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以後,越來越懂事,但卻越來越自卑

2020-10-29 無名的思想空間

小明是一個在貧困家庭長大的孩子。小時候,他是一個十分活潑可愛的孩子,他的親戚朋友見了他的面,都會誇讚他,這個孩子真實討人喜歡呢!聽到這樣的誇獎,小明總是內心十分開心的。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小明的性格開始逐漸的發生過變化了。從小時候的熱情活潑,多言多語,變成長大之後的沉默寡言。等到再過年見到很多親戚朋友,他總是一個人躲在外面,不肯和他們接觸。

小明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性格是什麼時候發生改變的,在他大概的印象之中,好像是自從上了初中以後,自己的性格就開始逐漸發生了改變。從原來的開朗外向,逐漸變得敏感,多疑,封閉。

原因也並不複雜,上了初中之後,學業越來越繁重。而小明本來是一個十分外向的人,他總是不願意專心去學習,反而是去結交各式各樣的朋友。因此小明的人緣特別好,有很多人都願意幫助他。

但是他的父母看到他成天不務正業,不好好學習。就成天訓斥他,告訴他不要結交過多的朋友,要專心學習。你成天去麻煩別人,難道別人不覺得你很煩嗎?別人只是表面不說,其實內心很厭惡你的。

這是小明的父母經常對他說的話,可能一次兩次對他沒有什麼影響。但是日積月累,小明變得越來越不敢與人交友了。

因為小明開始擔心別人會嫌棄自己,厭惡自己。而且,小明也因此變得十分自卑了,再也不敢請求任何人來幫助他了,他開始變得害怕被別人所幫助了。

就這樣,隨著年齡的增長,小明變得越來越成熟懂事了。但是同樣,小明也變得越來越自卑,越來越不自信了。

這種不自信體現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小明去一家公司面試,明明小明是所有應聘者中學歷最高,職業技能最為專業的人,但是小明卻總是感到深深的不自信,認為自己配不上這個崗位,於是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所應聘的崗位,被 一個學歷遠比自己還低的人搶走。

小明感覺自己好像被一種無形的枷鎖困住了自己的人生,這種枷鎖沒有形狀。小明想要找到這種困住自己的枷鎖是什麼,但是一旦想到這裡,總會感覺自己十分的頭疼。

西遊記中有一個人物,叫做孫悟空。孫悟空擁有著通天徹地,毀天滅地的本領。然而孫悟空每次想要使用這種本領,總會被緊箍咒所牢牢的束縛住。

小明這個時候的體會就像是被帶了緊箍咒的孫悟空一樣,這個無形的枷鎖,使得小明的人生好像徘徊在一個牢籠中走不出來。好像他自己身上有著非常大的本領,但自己就是無法發揮出自己的力量。

直到有一天,小明突然頓悟了。這個束縛住自己的緊箍咒到底是什麼?

這個緊箍咒就是懂事。因為懂事,小明變得越來越不敢麻煩別人,越來越不敢請求別人的幫助。按理說,在人際關係中懂事,應該讓小明變得越來越受歡迎才對?可為什麼原本小明朋友很多,變得懂事之後卻再也沒有朋友了?

因為懂事,小明變得越來越謹小慎微。什麼叫做懂事?懂事其實就是不相信自己對別人是具有價值的,所以只能拿懂事這個最微不足道的價值。如果我們觀察官場上下級對上級的阿諛奉承,頗似一個懂事的孩子在討好別人。

其實,不出意外的話。小明的一生,可能就要在自己很懂事的錯覺中度過了。很可能一輩子是一個打工人,永遠徘徊在社會最底層,再也沒有前途了。但是,小明其實還是有自救的辦法的。

那就是以懂事為恥辱。知恥而後勇,知弱而後圖強,不知恥必無恥。懂事並不是一種值得推崇的狀態,恰恰相反是一個弱者去討好強者的時候所表現的必然狀態,以懂事為榮,那麼你就只能一輩子都是弱者了。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被一個無形的緊箍咒所束縛的人,束縛住小明的緊箍咒,是他自小養成的聽話懂事的好習慣,那麼各位讀者,你們被什麼樣的緊箍咒所束縛住了呢?

