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開學遙遙無期,眼瞅著熊孩子已經把家裡的玩具都玩膩了,正發愁再添置點什麼。寶媽群裡就有位媽媽發來消息:「我家一直有太空沙,沒敢讓玩,怕弄的家裡到處都是,昨天拿出來玩上了,居然能玩一下午。」「能玩一下午?你娃的專注力真可以啊,我家也有這個,可是孩子最多玩十幾分鐘。」另一位寶媽立馬回復道。
大家就在群裡開始了關於孩子專注力的討論,大部分寶媽都是在說寶寶沒有耐心,幹啥也是三分鐘熱度。拼圖兩分鐘,畫畫三分鐘,一轉眼又去玩小汽車,帶去遊樂場蹺蹺板還沒坐穩就要下來滑滑梯。
大家好像都在尋求讓寶寶提升專注力的方法,但都沒啥用,我們今天來看看孩子的專注力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同年齡的專注力時間不同
大家都希望自家娃有耐心,玩玩具能認真聚精會神,看繪本能全部讀完,做一個遊戲能夠有始有終。但是對於不用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想要完美做到家長的要求,簡直是天方夜譚。這和孩子自身的發展有關,家長可以根據自家娃的年齡段來了解一下。
有一個關於孩子專注力時間的算法是這樣的:孩子的專注力時間=孩子的生理年齡~生理年齡+1。意思就是,如果孩子3歲,那他的專注力時間就是3~4分鐘。是不是覺得很短?即使是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下,孩子的專注力時間每年是在增加的,大概在2-5分鐘左右。按照這種算法,三歲的寶寶的專注力時間最長為15分鐘。
根據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孩子的專注力時間與年齡是成正比的。年齡越小,專注力時間越短。因此,想要一名三歲的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專注半個小時甚至更久,顯然有點困難。但是有的家長會疑問,就像文章一開始提到的兩位寶媽的對話,同樣的年齡,同樣的遊戲,為什麼人家孩子就能玩一下午,我娃就是10分鐘呢?
影響寶寶專注力的原因
的確,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都很大,專注力也不是不能培養和訓練的。那麼在訓練孩子的專注力時長前,我們需要先了解自家娃為什麼專注力不強?
1、不感興趣
興趣對於做任何事情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孩子對太空沙不感興趣,你一定要他玩一下午,確實是不現實的。就像我閨蜜家的寶寶,對任何遊戲都是玩一下就跑開了,唯獨在做飯的遊戲上,可以一個人玩很久,這就是孩子的興趣所在。
2、父母過多幹預
這也是經常發生地一種情況,也許寶寶正在畫畫,家長在旁邊陪著。當看到孩子這裡那裡畫得不太好,顏色不太正確的時候,就總是會想要糾正寶寶的做法。久而久之,被幹預地過多,孩子就會失去自我探索的樂趣
3、經常催促、批評孩子
寶寶正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玩,也許該吃飯了,也許要出門了,家長就會不停地催促孩子快點。如果寶寶遲遲不願意停下正在進行的遊戲,也許還會遭到一陣批評:「你怎麼幹什麼都這樣慢?」要知道,是我們的節奏打亂了孩子的節奏。
4、玩具過多
家裡玩具過多,也會讓寶寶變得專注力不強。新買來的抓娃娃機還沒有完全熟悉,就看到了電動小汽車,孩子就總是想要玩一下這個,玩一下那個。
因此想要讓寶寶提升專注力,就需要規避掉這些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因素。
如何培養寶寶的專注力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專注力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最終成就。」
首先,不要影響孩子正在做的事情
當寶寶正在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應該儘可能地觀察孩子,並且做好配合。也許我們看到寶寶非常的可愛,忍不住地想要參與進去,但是卻會打擾到孩子的專注力。除非寶寶主動要求幫助,建議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和時間。
其次,給娃的玩具適合年齡段
現在市場上的玩具琳琅滿目,家長看著都想要玩一玩。也總是忍不住買一堆有用沒用的玩具回來,但是有一部分其實是和孩子的年齡段不相符的。給寶寶挑選適合的玩具,不僅能增加寶寶對玩具的興趣,也可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最後,嘗試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體驗成就感
有的父母說,孩子好像對什麼都沒有耐心,也不知道他喜歡什麼。這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寶寶的行為,找到孩子的關注點,並加以引導和培養。逐步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時間,讓寶寶體會認真完成一件事情的成就感。
其實對於孩子而言,父母少幹預,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寶寶獨立掌握自己的事情,找到興趣所在,就能逐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