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裔博士的農民夢:辦特色蔬菜農場服務華人社區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美華裔博士的農民夢:辦特色蔬菜農場服務華人社區

熱衷務農的華裔博士趙福(美國僑報網援引《奧本平原民報》圖片)

  中新網4月4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導,在阿拉巴馬州奧佩萊卡市(Opelika, AL)東阿拉巴馬醫療中心(East Alabama Medical Center)背後的一片土地上,趙福(FuZhao,音譯)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據《奧本平原民報》(The Auburn Plainsman)3日報導,趙福是塔斯基吉大學(Tuskegee University)癌症研究人員,但他卻經常前往與工作地點幾步之遙的農場幫助農民幹活。

  這位擁有博士學位的人才想做一位農民。「現在我有機會在這務農,實現我的夢想。」說這話的時候,趙福得意地微笑著。

  他滔滔不絕地談論著種植洋蔥、大蒜、黃瓜、豆角和很多中國的特色蔬菜。「我的農場差不多有一英畝。我需要更多錢,但不是單單為了我自己。我希望能夠幫助更多和我一樣的華裔年輕人。」他說。

  趙福於2008年12月與妻子來到美國,兩人均獲得華中農業大學(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的昆蟲學學位。趙福主要研究蒼蠅,妻子則專注於蚊蟲的研究。很多了解趙福的居民都很奇怪他的農民夢,但是他們也不能阻止他將夢想付諸於行動。

  事實上,趙福的夢想並不只是種植一兩種蔬菜,而是為了奧本市不斷壯大的華裔社區。「我想要幫助這裡聖經班的華裔學生,這些學生沒有獎學金,經常生活比較拮据。我希望能夠在每周五的晚上向這些學生提供食物。」他說。

  趙福來自中國內蒙古,家裡共養育7個孩子。「我小時候家裡很窮。教育對兄弟姐妹很重要,但父母為了讓我們讀書費了很大勁。」現在,趙福的兩個兄妹獲得博士學位,另外4個兄弟姐妹均是高中老師。

  初來美國時,趙福的妻子專注於研究,趙福卻對自己在美國的新生活毫無方向性。趙福的朋友奧本大學工業設計系教授劉婷曼(Tin-Man Lau,音譯)表示,儘管趙福有全職工作,但是他就是想要做農民。

  「好幾次我和他聊天的時候,都勸他應該專心於自己的研究,但顯然他心有所想,那就是務農。」她說。(王青)

