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又做了件大事,太驚險了,唐國強都佩服不已

2020-12-25 真說名著

在湖南衛視今年上半年播出的綜藝節目《聲臨其境》中,唐國強曾上臺再現了一段《貞觀長歌》的經典片段。他的表演聲情並茂,感染力極強。他對唐太宗李世民本人欽佩不已,也把這個人物演活了。

這段戲說的是在宣武門之變以後,公元626年,李世民剛剛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自己的皇帝寶座都還沒暖熱,就遇見了上位之後的第一件大事件。原來,李唐王朝開局階段運氣並不好,還沒到後來的稱霸四方,見誰滅誰的程度。他們雖然在開局滅了王世充、竇建德等青銅級別的勢力,但沒想到李世民剛剛加冕,就遇到一個王者級別的敵人——突厥。

公元626年的冬天,天空飄著大雪,來自北方草原的套馬漢子——突厥的頡利可汗率領20萬大軍攻到了長安城下。他們給李世民的見面禮,不是草原上的牛羊,而是手裡雪亮的馬刀。突厥都是騎兵,日行幾百裡,一路摧枯拉朽就跑到了渭水河畔,距離長安城僅僅40裡。此時的長安城內空虛,根本無力抵抗。朝廷聽說突厥殺到,上下震動,是戰是和,舉棋不定。

其實再早,突厥和大唐並不是敵人,而是盟友。當年李淵在太原起兵,為了防止突厥在自己的後方搞事,就率先跟他們結盟,約定他們共同攻打長安,獲勝之後,財物歸突厥,長安歸大唐。突厥欣然同意,與大唐結成了搶劫團夥。當然,這跟漢朝的和親政策一樣,也是權宜之計。這段大唐的屈辱黑歷史,往往被後世的史學家們略過,避而不談。

突厥本身就是強盜出身,受他們勒索的,其實還不止大唐一家,凡是突厥的鄰居,都沒少受到這個流氓的勒索。但這回,突厥人來勢洶洶,看樣子不像是跟大唐擺擺陣勢就算了,而是要大幹一場了!李世民剛剛通過政變取得帝位,家裡的事還沒有忙活完,京城的兵力更是讓他捉襟見肘。不過,此刻若是扔下長安跑掉,天下人會怎麼看他呢?剛剛登基就做了逃跑皇帝,一個七尺男兒,就是個怕事的懦夫嗎?可以想像,如果他跑了,剛剛到手的大唐江山,肯定也完了。於是,他決定抗爭到底。

當日,他點起了長安所有兵馬,來到了渭水河畔,和頡利可汗隔河列陣。李世民裝作若無其事,僅僅帶了5個人,隔著渭水跟頡利喊話。都說李世民有外族血統,估計跟頡利可汗也並不需要什麼翻譯。那頡利也不是什麼雄主,看到李世民軍容整齊、旌旗蔽日,而他只帶5名隨從,就敢和自己叫板!頡利可汗沒了底氣,也不想與李世民大打出手了。於是,頡利可汗自己就先慫了,答應跟李世民和談。李世民給了他大量金帛財物,殺白馬與他結盟,這就是歷史上的「渭水之盟」。

很多人憧憬漢唐,認為漢唐是中華民族最牛的時候。但是,千古一帝也曾被迫籤訂了這樣的城下之盟,稱臣納貢,而對面的草原漢子,也是吃了貪財好利的虧,如果遇到一個大金這種有「滅國」執念的主,大唐的國運真不好說。但是,我們之所以推崇漢唐,就是因為他們知恥後勇,不會輕易服輸。

李世民不是李後主,也不是宋徽宗,在攢足了力量之後,他終於開始自己的反擊了。公元629年,李世民決定出兵突厥,他命令大將李靖率軍北上,打了突厥一個措手不及,就連曾經耀武揚威的頡利可汗,也被李靖給活捉了。李唐對突厥臣服的歷史,徹底宣告結束。當李靖押著頡利可汗回長安的時候,李淵和李世民父子出城迎接李靖,曾經不可一世的頡利可汗,低頭向李世民叩拜,表示臣服。

李淵和李世民登上城樓,邀請所有開國功臣參加了盛大的宴席。在這宴會上,李淵談起了胡琴,李世民和著音樂跳起了胡人的舞蹈。大唐開始了自己的盛世之路。學乖了的周邊遊牧民族,紛紛向大唐臣服,並稱呼李世民為他們的天可汗!

