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成語,練隸書,雙收穫

2020-12-12 培剛書畫

培剛書畫2020-11-28

時和歲豐:

時和歲豐成語是指四時和順,五穀豐收的景象,用以稱頌太平盛世。同「時和年豐。」

《詩經大雅序》孔穎達疏:「萬物盛多,人 民忠孝,則致時和年豐,故次華黍,歲豐宜 黍稷也。」

宋·蘇軾《論賞罰及修河事》:「太宗皇帝每見時和歲豐,雨雪應時,輒喜不自勝,舉酒以屬群臣。」

時和歲豐隸書字體解析:

時字左部日,體小上移。左上角不封死口,有其氣貫通感,右上角用頓筆方折,起到厚重銳利的效果,也加強了力度。右邊寺字明顯大佔位,顯其主要部分結構的主導地位。中間波磔橫畫要起收力道貫穿全過程。

和字左邊豎畫略向左靠,避免呆板。且筆直挺立,起到支撐作用。右邊口部收縮抬高,讓左以使美觀不拘。

歲字重在一個活現。左撇右捺背向伸展但又協調一致,

豐字上中部緊促,不宜過寬。底部波磔寬而伸展有力,此為地載之功能,觀感效果即是。

相關焦點

  • 學成語,練隸書,雙收穫(圖文解析系列八)
    學成語,練隸書,雙收穫 (圖文解析系列八)原創培剛書畫2020-11-25 20:48:12鶯歌燕舞:漢語成語鶯歌燕舞的意思是:黃鶯在歌唱此成語主要是用來形容在春天,處處有各種鳥兒在跳躍飛舞,在鳴囀歡歌的美好景象。在當今,它常用來比喻革命和建設蓬勃興旺的景象。鶯歌燕舞一詞出自於宋·蘇軾《錦被亭》: "煙紅露綠曉風香,燕舞鶯啼春日長。"毛澤東在《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詞裡曰:"千裡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
  • 學成語,練隸書,雙收穫(圖文解析系列六)
    踵事增華培剛書畫2020-11-22 踵事增華:漢語成語踵事增華,意思是繼承我們先輩的事業,並在他們的基礎上把事情做得更加完美成語出自《文選序》,南朝·梁·蕭統《文選序》中曰:"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成語用法為主謂式,作謂語,含褒義。示例:《明史·輿服志一》:"東都乃有九斿、雲罕、旒冕、絇屨之儀物,踵事增華,日新代異。」清·得碩亭《草珠一串·時尚》詞:"滿洲糕點樣原繁,踵事增華不可言。"
  • 學寫隸書感悟
    學寫隸書的感悟 寫隸書是我的愛好,是一種情趣,也是我的消閒的方式,說談談心得、體會是很牽強的。為不負眾望,只好獻醜,就將平日練寫「隸書」的一些體驗說給大家聽聽吧!我原是一名教師,十年動亂後,重登講臺。當時,專業人才匱乏,因我稍有書畫技能,就「鴨子上架」擔任了小學、初中的書畫教師(兼職)。根據需要初與「隸書」交友,只是為教學或書畫裝飾之用。在校園寫標語、繪牆報,常把一些說明性文字用「隸書」寫成。
  • 教孩子,學隸書
    想學隸書的孩子應該從哪種字體入門,是楷書還是隸書甚至魏碑?這個疑問困擾著不少家長或者孩子本身,從而使得他們難以作出自己的選擇。 其實,這個問題不必過多的思慮和糾結。因為作為一些要打下書法基礎的孩子來說,只要堅持一個原則就行,這個原則就是必須從「正書」入手,只有從學寫正書的基礎上掌握漢字的基本結構和規範的用筆方法,才能夠步入學習書法的正確道路,才能不誤入荒廢前程的歧途。
  • 隸書,靜心養神的良方
    練書法是長久以來被人們廣泛認可的「養心怡情」好手段,其顯著效果被無數的成功案例所佐證。書法裡面有著多種不同表現形式的字體,如篆、隸、魏碑、草、行、楷等,要是單從以全神貫注、一筆不苟、節奏緩慢、調理氣息等手法來達到靜心養神效果的話,學練正書是最有效的途徑。那就是篆、隸、魏碑及楷書幾個大類。
  • 練字究竟「練」什麼?此文以40類隸書結構為例,說得太透徹了!
    網上有朋友問麓風軒,練字究竟「練」的是什麼?有的說,練字練的是洞察力和控制力;有的說練字練的是心情;有的說練字練的是精神和意志。說得不錯,不夠回答得都太形而上了。練字究竟「練」的是什麼?或者說究竟要怎麼練?
