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樣將來你的孩子和你一樣可悲。」2018年,一則家長未批改作業被老師點名批評的新聞曾引發關注。2019年上海兩會期間,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裡格律師事務所主任安翊青帶來了一份提案,建議叫停家長批改訂正作業,杜絕家長代寫作業。
她指出,隨著小學教育課程形式的轉變,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但是,因為學生鞏固課業的客觀需要,班級教師還是會給學生布置一定量的作業。在一些小學課堂,教師會要求這些作業由家長批改訂正,然後第二天由教師驗收。
但是,家庭作業越來越依賴於家長代批代改,最終成為「家長作業」。
在安翊青看來,小學教師將作業批改任務交給家長來完成,而不再直接批改,不利於對學生學習情況和知識掌握度的整體把握,同時也不利於對布置作業量的把握,更不利於教學質量的提升。
再者,家長並非受過專業訓練的教育人員,因此在協助學生做作業時,往往掌握的方法不對,導致教育不得法。引起社會關注的家長教子女做作業時失態怒吼的情況也體現了教育不得法帶來的危害。
「有可能帶來學生、教師、家長三者關係的不正常化,即學生不做作業,教師不傳道授業解惑,家長不給學生積極態度的支持。」她在提案中寫道。
安翊青認為,這一問題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小學階段的教育模式在實施上偏離了設計的初衷。一方面,學生和家長由於素質教育和課業教育的矛盾,而感到焦慮;另一方面,教師也因為較為沉重的考核、教研活動,而無法有效地處理好完成教學工作和傳道授業解惑之間的關係。
家長是否應該參與孩子的家庭作業?
安翊青認為,家長的參與在國外素質教育實踐中比較普遍,但參與並不意味著代寫,而應該誘導、啟發或者提供完成相關實踐的機會。「即使是應試作業強度較大的日本、德國等國家,學校也都普遍要求、建議家長不要自己批改、訂正作業。」
近日,濟南市教育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作業管理與改革的意見》,明確規定學校和教師不得要求家長代為批改作業,不將家長的籤字作為評判學生完成作業的依據,並嚴控書面家庭作業總量,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每天不超過60分鐘。
除此之外,北京、陝西、山東、遼寧、寧夏、江蘇、浙江等多地也已出臺相關方案,明確禁止或限制中小學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批改作業。
安翊青建議,教育部門可以對當前小學教育中家長批改訂正作業的情況進行調查和研究,考慮當前小學教育的客觀情況,以通知、文件等形式,要求各類公立和私立學校鼓勵家長參與引導學生完成作業,但不得有要求課後作業必須交由家長批改訂正等情況出現。
同時,她建議優化教師考評機制,減少通過發表文章等與學生教育脫鉤的標準來考核教師工作情況,引導教師把更多精力花在對學生的實際教導上。
針對以往政策帶來的部分學校因嚴控布置作業而將作業的批改訂正全部交給家長的情況,她認為可以對課程教育的方式方法進行進一步優化,加強研討論證,探索更適合學生發展的素質作業和書面作業的形式與方式,在儘量避免花費學生和家長不必要精力的前提下,更好地實現學生各項能力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