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過年必備的特色食品,當初是無奈之舉,現卻讓他們繁榮昌盛

2021-01-09 饞貓推薦好物

潮汕人過年必備的特色食品,當初是無奈之舉,現卻讓他們繁榮昌盛!廣東人最敢吃,這其中又以潮汕地區最為出名,潮汕並不是單指潮州地區,而是指汕頭,揭陽,潮州這單個地方,這裡是著名的僑鄉。今天我們來給大家分享一種潮汕地區的特色美食,它是潮汕地區家家戶戶都會做的一種傳統食物。

這種食物的名字叫做甜稞,可是用糯米粉和紅糖做成的製作方法也是比較簡單的,在潮汕人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準備這種特色食品。糯米粉和紅糖做成的甜稞,現在看來方法非常簡單,但是在以前製作起來卻是非常麻煩的,因為當時並沒有糯米粉,只能把糯米放入石臼來舂碎,用來做甜稞的糯米粉,越細越好,所以需要舂的時間就比較長,但是在現在都是磨好的糯米粉,舂糯米粉這樣的步驟只能在記憶中出現了。

這種甜稞剛出現的時候,潮汕人並不是把它作為過節必備的食品來食用的。起初是因為潮汕地區連年缺乏糧食,民不聊生,人們就像過番,過番就是去海外的意思。路途遙遠,人們就全靠這種甜稞飽腹。當時的甜稞做的是很硬的,因為這樣可以保存很長時間。但是現在人們吃的話,就做做的軟很多。

當時的無奈之舉,卻造成了現在潮汕地區的繁榮昌盛。當初的這些過番的人駕著船去海外,採購大米和木材。同時帶去了中國的瓷器和繡品,潮汕地區最早一批的華僑就是這樣留在了海外。可以說他們就是依靠著這種甜稞在海上漂泊數日,輾轉到暹羅也就是現在的泰國地區。

甜稞是潮汕先人漂洋過海必備的食物,延續到現在成了潮汕地區的特有節日食品,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做這種食物慶祝農曆新年!現在人們吃甜稞已經沒有當時的無奈,甜稞是潮汕人一輩子都割不掉的情懷!