  • 《書法問集》538、隸書草書行書楷書能一起練嗎,效果好不好?
    原來題目:學習書法,楷、隸、行、草能一起練嗎,效果好不好?為什麼?我是一人。篆隸草行楷,是不是還少了一個篆書。【貪多嚼不爛,隸草行楷四種書體當然可以一起寫寫,而是要有明顯主次的有選擇的練。】提問者說的是隸草行楷,沒有把篆書算進去。我們當代書法圈一般來說是五種書體,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
  • 幼兒園保安深藏不露,一手「隸書」讓家長眼紅,娃如何能練好字
    而這位大叔的「隸書」,也讓很多家長眼紅。由此可見,孩子真得從小練「寫字」才行。>1、為什麼孩子非要從小練「寫字」呢?>想讓娃練好字,選對老師很重要。62歲的保安大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個人想要寫出好看的「隸書」,也是需要付出,需要時間的。不然沒有人的字一寫即成「巔峰」,那是小說,不是事實。所以,孩子從小練字很必要,練好寫字更重要。今日話題:你家孩子的字體是什麼樣呢?歡迎留言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 隸書和草書寫的透靈,有功法,書法家趙振江隸書、草書欣賞
    趙振江,1951年生,河南濮陽人,著名書法家,以俊美的隸書功法和龍騰氣質的草書成就而得書法造詣,收穫了卓立書壇的名家地位。趙振江的書法藝術啟蒙始於幼年,他從上學第一天就開始學寫書法,並且經常用毛筆書法寫作文,自小就表現出對書法藝術的靈通悟性。
  • 學寫隸書基本點畫的運筆
    二、橫橫畫是隸書中最基本的筆畫五、捺捺也稱雁尾,是顯示隸書特點的主要筆畫之一按小可分為橫鉤、豎鉤、斜鉤、折鉤等,隸書的鉤較特別,不像楷書、行書的鉤上挑和短小,而是寫得較長且平,轉而無挑。右鉤則用捺代之。鉤的變化較多,視各字的結構變化而靈活應用。書寫鉤畫的基本步驟:1.逆鋒落筆;2.微停即轉筆向下;3.中鋒提按運筆;4.邊行邊按邊轉筆向左,邊行邊提迅速出鋒,或回鋒收筆。
  • 王羲之不小心從隸書帶來的筆法,被米芾發揚光大,已成經典
    漢隸《曹全碑》裡的鉤畫 學過隸書的朋友應該很清楚 隸書的書寫是沒有鉤畫的隸書出鉤是通過毛筆左推 產生自然上翹的類似橫畫(映帶上部) 不需要出鉤,也不能露鋒
  • 當代書法家於國光,一手傳統隸書,養眼!
    在眾多書體中,隸書一直以古樸、厚重為標籤,很具有視覺衝擊力,且觀賞性極強。從一幅隸書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每一位書法家創作時的狀態,甚至是書法家自身的氣質與品性。在當代書法領域,擅長隸書的書法家多不勝數,於國光老師,便是其中一位。
  • 朱妙根書法四步法之隸書教學側記
    而就在一周之後,朱老師為了讓同學們更好的寫好寫對隸書,也為了鞏固學員們前期四步法的教學成果,再次召集更多的同學在老地方開展了一次針對隸書的面對面教學活動。 之後,朱老師著重講起隸書。歸納起來,大致六點。首先,隸書屬於平畫寬結;其次,隸書從漢隸的扁長發展到清代的豎長形,以尹秉綬、吳昌碩、趙之謙等為代表。
  • 隸書學習必經之路,曹全碑入門,鮮于璜碑脫俗
    大部分書法初學者都會將曹全碑作為入門的書法字帖,學好隸書筆法,感受隸書的魅力,但是學到一定時間以後,就會進入瓶頸,發現自己的字越寫越俗,完全進行不下去了。有網友表示,自己也曾經聽說過這個碑帖,學了幾天,但是寫著寫著就沒有興趣了,感覺不夠秀麗,不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書帖,然後就放棄了。正所謂相由心生,練書法更重要的是練習審美,我們練習一本字帖,練習一種書體,對於一般的書法愛好者來說就是一種喜好,陶冶身心。但是對於專業的書法愛好者,這種愛好就變成了一種需要。
