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行書、楷書、隸書,哪種書體在先,哪種書體在後?

2020-12-14 大美鹽湖

說起草書、行書、楷書、隸書出現的先後順序,讓我想起來小時候有一段時間,在家裡練毛筆字,剛開始練的時候,一直以為是這麼個順序——

楷書一本正經,應該是最早出現的;隸書有些變化了,應該在楷書基礎上的變化,那就排第二;然後,自然是把楷書寫快了,就成了行書;再寫快點,就成了草書;寫的最快的草書,就成了狂草!

在這種認識中,我晃晃悠悠地臨了一段時間《張遷碑》,對,是隸書。

隸書《張遷碑》局部

臨帖時間長了,就想知道還有什麼隸書字帖,然後發現了《史晨碑》、《乙瑛碑》、《曹全碑》、《石門頌》等等。原來單單是一個隸書,就有這麼多種風格的經典字帖。把我嚇壞了!中國的書法真是神奇啊!

然後就開始了解中國文字的演變過程,這才發現,原來竟然是這樣的——

最初是出現在商代中後期的甲骨文,這些大家都知道,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然後就是商周時期的金文或叫「鐘鼎文」,現在能看到的可都是國寶級的文物了。插一句,想起來鑑寶欄目,說,我這是商周時期的寶貝;專家一看,呵呵,上周的吧?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毛筆,出現了毛筆,出現了毛筆,這很重要!有毛筆後寫字就容易了,各寫各的,但基本上這一時期,都是把過去的書體叫做大篆,開始向小篆演變的一個過程。

直到秦朝,焚書坑儒,統一文字,好了,都按照丞相李斯的小篆來寫吧。有人說了,這篆書寫起來太慢,能不能簡單點,就開始出現簡寫的篆書,其實就是隸書的雛形。後來傳說是一個叫程邈的人在獄中整理髮明了隸書,又有人說,隸書就是奴隸的書法,呵呵,隨便了!反正,秦朝統一,雖然時間不長,但在文字上的貢獻可真的不小!

並且,這裡很重要,雖然隸書到漢代走向了高峰,但是隸書的出現,上承篆書,下啟楷書,用筆通行草,所以,隸書在書法上卻有著繼往開來的重要地位。

因為從此之後,快寫的隸書,從巨巖漢簡(下圖),演變成了章草,發展成裡了草書;

《巨延漢簡》局部

認真寫的就成了楷書;介於草書和楷書之間的,就出現了行書,當然其中還有魏碑,說起來就更多了。

所以,通過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發展,可以說,在隸書之後,草書、楷書、行書都開始成型。

如果真要分出先後,那麼,三國時候,鍾繇被尊稱為「楷法之祖」;東晉書聖王羲之則正、行、草「各體皆精」;盛唐時期,書法進入全盛時期,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

《聖教序》局部

絮絮叨叨,就說這麼多吧,也不一定完全對,純屬個人理解,還望百家高人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指正。

我在關公故裡厚道運城,喜歡+關注,分享更多!