相關焦點

  • 潮汕人過年有哪些習俗
    潮汕人的食品種類豐富,而且很有特色,在過年的時候,她們都會做起自己地區地道的食品來祭拜神明,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做粿(guo,第三聲),潮汕人的粿各式各樣,材料主要是麵粉、薯粉等材料所做,中間包各種餡料,可以是花生、鹹菜、肉類等,如粉粿、甜粿、菜頭粿等等,裡面包的餡料決定了這種粿的名稱。
  • 「鼠」字美食鼠曲粿 潮汕人春節必備食品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驢打滾、狗不理、獅子頭、馬蹄糕、龍鬚酥、貓耳朵……我國是民以食為天的國度,用動物命名的食物數量不少,這些「動物食品」不是比喻形象生動,就是典故讓人印象深刻。鼠年將近,在福建、廣東一帶,有一種名為「鼠曲粿」的食品,正是用老鼠命名的。
  • 開油鍋,炸年貨,廣州過年必備的油炸特色小吃
    其實不然,廣州有很多的年貨小吃,而且這種小吃一般只有過年才能吃得到。說起廣州的特色年貨小吃,必與油炸分不開,走在街上所見到的特色小吃幾乎都是油炸食品,而在廣州,甚至是整個廣東地區,逢春節,開油鍋,炸年貨求的是來年的日子順利富足。那麼廣州的人必備的年節食品有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 這種野味長得像「草」,如今身價比肉還貴,是潮汕人過年的必備料
    這種野味長得像「草」,如今身價比肉還貴,是潮汕人過年的必備料。
  • 廣西橫縣的特色美食「芝麻餅」,酥脆可口,是過年必備的零食
    芝麻餅是廣西橫縣的特色美食,是以糯米為皮,以山芋為餡兒,表面粘了一層黑芝麻的餅,臨近春節,家家戶戶就開始忙著做芝麻餅了,在他們看來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過年必備的零食,吃了芝麻餅,一年都過得香甜,寓意不亞於過年包餃子。橫縣芝麻餅以其香酥的特色而聞名,是春節人們探親訪友的必備佳品。
  • 廣東小小的油角,散發著濃濃的年味,是過年招待客人必備的食品!
    在廣東地區,油角是過年時送禮、招待客人必備的食品。小小的一個油角,寓意著來年的日子油潤、富足。油角形狀像錢包,裡面塞滿糖、花生、芝麻等餡料,形狀似彎月又似元寶,因此被賦予了家肥屋潤、錢包飽漲的好意頭,是廣東過年必備的慶節食品。
  • 全國各地過年都吃什麼特色食品 臨沂春節吃哪些菜
    中國人在吃的方面特別講究,尤其是過年這個隆重特殊的節日,在吃的方面更要吃出特色,和平時吃的不一樣。全國各地的飲食習慣有不少差異,那麼過年的時候各地都吃哪些美食呢?小編來為您介紹。   山東是個吃麵食的大省,雖然沿海一帶越來越富裕,但是過年蒸麵食、吃麵食的習慣,一直沒改變。
  • 潮汕人與客家人
    潮汕人,古時稱潮州人,隋宋兩次南遷最終定居潮州府形成潮汕文化。當代多數潮汕人以潮州話(也稱「潮汕話」,簡稱潮語,近似秦漢魏晉時期的古漢語)為母語,現集聚於海內外近60個國家和地區。潮汕人敢於闖蕩、善於經商,以「愛拼才會贏」為座右銘,他們在商界成就顯著。被譽為「東方猶太人」。
  • 無奈之舉
    依照出讓方的意思,雖然說這一美元有點兒象徵性的意義,卻也實在是迫於無奈之舉,然而,這象徵性的一美元是無論如何都要收回的。那一年,是這個年輕的城市招商引資工作最為紅火的一年,無論是合同金額,還是實到位資金數量,均創下了歷年之最,全年新批外資項目數量達到了十一個。
  • 快過年了!帶你盤點八省春節特色年味小吃
    南方過年的傳統小吃,那可多了煎堆又叫麻團、珍袋,麻球,是廣東地區一種傳統的小吃,也是過年必備的年味小食。蘿蔔糕是一種常見於粵式茶樓的點心,同時也是廣東人每逢過年時必備的賀年糕點之一。為「糕」與「高」讀音相同,所以「蘿蔔糕」寓意為「步步高升」。廣州方言稱「菜頭」,取「菜」與「財」的諧音,過年食蘿蔔糕,也有招財進寶之意。
  • 春節傳統美食必備!19種小時候過年必吃的美食!
