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窩窩頭,農村老一輩人印象深刻,對它的感情簡直可以用又愛又恨來形容。在那個糧食匱乏的年代,廉價的窩窩頭成了老一輩人的救命糧。時至今日,即使生活條件有了飛躍的發展,老一輩人仍對這種玉米面窩窩頭記憶猶新。但是,現在在城市中,新一代的年輕人卻是對這種食物追捧得很。因為不會做,所以只能去飯店點。一盤也就8、9個,一口一個,4、5個人根本不夠吃。並且這種窩窩頭在飯店的價格甚是昂貴,稍稍條件好一點的飯店,一盤窩窩頭的售價也在25、6塊以上。既然現在大家都喜歡吃這種玉米面窩窩頭,我就把我跟外婆學的這種窩窩頭的做法跟大家分享一下,讓大家自己一次吃個夠!
做玉米面窩窩頭所要用到的食材主要有:玉米面100克,小麥麵粉100克,酵母粉2克,食用油少許。
【做法步驟】
第一步,和面。
取一乾淨的大碗,向碗中加入100克小麥麵粉,100克玉米面粉,2克酵母粉,用筷子攪拌均勻。
然後,向麵粉中多次少量加入100ml的清水,少許食用油。一邊加水一邊用筷子攪拌,將麵粉攪拌成面絮狀。
接下來,手洗乾淨,下手揉面。儘量多揉一會兒,這樣做出來的窩窩頭才筋道。將面絮揉成光滑的麵團,蓋上蓋子醒發1個小時。
第二步,做窩窩頭坯子。
夏天溫度高,醒發1個小時,麵團就醒發至原來的2到3倍左右大即可。
在案板上撒少許乾麵粉,取一半麵團出來繼續揉搓。將麵團中的空氣排出。
然後,將麵團揉成直徑3釐米的長條狀備用。
用刀將長條切成大小差不多的8個面劑子備用。
取一個面劑子放在手心,用兩個手心將面劑子揉成光滑的圓球。
接下來,用大拇指向圓球內部按壓出一個小洞,不要戳破。用大拇指和食指調整一下小洞,使小洞口小,內部大。這樣一個窩窩頭坯子就做好了。
然後,將剩下的7個小面劑子全部上面的方法全部做成窩窩頭坯子,放入蒸籠中。
第三步,蒸窩窩頭。
向蒸鍋中加入兩大碗水,開大火將鍋燒開。鍋中蒸汽上來後,將蒸籠中的窩窩頭上蒸鍋,大火蒸製15分鐘。
時間到,慢慢揭開鍋蓋,將窩窩頭取出來即可。
玉米面窩窩頭配上自製的剁椒醬,香辣可口,一口一個,非常好吃!
【溫馨小貼士】
第一,由於玉米面不具有筋性,所以加上一半的小麥麵粉,可以很好地將窩窩頭蒸好。外婆說,他們那個年代可沒有白面,只有玉米面,所以蒸出來的窩窩頭要窩在手裡吃,不然一咬就碎了,掉在地上浪費糧食。
第二,醒發時間要根據自己當地溫度確定,一般醒發至2倍就可以。
第三,做窩窩頭的時候手指要輕,不要將頂戳破,不然成品不好看。
第四,最後蒸出來之後,慢慢揭開鍋蓋,這樣窩窩頭就不會塌陷,樣子更好看。
本圖文由依依樂廚坊原創,請勿私自轉載。如果您也喜歡我的分享,記得給我點讚,收藏和轉發。原創不易,點個關注再走唄,我是依依樂廚坊!謝謝您!