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消 息
全面加強大中小學勞動教育,
上海行動了!
近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明確:
結合大中小學各學段特點,設定不同勞動教育內容
建立勞動教育教師特聘制度,設立勞模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榮譽教師崗位,吸引各行各業專業人士和能工巧匠擔任勞動教育兼職教
家長要當好孩子勞動教育的「第一任教師」,鼓勵並「手把手」教會孩子家務勞動,每年學會1-2項生活技能
開展勞動模範、大國工匠、科學家等先進人物進校園活動
將支持學生勞動教育情況納入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報告事項
詳細解讀
為啥教?
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涵育豐富的勞動情感,培養紮實的勞動能力,培育高尚的勞動精神。
教什麼?
幼兒園要注重勞動意識啟蒙
鼓勵並指導幼兒嘗試生活自理,講究個人衛生,初步了解常見職業的特點,懂得尊重他人勞動、珍惜勞動成果。
小學要注重基本勞動習慣養成
低年級要注重健康行為習慣培養,讓學生學習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勞動樂趣,懂得人人都要勞動;中高年級要注重培養家務和校園勞動習慣,能夠分擔家務勞動,適當參加校內外公益勞動,學會與他人合作勞動,體會勞動光榮。
初中要注重職業勞動體驗
讓學生自覺承擔家務勞動,參與社區服務,開展職業體驗教育,培養職業興趣,參加木工、電工、傳統工藝製作等勞動實踐,適當參加農業生產勞動,遵守勞動安全規則,進一步培養勞動習慣和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的勞動品質。
普通高中要注重社會勞動實踐
組織學生開展志願服務和公益勞動,參加生產勞動與創新實踐,熟練掌握一定的勞動本領,適當開展職業訓練,具備應對和處置常見勞動安全事故的基本技能,增強生涯規劃的意識和能力,具有勞動自立意識和主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責任感。
普通高等學校要注重創造性勞動鍛鍊
組織學生結合學科專業開展創新創業、勤工儉學、志願服務、社會實踐、實習實訓等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培育良好的職業道德,提升創新創造和就業創業能力,具有紮根基層、成才報國的遠大志向和面對重大疫情、災害等主動作為的奉獻精神。
職業院校要注重職業技術技能訓練
結合專業特點,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讓學生參與專業實習實訓、技能競賽等活動,積極投身工藝升級、技術革新、發明創造等,增強職業榮譽感,培育精益求精、愛崗敬業的工匠精神,立志成為紮根生產和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怎麼教?
01 規範勞動教育課程
每周≥1課時
建設並不斷完善中小學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每周不少於1課時。
本科階段≥32學時
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勞動教育主要依託課程,結合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等開設實踐體驗性勞動教育課程,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
≥16學時
職業院校要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設圍繞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方面的專題必修課,不少於16學時。
02 創新校內勞動實踐
小學低中年級要以校園勞動為主
小學高年級和中學要注重在校園勞動的基礎上適當向社會勞動實踐拓展
高等學校要在生產勞動的基礎上逐步向創造性勞動實踐拓展
03 繁榮校園勞動文化
將每年五月第二周設為全市「學生勞動教育宣傳周」
開展勞動模範、大國工匠、科學家等先進人物進校園活動,組織勞動文化講堂
結合辦學傳統和學生特點,加強學校環境建設,弘揚垃圾分類新時尚,開展勞動技能和成果展示、勞動競賽等活動,培育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校園勞動文化
04 重視日常家庭勞動教育
家庭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
家長要樹立正確的孩子成長觀和成才觀,當好孩子勞動教育的「第一任教師」,鼓勵並「手把手」教會孩子家務勞動,每年學會1-2項生活技能
注重言傳身教,培育優良家風,培養孩子生活自理意識和能力,主動承擔家務勞動,參與家庭事務管理
引導孩子開展孝親敬老愛幼勞動,與孩子一起參加社會公益勞動
學校要注重家庭教育指導,明確學生家庭勞動時間,合理布置家庭勞動作業,探索建立家務勞動清單。學生家務勞動等情況要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
05 開展多樣化社會勞動實踐
各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協調有關勞動教育資源,支持學校組織學生深入田間、工廠等,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與普通勞動者一起經歷勞動過程,體認勞動創造價值
鼓勵高新企業、科研院所、新興工業園區等履行社會責任,為學生體驗現代科技條件下勞動實踐新形態、新方式提供支持
學校要統籌利用各方資源,組織學生深入城鄉社區、福利院和公共場所等開展公益勞動和志願服務
06 深化勞動素養評價
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
普通高等學校和職業院校要在學校招生自主測試環節強化實踐操作能力評價
如何保障?
01 豐富勞動實踐場所
構建涵蓋考察研習、操作訓練、項目實踐、榜樣激勵的勞動實踐場所圖譜:
重點建設若干布局合理、功能完備、安全便捷的綜合性勞動實踐基地,開展涵蓋農業勞作、加工製造、服務體驗的全流程勞動實踐,滿足學生經歷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完整實踐過程的需求
充分整合農場林場、工廠企業、科研院所、城鄉社區等資源,圍繞建設「五個中心」和強化「四大功能」、打造「四大品牌」,建設都市農業、先進位造、現代服務、文化創意等勞動實踐基地,滿足學生多樣化、創新性勞動實踐需求
重視勞動文化傳承,用好「老字號」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藝傳習基地
推動長三角區域勞動實踐場所合作聯動、協同創新
充分利用學校教室操場、食堂宿舍、環境綠化等資源,建設校內勞動實踐場所
建立健全普通高等學校和職業院校實習實訓場所開放共享機制,為中小學提供勞動實踐服務
02 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
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專任教師配備,建強勞動教育教研員隊伍
高等學校根據實際配備勞動教育師資
完善專任教師職稱評聘、專業發展等各項保障措施
發揮普通高等學校和職業院校教師的專業優勢,指導和參與中小學勞動教育
建立勞動教育教師特聘制度,設立勞模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榮譽教師崗位,吸引各行各業專業人士和能工巧匠擔任勞動教育兼職教師
完善市、區勞動教育教師培訓體系,提升專任教師專業能力和素養,增強全體教師的育勞意識和育勞能力
設立勞動教育名師基地,培育勞動教育骨幹團隊
推動有條件的高等學校開設勞動教育相關專業,探索培養勞動教育方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
建立符合勞動教育師資特點的評價考核體系
03 完善經費投入保障
04 健全安全防控機制
社會各方如何參與?
學校黨組織書記、校長作為勞動教育第一責任人,要加強對本校勞動教育的組織領導
教育部門要明確負責勞動教育工作的內設機構,並加強人員配備,確保勞動教育的組織開展
農業農村、國資管理、經濟信息化、文化旅遊、體育等部門要推動所屬企事業單位提供勞動實踐場所和服務
婦聯等單位要指導和推動家庭開展好勞動教育
精神文明、民政、工會、共青團等部門和單位以及各類社會組織要支持學生開展志願服務、公益勞動,參與社區治理
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結合自身職能,為勞動教育提供支撐保障
建設市、區兩級勞動教育中心,打造集勞動課程教學、基礎生產勞動實踐、教師教研培訓、工作研究指導等功能於一體的勞動教育管理服務平臺
《實施意見》發布後,
網友一片叫好,
紛紛贊成應該重視勞動精神的傳承~
也有人「自我檢討」
對勞模工匠不了解、不熟悉
要好好補補課~
那麼問題來了,
@各位職場人,你呢?
調查時間到!
對於在全社會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
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區和我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