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聲字的特點是什麼?識字啟蒙時,你鬧過半邊字的笑話嗎?

2020-10-12 晴空莽莽

形聲字,顧名思義是一種象形字,通常由兩個簡單文字構成的複合體,由表示意義的意符和表示聲音類別的聲符構成,其特點是:形聲字的意符用來表示某個字義的範圍或事物的類別,在形聲字中作為高度概括的品類名,不能指代整個字的具體含義。

概念詳解:

形聲字的意符一般以象形字或指事字為主。大家可能對指事字的概念比較陌生,這是一種抽象的造字法,當文字的內容不方便用具體的形象畫出來時,用抽象的符號來表示,建立在象形文字的基礎上增簡筆畫或符號。

《說文解字》裡明確指出[上]、[下]二字為指事字,兩個字用橫線[一]為分界線,橫線之上用一點或比較短的線指出上方的位置,就是[上]字;而橫線之下同樣用一點來指出下方的位置,也就是[下]字。

說文解字

形聲字的聲符一般是以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為主。這裡所說的會意字,指兩個或以上的獨立漢字依照各自的含義組成的新漢字,六書當中的會意造字法,為了象形字和指事字的查缺補漏而創造出來的。它可以表示眾多的抽象意義,從而造出許多文字。

拿最簡單的字來分析,兩個[人]可以組合出的文字:從,眾;[人]和眾多其他文字可以組合出文字:夥,們,但,任,儋,你;用[氵]同其他字體組合出各種與水有關的文字:淚、溪、湖、江、海、涓、流。

形聲字多種多樣的搭配方式:

1、形旁在左,聲旁在右,譬如:誠、訴、訟、溪、流、崢、嶸等等,據統計中國漢字形聲字中80%以上皆為「左形右聲」的結構,人們通常依據右邊的聲旁來判斷拼音讀法。

2、聲旁在左,形旁在右,譬如:戰、功、攻、瓴、郊、放等等,這類形聲字佔據漢字形聲字的6%,為第二常見形聲字。(餘下四種所佔比例就比較少了)

3、形旁在上,聲旁在下,譬如:雪、霏、霧、靄、菜、花等。

4、聲旁在上,形旁在下,譬如:草、警、裂、煲、犁等。

5、形旁在內,聲旁在外,譬如:聞、問、辨、辯、瓣等。

6、聲旁在內,形旁在外,譬如:園、圓、閣、病、匪等。

此外,在中國漢字的發展過程中,形聲字還演變出了一些常見的規律:譬如單人旁、雙人旁、木字旁、三點水、絞絲旁等形旁基本上都是在字的左邊,為左形右聲字;譬如欠字旁、反字旁、鳥字旁等通常在字的右邊;草字頭、寶蓋頭、戶字頭通常在字的上面,心字底、四點火、皿字底通常在字的下面,已經演變成漢字的基本規律了。

經典電視劇《上錯花轎嫁對郎》中,看見齊三公子帶著新婚妻子逛自個花園時,識字不多的李玉湖錯將「今覺始樂」讀作「今覺臺樂」、將「寄暢新苑」讀作「寄聽新花」就是半邊字的笑料。

回想一下,你是否也曾鬧過這樣的笑話?

