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寫隸書感悟
學寫隸書的感悟 寫隸書是我的愛好,是一種情趣,也是我的消閒的方式,說談談心得、體會是很牽強的。為不負眾望,只好獻醜,就將平日練寫「隸書」的一些體驗說給大家聽聽吧!我原是一名教師,十年動亂後,重登講臺。當時,專業人才匱乏,因我稍有書畫技能,就「鴨子上架」擔任了小學、初中的書畫教師(兼職)。根據需要初與「隸書」交友,只是為教學或書畫裝飾之用。在校園寫標語、繪牆報,常把一些說明性文字用「隸書」寫成。
-
11歲小學生題校牌,隸書古拙有趣,網友: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浙江麗水縉雲縣新建小學新教學樓落成,便想到讓學校在讀的學生來題寫牌匾,於是面向全體學生徵集作品,在300多件來稿中,最終經過初評以及網絡投票,選擇了朱新博用隸書題寫的「縉雲縣新建小學」。朱新博是四年級六班在讀的學生,當時才11歲。
-
天下第一隸書曹全碑這樣學,事半功倍!
《曹全碑》歷來被文人書家譽為 「漢石中之至寶也」 「洵神品也」 學隸書 《曹全碑》屬東漢末隸書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記載了東漢末年曹全鎮壓黃巾起義的事件,是研究東漢末年農民起義重要的歷史資料,也是現存中國漢代石碑中保存比較完整、字體比較清晰的少數作品之一。其結字勻整,用筆方圓兼備,而以圓筆為主,風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漢隸中秀美風格的代表。
-
學寫隸書基本點畫的運筆
捺也稱雁尾,是顯示隸書特點的主要筆畫之一。捺畫有平捺和斜捺兩種。落筆藏鋒逆入,中鋒向右斜下行,鋪開筆毫向右緩提,至於出鋒視結構如何而定。鋒芒要求穩重並有力度,並逐步達到尾端。按小可分為橫鉤、豎鉤、斜鉤、折鉤等,隸書的鉤較特別,不像楷書、行書的鉤上挑和短小,而是寫得較長且平,轉而無挑。右鉤則用捺代之。鉤的變化較多,視各字的結構變化而靈活應用。書寫鉤畫的基本步驟:1.逆鋒落筆;2.微停即轉筆向下;3.中鋒提按運筆;4.邊行邊按邊轉筆向左,邊行邊提迅速出鋒,或回鋒收筆。
-
孩子學書法須知:孩子字體臨摹前應注意這一點
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以漢字為重要載體的書法教學,於中國人而言,不僅僅是一種技能的教習,也是一種精神文化的陶冶,所以社會上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意識到書法的重要性,並讓自己的孩子開始了書法學習過程。
-
孩子學書法須知:孩子字體臨摹前應注意這一點
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以漢字為重要載體的書法教學,於中國人而言,不僅僅是一種技能的教習,也是一種精神文化的陶冶,所以社會上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意識到書法的重要性,並讓自己的孩子開始了書法學習過程。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一接觸到書法,各種問題也隨之而來:書法有硬筆和軟筆,孩子學書法更適合哪一種呢?硬筆書法那麼多字體,哪一種更適合孩子學習呢?
-
學成語,練隸書,雙收穫(圖文解析系列八)
學成語,練隸書,雙收穫 (圖文解析系列八)原創培剛書畫2020-11-25 20:48:12鶯歌燕舞:漢語成語鶯歌燕舞的意思是:黃鶯在歌唱隸書解析鶯字中間的蓋頭要寫得寬泛,有承載上方覆蓋下部的作用。下面鳥部中間橫畫設計成波磔,有添加活泛的效果。歌字左右結構,均衡對等。燕字上中下結構,三個部分佔比相當。主筆波磔橫放在上部,有橫向貫通的豪氣。
-
學習隸書大家談·周庶民
去年年底應四川美院之邀教授隸書,學有所用、教有所獲,教學相長,感悟良多。今就習隸感悟梳理為文,與諸君探討。讀史明理,博觀約取。隸書在中國書法史上獨樹一幟,光彩奪目,它的發展出現了三座高峰:漢簡牘帛書、漢隸書、清隸書。
-
隸書,靜心養神的良方
書法裡面有著多種不同表現形式的字體,如篆、隸、魏碑、草、行、楷等,要是單從以全神貫注、一筆不苟、節奏緩慢、調理氣息等手法來達到靜心養神效果的話,學練正書是最有效的途徑。那就是篆、隸、魏碑及楷書幾個大類。這幾個正書字體,其結構規範嚴謹,筆畫楷法森嚴。寫者非靜下心來、非認真一筆不苟是寫不好的。
-
隸書和草書寫的透靈,有功法,書法家趙振江隸書、草書欣賞
趙振江,1951年生,河南濮陽人,著名書法家,以俊美的隸書功法和龍騰氣質的草書成就而得書法造詣,收穫了卓立書壇的名家地位。趙振江的書法藝術啟蒙始於幼年,他從上學第一天就開始學寫書法,並且經常用毛筆書法寫作文,自小就表現出對書法藝術的靈通悟性。
-
藝讀丨淺談隸書的繼承和創新
唐隸以《熹平石經》等端莊平穩、中規入矩的隸書為其審美典範,同時繼承了魏晉隸書的方筆,楷法意趣又漸融於隸,致使唐隸呈現出豐厚甜熟、面目單一及程式化的特點,雖有史惟則、蔡有鄰、韓擇木等大家以隸書名世,但「諸作如出一人之手」。宋代隸書繼承唐人的隸書,但由於對漢碑研究很少,創新精神不夠,無可觀處。
-
隸書怎麼寫可以使其看上去神韻自得?