更多內容可以關注

相關焦點

  • 家長經常對女兒說這幾句話,會讓女兒變得越來越自卑
    最近有個寶媽向我求助,說是發現女兒跟自己越來越不親了,她也跟你說話,也幫你做事,你們之間沒鬧什麼彆扭,但是卻能清晰感覺到你們之間距離越來越遠的那種感覺。後來我仔細想了想,其實一切都不是什麼無緣無故的,女兒跟你不親,也許是因為你經常對她說一些傷人的話。不信?那就接著看吧。
  • 堅持對孩子說這3句話,孩子會越來越優秀,長大懂事又孝順
    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優秀而且長大懂事又孝順,一定要用這3句話來取代整天對自己的孩子囉囉嗦嗦的教育。1、我相信你能做的更好當孩子在做事的時候一定要把決定權交到孩子自己的手裡,爸爸媽媽不要在旁邊過多的幹預。否則不但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揮,還會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家長可以對孩子說:「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
  • 有三種寶媽,會被長大後的孩子瞧不起,甚至會越來越疏遠
    ,也能有個好的家教,所以在各種事情上父母都是包辦的狀態,小的時候可以理解,但是長大以後琳琳甚至都不能有自己的生活,想出去與自己的好朋友遊玩,都會不被父母允許,想要選擇自己喜歡的衣服也要等著父母的點頭。,感覺自己的生活被曝光在大眾的眼裡,雖然他們是父母,但是感覺自己一點隱私都沒有,漸漸地琳琳就產生了快點長大考上大學之後就會遠離父母的念頭。
  • 父母「哭窮式」教育,讓孩子越來越自卑,長大之後難有眼界與格局
    文 | 小鴻兒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父母都希望養育出一個懂事的孩子,在父母眼中何為懂事的孩子,恐怕是能夠知道父母的不易、懂得體諒父母的心酸,不亂買東西,不亂花錢,那麼父母該怎麼教育孩子懂事呢。
  • 孩子越來越難管教,不妨試試「漏鬥法則」,讓孩子更優秀懂事
    每個父母都明白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如果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好,就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生活。但是,仍然有許多父母以各種方式溺愛孩子,不管孩子做錯了什麼,父母都可以寬恕孩子,使得以後教育孩子越來越難。父母之所以愛孩子,是因為孩子是他們自己的寶貝,而老年人則更愛孩子,孩子們在家人的寵愛下長大,沒有規章制度。即使孩子惹麻煩或發脾氣,父母也會認為孩子是性格和智力的表現。如果孩子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更加自私,孩子會認為父母的撫養是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後將不知道如何孝順父母。
  • 心理學:越長大越自卑怎麼辦?改變自卑的兩個方法
    有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和生活經歷的不斷豐富,他們找到了生活的規律和訣竅,面對殘酷的現實挺過來了,越長大越自信;而有的人沒能挺過來,越長大越自卑。同理,當我們運氣好時,就覺得做什麼事都會順利;當我們不順時,就覺得喝個涼水都塞牙;當我們連續成功時,就覺得還會成功;當我們連續遭到挫折和失敗時,會認為還會繼續失敗和倒黴下去,自卑心理油然而生。2.改變越長大越自卑的兩個方法?
  • 「母親,我不行」讓我們與孩子一起解決自卑,一起越來越更有信心
    許多父母都說,每一次激勵孩子去做一些新的事情,孩子一直糾纏著說「母親,我不行……」或是「父親,我不敢……」,充滿了缺乏自信和自卑。假如父母再進一步提出要求,孩子便會越來越慌張起來,最後轉變成一場親子遊對決。
  • 那些很懂事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
    ,讓人心疼看到知乎上一個話題:「那些很懂事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網友紛紛跟帖留言:網友留言1:「自卑心理比什麼都可怕。有時候這種懂事只會不斷告訴自己我不配有,我不能有,我不該想……這不但苦,對於心理健康也很不利」網友留言2:「小時候,我看中了一個玩具,爸爸跟我說「太貴,不買了,可以麼?」我點點頭。
  • 父母的3種行為,正慢慢把孩子推向「自卑」,長大後難有出息
    在如今這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背景下,孩子一出生就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而作為父母也擔心孩子從一開始就輸在起跑線上,因此對孩子的教育也難免出現"趕鴨子式"的現象。在強烈競爭之下,孩子們變得越來越全能優秀,孩子之間的差距大,以至于越來越多的孩子都感到自卑。周末到同學家裡做客,我們在客廳裡聊天喝茶,而同學的孩子在一邊玩玩具。
  •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大多來自這4種家庭
    ,可你知道哪些家庭,更容易養出自卑的孩子?直到現在長大,我都不戀家,想到回家,心裡就莫名緊張跟恐懼,以至於工作後,在單位的人際交往也比較孤僻自閉,不敢過多與人交往。從心理學上來說,父母常常爭吵,或是對孩子家庭暴力,更容易養出自卑的孩子。
