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無上的宮殿:600歲的故宮有什麼?

2020-12-25 騰訊網

我是青旅,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

泱泱華夏,5000年歷史。在這片土地上,63個王朝興衰更替,446個帝王君臨天下

他們在位時,都建造了高大的宮殿來讓萬民敬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阿房宮、紫禁城等。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在改朝換代中被焚毀。

唯獨有一座宮殿,歷經兩個大一統王朝,經歷了600年的風風雨雨仍然屹立在天地之間,它就是明清的紫禁城。

故宮,擁有房屋8728間,佔地約72萬平方公裡,放眼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宮殿可以和故宮媲美。故宮可以說是世界的「宮殿之海」

故宮可以分前後兩部分,前面是皇帝上朝聽證的地方,後面就是皇帝和妃子居住的地方就是後宮。

故宮的入口被稱作「午門」

作為紫禁城最莊嚴的大門,它的地位可是高高在上。午門前可以是皇帝檢閱三軍,也可是皇帝懲罰大臣的地方。

從午門進入故宮,便是太和門廣場,那裡也有去故宮遊玩的最佳拍攝地:金水河

之後便是故宮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太和殿

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

中和殿

是皇帝到太和殿參加大型慶典前在此休息準備的地方。

保和殿

是皇帝設宴、封賞的地方。

三大殿的基座也是頗有意思的。基座四周布置了設計巧妙的獸首獸嘴中空,用於排水每逢雨天三層基座上的上千獸首便會上演一出「千龍吐水」,蔚為壯觀。

介紹完前朝,現在說說後宮,與三大殿遙相呼應的是後宮的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乾清宮為皇帝寢宮,坤寧宮為皇后寢宮,交泰殿用於存放天子的印章、玉璽、時鐘等等皇室物品。

清代雍正皇帝不願生活在乾清宮搬至乾清宮西側的養心殿,養心殿的前殿為皇帝的「辦公室」

其後殿為皇帝的「臥室」,養心殿也成為了「住宿、辦公一體化」的帝王居住處。

圍繞養心殿,后妃的圍房、軍機處、御膳房等

在養心殿附近都有分布

除了這些建築,還有各個妃子居住的宮殿、御膳房、御花園等和前朝與後宮構成了

紫禁城的兩大組成部分。而外圍高聳的紅牆將這裡團團圍住。宮牆的四角則立起四座用於瞭望的角樓四面的屋頂相互交疊造就了現存罕見的建築形式

青旅覺得,故宮從內到外都是雄偉的也很好的拍攝場地。這座至高無上的宮殿,從前到後的對稱構成了一條盪氣迴腸的中軸線。中國中庸之道影響到中國人的方方面面,故宮,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一切都是為了襯託皇權無上!600年的紫禁城,在時光裡變成了世界的財富。

除了建築,故宮裡的奇珍異寶數不勝數,碩大的故宮現存180餘萬件珍貴藏品。今日的故宮

即使日均接待約5萬人次,對於數以百萬計的珍貴藏品以及數千間優秀建築的文化傳播力依然是有限的。因此,故宮開啟了雲觀賞,數位化觀賞等方式滿足大眾的需要來展示著中國千百年來文化的底蘊與傳承。

故宮600年的文化精華,正在逐漸向世人展現。所以,600年的寒來暑往,600年的日月星辰成就了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擁有180餘萬件藏品的藝術寶庫。

我們需要了解它我們需要探索它我們需要保護它,因為能夠將這份文化傳承下去的正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期待,故宮下一個600年。