功夫到家了,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如果功夫不到家,無論怎麼寫都寫不出自然靈動且有神韻自得的隸書。上圖為劉文華的隸書作品。按照張繼老師的說法,學隸書或者進行隸書創作,在筆法上,在結字變化上,都要彰顯靈動,有靈動了,才能達到神韻自得。上圖為張繼的隸書作品。要想把隸書寫的讓人看起來有神韻自得之感覺,側重點應放在基本功的訓練上。俗話說,熟能生巧。
-
各界對劉炳森隸書褒貶不一,你怎麼看?
劉炳森兼善篆、隸、楷、行、草,尤善隸書,這與他的生活經歷不無關係。其幼年時期跟隨私塾老師學習碑學經典,對隸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後不斷精深,終成一家之風。著有《劉炳森楷書〈千字文〉》《劉炳森隸書〈千字文〉》《劉炳森隸書板橋道情》《劉炳森選編勤禮碑字帖》等,出版有《國際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魯迅詩歌選》等隸書字帖,文學散文集《紫垣秋草》等。
-
和孩子一起學寫字
用鉛筆在田字格上寫:天、地、人,山、河、雲、雨,路、跑,學、校,真、善、美。。。。。。我當初學過柳公權、顏真卿、王羲之、趙孟頫,後來重點臨摹隸書《乙瑛碑》,再後來學清朝人丁敬的隸書,也不是白學的,間架結構略知一二。一天兩三個字,我先寫,讓妍看,然後她再寫。
-
隸書入門技法字帖
近幾年來,筆者對硬筆隸書用功較多,今不揣淺陋,將在臨帖創作的過程中積累的一些經驗闡述如下,以期和大家共同進步。一、筆法特點成熟時期的隸書行筆分提按頓挫和輕重徐疾,硬筆隸書的用筆較毛筆隸書又可簡化不少,如不必刻意追求藏鋒用筆,收筆亦無須回鋒,具體略分為以下數種細述。
-
當代誰寫的隸書最好 讓人賞心悅目的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隸書,是中國書法藝術中五大字體之一。欣賞隸書,我們能透過其四平八穩的筆法布局,感受到一種歷史感,莊重感。自古至今,隸書以三大特點而著稱:1、厚重,即氣勢渾厚,茂密凝重,雄健壯美;2、樸拙,即樸實率真,稚拙天趣,平中寓奇;3、高古,即取法高遠,古典味濃,金石味重。
-
解析隸書寫法技
隸書是從篆書發展而來,用筆特點繼承了篆書的曲線美,以扁方取橫勢,但最大的特點是:大氣、厚重、生動、而且不乏精緻,那如何學好隸書呢? 要想學好隸書,必須從隸書的基本筆畫、結構、章法三個方面去學習。
-
學成語,練隸書,雙收穫
時和歲豐隸書字體解析:時字左部日,體小上移。左上角不封死口,有其氣貫通感,右上角用頓筆方折,起到厚重銳利的效果,也加強了力度。右邊寺字明顯大佔位,顯其主要部分結構的主導地位。中間波磔橫畫要起收力道貫穿全過程。和字左邊豎畫略向左靠,避免呆板。
-
邱承彬隸書邱木兮書法「雕」字·邱體字隸書字帖·邱隸字帖46
邱體字隸書字帖·邱承彬邱木兮書法「雕」字·邱隸字帖46邱隸字帖·邱承彬邱木兮書法「雕」字·邱體字隸書字帖46書法的宗旨有二:1美麗,美輪美奐,誰看都美,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觀,怎麼美就怎麼寫,結構和流線都美
-
伊秉綬隸書,愚的厲害,拙的可以!
史稱伊秉綬「通程朱理學,幼秉庭訓,從師陰承方,講求立心行己之學。」後受大學士朱珪的常識與紀曉嵐的器重,拜紀為師,又拜當時最負盛名的書法家劉墉為師學書法。伊秉綬為乾隆五十四年( 1789 )進士,歷任刑部主事,後擢員外郎。 嘉慶四年(1799)出任廣東惠州知府,因與其直屬長官、兩廣總督吉慶發生爭執,被謫戍軍臺,詔雪後又升為揚州知府。在任期間,以「廉吏善政」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