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章裡的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和宋字仿宋字

2020-12-13 中華書局

在古代璽印上,漢字古文字系統的文字表現,包括商周文字、東周文字、摹印篆、繆篆、鳥蟲書、懸針篆、蟠條篆、後期繆篆、雜篆等等。

漢字今文字系統是對漢字古文字系統的邏輯繼承,它與古文字系統的醒目區別在於,改古文字系統漢字的線段式表現為筆劃式表現,這是從總的方面來看;其它的如偏旁、筆順、筆劃數、形體整齊方面,也比古文字系統的表現更便書寫。

今文字系統的某些要素,在商周文字中已經少許出現;作為有別於、在邏輯上繼承於古文字系統的又一漢字系統的出現,則肇源於隸書,隨著文字的發展,不斷發展到行書、楷書、草書、宋字、仿宋字;當然,在古文字系統中,行書和草書也有了一定的書寫意義上的表現。近現代書寫與印刷品上最常見的書體亦屬於本系統。

在中國古代璽印上,這一系統文字的應用表現包括隸書、楷書、行書及草書、宋字及仿宋字等。

隸書

隸書是源於春秋時期的書寫漢字,早期結構受「古文字系統」的一定影響,一般稱為「古隸」。隸書與古文字系統的基本區別在於改文字表現的「線段形」為「筆劃形」,大約在秦朝或稍早時期的秦國以及楚國,隸書基本擺脫了古文字系統的影響,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書體——「今隸」。

從「古隸」發展成「今隸」,成為漢字今文字系統出現的重要標誌。

在古代漢字隸書印章並不多,最早的一例是湖南出土西漢早期印章印面上的「御府長印」墨書(圖貳3·27),但這不是刻出的印文,可以視作書寫的印稿。

圖貳3·27 御府長印(摹本)

由此可知漢代部分印章寫印稿時,是含有隸意的,但當鐫刻成印時,會改作為「繆篆」文字。兩漢時期,一些「繆篆」文字印章已經略帶有隸意,但這些繆篆文字屬於古文字系統的特點相當明顯,還不能將其視為成熟的隸書印。

江蘇出土的東晉「零陵太守章」(圖貳3·28)可以視為隸書刻印較早的例子,但其波磔撇捺並不如書法隸體明顯。五代時期的「右策寧州留後朱記」(圖貳3·29)屬隸書印章最典型的代表。在五代宋元明代押印中,見部分隸書印章。

圖貳3·28 零陵太守章

圖貳3·29

右策寧州留後朱記

楷書

楷書是漢字「今文字系統」中發展得最為成熟的書體,起源於秦代,例證為陝西鹹陽出土的刻劃陶文「鹹裡綵窯」,但這是為僅見之例,楷書的大量作品見於東漢後期,已經屬於當時最常行用的書體之一。

在古代楷書印章不多,目前所知最早的一例是陝西旬陽出土的北朝晚期煤精多面體「獨孤信」印(圖貳1·39),而這枚印在當時並非實用印。

圖貳1·39 「獨孤信」多面體印

隋唐之後,間或有少量公印採用楷書入印,楷書入印較為成功的當屬元代在押印中的使用(圖貳3·30)。

圖貳3·30 方(押)

行書

草書

行書和草書是漢字書寫時由於快速,而筆劃出現省變以及連屬所形成的兩種字體,源於「古文字系統」中書寫的作品,又都是漢字向「今文字系統」嬗變時出現的主要字體,一般認為行書與草書的出現要早於成熟的楷書。

但是到了楷書底定之後,又促進了行書、草書的進一步發展。行書和草書在中國古代印章中的應用大約始於唐、五代時期,典型之例見五代時的「元從都押衙記」行書印(圖貳3·31)。

圖貳3·31 元從都押衙記

宋代、金代、元代、明代時,草書押印較多(圖貳3·32),其中,一些元代押印常採用上楷下草(押)、上行下草(押)、上隸下草(押)的特殊做法(圖貳3·33),形成了押印的獨特的風格。

圖貳3·32(押)

圖貳3·33 孫(押)

