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感受著肚子裡的寶寶小小的動作,準媽媽心裡都會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在最初的新鮮感過後,準媽媽們也會有一點小小的疑問,寶寶怎麼「動」才是正常的呢?有沒有什麼需要額外注意的呢?
寶寶的第一次胎動
「呀!動了!動了!」新晉寶媽小美驚喜的喊道。
「什麼什麼?寶寶又動了?」正在做飯的張先生忙跑過來,把耳朵貼在小美肚子上。
自從三天前小美感受到第一次胎動後,兩人就全心全意期待著寶寶的每一次「小動作」,每一次都能給家裡帶來無盡的驚喜和幸福。
第一次胎動是什麼感覺?
有人幸福的回憶說,「像喝了瓶汽水,在肚子裡冒泡泡。」
也有人差點錯過,「還以為是肚子餓了,結果發現是寶寶在跟我打招呼」。
也有情緒敏感的寶媽,一個人偷偷哭泣的時候感受到寶寶的第一次胎動,好像在說「媽媽不要怕,還有我在陪著你」,霎時間淚如雨下,感覺瞬間就被寶寶治癒了。
第一次胎動是什麼感覺?是第一次清晰的感受到寶寶的存在,第一次感受到名為母親的幸福,第一次真切感受生命的神奇與偉大,第一次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人,而是背負著另一個充滿未來的小生命。
雖然知道寶寶出生後肯定不會記得了,但寶媽們還是忍不住跟寶寶分享生活中的每一點趣事,樂衷於與寶寶的每一次「小互動」,細心感受每一次胎動。
不過時間長了,寶媽就會問了,怎麼通過胎動判斷寶寶是否健康?
寶媽感受胎動的全過程:
● 第一次胎動的時間:16-20周
從第16周開始,寶媽們就可以注意留意肚子裡的寶寶了,第一次胎動一般最晚不超過孕5月。此時的寶寶還小,胎動反應弱,每個媽媽的感受都不大相同,一不注意可能就忽視掉了。
● 感受強烈的胎動時間:20-35周
這個時間段是寶寶胎動最活躍的時間,寶媽們可能會感覺到,寶寶在自己肚子裡時不時的「翻江倒海」,很是鬧騰,時不時還會被寶寶「踹」上一腳,感到疼痛。
要是寶媽的皮膚薄,甚至還能從肚皮上看出寶寶的手腳印。
● 暴風雨前的平靜:36-40周
這時候已經快到寶媽的預產期了。寶寶好像安靜了不少,不會那麼劇烈的運動了。其實是因為寶寶長大,在子宮內活動不開了,而且胎頭下降,使胎動減少。寶媽們不必過於擔心,很快寶寶就會出來與你見面啦!
有細心的寶媽已經發現:寶寶有時候願意動有時候不怎麼動,是正常的嗎?
胎動的頻率也分時段
寶寶的胎動也不是完全固定的,每個寶寶的「脾氣」不一樣,有的喜歡白天,有的喜歡晚上,有的調皮,有的安靜。只要胎動次數正常,寶媽們都不用太擔心。
一般來說寶寶在媽媽吃飯後和晚上睡覺前胎動會頻繁些。如果媽媽不好好吃飯感覺肚子餓,寶寶也會「安靜」下來,無精打採。所以為了防止寶寶跟你一起挨餓,媽媽們一定要按時吃飯呀!
如果寶媽特別關心胎動的規律,可以嘗試做一個表格,將寶寶胎動次數記錄下來。對比查看寶寶的胎動跡象。
準媽媽怎麼記錄胎動?
▼ 方法一:
孕媽媽可以分別在早晨起來、中午、晚間,選擇三個固定的時間段,記錄寶寶在一小時裡胎動的次數。在晚上記錄完後,把一天內記錄的3次胎動次數加起來乘以4,就是寶寶十二小時的胎動次數了。
將這個數字也記錄下來,只要十二個小時內的胎動次數在30次以上,而且每天的變動不大, 寶寶就沒問題。
▼ 方法二:
如果孕媽媽還在工作,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怎麼辦呢?孕媽媽可以在晚上吃完飯,直至睡覺前的這段時間裡,記錄寶寶每小時的胎動次數。這時候正是寶寶活躍的階段,只要每小時的胎動超過三次,孕媽媽就不必擔心。
突然感受不到寶寶胎動了,怎麼辦?
突然感受不到胎動,有可能是孕媽媽忙著的時候,沒有留意,也可能是寶寶胎動幅度小。不過建議孕媽媽最好還是去醫院做個B超看看,只要寶寶的胎心正常,就沒有問題。
預防異常胎動的方法:
1)寶媽大力磕碰到肚子,可能會讓寶寶受到刺激,胎動頻率加快。寶媽要保護好自己和寶寶,動作輕緩,遠離人群,避免磕碰到肚子。
2)孕婦高熱會使寶寶缺氧,胎動減少。寶媽注意保護身體,預防發燒發熱。
3)如果媽媽有高血壓等症狀,胎動會突然加劇,寶媽要定期去醫院檢查,聽從醫生建議安排飲食起居。
小編有話說:
一開始感受到胎動是幸福的,但在寶寶越長越大,在肚子裡「翻江倒海」的時候,媽媽就會感覺有些辛苦了。但等到寶寶出生之後,反而還會有點不舍呢。
對於準媽媽來說,這段和寶寶共享一個身體的時間,是珍貴又奇妙的。希望每個媽媽都能珍惜這段獨特的時光,迎來健康快樂的寶寶!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青雲計劃獲獎者。專為孕期大小事和嬰幼兒護理提供知識儲備,在懷孕或育兒期間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過私信諮詢,得到滿意的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