相關焦點

  • 玄武門之變是李唐的人倫悲劇,史學家:李世民被逼反抗,他做得對
    也許對於普通人而言,會覺得玄武門之變是十分殘忍甚至覺得李世民喪失人倫,殘殺兄弟,可是在史學家眼裡,雖然惋惜李建成,但都認為李建成比不上李世民,並且肯定李世民的做法,為什麼會這樣呢?我繼續仔細分析。
  •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強佔了弟媳齊王妃,為何不敢對太子妃下手?
    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李世民強佔了自己的弟媳齊王妃楊氏,但是卻不敢對太子妃鄭觀音下手。那麼,唐太宗李世民既然都敢民強佔了自己的弟媳齊王妃,為什麼他就不敢對太子妃下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秘密。玄武門之變唐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爆發,秦王李世民誅殺了自己的長兄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事後,木已成舟,唐高祖李淵也無可奈何,也不能收拾自己的兒子李世民,準確是此時的李淵已經被架空了,最後李淵被迫選擇了退休,讓位給自己的兒子李世民,李世民如願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 玄武門之變時,為何沒有救駕的軍隊?難道李世民控制了天下兵權?
    天下兵權只屬於李淵一人,其實李世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控制天下兵權。一方面因為事發突然,包括當事人在內都根本來不及反應。另一方面玄武門之變的性質是皇子內鬥,是皇帝的家事,沒有外人參與的必要和空間。皇帝李淵沒表態,何來「救駕」之說?玄武門之變的直接起因是秦王李世民的秘奏。
  • 李世民麾下秦瓊為什麼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玄武門之變的那天早上,李世民唯一的亮點,就是一箭射死了自己毫無準備的哥哥。在這之後,或者是因為眼看著自己親生哥哥死於自己箭下的強烈刺激,李世民的表現就和沙場之上百萬軍中的英明神武判若兩人了。他甚至不能駕馭好他的坐騎,被飛跑的戰馬扔了下來,差點兒被自己的弟弟勒死。
  • 玄武門之變:共有十位大臣參與,他們都有怎樣的結局?
    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子,關係自然很好,他的妹妹便是有名的長孫皇后,玄武門之變他是主要推手,功勞居首,李世民登基後,成為至高無上的國舅,李世民對他是何其信任,死後還把兒子李治託付給他。後來因為他主張廢掉武則天這個皇后,遭到武則天的報復,無奈李治將他流放到黔州,最後被逼自盡,結局相當悽涼。
  •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為什麼向李淵要「跪而吮上乳」?
    玄武門之變後,在《資治通鑑》中記載「世民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這個說法僅僅在《資治通鑑》上有,為什麼李世民會選擇「跪而吮上乳」呢?首先來說「玄武門之變」,其實完全是李世民自己一手導演的宮廷之變,在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帶領自己的一班親信,埋伏在玄武門附近,等到將要進宮的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進入自己埋伏圈之後,將其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家人也沒有倖免,連自己的親侄子都沒有放過,但李世民走到自己父親面前卻做出了詭異的動作,就是「跪而吮上乳」,
  • 李世民帶領十人發動玄武門之變,這十人最後都是什麼下場?
    在中國封建王朝中,要說對功臣最好的,唐太宗李世民絕對排的上前三,跟隨他在玄武門之變中出死力的十大功臣,大多得以善終。公元626年7月4日,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最玩命死磕的時刻,在這場決定了唐朝乃至中國千年歷史走向的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依靠殺戮和鐵血,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 玄武門之變,「超男皇帝」李世民的「黑歷史」
    此時李淵做了一件比較耐人尋味的舉動:命令李世民帶兵徵剿,並許諾平定叛亂之後,即廢除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改立李世民為太子。結果李世民的大軍還沒開到慶州,楊文幹的叛軍就已經潰散了,楊文幹的部下刺殺了他,向李世民投降。李世民可以說是幾乎沒怎麼出汗就平定了叛亂。然而,李淵在冷靜下來,仔細調查之後,卻發現這件事別有隱情。
  •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的兩位「門神」秦瓊敬德是如何分工的?
    老朽說事今天來跟大家說說在「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的兩位「門神」秦瓊敬德是如何分工的? 「玄武門之變」這段歷史,可以說是最驚心動魄的。而最主要的內容,當然是作為二皇子的李世民,殺害了自己的太子哥哥李建成還有親近太子的弟弟李元吉,然後成為了太子,兩個月後又即位當了皇上,成為了歷史上有名的唐太宗,還諦造了「貞觀之治」的大唐盛世。我們都知道秦瓊(秦叔寶)和尉遲恭(尉遲敬德)是李世民的兩員大將,也算是心腹,從李唐開始起事就跟著李世民一路過關斬將,所以這麼重要的「玄武門之變」也是少不了他們的份兒。