我是青旅初見,我將以獨特的視角帶你領略世間的美好。

(以上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故宮600年大展在哪個殿?導覽地圖一覽
    故宮600年大展在哪個殿?  答:在午門展廳展出  故宮導覽參觀地圖一覽: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宮殿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中最輝煌的篇章,歷來是中國古代營造的重點所在,歷代帝王藉此以突出國家政權的至高無上、懾服天下,紫禁城宮殿更是宮殿建築發展的集大成者
  • 夏日去北京故宮遊玩,感受皇家宮殿的雄偉與氣魄!
    說到故宮,一定是來北京必須要逛的一個地方,故宮是現存保存最好的皇家園林,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以三大殿為中心,三大殿有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內庭的中心為乾清宮、交泰宮和坤寧宮,稱為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後側有御花園和神武門。
  • 600歲故宮如何防火?
    年近600歲的故宮從明朝建成以來,曾經多次遭受火災。新中國成立後,故宮有了自己的故宮消防排, 2016年中隊被命名為故宮特勤消防中隊。這個編制45人的中隊負責故宮博物院及天安門地區方圓3.74平方公裡的防火滅火和應急救援任務,實現了故宮數十年無火情。
  • 故宮600歲特別製作,限定版《打開故宮》立體書震撼來襲!
    這套「紫禁城600周年套裝」中到底有什麼?  從故宮午門進入,沿著中軸線,欣賞巍峨的皇家宮殿,走過外朝三大殿、內廷後三宮,最後爬上風景如畫的景山公園,從背面再次欣賞壯麗的故宮群。    故宮的大水缸背後有什麼故事呢?翻翻看▼
  • 紫禁城的地基有多穩?故宮地下還有宮殿!故宮負責人在上海揭秘故宮...
    傳聞中故宮地下還有宮殿,真的是如此嗎?日前,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趙國英在上海參加上海廣播電視臺《書聲》2020年度文博盛典時揭秘:除了巍巍宮殿和186萬件精美的文物,故宮「地下的故事」同樣精彩。趙國英說,故宮背後是一代代「故宮人」的守護,讓故宮考古工作得以傳承。紫禁城的城牆非常牢固去年剛剛過了600歲生日的故宮,城牆能否經得起歲月侵蝕?
  • 故宮600年特展開幕:排隊給故宮「過生日」,觀展攻略來了
    紫禁城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到今年是整600歲生日。很多人第一個問題是,展覽大名什麼意思?「丹宸永固」,「丹」指紅色,「宸」指深邃的房屋,也指北極星的所在之處,後借指帝王所居,「丹宸」合稱便是指宮殿。所以你能懂了,在600歲時最美好的祝福,就是希望它擁有更多的600年。為什麼要和孩子來看這個展覽?
  • 想去故宮的「路痴」不容錯過! 故宮旅行必備的宮殿分布路線圖
    故宮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非常壯觀。那麼,如此大的宮殿,身為一枚資深路痴的你,會不會給轉迷路啦?哈哈,放心,貼心的博物院工作人員早想到這一點啦,當然,小編也想到了這一點。特獻上故宮博物院旅行必備的宮殿分布及其遊覽路線圖三條。
  • 600歲故宮何以延續鮮活生命力?《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中找到答案
    為紀念紫禁城建成六百年,12月31日晚,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我在故宮六百年》將登陸央視紀錄頻道,通過聚焦故宮600年歲月之河中的歷史印痕,發起人們對於故宮的新觀察。2016年,展現故宮匠人修復故宮文物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一經播出,便風靡網絡,掀起了對於文物修復的關注。
  • 【聽見閱讀的力量】閱讀一座城 故宮建成600年(1420-2020)
    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建築面積最大的古宮殿建築群,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木質結構建築群,更是代表著權力至高無上的宮殿。故宮全景建築地圖《探秘建築》分為7個主題:名字、空間、時間、地點、設計、布局、建築物,每個主題從不同角度為讀者解讀有關故宮的相關知識。但每一個問題並非簡單的知識問答,也並非有答案。600年的故宮經歷了什麼?
  • 故宮是什麼?
    2020年是北京故宮600歲的生日,這個中國人最驕傲的建築群,在數千年漫長的演變中,宮殿建築是如何一步步變成如今最強的國家名片呢?一起來探索故宮的宮殿秘密!歷史上還有很多宮殿都是推動我國宮殿建築發展的裡程碑後續會給大家詳細科普03 故宮有什麼?
  • 故宮太和殿是紫禁城裡最彰顯皇帝至高無上皇權的「金鑾殿」
    故宮裡大小房間號稱9999間半,據考證8000間左右,能叫宮殿的有70多間,其中最大最高最重要的一間,就是太和殿。位於前朝三殿之首,建於明永樂18年(1420年),先後被稱為「奉天殿"、"皇極殿」,順治二年(1645年)改為太和殿。
  • 故宮太和殿的10隻脊獸都有什麼寓意?最後一個為何是太和殿獨有?
    (太和殿垂脊10個神獸)去過故宮的朋友肯定對太和殿上的10個小獸有很深的印象,在散發著耀眼光芒的琉璃瓦上蹲坐著這些小獸,它們是至高無上的象徵,也意味著只有至高無上的皇帝才能享受這樣的龍:龍自古都是皇權的象徵,亦有權貴、吉祥和成功的寓意。將龍排在首位,自然是受中國古代「尊龍」思想的影響。