相關焦點

  • 隸書、篆書、楷書、行書哪種書體在文字的轉變中作用最大?
    從篆書到隸書經歷了漢字要想學好書法,篆隸都是必學的,不管主攻的書體是楷書、行書還是草書。學好了篆書,就是打通了五種書體的任督二脈。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大篆有包括甲骨文和金文,書法講究源流,這個源就是篆書和隸書,後來的三種字體和無數種的書體都來自於這個源,都是由這個源發散出去的流。也就是說篆隸是書法之祖,後來的書體都有這兩種書體演變而來,要想正本清源,就要學習篆隸,尤其是篆書。
  •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哪個是起源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起源是哪個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用的字體,大家對於這些字體也比較熟悉,但是對於它們的起源,大家可能不是特別清楚,草書行書隸書楷書哪個是起源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中,隸書是起源。隸書起源於秦朝,是由篆書逐漸演變轉化而形成的一種文字。行書、草書和楷書都起源於漢代,且都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簡便轉化形成的書體。
  • 楷書行書草書 各種書體有不同的成功密道嗎?這樣的實話一般不說
    在付出精力相當、功法相同,天分相差不大,時代背景相似的情況下,練習不同的書體,要想脫穎而出,成為聲譽名家,則各有不同的秘密通道——楷書靠修:常言說楷書無欺,老少都懂,筆正墨端才得真功。楷書需要出筆即端正的功力,而這種功力需要長時間修煉才能獲得,所以要想成為楷書大家,得有把板凳坐穿的修行定力。
  • 《書法問集》538、隸書草書行書楷書能一起練嗎,效果好不好?
    【貪多嚼不爛,隸草行楷四種書體當然可以一起寫寫,而是要有明顯主次的有選擇的練。】提問者說的是隸草行楷,沒有把篆書算進去。我們當代書法圈一般來說是五種書體,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目前來說如果想要入展覽,以前學習隸書可能容易一些,不過最近隸書容易入展的趨勢有了些變化。比如拿2019年國展來說:共計52620件投稿作品,其中行書12368件,草書11063件,楷書11229件,隸書8647件,篆書5025件。
  • 三國時期曹魏與吳國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比較
    楷書比較曹魏楷書已經完成了隸書向楷書書體的變革轉變,而吳國楷書保留著大量隸書筆意,仍然處於書體的轉型期。曹魏時期楷書與吳國楷書顯然是兩種迥然不同的面貌。曹魏時期古體書法用於莊重場合,然而在實用領域今體書法備受推崇,以現存鍾繇楷書最為典型。從現存史料上看,曹魏楷書主要有鍾繇的楷書刻本。曹魏的楷書書簡極為罕見。
  • 瀟灑俊美的行書,豪放勁逸的草書,鮮于樞的書體是否吸引到你?
    瀟灑俊美的行書,豪放勁逸的草書,鮮于樞的書體是否吸引到你?鮮于樞打破宋代「尚意」書風,直追晉唐「復古」風,筆法上傳承唐人,方圓兼施;結體上,善書格局,收放自如;風格上,工楷、行、草,尤以草書為著,既出規入矩,又敢於推陳出新。
  • 楷書有歐顏柳趙四大書體,為啥其他書體沒有出現四大家書法?
    在這個問題裡面,楷書確實分為四大類,但是這裡面的「四大類」——歐顏柳趙更準確來說,是風格。楷書四大家是他們各自的風格。而相對於楷書來說,行書、草書、篆書、隸書等書體才可以稱之為「體」。體與風格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的。先有各種書體的存在,然後才能發展出各種各樣的、具有個人風格的書法。
  • 漢字的書體演變歷程,初學書法者進!
    秦統一六國後,推行「車同軌,書同文」,秦相李斯牽頭,針對晉系、齊系、楚系、秦系等主流古文字,展開了一場蔚為壯觀的漢字規範化、標準化工作,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形成統一文字書體,即小篆,也稱秦篆。大篆和小篆統稱為篆書。
  • 行書來自楷書,草書來自哪裡? - 桂子聊書畫
    我們都知道,書法大體分類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那麼,這幾種書體的演變過程是怎樣呢?是按照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這個順序發展變化嗎?秦始皇決定統一中國文字後,讓李斯制定出『大美至簡』的小篆。而後,小篆作為唯一官方文字被極力推行。但是,小篆美則美矣,書寫難度給日常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在秦始皇的酷政之下,一種介於小篆和隸書之間的書體還是悄悄誕生了,『雲夢睡虎地秦竹簡』的出土就充分說明了這個現象。
  • 學習書法從哪個書體開始?