  • 唐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跟隨他的人,下場是什麼呢?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背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罵名,成為他一生中的汙點。隋朝末年,隋煬帝昏庸無道,搞得民不聊生,引起農民起義,遍布全國。史書中記載到,當時遍布都是大大小小的起義軍,而李淵和李世民團夥就是其中一支。
  • 玄武門之變為何李世民勝出?並非偶然,看看雙方的班底就知道了
    題/玄武門之變為何李世民勝出?並非偶然,看看雙方的班底就知道了文/土老帽圖片聲明/本文內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前言:玄武門之變,看上去是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三兄弟之間的爭鬥,實際上不單純是三兄弟的爭鬥,而是兩個集團之間的鬥爭,即李世民一方的秦王集團和李建成李元吉一方的東宮集團之間的鬥爭。
  • 唐太宗為什麼沒有掩蓋玄武門之變,不讓史官記載啥的?
    這樣的大事件是掩蓋不住的玄武門之變,是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爭奪繼承權所發動的一次政變,這次政變直接導致了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的死亡,也進而誘發了其後李淵讓位於李世民的事情。那麼唐太宗為什麼不讓史官不記錄玄武門之變呢?先不說史官是不是會聽話的問題。就算史官聽話。那是因為玄武門之變其實是根本遮掩不住的,這個事情太大,造成的影響太大,無法掩蓋。如果史官不記錄玄武門之變,那麼史官就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出現。
  •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弒兄逼宮,本意原是弒父奪位?
    無論是正史還是揣測推理,對於「玄武門之變」這一歷史上的關鍵節點,都值得我們去推敲其目的。作為李世民當時的角色,功績顯著,勢力龐大,被其父和其兄長所逼得已經是進退兩難,然而最初李世民的目標是先要殺死兄長然後自然而然地受封太子嗎?
  • 李世民帶十人發動玄武門之變,這十人最終是什麼下場?
    唐太宗也是中國歷史上明君的一代,他倡導的「貞觀之治」至今為人們所享受。但關於唐太宗一直有一個無法迴避的話題,就是他發動了「玄武門變」,殺死了自己的兩個兄弟,最終贏得了天下。唐太宗之所以能夠發動玄武門之變並取得勝利,與他的黨羽密不可分。今天,我們將盤點在玄武門變革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十位主要人物。
  • 李世民一箭射不中,李建成逃脫,玄武門之變結果如何?
    這時,李世民走了出來,向二人問好,李元吉心神不寧,直射李世民三箭。可能太緊張了吧,李元吉居然沒射中,李世民則不客氣,徑直彎弓射箭,一箭射死了李建成。關於玄武門之變,《舊唐書》記載:「建、元二人行至臨湖殿,見事有變,遂立即回宮,秦王呼喝,元吉彎弓射箭,連連三次未成。於是秦王射殺了建造,元吉中箭而逃,尉遲敬德追殺了他。」
  • 玄武門之變後,「太上皇」李淵的下場到底如何?你知道嗎?
    一說起大唐盛世、貞觀之治,那麼免不了要提起唐太宗李世民。然而說起李世民,則又不得不提起李世民為了奪取帝位而發動的那場「玄武門之變」。生在帝王之家,會發生兄弟鬩牆的事情可以說在歷朝歷代都不是新鮮事。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也就是公元626年7月2日,在這一天的清晨時分。
  • 玄武門之變事非偶然,李世民得勢的動因,不操天下神器
    但是,李建成並非採取徵服人心的方法和李世民鬥狠,卻採取了違了人願的挖人方法,將尉遲恭下獄,將程咬金外放康州刺史,又將房玄齡、杜如晦控制住。最後,就是這幾位,尉遲恭和房玄齡、杜如晦,悄悄溜進秦王府,和李世民密謀策劃了玄武門之變。
  •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為何要「吸吮父乳」,還痛哭不止呢?
    我們都知道,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處決掉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自己的弟弟李元吉之後,李世民隨即便逼迫了自己的父親李淵退位,自己當上了皇帝,史稱「唐太宗」。但是在事變之後不久,卻發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李世民和李淵父子之間為了捐釋前嫌做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舉動。
  • 玄武門之變後,年近60的李淵9年間瘋狂生育30人,李世民相當頭疼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隋唐演義》,其中講的就是隋末唐初時,各路英雄好漢推翻隋朝,幫助李家建立唐朝的故事,雖說裡面英雄好漢眾多,但其實核心人物還是李世民,畢竟他可是戰爭結束後的最大受益者,大唐盛世歷史聞名,盛唐時期,文化開明,國家對外相當開放,吸收融合了很多精髓的文化,佛教當時在唐朝就大受發展,中華的文明也聞名了世界多國,可以說唐朝時期國富民強
  •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幹了一件無恥的事情,連史書都不好意思記載
    王桐齡在《中國民族史》中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隋室、唐室之家族關係,常與儒教道德倫理牴觸,而與塞外民族習慣暗合也。」 在李世民的身上,就有四分之一的鮮卑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