    紅瓜子曾經是過年時必不可少的小零嘴,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喝茶再磕一把紅瓜子,年味兒十足!可現在紅瓜子在眾多堅果的衝擊下,地位已遠不如過去了。  現今,過年家裡的糖果盒中,已很難再覓到這些食物的蹤影,曾經家家戶戶必備的特色零嘴,已經慢慢被開心果、杏仁、榛子等各種堅果佔領。以前過年吃到一顆糖瓜就能甜滋滋一天的感覺,也一去不復返了。
  • 北方過年必備的特色小吃,豬皮凍你知道嗎?
    這臨近春節,各個地方的人們都在忙著準備著過年的年貨。這些年貨有些留著備用,有些拿來做菜,有些拿來做特色小吃,尤其是這個特色小吃老少皆宜。所以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下這北方農村過年必備的小吃—豬皮凍。南方的「童鞋」們趕緊過來瞧瞧。
  • 為什麼在深圳的潮汕人這麼牛?
    據不完全統計 深圳有幾百萬潮汕人在此拼搏、創業 所以深圳也被稱為 潮汕人的「第二故鄉」
  • 這些老廈門人,過年必備的傳統美食!
    過新年 說起春節的傳統美食,那就先說說老廈門人過年必備老三樣:寸棗、花糖、炸叩 過去都說「沒買「老三樣」,年味就不夠」!
  • 「轟轟烈烈」的空中課堂其實是無奈之舉
    國外的防控工作也同樣事關我們,因為現在世界就是一個整體,他們防控不住,我們也難獨善其身。最近開始的輸入確診病例,讓我們剛剛放鬆的心情又緊張起來了。所以這也就是現在許多省份還是不敢讓學校開學的原因。眼看耽誤的學習時間越來越長,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都想法設法儘量減輕損失,空中課堂成為了眼下的首選。讓學生在家裡學習,跟全國的名師上課,這本來是以前教育界的憧憬,沒想到現在成了現實。
  • 科普潮汕人的小年習俗
    潮汕人的「小年」習俗天圓地方即為灶潮汕人對「灶」尤其重視,做灶必須請先生看時擇日選方位!潮汕老式灶是由紅磚砌成的上寬下窄的四方形灶臺,寓意在於天圓地方,天地交泰,家道和晏!潮汕灶臺俗稱之為「灶山頭」,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 唐國榮:蔡徐坤和NBA根本不合適 選他只是無奈之舉
    導語:唐國榮:蔡徐坤和NBA根本不合適 選他只是無奈之舉最近,NBA最熱的話題是什麼?哈登超神般的表現?卡辛斯復出NBA迎來大結局?還是戴維斯提出交易?認為蔡徐坤和NBA不合適,選他只是無奈之舉,那麼為何這麼說呢?蔡徐坤出身於一檔綜藝節目,憑藉帥氣的外表和個人的舞臺魅力,俘獲了大批的粉絲,有著極強的商業價值。NBA此舉希望通過藉助蔡徐坤超高的人氣,帶動流量和擴張中國區的球迷數量。
  • 潮汕人,這次又要讓人羨慕了!
    他們出了名的團結、敢拼、講義氣、會做生意,但也有些會迷信、重男輕女、排外…這裡面有事實,有讚譽,但也有偏見。 潮汕人是較為特殊的群體,潮汕地區歷史上也一直分分合合。那真正的潮汕,你又了解多少呢?
  • 油炸三種食品,過年必備,怎樣做才能好吃又健康
    李照山/文油炸食品是中國傳統美食之一。我們常說少吃油炸食品是指用同一種油反覆使用炸過的食品。這是因為,食油經過反覆的高溫會產生有害物質。作為家庭生活,用新鮮的油在適度溫度下炸制的食品就可避免這些物質的產生,而且炸制的食品具有香、嫩、脆的特點,既好吃又健康。到了過年,油炸食品則為必備。比如我的老家,多數人家會在臘月26~28完成油炸丸子、油炸小酥肉、油炸魚塊的程序,老家的術語叫「過油」。這三樣我家每年必不可少。炸出的食品低溫保存,吃的時候放入湯中煮食即可,非常方便。尤其是我家油炸丸子,很有講究,親友們都說很好吃。
  • 比北京城還老的特色食品——咯吱盒
    咯吱盒是一種比老北京城還老的北京特色食品。它伴隨京杭大運河之生而生於運河源頭之通州,歷經人們千百年品味推敲,此味視運河漸衰而不顧,至今留存於京東民間,且有日益蔓延之勢。有心的人將煎餅捲成卷切成段下油炸,食之更香更脆,久不變質。咯吱盒很快成為陪伴船工遠航的美食,也自然在京航大運河碼頭張家灣以方圓數十裡的京東一帶民間傳開。咯吱盒的製作原料非常廣泛,麥、米、豆、谷,甚至高粱玉米均可入選。碾磨成粉,調水成漿,上爐火攤成薄如蟬翼形如滿月的煎餅;再均勻撒上少許香菜末和椒鹽,捲成卷切成寸段,滾油炸之,即成咯吱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