    基本的書體包括篆、隸、草、行、楷五種書體,細分各家書體就太多了,二王、漢碑、魏碑、唐楷(顏柳歐褚虞)、趙孟、蘇黃米蔡、清代諸家,等等,太多了。小篆作品學習書法究竟從什麼書體學起?這是個選擇難題。有人說楷書(唐楷)開始,然後再學行書、草書。
  • 秋天到了,「秋」字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怎麼寫才好看?
    導語:秋天到了,「秋」字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怎麼寫才好看?秋天是個美好的季節,也是收穫的季節。今年的立秋時間是公曆八月七日。立秋後,人們將告別炎熱而迎來涼意。關於「秋」字的寫法,無論篆書、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都有多種寫法。漢字是我們的老祖先創造的,在漢字演變和發展過程中,無不凝結著我國先民的智慧和結晶。中國的漢字之美,表現能力之豐富,是世界其他任何國家都無法做到的。
  • 古代印章裡的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和宋字仿宋字
    今文字系統的某些要素,在商周文字中已經少許出現;作為有別於、在邏輯上繼承於古文字系統的又一漢字系統的出現,則肇源於隸書,隨著文字的發展,不斷發展到行書、楷書、草書、宋字、仿宋字;當然,在古文字系統中,行書和草書也有了一定的書寫意義上的表現。近現代書寫與印刷品上最常見的書體亦屬於本系統。
  • 中國書法-楷書、行書與草書
    中國古代書法從古至今為世人所喜愛和推崇,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淺述楷書、行書與草書的相關收藏知識,使您對楷書、行書和草書有更為深入的了解。一、端莊工整的楷書楷書產生於漢代的末期,成型於北魏時期,從東晉時期至唐代,盛行時間之久,並且如今一直沿用。楷書是從隸書逐漸演化而來。楷書的特點是端莊工整,書寫簡便,形態豐富,結構嚴謹,筆畫細膩。
  • 中國書法發展過程中的書體演變
    今天我們從書法的源頭講起,來跟大家做一個交流,題目叫「書體的演變」。書法的體式有五大種:篆書、隸書、行書、草書、楷書。大部分人會把它們排列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認為先有楷書,後有行草書。很多人在練字的時候都把楷書作為行草書的基礎,覺得寫不好楷書,怎麼能去寫行草書呢?
  • 為什麼叫楷書而不叫楷字,原來書體與字體竟然是兩回事!
    比如歐陽詢的楷書稱之為歐體,也有一種說法叫歐字,但是卻不能說它是歐書,這雖然是一個叫法上的習慣問題,但也能體現出字體與書體的區別。 書體是一種書寫的形式,也可以說成是擁有某些共同特徵的字體的總稱。歐陽詢楷書也成歐體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五種書體是「篆隸真行草」,並且書體已經成型,不會再有新的書體出現了。
  • 中國書法的字體有哪些 中國書法大致分為哪些書體類別?
    中國書法大致可以分為五種書體,即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 一、篆書:又可以分為小篆和大篆兩類。 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實行書同文政策時頒行的標準   原標題:中國書法的字體有哪些 中國書法大致分為哪些書體類別?
  • 毛筆與書體對照表
    隸書是將小篆的書體去其繁複、增減其體而創立。結體更為端正整齊,呈秀麗端莊之美。其用筆,如以漢隸為例,主要是橫畫的變化,蠶頭雁尾,一波三折,盡情地舒展,呈委婉波狀之勢。如果說,篆書以弧筆著稱,那麼隸書則以波勢見長。
  • 在書法中,寫「梅蘭竹菊」四個字用哪種書體寫出來才好看呢?
    導語:在書法中,寫「梅蘭竹菊」四個字用哪種書體寫出來才好看呢?對於書法「梅蘭竹菊」四個字用哪種書體寫出來才好看,我覺得是:用篆書,隸書,楷書和行書寫出來都好看,最好不要用草書寫。四君子並非浪得虛名,它們各有各的特色:上圖為隸書「梅」字。這個「梅」字取法漢碑,拙樸厚重,大氣磅礴!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為高潔志士。
  • 《陋室銘》橫幅創作你喜歡哪一種書體?(書法:張德進)
    #不拖更挑戰賽#1草書創作:草書是書法藝術無窮的字體 ,草書是一種字體 由張旭開始寫 分狂草 章草 今草 小草 特點是氣質優美 線條流動.草書,是人們為了書寫便捷而創造的一種筆畫連綿、結構省簡的字體。草之本意,在古時含有草率、急就、草創、草稿,非正式不成熟的意思。
  • 書法入門,如何選擇正確書體、字體!
    之後的論述中,若不加聲明,即:字體:對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書體:對應歐體、顏體、柳體等。那麼,我們要探討這個問題,就可以分成兩個步驟解決了。第一步:從大分類中,選出適合初學者學習的字體。第二步:在這種字體下,找出具體的書法家,臨習他的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