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市場上,我們買不到牛腸或者羊腸?原因在這裡
最近氣溫逐步下降,很多地方的人的身上都穿起了厚厚的棉衣,有的地方甚至已經下了好幾場雪。說到這裡我真是非常羨慕那些已經順利入冬的地方,像在我所在的地方廣東,這裡的氣溫依舊是忽高忽低,搞得很多人不知道該穿多一點還是穿少一點。但是很多當地人按照以往的習慣已經在開始準備一些進補的食物了,像是雞鴨魚這些當然都是必不可少,不過和以往不同,還需要搭配一些能夠活血益氣的藥材才行。
不過在冬天我是不太喜歡吃那些老人很喜歡的進補的食物的,感覺加入了藥材味道都有一點怪怪的,還是吃一些普通的食物就好。不過天氣冷的時候我比較喜歡吃的食物是豬腸,可能很多人不太愛吃這種東西,覺得總是有一股怪味道。當然豬腸想要完全清理乾淨的話確實是需要一些方法和時間。但是如果是清理乾淨的豬腸做成的菜其實是非常好吃的,豬腸加起來也非常的筋道。
通常我們去買豬腸的時候可以看到豬腸一般都是和各種部位的豬肉擺放在一起的,因為畢竟都是豬身上的部位,擺在一起比較方便顧客也比較好挑選。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當我們要去買牛肉或者是羊肉的時候,攤位上卻基本不會擺什麼牛腸或者是羊腸,而當我們真的想買這兩種食材的時候,你會發現在市場上很難找得到。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們之所以在市場上很難買到牛腸或者是羊腸,主要是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處理難易程度不一樣。雖然動物的腸道相比動物的其他部位比較難處理,但如果互相比較的話,你會發現豬大腸還是比較好加工,要想快速地清洗乾淨是比較簡單的,清洗乾淨直接涮火鍋,味道堪稱是一絕,超級好吃。但是牛腸和羊腸腸道很大,而且非常難處理,上面的一些不能吃的附著物很難快速清除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剛剝出來的牛羊腸,樣子比豬腸噁心多了。
第二個是我們都知道牛羊肉的價格要比豬肉貴得多,主要是因為豬肉比較多而牛羊肉比較少,也就是基數不一樣。所以豬大腸的數量就比較多,基本上算是家常食材,平時需求量就很大,所以供應量也大。因此就比較常見,想吃的話,隨時都可以買到。而牛羊腸就不是這樣了,數量比較少,一般市場上也比較難買到。
最後一個是相比於豬腸好吃而且只能直接吃,牛羊腸特別是羊腸還有特殊的用途,它更適合做成腸衣,用來罐裝香腸,可以說是最優質,最好用的腸衣了。最重要的是羊腸當作腸衣賣的價格要比直接賣生的貴,很多人覺得直接賣牛羊腸比較虧所以基本上都直接被收走進行加工了,市場上的生的牛羊腸很少見。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市場上很少能看見生的牛羊腸的原因,當然其實牛羊腸的味道並沒有比豬腸好多少,更多的是作為一些其他的副產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