相關焦點

  • 華裔在美國150年:回顧華人在美創業之甘苦今昔
    生長在美國的第二代華裔作家張純如,在她出版的英文新書<<華裔在美國--一部敘事體歷史>& gt;中,以紀實體歷史的形式給我們細細講述了華裔在美創業的各種大大小小的故事。以下摘編了張純如新書中的一些精彩細節,與讀者一起回顧華人在美創業之甘苦今昔。
  • 美國農場種中國菜 華人現代農夫有「錢」途(圖)
    中新網7月23日電 據美國《世界周刊》報導,自九一一之後,美國馬裡蘭州、維吉尼亞州、紐約上州、新澤西,美國人經營的50多家大小農場,先後賣給了華人。有些經營得法的華人農場主,大展宏圖,不斷擴大農場規模,甚至到了美墨邊境,或延伸到墨西哥境內。
  • 漂泊在美華人流浪者也有夢 最怕別人說「叫警察」
    中新網8月29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赴美創業的華人,大多要經歷一段「居無定所」的時期,長期處於漂泊狀態者畢竟是少數,而長期無家可歸、流浪街頭的人則更是少數中的少數,為此不少華人往往因在街頭乞討流浪人群中看不到同胞的身影而沾沾自喜。可實際上,無論是在洛杉磯的遊民區還是在華人聚居的小城市中都存在著一批華裔流浪人群。
  •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
    吉林永吉縣張全家庭農場 ——產銷一體提效率 提供服務增收入 二、養殖類 10. 甘肅天水市麥積區輝旭養殖家庭農場 ——立足服務當地 養出特色與效益 11.
  • 【中國夢·勞動美】致富路上的新農民 ——付萬紅與他的家庭農場
    【中國夢·勞動美】致富路上的新農民 ——付萬紅與他的家庭農場 2020-12-08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介紹華裔社區生活 英文版《華人》月刊在美出版
    華聲報聖地牙哥消息:一本完全以英文出版的月刊《華人》(We Chinese in America)日前在美國聖地牙哥問世,為各族裔讀者了解華裔社區的生活百態,打開了一扇窗口。  據北美世界日報報導,《華人》月刊的中文版早已於2001年創刊,發行人是曾執教中國河南大學的馬平女士。這本免費贈閱的雜誌篇幅已增加到80頁,剛剛出現的英文版第一期也有近50頁。
  • 美國加州爾灣華裔副市長與華人新移民聊社區生活
    爾灣首位華裔副市長。(美國《僑報》/尚穎 攝)中國僑網4月28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美國加州爾灣市首任華裔副市長郭正明(Anthony Kuo)日前受爾灣華人互助會邀請,與爾灣華人新移民舉行見面會,面對面分享他從小在爾灣的成長和勵志歷程,與社區人士討論爾灣市的未來發展,並為華人移民解答有關爾灣市的各種問題。
  • 綠色農場的農耕夢
    為了實現田園牧歌夢,返鄉後的王美春重新開荒墾地、種田種菜。當地農業生態資源較為豐富,離縣城也只有二三十分種車程,王美春在自家的院落辦起了田園牧歌農莊。 由於經營有方,2013年,以餐飲為核心的農莊一年有近百萬的經營收入。但富起來的王美春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她打電話和在外地名企上班的兒子喻超商量。
  • 美華人最新分布圖出爐!加州華裔人口最多(圖)
    美華人最新分布圖出爐!顏色越深聚集的華人越多。圖片來源:美國僑報網  在美國純中國血統的中國大陸移民312萬多人中,第一代移民的人數為169萬多人,佔華裔移民總數的54.2%,他們很多仍按較傳統方式生活。  第一代移民的人數為51萬多人,佔華裔移民總數的16.4%。第二代以上移民人數為91萬多人,佔華裔移民總數的29.4%。
  • 「海歸農民」石嫣:清華大學美女博士後留學回國,幫助農民是事業
    她叫石嫣,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清華大學博士後,也是國內第一位公費去美國務農的學生,如今卻回國成了一名農民。石嫣從小在城市裡長大,儘管大學和碩士學的跟農業相關,但從未真正下過地幹活。直到讀博士前,去美國進行了一次「洋插隊」,便改變了自己未來的生活。
  • 德國「洋農民」的中國農場夢
    新華社南京9月23日電(記者王子銘、何磊靜)在中國各地歡慶首個農民豐收節之際,自稱「洋農民」的德國小夥馬克斯也很激動,他試種的20畝藍莓早被採摘一空。夏季已過,藍莓漸淡出水果市場。但在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白馬鎮,馬克斯依然忙得不亦樂乎,這位34歲的「洋農民」準備在當地大幹一番事業。
  • 80年代美國華人參政熱潮,她是第一位華裔女法官,為華人權益奔走
    在80年代以來美國華人的參政熱潮中,華裔女性成為一支相當活躍的力量,湧觀出許多優秀人才,她們當中有部長、大使、州務卿、市長、市議員、局長,也有法官、律師等,可謂群芳爭豔。第一位華裔女法官郭麗蓮就是其中的一位傑出代表。
  • 山東發布推廣36個優秀典型案例 涉及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
    日前,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網站發布《關於推介山東省2020年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典型案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12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12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以及12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典型案例名單進行公布。
  • 倪孟曉:我在奈及利亞辦農場(「一帶一路」華商故事)
    2008年,他計劃辦一個大型造紙廠,地都買好了,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奈及利亞貨幣奈拉貶值,他只能把造紙廠規模縮小。   「買的地有很大一部分就閒置了。」此時的倪孟曉選擇了創辦農場。「奈及利亞的食物特別是蔬菜水果品種很少,蔬菜基本就只有洋蔥土豆包菜。而且,我是農村出來的,也喜歡農業,就決定辦個農場豐富一下當地華僑華人的餐桌。」
  • 湖南這些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獲表彰
    會議通報表彰了湖南農業優勢特色產業 30 強企業、家庭農場 100 佳、農民合作社 100 佳,並為30 強企業、農民合作社 100 佳、家庭農場 100 佳代表授牌。省領導杜家毫、烏蘭、張劍飛、隋忠誠分別授牌。 湖南是農業大省。
  • 華裔人口激增 美國新澤西小城提供華人專享服務
    華裔人口激增 美國新澤西小城提供華人專享服務 華裔人口暴增。2月18日,該市亞裔醫療中心(Centerfor Asian Health)正式營業,其中,華裔健康促進計劃(ChineseHealth Initiative)也正式啟動。
  • 人大博士石嫣是如何打造國內首家「社區支持」農場的?
    作者/趙方舟 編輯/ 馮寅傑(本文原載於《創業人》雜誌 原標題《打造國內首家「社區支持農業(CSA)」農場——訪小毛驢農場CEO石嫣》)
  • 石嫣:建設 CSA農場,實現「永續農業夢」
    石嫣今年34歲,「80後」的她在2008年時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飛到美國去「務農」,專門研究一種新型農場經營模式。她有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建立中國第一個「社區支持農業(CSA)」農場,直接把健康菜送到社區居民家裡。
  • 湖南這些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獲表彰,有你...
    會議通報表彰了湖南農業優勢特色產業 30 強企業、家庭農場 100 佳、農民合作社 100 佳,並為30 強企業、農民合作社 100 佳、家庭農場 100 佳代表授牌。省領導杜家毫、烏蘭、張劍飛、隋忠誠分別授牌。 湖南是農業大省。
  • 【最美人物】碩士農民追夢開心農場——記南通市通州區東社鎮開心...
    「他學的畜牧,辦了養雞場。我的專業是園藝,為什麼不辦一個農場?」丈夫的事業蒸蒸日上,讓孫春梅也萌生創業念頭。在農村長大的她,對土地、糧食懷有深厚的感情。當時,「蘇丹紅」「塑化劑」等食品安全事件讓社會公眾對健康食材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很多人正在玩一款名叫「QQ農場」的網路遊戲。幾經斟酌,她和丈夫租下54畝土地,以「QQ農場」為模板,創辦開心田園生態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