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那些讓我們一玩再玩的遊戲——規劃篇

2021-02-06 小可成長私享記

此篇不涉及任何桌遊規則教學,只是純粹的個人喜好分享,僅供參考。(排名不分先後,都是俺們心裡的好遊戲)


1、路徑規劃——《迷宮機器人》



    看過前四篇榜單的你們應該能比較明顯地感受到,我和吳小可喜歡的桌遊,並不會去刻意追求規則的複雜度,上手的難度。而是更關注基礎能力的培養和桌遊本身能帶給我們的快樂程度,這兩點,一直是我挑選桌遊的重要標準。簡單來說,我不太建議帶著特別功利的目的帶著孩子去玩,而是去更好地享受桌遊帶給我們的親子時光,用合適孩子的方法去引導孩子讓孩子喜歡上這款桌遊。只有有了喜歡的基礎,孩子才會在遊戲中,因為想要玩得更好而「自驅」地動腦實踐、調整策略、進行再嘗試這樣的良性循環。

    《迷宮機器人》依然延續我們喜歡的風格,並且應該是過去一年我們帶出門第二多的桌遊了,TOP1 是《SET》。他們的共通點:體量小(巴掌大甚至更小的體量,方便媽媽隨身攜帶);配件少(不容易丟失);規則簡單,遊戲時間可控(每次遊戲時間可長可短,特別適合出門在外各種碎片式的等待時間);佔地面積小(隨便一個小桌子就能玩起來)。

    當然,這款桌遊最吸引我的是他那雖然簡單,但又有點特殊,有點小挑戰的遊戲機制。我們玩過的大部分兒童桌遊都是思考一步操作一步,或者做個3-5步規劃,但落實到操作,還是一步一步來的。


    而《迷宮機器人》不是這樣,他代入了維修機器人去計算機裡修電路的背景,並且要求在確定了機器人的起始點和終點後,玩家不允許觸碰版圖,也不允許拿著Token在版圖上一步步去試錯。所有的路線規劃,試錯過程就像愛因斯坦的「思維實驗室」一樣,全部在自己的腦袋裡完成。等到在大腦中完成了整段的路線規劃,再去落實到操作上,把剛才在腦海裡的路線通過小機器人復原出來。難點就在這裡:眼睛看,腦袋思考路線完成後,才能通過手去操作復原,同時,還要競速。這意味著,不是看誰先找到最短路徑,而是看誰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正確的路徑並復原出來。而在復原的過程中,「失憶」的情況絕對不少見。

2、路徑規劃——《環球旅行家》



    也許這款大家還不是特別熟悉,但他的中國版圖大家一定很熟悉——《山河之旅》。這樣一說,大家應該就很知道他的具體玩法了,身邊的適齡寶寶幾乎人手一套吧。當然,當中國地圖升級成世界地圖後,也有增加些規則,但主體機制還是一樣的。    尤其在從去年開始,沒辦法太任性出門旅行的特殊時期,來一場桌面上的旅行也是極好的。



3、搭建規劃——《方塊之城》


    入桌遊坑越久,越發覺得桌遊真是無所不在,無所不能。桌遊,尤其是兒童桌遊,早已不是我們傳統的擲骰子,走步了。越來越多的元素混搭起來,碰撞出了更多的思維火花。



    樂高和桌遊的第一次碰撞,就造出了這麼一款搭建規劃的好桌遊——《方塊之城》。對於孩子來說,能夠又動腦又動手的桌遊,一定會在心裡給他們默默加分,吳小可也是一樣的,何況是從小喜歡到大的樂高元素,就連我這個大人看到可以多加入操作的桌遊,也是很難不入啊。    和《方塊之城》一樣同樣可以加入歡樂的動手環節的桌遊還有很多,比如都曾是我們家的座上客的:《步步高升》、《聖託裡尼》、《機智方塊》、《椰子猴王》、《Shaky Manor》、《Top That》、《Monkey Trix》、《Monkey Beach》、《平衡騎士》、《GO GO GELATO!》、《五彩圖層》、《忙碌廚房》、《鼠來堡》、《Push a Monster》、DM的魔法系列等等等等。


4、空間規劃——《我的行星》



    又是一款由藍橙子出品,並由咱們國內特別專注做遊戲化教育的一刻館進行漢化引進的好遊戲。

   這款桌遊,且不論他的遊戲性,光從他的主題上入手,爸爸媽媽稍用心,就可以做非常多的繪本、手工、科普主題的拓展延伸。所以雖然他的官方建議年齡在8+,但我們完全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對遊戲目標和規則進行分解,甚至調整、自定義遊戲規則,引領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都來打造自己的行星。    
    一款優秀的兒童桌遊,遊戲本身就好像是一塊敲門磚,引領我們和孩子進入這個領域,更有意義的是,讓我們對這個領域產生探究的興趣,從而有更多自己的思考。


