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小小,來莞11年
風味產地:內蒙古錫林郭勒地區
最近回了趟內蒙古草原小鎮的家,草原最美是盛夏,漫無邊際的野草野花,如浩瀚星空無邊大海般延展,讓人充分體驗遼遠與無涯。如果一路走啊走,覺得寂寞了,就到小鎮的早市上去看喧騰的人和誘人的美食。
早市上最吸引我們的,是各種奶製品,女兒迅速喜歡上了這裡的鮮奶,真的是牧民清晨剛剛擠出的牛奶,直接買回家煮到滾沸,淡淡的甜,濃濃的奶香,我們平常買的各種盒裝牛奶都沒有這種香甜。
如果你一路見識過草原上的奶牛怎樣自由無羈,整日整日地消磨在無邊的草原上,低頭和野花對話,仰頭和白雲閒聊,就該知道這裡的牛奶為什麼這麼香。而盛夏草場的肥美,更給奶牛增加了豐富的營養。
賣牛奶的牧民爺爺說,他養了27頭牛,是村裡牛最多的一家。每天凌晨兩點就開始擠牛奶,5點多驅車8分鐘到早市來賣,因為牛奶好,一個多小時就會賣光。女兒為了每日喝到鮮牛奶,定了鬧鐘趕在6點半起床。
牛奶多而又來不及喝掉的時候,牧民們會讓牛奶發酵,製成固體的奶皮和奶豆腐。這兩種原生態奶製品在早市上也很常見。
奶皮是一大張,圓形的,奶白和淡黃交雜的顏色,遍布小氣孔。奶皮是牛奶發酵凝固後的表層,沒有脫脂去黃油,口感更加柔軟香酥,可以直接當零食吃;如果泡在牛奶或奶茶裡,會迅速融化出黃色的油花,牛奶也變得更醇香了。牧民的奶茶裡有時還會額外加黃油和炒米。
奶豆腐的蒙語叫「胡乳達」,大概相當於脫脂牛奶的發酵脫水固態,是一種頗為豪放的奶酪。奶白色,一兩斤豆腐大小的方磚奶豆腐,大概要耗去10斤牛奶。奶豆腐的口感微酸,可以切小條曬乾吃,也可以用類似拔絲土豆的方法做拔絲奶豆腐,這次get到的新技能是切片蒸著吃,柔軟,但越嚼膠質感越強,是一種很奇妙的口感。
當地的奶皮和奶豆腐,因為都是原生態製作,沒有防腐劑,不方便保存和攜帶,每天早上大口喝著鮮奶,嚼著泡在裡面的表皮柔軟內裡精到的奶豆腐時,就感嘆這樣的美食,真的是打了飛的也值得去品嘗,讓我一次把奶製品吃個夠。
全媒體記者 段利華/文、圖
全媒體編輯 鍾彥亮
【來源:東莞時間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