治癒麼!我說的這個問題,因為我被這個問題困擾了很久。因為我上網去查,很多人說,強迫症是神經症的癌症,連心理醫生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強迫症是最難治癒的神經症。這把我嚇尿了有木有?雖然也有人說已經怎麼治好的,但好像花了好幾十年,我聽了一樣嚇尿了有沒有?尼瑪說好的共享青春年華呢?而且我覺得我這懷疑精神力量還是很強的,心想你說治好就治好了?你能保證不復發?總之,有段時間,包括走出強迫症之後一段時間,我還是挺鬱悶的。
  •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
    所有的抑鬱症、強迫症患者都期盼一種能夠讓自己如夢方醒的最佳治療方法,然而,患者的這種心理期望,卻不利於他們的康復治療,也會給他們的信心帶來很大影響。他們缺乏對抑鬱症、強迫症等神經症的正確認識和了解。心理學家李宏夫在《戰勝強迫症》書中講到,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懼症是神經症的不同表現形式,究其根本都是來自人的思想。書中講到:「任何事物及現象都不會對人產生壓力和恐懼,令人產生壓力和恐懼的是人們對此事物及現象所持有的觀點和看法導致的」。
  • 如何打破焦慮、抑鬱的惡性循環?心理學家:做好這一點你就成功了
    如何打破焦慮症的惡性循環?心理學家:做好這一點你就成功了很多焦慮、抑鬱的朋友在自我調整過程中總是會遇到一些相似的問題。比如: 「為什麼按照『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去接納,但是自己的焦慮症狀卻沒有減輕?」有時候強迫自己,反而讓自己更加痛苦。」還有很多朋友會問到:「活在當下就可以遠離焦慮抑鬱。感覺說得好有道理,可是在實際生活過程中卻無法辦到,怎麼辦?……」你是否也被以上的問題所折磨呢?特別是對於某些喜歡看書的朋友,對於以上問題的困惑應該會更深。字都認識,意思好像也明白,可是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卻「有心無力」。我們就用大白話,幫助大家來一一破解以上問題。
  • 強迫症的為所當為與化解
    關於為所當為呢,我認為是要去做我們應當做的事情,不要帶著轉移注意力的目的,或者是治病的目的。當你的生活充實豐富,自然而然那些想法就少了。當然還有一種觀點,就是要先去化解那些強迫觀念,達到內心的寧靜。然後再去做事,生活。我覺得呢這種觀點,肯定也有它的道理。我認為為什麼我們講要用綜合的方法呢?這就是鄭老師講過的,一邊化解,一邊去生活。
  • 解密強迫症:寫給強迫症患者的話
    強迫症是心理疾病裡的頑疾。強迫症的核心症狀是:「強迫與反強迫的對立」。首先就是有了強迫行為、或者強迫思維。來訪者感覺到強迫行為沒必要,所以,就想解決強迫症,想克制強迫行為。而經過自己反覆的克制強迫行為無效後,導致病人更加焦慮、擔心、害怕。從而誠惶誠恐。強迫症加劇了。
  • 你是強迫症的潛在患者嗎?關於強迫症的精神分析報告
    強迫症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最典型的神經症之一,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主要臨床表現,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存在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這種想法在腦海中反覆出現,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很精神健康。
  • 焦慮症伴強迫症患者的自愈:我是如何用這個方法康復的
    焦慮症伴強迫症患者的自愈:我是如何用這個方法康復的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焦慮症、強迫症已經漸漸的離我遠去,我也真真事實感受到自己內心的成長,雖然還沒完全走出,但能夠感覺到,我離真正的走出來也許只差一步,也就是時間問題了。
  • 放下執念《科學解救「強迫症」完整指南》
    如何走出「強迫」的泥潭?強迫症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大約為1%,在某些特殊職業人群(醫生、教師、會計、設計師等)中的患病率約為3%,通常人們所說的「潔癖」、「恐艾症」等均為強迫症的一種表現。結合臨床實踐,估計國內的強迫症大約有500-1000萬。
  • 走出強迫症的最好方法,強迫症有什麼表現?
    強迫症是當今社會比較常見的一種心理性疾病,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有嚴重的影響,患者常常會出現不受控制的做一些事情的情況,所以很多人都想擺脫強迫症,那麼大家知道走出強迫症的最好方法是什麼嗎?強迫症有什麼表現呢?
  • APP右上角不能有小紅點,是強迫症嗎?
    廣義的強迫障礙主要表現為:強迫回憶或者思考某些沒有意義的事情;強迫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重病;害怕自己的眼神餘光會看某些東西;因為擔心怕髒而不停地洗手或者衣物;控制不住地數臺階或者電線桿;所有東西都要放整齊;睡覺總擔心房子會塌;擔心自己會傷害別人,或者控制不住地收集沒用的物品,甚至是垃圾。另外,拔毛症和軀體變形障礙也被歸入強迫症及相關障礙。
  • 患者有強迫症、又有抑鬱症或雙相障礙,到底是什麼問題?
    我們臨床中遇到不少患者,一方面有嚴重的情緒障礙,另一方面又有突出、明顯的強迫症狀,因此被其它醫療機構診斷為雙相障礙/抑鬱症共病強迫症。 而多數精神科大夫又往往沒有時間對兩者的聯繫作出較清晰的解讀,導致很多患者、家屬有所困惑: 到底是強迫症還是抑鬱/雙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