P.S.吳小可的小紅書也正式營業了,和公眾號同名,「小可成長私享記」,上面收錄有更多,更新的「不插電」親子玩樂,歡迎大家來扣扣~


我們的微信群也期待你的加入!~掃碼添加我的微信,期待和大家每天分享和收穫一點有趣和有益~


相關焦點

  • 那些年我們玩過的遊戲
    #現在知道學生回到家就會看手機、打網遊,我往往會告訴他們「八零後」的童年雖然沒有手機和網遊,但是我們玩過的遊戲比你們現在玩的有趣很多。童年印象深的一個遊戲就是玩彈珠,這些五顏六色的玻璃彈珠讓我們痴迷。那時候一毛錢可以買到四個玻璃彈珠。一般我們有兩種玩法,一種是在土地上掏個小坑,然後在三米外畫條線然後將彈珠往坑裡滾,誰先滾進去就可以用彈珠碰其他人的彈珠,碰著了就可以贏取對方的彈珠。
  • 我們小時候玩的那些遊戲
    那我們有啥好玩的呢?丟沙包也是童年最風靡校園的遊戲,男生女生多人一起玩,操場上、院子裡,滿滿的都是童年。挑竹棍準備一把細細長長的小棍,一把撒開,再一根一根挑出來,並且不能碰到另外的小棍。女孩們的強項,分分鐘手殘的小男生只能默默受罰或者心底無線羨慕。
  • 那些年,我們一起在7K7K遊戲盒玩的遊戲
    那些年,我們一起在7K7K遊戲盒玩的遊戲 來源: 官方 發布時間:2011-12-08 19:39:26 轉到個人空間   都說沒有一輩子的遊戲,但有一輩子的朋友,現在的你還記得我們一起玩過的那些遊戲嗎?
  • 跳皮筋、丟沙包……那些年 我們玩過的遊戲
    原標題:跳皮筋、丟沙包……那些年 我們玩過的遊戲   跳皮筋、丟沙包、挑冰棒棍、彈玻璃球、抓石子兒、翻花繩……那些年我們70、80後曾玩過的遊戲或許只能在童年的回憶中尋找了,現在取而代之的是手機、電腦中的切西瓜、天天愛消除、夢幻魚魚水族箱、打飛機等電子網路遊戲。難道原來的體育遊戲已失去意義過時了?
  • 回憶,那些年我們玩過的街機遊戲!
    時過境遷,十多年過去耳邊依然有父母"當年要不是你偷玩這些遊戲,現在早在北大清華"的嘮叨,那些曾經在我眼前,卻又消失不見的街機帶給的快樂依然時時想起;看著現在被喜羊羊和芭芭拉小魔仙毒害的一代,會是多麼慶幸當初有那麼多好玩的作品。 一代人的記憶不應該只是記憶,它同樣是能衍生財富的寶庫,我們總在說手遊行業山寨成風,IP難尋,卻不知有這麼多值得發掘的寶藏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中。
  • switch2020年值得一玩遊戲推薦 2020必玩遊戲榜單
    switch截止到2020年已經發售3年多了,在今年不少的新朋友也入手了switch,很多玩家還不清楚在2020年中switch有什麼比較好玩的遊戲,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switch2020年值得一玩遊戲推薦。
  • 還記得春節我們一起玩過的遊戲麼?盤點小時候我們玩過的那些遊戲
    《恐龍快打》也是需要排隊才能玩上的遊戲。這款遊戲同樣是由日本CAPCOM公司出品,背景設定在恐龍和人類共存的26世紀,改編自1993年美國CBS放送的《Xenozoic Tales》。雖然有四個角色可以選擇,但只有綠色上衣、黃色褲子和帽子的莫斯塔法是熱門的角色。
  • 那些在我們小時候玩過的遊戲,每一個都是滿滿的回憶
    還記得曾經我們用小霸王玩的遊戲嗎?還記得我們瞞著父母去約小夥伴們去遊戲廳裡的時光嗎?相信大部分的95後和00後都會有過這樣的回憶吧。圖片來源於網絡只需要一個小霸王遊戲機和一個遊戲手柄就能夠坐在那裡玩上一整天
  • 青聲悉語|那些年,我們玩過的遊戲
    那天小編晚上和室友聊天,聊到了小時候的事情,發現我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卻玩過許多相似的遊戲——你玩過這個嗎?查詢了一下百科,不同的地方對這個遊戲有著不同的叫法,你小時候玩過四角板嗎,又是怎麼叫它的呢?很受歡迎的遊戲還有一個,那就是扔石子——
  • 廣角|遊戲鄙視鏈——我們為什麼玩遊戲?
    世界最大的電子競技遊戲是那個辣雞抄襲怪原神能比的?」一場決鬥一觸即發,而這樣的劍拔弩張,在這一夜,或者說每一夜,都並不鮮見。//我玩的怎麼就是「垃圾」?//遊戲鄙視,對於老玩家來說曾不言而喻的心境:玩DOTA的鄙視玩LOL的,玩單機的鄙視玩網遊的,玩端遊的鄙視玩頁遊的,玩國產遊戲的鄙視玩外國遊戲的,玩正版遊戲的鄙視玩盜版遊戲的……鄙視鏈引起的爭執在不同玩家間時常出現,而這樣的鄙視與被鄙視也在不同遊戲之間糾纏了十幾年,伴隨玩家走過了整個中國電子遊戲史。
  • 2020年我們迫不及待要玩的30場遊戲比賽