相關焦點

  • 「秀才識字認半邊」的背後:古人的造字智慧,聲符表音意符表義
    俗話說"秀才識字認半邊",這句話多用來諷刺識字粗枝大葉、主觀臆測、不夠精準的人。而這種被人認錯的字,多是古代造字法中的形聲字。形聲字在中國的字體中很常見,比如,江、河、湖,都是典型的形聲字。
  • 【教學分享】形聲字的特點
    在這種情況下,利用形聲字進行教學,培養學生對形聲字的認知,常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達到此目的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今天跟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什麼是形聲字: 對於現代漢字中形聲字所佔的數量和比例,一直存在不同的統計結果。但有一個結論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形聲字在現代漢字中佔絕大多數,至少80%以上。
  • 形聲字的情境教學
    著名語言文字學家王力先生指出:「《說文》540部首是值得研究的,因為它是文字學原則的部首,而不是檢字原則的部首。」形聲字的一部分形成的表意作用,從邏輯學的角度講,揭示了事物的屬種關係。李吉林老師說:「形旁表意,聲旁表音,這是形聲字基本的構字法則。遵循這一法則創設情境、突出形旁,形聲字的特點是不難理解的。」
  • 趣說「秀才識字識半邊」:戰亂遷移造成讀音變異
    中國自古以來有這樣一句俗語:「秀才識字識半邊。」在漢字當中,形聲字佔了絕大多數,到目前為止已經達到了90%以上,給識字者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清代著名語言學家段玉裁即說過:「同諧聲者,必同部也。」翻譯成今天的話就是:以同一個字為「聲符」的一組形聲字,例如何、河、柯、苛……它們的讀音相同或相近。  然而,在數量浩大的形聲字當中,卻又每每會出現「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 會意字和形聲字是識字教學中的難點,在教學中有哪些好的方法?
    從教六年多以來,我剛好每個年級都有教過。識字教學每個年級段都有其特點。比如低段教學我不會特意去說這個字是形聲字還是會意字或者是象形字。相對於會意字來說,形聲字相對來說比較好教好記。比如「騎」字,我就問他們你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古人出行騎的是什麼?
  • 張學良寫了三個字,張作霖不知道是什麼含義,還鬧了笑話
    在古代,也有一些古人因為是文盲,而鬧出了不少笑話。那麼這些笑話都有些什麼呢?「水」茶水還是澡堂水?話說古代有一個人住在鄉下,他算是半個文盲。這一天,因為需要辦點事情,他就進去城裡面。沒想到天氣酷熱,沒有帶水的他只好先找一個地方喝水歇一下,再繼續趕路。
  • 火花識字兒歌 大樹,你好!
    在上周的識字兒歌中,小火花帶著大家到天上去轉了一圈,認識了雲、風、雷、電、光、星這幾個漢字,領略了浩瀚星空的無窮魅力 火花識字兒歌丨去探險! ——《說文解字》 今天小火花要帶大家認識幾個新朋友,他們都是形聲字。形聲也是漢字「六書」造字法的一種。它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形旁,代表漢字的意義,一部分是聲旁,表示字的相同或者相近的發音。
  • 那些年我們花式誤讀的字音丨從「秀才讀字讀半邊」說起…
    小編羞愧地想,自己雖然在中華書局這麼有文化的地方工作,但經常還是採用「秀才讀字讀半邊」的方法去認字的。常常貽笑大方,被編輯室老師笑話。很多有名的語言學家都論述過這個問題,比如音韻學家李榮先生有篇著名的文章《語音演變規律的例外》(1965),以及武漢大學萬獻初老師的新作《中小學字詞音義答問》(2018),都結合了具體的例子,為我們分析過這個問題。
  • 老師推薦:小學二年級識字方法+技巧,掌握了識字量快速增長
    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對字形的記憶也會更加紮實牢固,還可以從中摸索體會漢字的構字規律。1、熟字帶生字利用學過的熟字進行形近字對比、同音字對比、去掉偏旁、拆分部件、減筆畫、添筆畫等方式變換成生字。
  • 巧寶識字:學前幼兒學1200字,如此神速!
    「中國詩詞大會」舞臺上有不少6-8歲的低幼選手,古詩詞儲量已有數百首,計算下來,每年均以百首的速度在增長,讓人嘆服。牛蛙的爸媽都很注重寶寶的識字教育:識字早,方法巧,重堅持。通過科學的啟蒙教育,漢字及中國文化的美就永遠烙印在幼兒的心裡,在人文素養方面對人的一生產生巨大影響。讀完以下內容,你對寶寶識字將有全新的認識。分享給家有學前寶寶或即將有寶寶的朋友。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 孩子「識字」敏感期來了,聰明的家長是這樣做的
    另外,任何啟蒙都不是越早越好的,識字也一樣,抓住孩子的興趣和敏感期才是關鍵。 如果有一次你沒有按照書上的字念,孩子會發覺,說「媽媽,不要亂講,明明不是這樣的。」 孩子甚至要求你一個個指著字讀給他聽。 生活中,看到廣告牌,路牌上的字,會很感興趣的問你寫到是什麼。 孩子出現這些特徵,家長就竊喜吧,基本上可以判定孩子已經進入了識字敏感期。