  • 四字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細細品味才見精巧
    四字成語是是漢族語言文化的精華所在,言簡意賅,意蘊非凡。同時,以四字成語為內容創作出的四字書法作品在所有書法作品類別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一組「四字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隸書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它的體型扁方、平整,採取分開布勢,左右兩邊對稱。筆法有圓有方,方圓結合。典型的筆法是「蠶頭燕尾」。採用波勢,用挑法。
  • 天下第一隸書曹全碑這樣學,事半功倍!
    《曹全碑》歷來被文人書家譽為 「漢石中之至寶也」 「洵神品也」 學隸書 《曹全碑》屬東漢末隸書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記載了東漢末年曹全鎮壓黃巾起義的事件,是研究東漢末年農民起義重要的歷史資料,也是現存中國漢代石碑中保存比較完整、字體比較清晰的少數作品之一。其結字勻整,用筆方圓兼備,而以圓筆為主,風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漢隸中秀美風格的代表。
  • 帶著孩子趣味學語文,越學越有趣(成語篇)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如何引導孩子學好語文,不妨換一種方法,帶著孩子趣味學語文,讓他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在不知不覺間就能充分學習到語文知識,孩子會越學越有趣,覺得學語文可以這麼好玩。第一篇章:走進成語大世界在漢語的廣闊天地裡,有一個奇妙的成語世界。那裡有青山綠水、萬紫千紅,有奇花異草、珍禽異獸,它會令人目不暇接、耳目一新,歡迎來到成語大世界!
  • 《畫說成語》:學成語、懂歷史、知文化,在圖畫與故事間愛上成語
    本書以《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版)為編撰原則,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學語文課本,並參照「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針對5~6年級學生量身定製,500個「新課標」要求識記的成語進行全面解析,每一個成語都配有精美插圖,方便學生理解記憶成語,同時培養孩子的形象思維能力。在旁標註其釋義、典故、近義詞、反義詞、例句等,並對照語文教材內容,成功識記成語的方方面面。
  • 『小荷初成』肇慶學院書法專業2019級書法2班隸書作品展
    我所了解的隸書,應留有許多篆意,過去一般相信隸書之由來為「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日隸字」。但近來指出「隸」字亦有「附屬」的含意,可能意旨其為篆字之衍生。所以我在書寫時多使用了篆書的筆意,去抓住碑帖的特徵,精益求精。同時去尋找鍛鍊自己隸書中的「方勁古拙」,讓自己的書功能更接近古人,進一步地去繼承古人。本次隸書結課,收穫令我喜悅,我們也會繼續跟隨曹老師的教學步伐,豐富、提高自己。
  • 草書、行書、楷書、隸書,哪種書體在先,哪種書體在後?
    說起草書、行書、楷書、隸書出現的先後順序,讓我想起來小時候有一段時間,在家裡練毛筆字,剛開始練的時候,一直以為是這麼個順序——楷書一本正經,應該是最早出現的;隸書有些變化了,應該在楷書基礎上的變化,那就排第二;然後,自然是把楷書寫快了,就成了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