宋字

仿宋字

宋字和仿宋字由楷書發展而來,是主要用於印刷書籍的一種字體。

宋字印出現較早,比較典型的宋字印有南宋的「壹貫背合同」印(圖貳1·168)。

圖貳1·168 壹貫背合同

仿宋字印主要見於明清,例見太平天國「旨準」印(圖貳1·172)、義和團「永邑信安鎮乾字北義合團人等全勝」(圖貳1·153)等印。中國公用印章進入近現代之後,廣泛地應用宋字及仿宋字。

圖貳1·172 旨準

圖貳1·153

永邑信安鎮乾字北義合團人等全勝

以上大略地介紹了中國古代印章之中屬於「今文字系統」的各類文字入印情況。

在近現代流派治印藝術創作活動中,雖然偶有製作隸、楷、行、草、宋字印的情況,亦間有模仿元明押印的情形,但都不成為主流,這是中國印章文化與藝術重心轉移的重要標誌。

與藝術印章的創作相反,為辨識方便,在近現代漢字公用印章中,大量地使用楷、宋、仿宋、隸字入印,更增加了黑體、新仿宋字甚至美術字。

(本文摘自《考古印史》)

在考古學的顯微鏡下,

全面介紹古代印章知識和發展歷史。

收錄685個圖例,也是學習篆刻的入門讀本。

《篆刻學》《印學史》《古璽印概論》後又一力作。

雙色印刷,函套精裝,版式舒朗。

《考古印史》

周曉陸 著

繁體橫排

小16開 函套精裝

978-7-101-12983-0

198.00元

璽印的製作與使用,是中國社會無處不在的文化現象,寥寥數字,攜帶著種種的歷史痕跡。宋代至清代,金石學長足發展,尤其是近代考古學興起以後,古璽印成為考古學、古文字學的重要門類,同時也為認識中國古代印章提供了「顯微鏡」,為研究古璽印開啟了新的大門。

《考古印史》從考古學分析切入,對古代璽印的基本分類、材質、製法、印面、用法及其鑑定、辨偽等作了全面的闡述介紹,並對古璽印從商代至清末的考古學分期及其演變發展,作了系統梳理,具有很高的學術參考價值,同時對古璽印的鑑定與辨偽,以及篆刻的學習,具有實用性的指導。

本書展示了685個圖例,絕大部分為原大尺寸,歷代具有代表性的印章,以及典型的印面布局、印鈕的形制、封泥、印陶等,均為收錄。雙色印刷,函套精裝,版式舒朗。

| 作者簡介:

周曉陸,1953年生,江蘇南京人。南京大學、西安美術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長期在北京、西安、南京等地從事考古學、文物學、漢字學、博物館學、藝術史學的教學與研究。代表作有《漢字藝術》《步天歌研究》《元押》《秦封泥集》《二十世紀出土璽印集成》《中國消失的文字》《考古印史》《古陶文明博物館藏甲骨文》《古陶文明博物館藏戰國封泥》等,在《考古》《文物》《史前研究》《農業考古》《南京大學學報》《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西北大學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百餘篇。學術成果曾獲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國家古籍整理二等獎、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等獎等。

