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寶寶的專注力時間不同,影響原因分四種,建議對症下藥

2020-12-18 騰訊網

幼兒園開學遙遙無期,眼瞅著熊孩子已經把家裡的玩具都玩膩了,正發愁再添置點什麼。寶媽群裡就有位媽媽發來消息:「我家一直有太空沙,沒敢讓玩,怕弄的家裡到處都是,昨天拿出來玩上了,居然能玩一下午。」「能玩一下午?你娃的專注力真可以啊,我家也有這個,可是孩子最多玩十幾分鐘。」另一位寶媽立馬回復道。

大家就在群裡開始了關於孩子專注力的討論,大部分寶媽都是在說寶寶沒有耐心,幹啥也是三分鐘熱度。拼圖兩分鐘,畫畫三分鐘,一轉眼又去玩小汽車,帶去遊樂場蹺蹺板還沒坐穩就要下來滑滑梯。

大家好像都在尋求讓寶寶提升專注力的方法,但都沒啥用,我們今天來看看孩子的專注力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同年齡的專注力時間不同

大家都希望自家娃有耐心,玩玩具能認真聚精會神,看繪本能全部讀完,做一個遊戲能夠有始有終。但是對於不用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想要完美做到家長的要求,簡直是天方夜譚。這和孩子自身的發展有關,家長可以根據自家娃的年齡段來了解一下。

有一個關於孩子專注力時間的算法是這樣的:孩子的專注力時間=孩子的生理年齡~生理年齡+1。意思就是,如果孩子3歲,那他的專注力時間就是3~4分鐘。是不是覺得很短?即使是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下,孩子的專注力時間每年是在增加的,大概在2-5分鐘左右。按照這種算法,三歲的寶寶的專注力時間最長為15分鐘。

根據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孩子的專注力時間與年齡是成正比的。年齡越小,專注力時間越短。因此,想要一名三歲的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專注半個小時甚至更久,顯然有點困難。但是有的家長會疑問,就像文章一開始提到的兩位寶媽的對話,同樣的年齡,同樣的遊戲,為什麼人家孩子就能玩一下午,我娃就是10分鐘呢?

影響寶寶專注力的原因

的確,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都很大,專注力也不是不能培養和訓練的。那麼在訓練孩子的專注力時長前,我們需要先了解自家娃為什麼專注力不強?

1、不感興趣

興趣對於做任何事情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孩子對太空沙不感興趣,你一定要他玩一下午,確實是不現實的。就像我閨蜜家的寶寶,對任何遊戲都是玩一下就跑開了,唯獨在做飯的遊戲上,可以一個人玩很久,這就是孩子的興趣所在。

2、父母過多幹預

這也是經常發生地一種情況,也許寶寶正在畫畫,家長在旁邊陪著。當看到孩子這裡那裡畫得不太好,顏色不太正確的時候,就總是會想要糾正寶寶的做法。久而久之,被幹預地過多,孩子就會失去自我探索的樂趣

3、經常催促、批評孩子

寶寶正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玩,也許該吃飯了,也許要出門了,家長就會不停地催促孩子快點。如果寶寶遲遲不願意停下正在進行的遊戲,也許還會遭到一陣批評:「你怎麼幹什麼都這樣慢?」要知道,是我們的節奏打亂了孩子的節奏

4、玩具過多

家裡玩具過多,也會讓寶寶變得專注力不強。新買來的抓娃娃機還沒有完全熟悉,就看到了電動小汽車,孩子就總是想要玩一下這個,玩一下那個。

因此想要讓寶寶提升專注力,就需要規避掉這些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因素。

如何培養寶寶的專注力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專注力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最終成就。」

首先,不要影響孩子正在做的事情

當寶寶正在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應該儘可能地觀察孩子,並且做好配合。也許我們看到寶寶非常的可愛,忍不住地想要參與進去,但是卻會打擾到孩子的專注力。除非寶寶主動要求幫助,建議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和時間。

其次,給娃的玩具適合年齡段

現在市場上的玩具琳琅滿目,家長看著都想要玩一玩。也總是忍不住買一堆有用沒用的玩具回來,但是有一部分其實是和孩子的年齡段不相符的。給寶寶挑選適合的玩具,不僅能增加寶寶對玩具的興趣,也可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最後,嘗試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體驗成就感

有的父母說,孩子好像對什麼都沒有耐心,也不知道他喜歡什麼。這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寶寶的行為,找到孩子的關注點,並加以引導和培養。逐步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時間,讓寶寶體會認真完成一件事情的成就感。

