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森林學校裡開展混齡活動

2020-12-13 騰訊網

OCN森林導師認證中國唯一培訓中心

這周,有位一線老師跟我們分享了她在課程中一個動亂的場景,我們一起來看看。

情景回顧

周二上午是森林課程的時間,橙子老師說:她有個大膽的想法,想試一試森林教育能不能混齡教育,於是她就把小班和大班的小朋友帶了20個孩子去到了課程基地。

課程剛開始小朋友們挺配合的,熱身遊戲大家在一起也玩的很開心。但到了自由探索和簡單的工具的使用就亂的一團糟!

大班孩子就去使用工具,小班孩子就去撿樹葉,老師也不知道這節課的重點到底是什麼了?

孩子們完全沒有交融,沒有達到混齡教育的目的。老師很頭疼,沒有頭緒,森林教育到底怎麼來開展?

首先我們要知道混齡的含義:

混齡教育是指將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編排在一個班中,讓不同年齡和發展水平的幼兒身處同一環境共同學習和生活。混齡教育是蒙臺梭利教育最具代表性的特點之一

混齡教育最大的特點

1、孩子年齡差距較大

2、孩子的學習能力差距較大

怎麼根據混齡的特點來開展森林教育課程呢?

有以下5點建議:

1

課程的設計滿足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需求

老師在設計課程時要考慮到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發展需求,結合《3-6》兒童發展指南以及幼兒當下的需求點進行設計。兩個年齡段的課程目標都要詳細。

比如:小班孩子更多的是用感官探索,用手摸,用眼睛觀察,大班孩子就可以藉助工具進行探索,在這個基礎上就可以請大班孩子帶小班孩子用簡單的工具進行探索。

2

師生配比較高,老師分組合作

各個年齡組最低師生比例:

這是各個年齡段的最低師生比例,它可確保不同年齡組的孩子在課上得到良好的支持與觀察。

這個比例僅供參考,應根據活動類型和小組需要需求決定。老師可根據班上的實際情況做決定,每個老師負責哪個組都要清楚,老師的責任細化。

3

分組活動,大帶小

老師應先帶年齡大的孩子去到場地,熟悉課程、流程、使用工具等,有目的的去培養。

等年齡大的孩子已經完全熟悉後,再帶年齡小的開展活動,老師可以請幾個大班孩子當小老師,做幫手,孩子的協作能力得到提升,老師的精力也相對集中。

4

過程導向為核心

很多老師總覺得上了課就要展示課後成果,不然上這個課就沒有意義,所以在課程中會有催促。

為了有成果,很多時候甚至老師直接就幫孩子完成,然後給孩子拍照,發給家長,這就是本節課的成果。所以家長也會形成習慣,每節課都會問老師孩子的成果是什麼?

老師也會很苦惱,為了找成果而上課。這樣的課程老師很累,孩子很累,所以我們有相應的期望值就好,注重孩子在課程中的動作、想法、看法,這個過程才是森林課程最重要的。

5

場地設置

森林教育的場地,表現在環境創設上,很多幼兒園有固定的,那上混齡活動時,可以稍稍做一些改動,考慮不同年齡兒童的不同需求。

比如:泥巴廚房,小的孩子可以放些模具,大的孩子可以放些廚具,同一個遊戲區放適合兩個年齡段孩子的工具。

不同教育體系之間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契合的地方。比如蒙臺梭利的走線活動和森林教育日誌圈的活動,都是在用遊戲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秩序感。