  • 這三種寶媽,孩子長大了會瞧不上,往往會越來越疏遠
    因此,玲玲非常恨她的媽媽,長大後與她越來越疏遠。現實中,以下這幾類媽媽,孩子的長大後會瞧不上,越來越疏遠,必須引起重視了。因此,他恨透了媽媽,一長大就想離媽媽越遠越好。小編建議:媽媽要對孩子寬鬆有度,別過度控制,不然孩子將沒有一點自由,就像將鳥兒關籠子裡,這不僅不健康,而且以後一旦有機會就會遠走高飛。
  • 總是將這種想法告訴孩子,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甚至會心裡不正常
    相信每位家長都盼望自己的寶寶能夠有所成就,但忽略了一點,父母的教育對孩子以後的發展起決定作用。不知道這些家長是否想過,自己的孩子成為自己不願意看到的一面,自己的教育就一定是對的嗎?倘若你在日常生活中始終告訴孩子這樣一句話:我們和其他人家比不了,我們家窮」,那麼或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不光是在物質上,在精神上也會受到傷害。
  • 心理學:小時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以後心理問題普遍越多
    雖然調皮搗蛋的孩子佔大多數,但是我們也能在生活中看到一些乖巧懂事的孩子,他們不哭不鬧,與大多數孩子有著顯著的差異。他們有的氣質優雅,男孩風度翩翩像一位公子,女孩安靜柔美像一位公主。有的年少老成,剛上幼兒園就開始幫父母洗衣服,掃地拖地更是不在話下,年齡稍大點父母便讓他們做飯。
  • 家長的這些行為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我們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自信多一點,自卑少一點。自信的孩子才能更出眾,自信是一個孩子未來成功的墊腳石。反之自卑的孩子,總覺得自己不如人,悲觀失望、喪失信心等。自卑的孩子內心是孤獨而痛苦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活中你的哪些做法會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如果你的家庭中存在這樣的現象,一定要趕緊改掉,千萬不要因為疏忽而影響孩子的成長。
  • 孩子太過懂事並不是件好事,長大之後大多不快樂,現實讓人心酸
    文/小易育兒達人現在一個家庭普遍都有一兩個孩子,由此大部分的孩子都受到了全家的寵愛,不少孩子也變得越來越任性驕縱。如果誰家的孩子很懂事,不僅會被父母們羨慕,還會被當成其他孩子的榜樣。,長大之後大多也不會太過幸福。
  • 劉燁兒子才是「整容式」長大,混血基因越來越明顯,年僅10歲成男神!
    當時在爸爸去哪兒裡面諾一的懂事真的是圈粉無數。雖然有時候劉燁對兒子十分嚴厲,但是劉諾一依舊非常愛爸爸,他給人的感覺非常的真實。現在劉諾一長大了,很多人都覺得他小小年紀已經成為男神了!
  • 「生了二寶後,大寶變得越來越懂事」,大寶的偽裝,成功騙過寶媽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對於獨生子女們來說,都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而長大的,從小就擁有了全家人的愛,都是在蜜罐子中長大的。而很多獨生子女們也都曾提出過說,想要有一個哥哥姐姐,覺得說有哥哥姐姐是很幸福的事情,再不濟,有弟弟妹妹也能讓他們覺得說很滿足。
  • 小時候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就活得越辛苦,真相讓家長沉默
    小時候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就活得越辛苦,真相很傷人。在可以肆意的童年,就有了那麼強烈的匱乏感,他們以後如何應對艱難又辛苦的人生。自我價值嚴重受損,缺乏自信,看不到自己的潛力,很容易就否定自己,自卑,小心翼翼,這樣的人在以後的生活工作中都很辛苦。
  •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多出自這幾種家庭,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在其《自卑與超越》一書中,曾這樣寫道:「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只是表現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因為我們都想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你的每一次失落,其實就是自卑。」自卑的人,難以立足於社會;而自卑的孩子,則活得太辛苦。
  •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大多都在這些類型家庭成長,陰影一生揮之不去
    有的孩子由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變得越來越自信,平時在為人處事方面積極主動;但是有的孩子卻相當自卑,對以後的成長將帶來很大不利。事實上,如果孩子出生在下面這兩種家庭,長大後往往會陷入自卑,甚至一輩子都會籠罩在陰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