  • 9歲孩子筆記,600年故宮匆匆一瞥,我想要記住這些
    這周末帶孩子和小夥伴們一起去了故宮,雖然故宮去過很多次,但這次有些不一樣,因為有一個講解員姐姐給孩子們一路講解,孩子們一個個都仰著小臉聽的津津有味。如果有對故宮裡的秘密感興趣的小朋友,可以跟隨我們的文章,一起來了解一些600年故宮的歷史以及相關知識點。
  • 為什麼故宮建築的色彩一律為「紅牆黃瓦」,它有什麼象徵意義?
    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宮殿型建築。故宮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也就是1406年,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費時約十四年。如果從1420年開始算起,至2020年,故宮已經有整整600年的歷史了。
  • 600歲故宮如何防火?308口鐵銅鎏金銅大缸坐鎮
    巴黎聖母院的一場大火讓國人跟著揪心的同時,也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國內的古建。年近600歲的故宮從明朝建成以來,曾經多次遭受火災。新中國成立後,故宮有了自己的故宮消防排, 2016年中隊被命名為故宮特勤消防中隊。這個編制45人的中隊負責故宮博物院及天安門地區方圓3.74平方公裡的防火滅火和應急救援任務,實現了故宮數十年無火情。
  • 紫禁城600歲刷屏了!王旭東:讓故宮活起來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做客人民日報客戶端《大咖有話》欄目。◎600歲的紫禁城將推出哪些大展?歷史的長河奔湧向前、時間的結繩銘刻閃耀,從1420年到2020年,悠悠紫禁城迎來建成600年。為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將舉辦一系列學術研討會、出版一系列研究成果、推出一系列精品展覽、組織一系列公益活動、製作一系列弘揚故宮文化的影視作品、表彰一批有突出貢獻的「故宮人」等,突出故宮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匠心呵護遺產、以文化滋養社會,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 故宮600年大展來了!紫禁城屋脊上的神獸搬下來給你看!
    備受矚目的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終於來了!此次展覽名稱為「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將於9月10日-11月15日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開幕。布展現場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紫禁城宮殿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2020年,紫禁城建成已整整600年。紫禁城宮殿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和宮殿營造思想的集中體現,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在600年的傳承中,匯集了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這裡是中國文化「有容乃大」的實物例證,是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大成之城」。
  • 紫禁城今天600歲!故宮博物院老院長獻上別樣祝福
    今天,2020年12月8日,紫禁城迎來600歲生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東城區圖書館開講,為故宮獻上一份別樣的祝福。他講宮廷漫步的樂趣,聊故人匠心,揭秘文物風華。同時,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新作《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3本新書發布。
  • 你們所看到的故宮是「假故宮」!說出來你們都不信,看完就明白了!
    事實上,中國有相當多的皇宮,比如南京故宮,它花了26年才建成。布局記錄在《李周考公基》:面向未來市場的左祖右舍。南京故宮博物院,作為中國宮廷建築的大師,後來成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雛形。此外,還有瀋陽故宮和臺北故宮,但最著名的應該是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明清時期的皇宮,住著24位皇帝。從明朝皇帝朱迪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
  • 故宮為什麼是世界五大宮殿之首?在什麼時候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一架銀色的直升飛機經特別批准,以低空航拍了一張天安門全景,從這張照片上一條清晰的中軸線南北延伸,一直通至鐘樓和鼓樓,在天安門北側無數座瑰麗無比,富麗堂皇的宮殿,宛如寶石般砌成的宮宇,這張造今為止最完整的天安門廣埸和故宮全景的鳥瞰圖像,從它發表這張照片是至今為止就震驚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