只是遊戲形式不一樣,用的教具不一樣,底層理念是一致的。老師要抓住的是理念,而不是形式。

相關焦點

  • 如何開展混齡角色遊戲活動
    不同年齡的幼兒在該園親子書屋一起讀書交流。   我園從2011年11月開始研究探討幼兒園遊戲活動的模式,構建了學習性、運動性、社會性的整體區域活動體系,並一直堅持學習型區域活動的日常化落實、運動遊戲混齡活動的常態開展和幼兒園角色遊戲混齡活動的實踐研究,凸顯了幼兒園玩中學的教育特點。
  • 如何指導幼兒開展戶外混齡自主遊戲
    為保障戶外混齡自主遊戲的安全開展,教師在牆面和滑梯上張貼安全提示;為防止幼兒在奔跑中被撞傷,在牆角等尖銳的地方包裹防撞貼。時間保障。通過調研,幼兒園將一日作息時間合理優化,將碎片式時間整合為塊狀戶外活動時間,以增加幼兒的戶外活動時長,有效提升他們的活動效率。健康保障。在自主遊戲中,幼兒容易出汗。
  • 幼兒園裡開展「快樂大本營」自主混齡戶外晨間活動
    浙江在線杭州6月8日訊(通訊員 陳新娣 浙江在線記者 吳曉婷)混齡戶外晨間活動打破年齡和班級界限,以開放式組織為主線,開展活動。讓幼兒自主參與活動,擴大幼兒之間的接觸與交往,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相互影響,共同提高,發揮幼兒的好動天性,充分體現幼兒是活動的主人。
  • 開展戶外區域混齡體育活動 促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開展戶外區域混齡體育活動 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河北區第十八幼兒園王彬  在我國當今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著重智能輕體能、家長過度保護等現象,加之大多數家庭都居住於高樓大廈之中,鄰裡間的往來甚少,孩子們戶外活動及與同伴間交往的機會很貧乏,使得孩子們的肢體動作以及合作、交往等能力的發展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
  • 雨花區一幼:群英薈萃 共話走班混齡區域活動
    來自全省的130餘名幼兒園園長、教師代表參加了研討活動。雨花區教育局第一幼兒園教研主任劉娜擔任主持人,副園長歐亞芳致辭。由李斌、鄧益雲、李冬文、柳芳、付聰、劉雲萍組成的專家團隊攜手用實踐的智慧、可搬走的案例,為與會人員深入解讀如何組織開展幼兒園走班混齡區域活動,並進行了現場指導、答疑解惑。
  • 混班混齡 共同成長--阿克塞縣幼兒園開展「全園混班混齡暢遊」主題活動
    縣幼兒園秉承「遊戲點亮童年」的理念,近期組織開展了「全園混班混齡暢遊」主題活動。幼兒園混齡教育是將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混合在一個班進行教育的組織形式,它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近似家庭的生活學習環境。在「全園混班混齡暢遊」活動中,孩子們除了能自主選擇遊戲區角還能在遊戲區角自主開發遊戲新方式和規則,自主組織小夥伴們一起玩耍。
  • 我縣開展幼兒園教師培訓 實地學習觀摩混齡遊戲活動
    12月10日至11日,縣教育局教師發展中心組織全縣幼兒園在職教師進行了線上培訓,並舉行了各幼兒園園長及部分教師到縣機關幼兒園開展混齡遊戲觀摩活動。 據介紹,縣機關幼兒園從去年開始開展混齡遊戲活動,通過幼兒「以大帶小、以小促大」的遊戲方式,充分利用本土化教育教學資源,打造具有粵北地域特色的幼兒園自主遊戲活動,構建幼兒快樂遊戲課程
  • 幼兒園該怎樣開展混齡教育?
    編者按:一般來說,幼兒園是按照孩子的年齡進行編班和組織教育教學的,但將不同年齡的孩子組織在一起進行遊戲活動或許更能促進孩子的成長。這種混齡教育該如何開展?在開展的過程中會面臨哪些挑戰?本期特編發一組有關幼兒園混齡教育的稿件,供廣大讀者參考。
  • 淺談:幼兒園戶外區域混齡體育活動實施策略探討
    本文從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角度出發,通過對戶外區域混齡體育活動的基本內容概述,探討幼兒園實施戶外區域混齡體育活動的有效策略。  一、引言   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那麼如何在能夠實現幼兒教育的情感目標呢?實踐表明,開展戶外區域混齡體育活動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 以混齡的方式鷹架兒童學習——維果斯基理論支持混齡互動.
    1234調查者從社會認知遊戲形態的產生,圍繞獨自遊戲、平行遊戲、合作遊戲;操作遊戲、建構遊戲、戲劇遊戲,去比較混齡和同齡的幼兒教室活動。結果顯示,學前幼兒的遊戲在混齡的班級中,比在同齡的班級中複雜許多。在混齡班級情境中,較大兒童經常提供的活動正是在較小兒童的最近發展區內,這能挑戰他們練習新的技巧。
  • 關於幼兒混齡教育問題的提出與類型
    ①[ 研究 者認為,混齡教育不是這樣的一些班級:出於方便而將兩個年級隨意放置在一起;實施呆板的能力編班;不關注兒童的興趣或兒童進入更高年級的動機;只強調智力領域(抽象的、學術性的、學科的技能)的學習;期望兒童學習時一個人安靜地、單獨地做練習,或者參與教師主導的小組活動;教師作為「講臺上的聖人」,每天站在講臺上指揮一切;學習的科目相互獨立,各個科目概念間的聯繫甚少;把每天劃分成用於學習每個科目的單獨學習時間