  • 如何教孩子識字?1500字是個坎!會用繪本引導孩子識字,就夠了
    孩子始終是要上學的,那麼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識字呢?又怎麼教孩子識字呢?很多家長一提到教孩子識字就會不自覺有點焦慮,甚至在老一輩眼中,孩子的早教,就是為了讓孩子提前識字和寫字。1、逐字指讀讓孩子自己挑他熟悉或者喜歡的書籍,帶領孩子用手指著書本上的字,逐字閱讀,在孩子跟著你逐字閱讀的過程中,他就可以建立起文字音、形、義之間的聯繫。堅持一段時間的逐字閱讀之後,孩子的識字量就會增加,在生活中看到書上曾經見到的文字,他就會自動聯繫起來,告訴你這個字怎麼讀。
  • 如何教孩子識字?1500字是個坎!會用繪本引導孩子識字,就夠了
    孩子始終是要上學的,那麼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識字呢?又怎麼教孩子識字呢?很多家長一提到教孩子識字就會不自覺有點焦慮,甚至在老一輩眼中,孩子的早教,就是為了讓孩子提前識字和寫字。我家孩子的奶奶就是這樣,只要看到我陪3歲多的女兒讀繪本,她就催促我說,你趕緊教她認字啊,光給她念故事聽有什麼用?又不識字,又不會寫。這就是現實中,一部分家長對孩子識字態度的典型看法。其實,她不知道,從零開始教孩子識字,也是需要科學的操作方法的,不然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 識字啟蒙 | 比較了市面上的字卡,我總結了這些方法
    真替孩子捉急~」「市場上那麼多識字產品,買哪個呢?」「家裡一堆字卡,當撲克牌亂丟,孩子不學啊~」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學習漢字的「慘痛」?是右手中指凸起的「老繭」,還是那一沓沓練習本背後,田字格裡的小憂傷?有一天,當孩子指著路牌問「爸爸/媽媽,這是什麼字」時,作為家長的你,如何回應?
  • 一二年級孩子識字容易忘,三種方法識字效果好
    01形聲字識字法大多數形聲字形旁表意,聲旁表音,利用形聲字的這一特點能比較有效地幫助學生識記字形、理解字義。如形聲字「繡、鏽、誘」的區別;再如形聲字「辮、辯、辨、瓣」的區別。但由於古今音變(如池、馳、弛)或者造字時有些字的聲旁不代表這個字的全音(如貨、箭),導致有些形聲字表音不準確,學生如果全憑聲旁來認讀形聲字容易出錯,所以教會識字的時候要做一定的強調。
  • 北方人到南方上學,在食堂經常鬧的笑話,你遇到過嗎
    北方人到南方上學,在食堂經常鬧的笑話,你遇到過嗎?上學的時候,老師經常說要想改變你們家的命運,只有好好學習,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的孩子來說,上學確實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了!現在學生考大學的時候,如果有選擇的話,都會到外省,因為這樣可以在大學期間就見識一下外面的風景,眼界也會拓寬!
  • 小學低年級抓好識字教學,要注意這些!
    三、識字教學要遵循學習語文的規律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教學要遵循學習語文的規律。只有遵循學習語文的規律,才能收到更好的語文學習效果。那麼,什麼是學習語文的規律呢?主要是指由字到詞,由詞到句、段、篇。
  • 「形聲字」的提法有待商榷
    悅、脫、稅、銳、蛻等這些字,其基本的意義實是來自「兌」無疑,但按「形聲字」的說法,這些字都屬形聲字,偏旁表形,而「兌」則只表聲了,這與事實就大相逕庭了。況且這些字的讀音各異,其聲不同,如何表聲?我們不妨再舉一例,如以「戔」為字根的字。凡以「戔」為字根的字,都表細、小、少、缺的意義:~~微物。考字為證:線、賤、錢、箋、踐、餞、殘、盞、棧等漢字都以「戔」為字根。
  • 演繹識字-孩子的啟蒙識字神器
    曾有不少爸媽反映:孩子剛上小學一二年級時,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應感。孩子認識的字不多,讀課文跟不上其他同學;回到家做作業還是慢慢慢,遇到不會寫的字總要想半天或者直接用拼音替代。  無論是爸媽還是老師教了N遍,照樣轉頭就忘,寫字更是像畫符,卷面一塌糊塗。
  • 字源識字是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原來小學階段識字的目的不明確,識字課本也就不存在了,雖然也教學生識字,但是建立在學習語言基礎上的識字。倒和學習英語倒接軌了,可偏離了識字的基本規律和傳統習慣,所謂的認字其實不是真正的認字,只是把漢字當外文符號去理解了。老師教孩子認識「學習」中的「學」,就解釋是學習的「學」,教孩子認識「習」就是說是學習的「習」,離開學習一詞就不懂什麼是「學」?什麼是「習」?就不難明白語文老師不懂「語文」是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