    同時,諸如Apple Arcade和Xbox Game Pass之類的服務可能會繼續受到關注,從而將類似Netflix的心態帶入遊戲世界。今年,我們將更好地了解新技術和平臺將如何影響我們的遊戲方式。但是,除了全新的遊戲機之外,無論如何,2020年對於電子遊戲來說都是重要的一年。
  • 致青春:那些年我們玩過的電腦小學篇
    關於電腦發展歷程的點點滴滴,今天我們就先從筆者的小學印象開始談起,後續的中學篇和大學篇以及工作篇我們日後再聊。首先從外觀上看,一水白色的機身沒有過多的點綴和裝飾。486電腦的機箱大都是臥式機箱,顯示器直接放在主機上面,傳統的造型,傳統的擺放方式讓我們不甚懷念。現在,我們已經看慣了立式機箱和超薄的液晶顯示器,這種「老古董」還真是很難再找到了。在臥式機箱的正前方,還配備了軟盤驅動器,有3.5英寸軟盤和5.25英寸兩種,軟盤存儲容量也不盡相同,一張3.5英寸軟盤的容量僅為1.44MB,還配有防寫功能。
  • 那些年,我們玩過的玩具
    那些年,我們玩過的玩具寧波市鎮安小學401班呂翼擎(證號196253)指導老師沈靜玩具,承載了每個人的童年記憶,留下了祖國發展的印記,見證了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天,我們祖孫三代聚在一起,進行了一次特殊的納涼會,主題是:那些年,我們玩過的玩具……乘著時光列車,我們首先到了50年代。
  • 2020就要結束了,這些手機遊戲沒玩過,那就只能明年再玩了!
    而看到標題大家就知道了,小黃象說廢話的功夫那是又有長進了,而今天小黃象就給大家帶來一些個人認為很好玩的一些遊戲。該說不說,時間過得是真的快,眨眼之間2020年就快要結束了,那麼抽時間將這些遊戲都玩完吧,明年還有更多遊戲等著你玩呢!
  • 2020年最沙雕玩家!為玩魔獸9.0請假一個月,開房玩遊戲被老婆抓!
    如今什麼樣的玩家都有,有視金錢如糞土的土豪玩家,有堅持一毛不拔的貧民玩家,有全程爆肝的大佬玩家,當然還有那些腦洞奇特的沙雕玩家了,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幾位因沙雕行為而走紅的遊戲人。Watkins經常會對時事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新冠肆虐建國同志瞎折騰的時候,他就在網上發評論說「我們需要《血源詛咒》高玩,最好是速通高玩。」
  • 那些年電腦課玩的遊戲,別裝了,你真的偷偷玩過!
    那些年電腦課玩的遊戲,別裝了,你真的偷偷玩過!文/阿鑫談電競歲月如梭,那些年的童年時光究竟又有多少人記得呢?我們這位九零後應該是普及網際網路知識的第一批孩子,曾經的我們對遊戲一無所知,是什麼讓我們成為電腦專家的?沒錯就是那些年上的電腦顆,大大的機身配上及低的配置,這就成為了一個機房,一個童年時期最喜歡的教室!其實當年的電腦上面有一些小遊戲,想必大家都見識過了,不過你們還記得嗎?今天阿鑫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吧。
  • 我們仍記得那天所玩遊戲的名字,盤點那些耳熟能詳的遊戲別稱
    在我們從小到大玩過的遊戲中,很多遊戲我們並不會按照官方所給出的遊戲名稱來稱呼它,而是使用類似約定成俗的"黑話"在相互間口口相傳。這些別稱或是根據其遊戲特色,或是遊戲中主(wan)角(jia)行為,甚至是直接搞笑直譯而來。
  • 玩遊戲,玩的是什麼,玩的是快樂
    玩遊戲,玩的是什麼,玩的是開心,玩的是快樂,因此,心態很重要,作為一個資深遊戲黨,我就覺得,無論成敗,只要我們心態調整好,就一定能玩的開心,就比如說英雄聯盟,雖然說有時會來個十連敗,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無非是遊戲輸了罷了,自身並沒有多大的影響,所有說,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玩遊戲嘛,我憑自己本事送的人頭呀
  • 這些你準玩過!那些年風靡一時的手機遊戲盤點
    原標題:這些你準玩過!那些年風靡一時的手機遊戲盤點   如今手機遊戲風靡,無論大人小孩都在用手機玩遊戲。最近最火的莫過於「吃雞」手遊了,即使在編輯部晚上下班都不回家也要玩一會再走。   這些年手機遊戲換了一茬又一茬,總有爆款遊戲出現,也總有老遊戲慢慢落寞了。
  • 那些年我們小時候玩過的經典國產遊戲~問:你都玩過哪款?
    一:大富翁系列:大宇資訊所出品的大富翁系列,相信大家沒有人不知道的。這系列最早的一代作品上市於1989年,可比大叔的年齡還早了。不過大富翁是參考地產大亨的一款經典的桌面遊戲(地產大亨)。目前出到大富翁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