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
幼兒園混齡特色教育模式的實踐探索
導讀:過混齡教育,家長對混齡教育中有利於獨生子女的成長優勢有了更深的理解,對混齡教育充滿信心。有效地配合幼兒園的混齡教育,孩子們在幼兒園結交的兄弟姐妹得到了家長的認可,節假日家長相互邀請相互做客,結伴去社區、郊外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如一同踏春,一同參觀消防中心,一同幫助孤寡老人等等各種有意的活動。
早在20世紀90年代我園就進行串班活動。本世紀初,由於分園的創設,我們與混齡班偶然相逢,率先展開了混齡班的探究;2005年《在混齡活動中發展幼兒社會性的探索與研究》立項為市級課題、南湖區重點課題,由此全園性的混齡活動全方位推開。我園嘗試通過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支持的和諧環境,打破傳統按年齡段分班的模式,探索各類混齡教育,讓幼兒在共同活動的過程中,學習與人和諧共處的態度和技能,以促進幼兒基本素質全面、充分的發展。
我園混齡教育管理採取混齡班+混齡活動的模式。混齡班指不同年齡的幼兒編在同一班級裡,進行共同的學習與生活。混齡活動是指打破班級界限,不同年齡的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共同進行活動,它包括混齡教學活動、混齡遊戲及混齡生活活動等。我園以混齡班為試點,在此基礎上帶動全園性混齡活動,他們有其共性,但在管理模式上也有其個性特點。
一、典範——混齡班
(一)培養一支適應混齡教育管理的師資隊伍
1.從教到建構的轉變:混齡班教育方案的設計與實施較為複雜,教師只有樹立和諧發展的目標意識,並學會從觀察到構建,從預設到生成,才能真正在混齡班中實施教學。由此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園本培訓:通過聽專家報告和專題講座;讀理論雜誌和瑞吉歐教育思想;看觀摩活動;寫觀察記錄、論文、教學方案;做主題牆;讀(論)混齡教育的發展方向和前景;說混齡教育在實踐中作用;思在反思中發現的問題;學積極的經驗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更新教師教育觀念。
2.從服從到自主的轉變:剛開始,教師服從分配從教於混齡班,帶著許多無奈、無從,甚至是抱怨,慢慢地悟出了混齡的內涵,感受到這個舞臺的廣闊。教師經常到圖書館、或遠到上海、杭州的書店收集相關資料,關注報刊雜誌和媒體報導,運用電腦與網絡上的各大搜索網站,大量收集國內外有關混齡教育的經驗,並作去粗存精的整理。多角度多渠道地吸取外界信息和最新動態,加強了園(本)研究的理論和實踐指導,強制性變成了自覺性。
(二)創設一個實施混齡教育的和諧環境
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支持的和諧環境,形成一種寬容、和諧、富有彈性的大家庭式的教育氛圍。為配合混齡教育,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也為之作了很大的努力。幼兒園將原來一個大的活動室分割成若干個小的活動區域,孩子們根據自己的不同特點或喜好進行區域選擇;在教玩具的設置上,更多地考慮了不同年齡兒童的不同需求,如既有小年齡兒童喜愛的娃娃等玩具,也有大年齡兒童喜愛的智力拼插玩具;在家具的準備上同樣如此,桌椅的尺寸有著一定程度的差異,特別是椅子的大小和高低,便於不同身高兒童的使用。對混齡班裡大年齡段的幼兒來說,能力強的有機會扮演領導的角色,貢獻個人的能力;能力發展稍遲緩的幼兒在混齡班中,他們可以和小齡幼兒一起學習,同時得到能力強的幼兒的幫助,獲得多種有益的知識技能,從中體會到成長的快樂和成就感。對混齡班裡小年齡段的幼兒來說,能力發展較快的幼兒可以做跨越年齡的學習,他們可以有機會與哥哥姐姐一起學習,一起探索;能力較弱的小齡幼兒在混齡班這個較為有利的成長環境中,備受哥哥姐姐的關懷,許多認知及社會經驗都可從與哥哥姐姐的交往與模仿中,獲得可觀的增長。因此,不管對大組幼兒、小組幼兒的任何層次的孩子,混齡班所提供的彈性化環境都尊重了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兼顧到他們的個別發展需求,使幼兒在充滿溫馨和愛心的家庭式的教育環境中共同生活、共同學習,從中感受到集體的溫暖,真正成為自主、自立、自信的人,從而真正促進他們的和諧發展。
新東方網小學官方微信:新東方小學 (微信號:xdf_xx)
最新小學熱點資訊、小升初資訊、各年級學習輔導、家長知識堂,請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