  • 微案例丨幼小銜接活動如何在森林課程裡開展?
    昨天,圓圓老師分享了一個問題,幼小銜接的活動怎樣在森林學校裡開展?幼小銜接這個話題近年來非常火爆,我們要清楚幼小銜接的目的是什麼?是適應小學生活?是學習小學知識?還是其他?老師們可將幾下幾點融入森林課程中:1連結學科知識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們開始系統地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學科知識,老師們就可以把課本上的知識遷到大自然中去。
  • 實施多樣化教學,成都二十二幼開展戶外混齡體育遊戲
    戶外混齡體育遊戲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一種特殊組織形式,是對幼兒園基本體育活動的一種補充。近日,成都市第二十二幼兒園新城園區採用多種形式,常規化開展了戶外混齡體育遊戲。活動中,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搭建場地,擺好運動材料,幼兒園各年齡段的孩子們自由選擇區域共同玩耍
  • 混齡教育讓孩子體會互助效
    為了培養孩子們關心和照顧他人的習慣,本市的一些幼兒園想辦法創造機會,將幼兒園大中小班編在一起進行「大帶小」的混齡遊戲活動,讓孩子們體會互學互助的快樂生活。   教育新嘗試:「大帶小」  昨天10:00,在紅橋區佳園裡的一家幼兒園內記者看到,老師們沒有像平常一樣帶班組織孩子在一起開展遊戲,而是將全園的百餘名孩子不分年齡大小編成幾個「大家庭」。由大班的孩子帶著小班的孩子一起做遊戲,畫圖畫。記者看到一個大班的女孩正在給幾位小班的孩子分發著玩具,並學著老師的樣子要給大家「講課」。
  • 「精彩活動」我的遊戲我做主——壽寧縣機關幼兒園開展戶外混齡創造性遊戲主題命名活動
    快樂遊戲創造性遊戲是幼兒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形式,它是向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有力手段,是幼兒喜愛的一項基本活動本學期,壽寧縣機關幼兒園開展了戶外混齡創造性遊戲活動。啊嗚集市和烏迷集市最終勝出,成為機關幼兒園本階段戶外混齡創造性遊戲的主題名稱。
  • 藏在蒙特梭利教育裡混齡班級的秘密
    混齡編班是指將不同年齡的學前兒童安排在同一個班級裡玩耍、學習和生活。幼兒在與成人和同伴交往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如何與人友好相處,也在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不斷發展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在社會交往中,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出現問題如何解決。
  • 永濟中心幼兒園開展2020年師生集體舞暨戶外混齡展示觀摩活動
    為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近日,永濟中心幼兒園開展2020年師生集體舞暨戶外混齡展示觀摩活動。活動中,教師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幼兒園戶外有限場地,以幼兒年齡特點為基礎,設計適宜的遊戲活動,投放相關活動材料,並挖掘每種材料的價值玩法,鼓勵幼兒自主選擇,充分調動了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 幼兒園混齡特色教育模式的實踐探索
    有效地配合幼兒園的混齡教育,孩子們在幼兒園結交的兄弟姐妹得到了家長的認可,節假日家長相互邀請相互做客,結伴去社區、郊外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如一同踏春,一同參觀消防中心,一同幫助孤寡老人等等各種有意的活動。   早在20世紀90年代我園就進行串班活動。
  • ...手拉手 互通有無共同提高——4所幼兒園教師一起探討戶外混齡活動
    當天上午,「姊妹園」的十幾位老師觀摩了中韓幼兒園整體環境,大中小班早操及混齡大戶外活動。在觀摩現場,老師們交流互動、自發探討自己的想法。    「姊妹園」老師們在活動現場討論。  戶外混齡活動中,大中小班不同年齡的幼兒融合在一起自主選擇區域、自主創設遊戲場地,自主擺器械,用自己的想法探究器械的多種玩法。
  • 森林小學開展「我的創意讀書筆記」閱讀活動
    昨(23)日,時逢「世界讀書日」,在這個呼籲讀書的節日裡,重慶外國語學校森林小學依託語文學科「整本書分類閱讀」精品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開展了主題為「共讀·共品·共成長」的閱讀活動。語文老師們在線上開展了課外閱讀專題課程,指導學生進行年級共讀,孩子們以獨特的「創意讀書筆記」來展現自己對整本書的理解與思考。如何讓真正孩子理解一本書?創意讀書筆記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