相關焦點

  • 漢字形體的演變: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就整個字勢看,隸書向外攤開,楷書向裡集中;隸書筆畫波動,楷書筆畫平穩;隸書是「八」字形的橫寬扁平的方塊字,楷書是「永」字形的豎長的方塊字。楷書使每個字體有一定的筆畫順序,即所謂「筆順」。行書行書 行書是為了補救楷書的不便書寫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一種字體。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
  •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哪個是起源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起源是哪個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用的字體,大家對於這些字體也比較熟悉,但是對於它們的起源,大家可能不是特別清楚,草書行書隸書楷書哪個是起源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中,隸書是起源。隸書起源於秦朝,是由篆書逐漸演變轉化而形成的一種文字。行書、草書和楷書都起源於漢代,且都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簡便轉化形成的書體。
  • 三國時期曹魏與吳國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比較
    民間楷書是否如鍾繇楷書一樣基本脫離隸書型制,不得而知。應該說鍾繇是曹魏時期楷書的集大成者,鍾繇楷書已能代表整個曹魏時代的楷書特徵。鍾繇的出現亦非偶然,其家勢有學門的背景,《三國志》卷十三《鍾繇傳》裡提到其祖父鍾皓「溫良篤慎,博學詩律,教授門生千餘人,為郡功曹」。鍾繇在書法上得到了家族書風很好的傳承。
  • 中國古代:語言文字的演變歷程——隸書、草書、楷書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古代:語言文字的演變歷程——隸書、草書、楷書,隸書是由籀文的草率寫法演變而來的一種字體。這種字體在戰國後期的秦國開始出現,後來逐漸流行開來,到了西漢初期,經過一個時期與篆文混同並用,隨後就逐步取代了篆文。
  • 秋天到了,「秋」字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怎麼寫才好看?
    導語:秋天到了,「秋」字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怎麼寫才好看?秋天是個美好的季節,也是收穫的季節。今年的立秋時間是公曆八月七日。立秋後,人們將告別炎熱而迎來涼意。關於「秋」字的寫法,無論篆書、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都有多種寫法。漢字是我們的老祖先創造的,在漢字演變和發展過程中,無不凝結著我國先民的智慧和結晶。中國的漢字之美,表現能力之豐富,是世界其他任何國家都無法做到的。
  • 草書、行書、楷書、隸書,哪種書體在先,哪種書體在後?
    說起草書、行書、楷書、隸書出現的先後順序,讓我想起來小時候有一段時間,在家裡練毛筆字,剛開始練的時候,一直以為是這麼個順序——楷書一本正經,應該是最早出現的;隸書有些變化了,應該在楷書基礎上的變化,那就排第二;然後,自然是把楷書寫快了,就成了行書
  • 中國書法-楷書、行書與草書
    中國古代書法從古至今為世人所喜愛和推崇,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淺述楷書、行書與草書的相關收藏知識,使您對楷書、行書和草書有更為深入的了解。一、端莊工整的楷書楷書產生於漢代的末期,成型於北魏時期,從東晉時期至唐代,盛行時間之久,並且如今一直沿用。楷書是從隸書逐漸演化而來。楷書的特點是端莊工整,書寫簡便,形態豐富,結構嚴謹,筆畫細膩。
  • 漢字字體特點:篆書如圈、隸書如蠶、楷書如站、行書如走、草書如跑
    漢字還是世界上最美的字體之一,用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和楷書等字體寫成的文字,形成了一種書法,各種字體的書法大放異彩,成為與繪畫並稱的高超精美藝術,高水平的書法更成為人們珍視並收藏的藝術珍品。你知道人們是怎樣比喻或形容漢字字體的嗎?行家裡手根據漢字的書寫特點,這樣來比喻或形容漢字:篆書如圈、隸書如蠶、楷書如站、行書如走、草書如跑。
  • 楷書、行書、草書、魏碑、隸書學習口訣歌,總結的太好了!
    楷書、行書、草書、魏碑、隸書學習口訣歌,總結的太好了!,須待後階段 二、楷書書法口訣
  • 行書來自楷書,草書來自哪裡? - 桂子聊書畫
    我們都知道,書法大體分類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那麼,這幾種書體的演變過程是怎樣呢?是按照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這個順序發展變化嗎?作為一種『實用工具』,書體的演變既有它自身的規律,也不能脫離『實用』這個基本功能,尤其在毛筆作為最主要(甚至唯一)書寫工具的古代。