其實對於孩子而言,父母少幹預,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寶寶獨立掌握自己的事情,找到興趣所在,就能逐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時間。

相關焦點

  • 育兒專家建議 寶寶發脾氣要「對症下藥」
    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孩子的反抗只是想發表自己的意見而已。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留意孩子生活中的變化,分析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幫助孩子合理地疏導情緒。今天親貝網小編帶父母看看寶寶發脾氣的原因,如何對症下藥?有什麼小技巧?
  • 玩好這2個小遊戲,分分鐘提高寶寶專注力!
    目前一些機構為了吸引人眼球,打出了「專注力」這個家長們不太常見的名詞,其實兩者是一個意思啦~不管是專注力還是注意力,孩子總是思維渙散無法集中,是有原因的。分清原因時長不同一般來講,學齡前兒童的專注力平均時長大概是這樣的:8~15 個月 :可以專注大概 1 分鐘左右16~19 個月:30 秒~2 分鐘20~24 個月:30 秒~3 分鐘25~36 個月:2~10 分鐘3~4 歲:3~15
  • 髓鞘化不良——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原因之一
    孩子髓鞘化品質不良的外在行為表現就是專注力容易受幹擾,不能較長時間地把注意力保持集中在某一活動上,容易分心,多動,坐不住,做事半途而廢。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出現髓鞘化不良現象,請儘早進行針對性感統訓練幹預,幫助孩子及時扭轉身體狀態,孩子因此會受益終生。髓鞘化品質良好,信息之間的傳遞才能快速準確,我們才能反應迅速。被針刺到會縮手,見到蛇會逃跑,遇到危險會迅速逃離。
  • 如何分階段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晉江市協會教你一招
    10月19日,市計生協會、市衛健局聯合主辦的「如何分階段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公益線下沙龍活動在潤合心理諮詢中心開展。,並結合實例幫助家長分析寶寶現階段專注力情況;二是如何培養專注力,與家長探索在實際生活中分階段培養寶寶的專注力。
  • 寶寶一個人玩得出神,少於這個時間,請不要打斷,以免影響專注力
    為什麼不建議打擾玩耍中的寶寶我們總是覺得自家的孩子專注力不足,每一件玩具都玩不了多久,在玩耍過程中還很容易走神。其實,嬰幼兒的專注力機制,是和成人完全不同的。專注力到底是咋回事我們總說孩子專注力差,那麼專注力到底是指什麼呢?從狹義的角度來說,專注力指的就是注意力,在心理學上,專注力也叫做注意力。
  • 寶寶不愛吸奶瓶?找對原因,「對症下藥」才是關鍵!
    前段時間和一群寶媽們聊天時,好多寶媽們都說自家寶寶不吸奶瓶,真是愁人!講真這寶寶不愛吸奶瓶確實是挺讓人頭疼的,想當初我家小寶也是如此。記得在二寶6個多月時因感冒咳嗽的厲害,醫生建議說讓給她多喝點水,結果我家這位是死活都不吸奶瓶。
  • 鍛鍊孩子專注力,要對症下藥,這裡有13種方法可供選擇
    讓他們安靜的坐在一個地方,在不分心的情況下完成家庭作業,這對他/她來說是一項挑戰。但是,話雖如此,幫助孩子專注於一項任務並在更長一段時間內提高注意力的技能是可能的。在開始之前,下面幾件事情家長要了解。兒童面臨注意力集中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他們與成人的思維方式不同。儘管如此,這裡有一些最好的方法,可以幫助您的孩子快速、輕鬆地提高注意力。看看如何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技巧吧!
  • 孩子專注力不好,極可能不是不夠聰明,而是因為這個原因
    心理學家兼兒科醫生Arnold Lucius Gesell等人做過一項研究,他們通過7分鐘的玩耍時間,觀察不同年齡的孩子專注於房間內的玩具的情況。如果你家孩子年齡越小,光顧的玩具越少,並且在每個玩具上專注的時間比較長,那麼可以說,你家孩子的專注力非常強。
  • 有趣的遊戲,養成寶寶好的專注力
    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孩子的專注力吧?專注力也可以稱為注意力,就是我們在高度集中精神和專心幹某事時的心理狀態。良好的專注力有助於提高做事的效率,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能讓孩子比較持久的對學習產生興趣,對孩子的智力發展也很重要。那為什麼會有很多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專注力不好,注意力差呢?那我們就要尋找一下到底是什麼影響了孩子的專注力?
  • 孩子坐不住是專注力不好?了解專注力時間公式,解救被冤枉的孩子
