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老俗語,如果以字面意思來看,表達寡婦床頭是否乾淨,來判斷一位寡婦是否貞潔。如果說僅僅以有沒有灰來判斷,可以說是比較武斷的結論。不過大家也知道,能夠流傳下來的俗語,雖然在這個時代有可能過時了,看著非常不合理,但是,在某個時間段內,還是有一定的廣泛公認性,才能夠被稱之為俗語。那麼,咱們就來說說,這句俗語是否有道理。
摸摸寡婦床頭灰:顧名思義,去檢查一下寡婦的床頭(隱私),看看是否乾淨。當然了,寡婦不一定邋遢,因此,實際上去檢查床頭是否乾淨,沒有啥依據。這裡所謂的「摸床頭灰」,可以理解為「摸查、考察」寡婦的生活作風。「身正不怕影子斜」,也就是說寡婦的日常生活作風,已經表明了一切,而不是以床頭的邋遢與否,來判斷女人是否貞潔。
就知牌坊給不給:牌坊,是在封建社會,給貞潔寡婦的一種「榮耀」,歷史上也有貞潔牌坊一說。也就是說失去了老公女人,孤兒寡母的不容易,能夠守家待業不改嫁,侍奉好公婆,把孩子撫育成人,被「官方」表揚,給這個女人立「證書」,就是所謂的貞潔牌坊,供後世瞻仰。因此,在給予一個寡婦這種「榮耀」的之前,是要經過摸底排查,看看這寡婦生活作風問題,是否配得上貞節牌坊。以防鬧了烏龍,讓世人恥笑。
所以在封建社會,時興給寡婦立貞節牌坊的時候,這句俗語也說明了當時的一種情況。哪位寡婦立貞潔牌坊,需要夠格摸查過後,檢驗合格才能獲得「貞潔牌坊」的頭銜。畢竟這個頭銜,不是隨便一個寡婦都能夠得到,檢查一下也非常正常,以防出現「當婊子又立了牌坊」,讓人貽笑大方。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封建社會這種「貞節牌坊」制度,壓抑了女人的天性,有失公允。但是,在封建社會當時的情況下,關於女人的枷鎖太多了,比如說「好女不嫁二夫」、「三從四德」,裹腳等等之類,對女人進行精神和身體上的控制,讓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庸。就在舊社會,裹小腳的女人還比比皆是,我曾經問過村裡裹腳的老太太,裹腳難受為啥要裹腳?老太太告訴我說:「好控制,跑不了」!
在那個封建時代,女性社會地位低下,出現這樣的講究,也是當時社會的「需要」,是當時人們認同的價值觀。以現在人們的眼光來看,貞節牌坊的神操作,有點抹殺人性之嫌疑,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提倡了社會正能量,弘揚了社會風氣,維護了當時家庭關係結構的穩定性。雖然說不值得提倡,但是,顧家養家又潔身自好的人,無論男人和女人,都是令人值得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