  • 《書法問集》538、隸書草書行書楷書能一起練嗎,效果好不好?
    我們當代書法圈一般來說是五種書體,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如果提問者只是忘了篆書,篆書在我們日常生活也確實不那麼常見。如果提問者故意不提到篆書,說明就有個人的偏好了。目前來說如果想要入展覽,以前學習隸書可能容易一些,不過最近隸書容易入展的趨勢有了些變化。比如拿2019年國展來說:共計52620件投稿作品,其中行書12368件,草書11063件,楷書11229件,隸書8647件,篆書5025件。
  • 學習楷書、行書和草書用爬、走、跑這三個字來代表好不好?
    學習楷書,行書和草書用爬、走、跑這三個字來代表他們的字體特點,大概意思是沒錯,不過不夠準確。學習楷書,它不是用爬,而是立。書法有云:「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正是說明了這三種字體的書寫狀態。楷書楷書因為它的字體在書寫的時候筆畫獨立,結構嚴謹,筆畫之間起伏比較小,並且筆畫的折筆處多採用方折,因此,在楷書書寫的時候,我們的行筆是比較緩慢的,故採用「立」這個字來代表他的書寫狀態,同時也證明了楷書端莊的特點。
  • 書法技巧:高清動態圖教您寫楷書、行書、草書基本筆畫
    書體更是順應時代沿革流變,從甲骨文、金文演變到大篆、小篆、隸書,至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書法自始至終展現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書法被人們譽為「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今天酸棗君就通過三組動態圖,帶你領略書法的奧秘。
  • 隸書、篆書、楷書、行書哪種書體在文字的轉變中作用最大?
    從篆書到隸書經歷了漢字要想學好書法,篆隸都是必學的,不管主攻的書體是楷書、行書還是草書。學好了篆書,就是打通了五種書體的任督二脈。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大篆有包括甲骨文和金文,書法講究源流,這個源就是篆書和隸書,後來的三種字體和無數種的書體都來自於這個源,都是由這個源發散出去的流。也就是說篆隸是書法之祖,後來的書體都有這兩種書體演變而來,要想正本清源,就要學習篆隸,尤其是篆書。
  • 楷書、隸書、行書、草書等的臨帖技巧!
    3、智永楷書《千字文》歷來被認為是較獨特的和較好的臨摹範本,在臨習中既可熟楷法,又能涉草法,習楷自會融進草法情性,有一舉兩得之功效。4、臨習《曹全》,能將圓潤、舒松、秀逸、典雅為特點的陰柔之美寫出來,是很不容易的。此帖的折法主要是圓轉運筆,有的雖筆斷而意連。
  • 楷書行書草書 各種書體有不同的成功密道嗎?這樣的實話一般不說
    在付出精力相當、功法相同,天分相差不大,時代背景相似的情況下,練習不同的書體,要想脫穎而出,成為聲譽名家,則各有不同的秘密通道——楷書靠修:常言說楷書無欺,老少都懂,筆正墨端才得真功。楷書需要出筆即端正的功力,而這種功力需要長時間修煉才能獲得,所以要想成為楷書大家,得有把板凳坐穿的修行定力。
  • 疫情在家方便學生和家長自我學習和設計的篆文印章模板
    而自秦時開始的隸書,以及後來至今都一直盛行的楷書,草書,行書,則可統稱之為今文。然而,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在為自己設計一枚古樸的私人印章時,大部分人無獨有偶地都鍾情於用篆文來做私人印章設計。這裡,為大家免費提供幾種最常用的篆文設計結構模板。
  • 行書與楷書筆順可不同的一點思考
    行書與楷書的筆順相同嗎?我的答案是筆順不一定相同。一般認為行書是楷書的快寫而已,筆順是相同的,行書多出一些牽絲和快速性是與楷書的區別。我想這裡有一個認識誤區,那就是認為先有楷書,再有行書,故而筆順應是相同的(小學生開始學的是楷書,然後逐漸為了加快書寫速度,增加牽絲連帶,以為就是行書),若從中國書法字體的發展史上分析,我們就能離清這個觀念,文物考古界與書法界的專家認為自漢代隸書定型化的同時也產生了楷書,行書和草書。近代出土的《威武醫簡》、《居延漢簡》、《流沙墜簡》中類似今日行書、楷書的字,比比皆是。
  • 書法技巧:書法動態圖教你如何寫楷書、行書、草書示範教程
    人人都會寫字,寫一個字容易,可寫好一個字卻絕非易事。今天酸棗君就通過一組書法動態圖教大家如何寫好楷書、行書、草書、三大字體。一、「中」字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中」字的基本寫法:楷書中間的豎筆要嚴格居中,並且手法要穩,下方探出較長;行書:與楷書相似,寫法較為隨意;草書
  • 書法技巧:動圖教你寫楷書、行書、草書三大書法字體
    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書法的行列,而楷書、行書、草書是比較受人民追捧的三大字體。下面就通過動態圖和酸棗君一起來學習今天的漢字吧!一、餐字基本釋義:餐,中國漢字,讀作:cān,是形聲字,從食殘聲,本義為吃飯,《說文》,「餐,吞也」,《廣雅》,「餐,食也」,《方言》注,「晝飯為餐,晚飯為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