    父母可以參考這個專注力時間公式來判斷孩子的專注力是否不夠好。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孩子的專注力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像一個只有一歲的孩子,即使是爸爸媽媽把故事講的再繪聲繪色,精彩紛呈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一般也不會超過三分鐘,而一本中等難度的書如果需要完完整整的讀下來基本上需要花費五分鐘以上。
  • 如何分階段培養寶寶專注力?晉江市計生協會心理學習沙龍活動
    這可能是孩子專注力差的表現~本期晉江市計生協會心理健康專欄線下沙龍活動,將邀請專業講師現場指導父母們:分階段培養寶寶專注力專注力是寶寶智力發展的起點。你家寶貝的專注力情況如何?想知道影響寶寶專注力的因素有哪些嗎?
  • 家長對孩子用了很多提高專注力的方法,卻毫無成效,原因和這有關
    之所以會這樣,很可能是我們沒有找到孩子專注力不集中的真正原因,以致好方法用錯了地方。 事實上,導致孩子專注力不集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要想解決好孩子專注力不集中的問題,首先要找出他專注力不集中的真正原因。
  • 寶寶經常拉肚子,可能是這5個原因,家長要「對症下藥」
    但是寶寶依舊拉肚子,症狀一點都沒有得到緩解,這可把小明嚇壞了,就趕緊帶寶寶去醫院治療,醫生說寶寶拉肚子並不一定是因為晚上睡覺著涼了,還有以下這四種原因也是會同樣造成寶寶拉肚子的,咱們就來聽聽醫生怎麼說的吧。寶寶經常拉肚子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寶寶總愛吸手指該怎麼辦?家長們要找出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有些寶寶在幾個月的時候會吸手指,而有些孩子到了三四歲還在吸手指,甚至有些孩子到了十歲以上依然在吸手指,甚至是咬手指甲,這究竟是為什麼?家長要了解孩子吸手指的原因及影響1、 兩歲之前的寶寶其實當寶寶還在媽媽的子宮裡時,就精通了吸手指這項技能了。
  • 《為什麼精英都是時間控》,二維時間管理術,恢復大腦專注力,提高...
    因此,我們可以列一個等式:專注力(工作效率)×時間=工作完成量(斜線下方部分的面積)。 專注力是隨著工作時間的延長而逐漸降低的,上午大腦的專注力明顯高於下午或晚上。 所以,工作效率低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從大腦專注力開始降低導致的。
  • 如何提高寶寶的專注力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寶寶正常的專注時間是多少,專注的時長=生理年齡+1,也就是說2歲的寶寶一般能有意識的專注3分鐘,這麼短的專注力其實跟寶寶的大腦構造有關係,寶寶的神經網絡太過活躍,不像大人,一次可以專注一件事,寶寶會同時注意環境裡的所有事情,一邊玩玩具,一邊看大人聊天,一邊被另一個玩具吸引,所有的事情都會吸引寶寶,寶寶也想快點學會大人在做的事情。
  • 孩子玩得開心,學習才會專心,有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輕鬆又省心
    01影響孩子注意力的要素其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對孩子的專注力造成相應的影響,各位爸媽一定要留心究竟是什麼影響了自家寶寶無法專注的做事和學習1.先天的性格和氣質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內向,有的外向,有的可以在那裡安靜坐上一整天讀書,但有的孩子卻一刻都閒不住;如果說孩子本身性格就屬於注意力相對較低,同時堅持度也很低的情況,那麼,他有可能做事就不會太過於專注。
  • 孩子專注力缺失?對症下藥找回來
  • 3歲寶寶好動易分心,如何培養專注力?家長要學會這幾招
    在新媒體急速發展的時代,信息的大爆炸增加了人們「分心」的機會,生活中有6%-7%的人很難集中精力做一件事,而寶寶從一出生便在網際網路時代,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缺乏一定自控能力,嚴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 寶寶頻繁夜醒,原因不只是飢餓,對症下藥才能還媽媽們正常睡眠
    根據專家研究發現,大部分兒童在夜間醒來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飢餓,所以媽媽們奶睡孩子並不完全正確。只有根據孩子的反應了解原因後對症下藥,才能讓媽媽們睡個踏實覺。寶寶頻繁夜醒的原因肚子餓寶寶平均會在9個月以後根據自身的成長發育而慢慢的不再需要夜奶,假如白天沒有吃飽或者是在睡前沒有給孩子餵奶,便會導致寶寶在夜間被餓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